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脱贫攻坚决战阶段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根据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十三五"期间转移趋势的分析,提出"十四五"期间促进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和具体措施。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迅猛。本文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七转移的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并提出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想、战略措施及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3.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谈起,认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和职业技能的缺乏是制约其转移的关键因素,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就必须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个体素质,进而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4.
当前,"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的瓶颈,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不同,转移模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从推进和拉动两方面来探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历史成因,从而对选择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179-181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民小康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主要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洛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丹洲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4):195-19720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就业战略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核心问题。对商洛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快商洛市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山西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严重影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而且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意义。概括了湖南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经济社会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化的进程也随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总量、地区分布、工资水平及就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农村劳动力和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分析开始.论述了现阶段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四个特点,同时对西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三点分析,最后对西部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和途径这一问题从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等四个方面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发展山东省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对的优势、劣势,面对的机会、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素,从新的视角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河南要实现中原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如何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进行分析,认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对策就显得至关重要。河南省洛阳市有着汝阳县、洛宁县、嵩县、宜阳县、栾川县等五个国家级贫困县,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就以洛阳市为例,在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回答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后遗症"的解决对策:拓宽农村就业渠道,吸引优质劳动力就近工作;不断完善农村就业环境,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预防"与"治疗"并举,宏观控制"城市病"的发生和发展;鼓励具有特殊文化的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城市农村双向努力,缓和"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林芝市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通过典型调查获得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一手资料,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从"转移渠道"、"转移产业"和"转移空间"三个视角分析影响当地农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通过以点带面探讨影响林芝市农牧业剩余劳动力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为林芝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英·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保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76-4477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分析了英、美国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积极引导农业“兼业”;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等为特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期间农业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现实状况下,中国要想完全改善农民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仅仅只能使用将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至非农业的方式,进而一步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基于此,分析新疆博乐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更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关系到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还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阿克陶县为例,分析了近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状况和转移面临的问题,结合阿克陶县的现实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具体的措施与建议。1阿克陶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状况阿克陶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塔里木盆地的西部边缘,地处东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阐述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战略需要解决的六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阐述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战略需要解决的六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