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汉昌河小流域为例,利用ArcView3.2和ArcGIS9.2的数据库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对小流域进行地块单元的划分,构建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数据库,对属性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利用数据库信息对岩溶区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小流域内有水土流失的地块单元进行有针对性的措施布置,从而实现水土保持规划。结果表明,ArcGIS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水土保持工作,并为决策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及成果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市于2010—2012年开展了第一次水务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主要包括土壤侵蚀普查、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小流域划分、侵蚀沟道调查、山区小流域主沟道水文形态调查、山区小流域出口水质水量调查等6项任务,普查成果为北京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介绍了普查内容和普查方法,对普查成果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了普查成果的主要应用方向,包括规划编制、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监测评价等。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理论与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市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在遏制水土流失加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以来,北京市水务局结合北京市水土流失的新特点,提出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即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系统论、景观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结合流域地形地貌特点、土地利用方式和水土流失的不同形式,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基于北京市小流域治理的实践经验与现代治理要求,我们进行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内涵的界定和建设技术体系的探讨,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对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的划分原则、指标体系及其治理措施体系做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流域划分的沂源县水土保持规划布局及措施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基本单元,开展小流域划分并确定其防治方向对县域水土保持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沂源县为对象,通过遥感调查、模型计算、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掌握区域现状和水土保持需求,以小流域为单元,提出县域水土保持布局及措施配置。主要结果如下:1)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765. 99 km~2,占46. 83%,以轻度侵蚀为主,主要分布在县域东南部、西南部以及东北部等区域; 2)全县划分小流域68条,平均面积为24. 06 km~2,沟道密度1. 87~2. 99 km/km~2,45%的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比高于50%; 3)根据小流域特征和水土保持需求,全县划分为4个水土保持分区,提出了"三带三片"重点布局; 4)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21条,以封禁治理为主,占55%;建设生态经济型小流域47条,其中东北部以封禁治理为主(45%),东南部以经济林果为主(60%),西南部以封禁治理(35%)和梯田工程(30%)为主。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县级水土保持布局和措施配置研究,可为县域尺度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密云县是北京市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基地和生态屏障,在长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自然条件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水土保持已不能满足水源保护的要求,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密云县今后水土保持和水源保护工作的主要方向。分析了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思路、原则和模式,并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实践效果,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管理中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密云县是北京市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和生态屏障。长期以来,密云县以水源保护为中心,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以环境优美乡镇和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引导和培育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这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面对新的形势,密云县积极调整思路,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实施生态补偿和生态移民;科学规划,以水定区,划分水土保持功能区;加强生态修复,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因地制宜,深入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依托资源,构建生态廊道和节点;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这些措施都将有力地推动全县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保障北京市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7.
结合北京市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情况,探索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发展小流域经济,并将其推向市场的途径,指出水土保持工作由防护型转向开发型的真正出路在于促进小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8.
保护水环境,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昌平区在继承传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基础上,结合出现的新问题,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了构筑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新模式,对今后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介绍了北京市昌平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成效,指出了今后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建立流域现状诊断系统;建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标准系统;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进行归纳细化;出台有关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的40年是北京市水土保持的快速发展时期,从小流域综合治理起步,发展于水利富民综合开发,综合集成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当前正迈入系统化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阶段。长期坚持的水土保持对北京市农村发展、水源保护及学科、技术体系完善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支撑了北京市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40年来北京市的水土保持历程进行回顾并展望未来,旨在为新时代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由数据管理、图形图像管理、计算模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四个相互关联的模块组成 ,可实现水土保持基础信息的科学管理、水土流失快速调查、动态监测、评价分析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等功能。运用该系统完成了 2 0 0 0年北京市 1.6万km2 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了各模块的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11.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水密不可分。湿地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的双重作用。针对北京的实际情况,提出北京市的湿地建设应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必须考虑水资源条件,在山区建设特别是旅游业发展中要特别注意保护湿地,而各级水务管理部门在湿地保护和建设中应发挥主要作用,并在水务建设与管理活动中多一些"生态意识"和"湿地意识"。  相似文献   

12.
北京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型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7  
北京山区土壤侵蚀模型是一个流域尺度的,以次暴雨为基础的与GIS相结合的分布式模型,在栅格单元的基础上,模型可以计算每一栅格单元的径流量和坡面侵蚀量。由于考虑了汇流汇沙过程,模型也可以模拟每一格的洪峰流量,淤积量和产沙量。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计算精度,该模型可以模拟流域内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和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措施等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该土壤侵蚀模型的建立,可为北京山区的土壤侵蚀灾害主价和水土保持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农田灌溉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系统分析了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及农田灌溉的发展历史、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措施。介绍了北京郊区县几种典型节水灌溉方式。提出发展节水灌溉必须坚持水资源的用养结合,粮田要将田间节水作为重点,大力发展蔬菜和果树的节水灌溉,把水管理作为节水灌溉的重要内容,综合节水。  相似文献   

14.
北京山区土壤流失方程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流失方程是定量评价水土资源发展动态、指导综合治理规划和评价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的重要技术工具。利用北京近1000个坡面径流试验小区的年降雨、径流和泥沙资料以及人工降雨试验资料,并考虑北京石质山区存在大量砾石覆盖地表的特点,将砾石覆盖因子作为一个独立的因子考虑在土壤流失方程中。得到北京山区坡面土壤侵蚀方程,并确定了方程中各个因子的计算方法或数值。该方程的建立,可为北京山区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北京侵蚀性降雨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降雨侵蚀力反映了雨滴击溅和降雨产生的径流对土壤的侵蚀能力,侵蚀性降雨标准可以将引起侵蚀和不引起侵蚀的降雨区分开来,该标准的确定可以大量减少计算降雨侵蚀力的工作量。利用北京密云石匣水土保持实验站坡耕地小区和休闲地小区10年的降雨径流泥沙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大小样本序列下的侵蚀性降雨的降雨量标准。结果表明,样本数达到7年时,所拟定的降雨量标准才能稳定。确定了北京的侵蚀性降雨的雨量标准和最大30min雨强标准,分别为18.9mm和17.8mm/h,该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山区土壤侵蚀预报参数的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土壤水力侵蚀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永定河上游北京典型段的土壤水力侵蚀深度、降雨强度、地表径流深度、土层有效厚度、土粒平均粒径、植被覆盖度等数据图层,利用GIS、SPSS软件包,通过建立水力侵蚀遥感信息模型,制作了北京地区土壤水力侵蚀深度图和抗侵蚀年限图,这可以为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泥石流分布规律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樱桃沟流域小气候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京市门头沟区樱桃沟流域进行气候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樱桃沟流域具有一定的气候资源优势 ,符合大樱桃种植的气候要求 ,适宜种植发展大樱桃  相似文献   

18.
论北京市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广辉  张凤荣  徐艳  宫攀 《土壤通报》2007,38(2):369-373
在对北京市后备资源开发可行性标准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后备资源的开发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后备资源开发面临着的资源质量、生态环境和经济可行性的三重制约。通过土地开发来实现北京市占补平衡不是明智之举。需要改变占补平衡“重开发、轻整理”的现状,使耕地保护的重心从以土地开发为主向以改造中低产田和高标准粮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转变。  相似文献   

19.
密云水库集水区生态经济分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生态经济分区是宏观管理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旨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利用自然资源的关系,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从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出发,选择了53个适合密云水集水区生态经济系统分类的特征指标,以乡为分类的基本单元,应用5种聚类分析方法对密云水库集水区(北京)38个乡(镇)进行了不重叠,内在的等级聚合分类,结果表明,离差平方和法分类效果最好,用此方法将全区划分为5个生态经济区和8个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海淀区东北旺乡利用风洞法氨挥发测定系统,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施肥量和添加剂对鸡粪在农田施用过程中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方式显著影响鸡粪氨挥发,试验期间在田间裸地24000kg·hm^-2施肥量下,表施的累积氨挥发氮损失为19.8%,而表施后立即深翻5-9cm,氨挥发损失为3.3%;不同施肥量下,24000kg·hm^-2之比12000kg·hm^-2和8000kg·hm^-2的氨挥发损失分别减少2.1%和4.9%,但统计差异不显著;锯末对鸡粪氨挥发没有起到抑制作用,未添加锯末处理的氨挥发损失为19.5%,而添加锯末处理的氨挥发损失为21.1%;过磷酸钙对鸡粪氨挥发抑制效果显著,未添加过磷酸钙处理的氨挥发损失为31.8%,而添加过磷酸钙处理的氨挥发损失为21.9%,比未添加降低了3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