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茶叶》1959,(1)
浙江省紹兴县平水区西渡口(现为平水人民公社平壩茶場)有二百亩茶园,在1958年一年的时間全部完成树冠改造工作。改造了的旧茶园,不仅已返老还童,并且当年就增产茶叶五成七,社员們說:老茶树  相似文献   

2.
太平溪人民公社青嶺管理区有茶园403亩。1958年全年产量65849斤。在人民公社化的第一年——1959年,茶叶生产获得了季季增产的成績。1959年春茶产量38613.4斤,比1958年春茶32266.4斤增产19.7%,1959年夏茶产量44610.12斤,比1958年夏茶20413.4斤增产117.56%。超过春茶产量的15.03%。1959年全年茶叶产量达到104242.2斤,比1958年全年茶叶产量增产58.5%,有力地囘击了認为“夏茶潛力  相似文献   

3.
1995年我县实施了"福建省果茶园改造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由于大力开展低产茶园改造,开发名优茶等项目,先后获得了农业部"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和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经济作物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投产茶园2533hm2,茶叶产量达1930t,比1994年增736t,增产63.85%,平均666.7m2,产50.7公斤.茶叶产值1680万元,比1994年增917万元,比增120.1%.茶叶税收占全县税收10%.1999年茶叶又获得好收成.  相似文献   

4.
《茶叶》1959,(1)
浙江省富阳县里山人民公社兩年来評为省茶叶丰产模范,1958年从生产大跃进以来,加强茶园肥培管理,队队建立丰产茶园,为茶叶增产树立紅旗,58年全社茶叶总产达22,016斤,在連續增产兩年的基础上,又增产32.06%,平均亩产337.74斤,其中一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双峰县自去年入秋以来,动员广大茶农改造低产茶园。全县已改造低产茶园七千多亩。双峰县茶园由于建园标准低,土层浅、土壤瘦,加上管理差等原因,低产茶园还不少。1983年亩产仅83斤。针对这种情况,双峰县人民政府于去年九月底就召开了会议,号召全县各地抓紧改造低产茶园,并下达了2800亩改造低产茶园的计划,每改一亩,经验收合格,由县发给补助款30元。梓门公社新华大队茶场,  相似文献   

6.
《茶叶》1960,(1)
旧茶园改造的五大好处嵊县长潭公社遁山大队东丁生产队于1957年12月底选定了一块1.5亩有700叢茶树的老茶园进行了树冠改造试驗。当时根据茶树的衰老程度,300叢台刈,400叢重修剪。改造以后,兩年来,不仅获得了高速度的增产,在改变茶园面貌,提高茶叶質量,增产茶  相似文献   

7.
《茶叶》1959,(2)
在祁门气候条件下,七月以后,每因雨量稀少,土壤水份不足,以致在茶园中进行土壤根部追肥,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增产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1957年对茶树进行了一系列的根外追肥试验。1958年又在较大面积的生产茶园中进行试用。根据两年工作结果,都证实了茶树根外追肥,确有显明的增产效  相似文献   

8.
《茶叶》1960,(2)
我場1953年开始建立,共有茶园110亩。其中用种籽直播茶园42.2亩,苗圃改建茶园26.1亩;用一年生苗于1954年移栽定植计41.7亩。至1959年茶树树龄已有6足龄。1956年3足龄时,即投入生产,每亩平均采制毛茶20斤,特别是在大跃进的1958年,出现了五年生的新茶园平均亩产茶条136斤、茶子36斤、茶叶41斤,实现了幼年茶园茶条、茶子、茶叶三丰收,初步发挥了新茶园的增产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安徽金寨县苏口茶場共有茶园321亩,现有采叶茶园61亩,去年春茶期,从4月16日至6月10日止共采制各类干毛茶10,140斤,总产值10,818元,平均亩产166斤8两,比1958年亩产64斤增产160%。同时出现大面积丰产茶园12.5亩,平均亩产367斤;高额丰产茶园2亩,平均亩产达到488斤;不仅产量跃进,质量也比1958年上升22.3%,总产值增长25.5%(即增加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然而大面积的低产茶园是阻碍当今茶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2012年全县茶园采摘面积8.36万亩,产量4320t,平均亩产干茶只有41.66kg(采摘一芽二三叶加工绿茶或红茶)。然而县茶叶工作站在小湾东镇银山茶场和公郎镇罗伯克茶场进行的低产茶园树冠改造试验,分别取得了1.53亩茶园亩产383kg、1.74亩亩产423kg的高产记录,全县平均亩产与低改试验茶园亩产差距达10倍左右。目前全县亩产50kg以上的茶园仅1.8万亩左右,亩产100kg以上的不足0.5万亩,绝大部分都是低产茶园。如果亩产平均达到100kg,总产量将达到8360吨,说明茶园低改增产潜力非常大。南涧县低产茶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稀植茶园,是由于采用"稀大丛"种植方式或因栽后缺株断行所造成,每亩仅有茶树300~500株,这类茶园有2万多亩,茶树高度一般在100cm以上,树幅80~100cm,具有高产型树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县大抓科学种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续六年全县茶叶亩产上百斤,居全省首位。80年我县茶园面积41030亩,其中可采茶园22000亩,产茶25000担,比79年增产21%,平均亩产114斤,茶叶的产值500万元,平均每个农户227元,每个农业人口44元。全县八个公社,一个镇与一个国营茶场都增了产,增产幅度最大的溪东公社去年茶叶增产四成五。我县发展茶叶生产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一、低产原因及现状县位于闽北山区,现有茶园54379亩。是福建渔则史要茶叶产区之一。1993年全县茶园采摘面积37717亩,总产量1575吨,产值1049万元。平均亩产41.7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亩产最高58公斤,最低仅17公斤,亩产低于们.7公斤的茶园面积18753亩,占可采面积的49.7%,如能将18753亩低产茶园改造成亩产58公斤的水平,按1993年全县平均价每公斤6.66元计算,那么,全县茶叶总产值可增加200万元.如果再进一步全面改造.增加产值将更可观。二、改造措施1.改良土壤。松溪县茶园有50%是在25-45度的荒山上开垦做梯、等高种植.…  相似文献   

13.
清流是山区农业县,茶业是清流县农户经济增收的一项重要农业种植产业。本文在分析清流县茶园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现有茶园分类(单体面积较大茶园和单体面积较小茶园)改造和综合改造措施(道路系统建设、灌溉系统建设、茶园生态建设、深耕增肥改土),以及茶园改造后实行无害化管理的建议,以增产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4.
新化县水车区文田公社茶场,有茶园83亩,场员15人.1983年开展了科学试验.进行科学种茶.每人都种一亩试验茶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1983年共产茶163担.比上年增产32%,产值也比上年增加20%.15亩试验茶园平均亩产为360斤.最高的一亩试验茶园产茶751斤.成为全县的高产典型。地增产人增收,场员的人平工资收入也由1982年的465  相似文献   

15.
嵊县囘山人民公社金家生产队連續4年被評为茶叶生产先进單位。該队年产量从1955年的53担至1959年增長到201.29担,产值从3604元增加到14372.86元,产量与产值都增長3倍以上,而茶园面积却从54亩調整为50亩。1959年的增产幅度,在1958年增产153.7%的基础上,又增产10.7%,产值增加35.27%,亩产达到402.6斤,尤以春、夏茶增产更为显著。春茶在1958年大采秋、冬茶产量超春茶2倍的基础上,1959  相似文献   

16.
桃江是全国八大产条基地县之一,有茶园5800公顷,而大部分茶园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发展的,由于当时建园标准低、质量差,再加上茶园培管粗放,茶树树势衰弱。1990年,全县每既666.7m2平均产干茶54.4kg,平均产值139.2元,种茶效益极低,严重阻碍了我县茶叶生产的发展。1991年我们在桃江县近香茶场开始了低产茶园改造的试验示范。现将6年低产茶园改造效益整理报告如后。1试验区菜场基本情况近香茶场创办于1968年,茶园面积用公顷。1991年选择该场的2公顷茶园开展低产茶园改造试验示范,茶树为安化群体种,23年生,单行条栽,平均密…  相似文献   

17.
1995年我县实施了“福建省果茶园改造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由于大力开展低产茶园改造,开发名优茶等项目,先后获得了农业部“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和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经济作物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投产茶园2533hm2,茶叶产量达1930t,比1994年增736t,增产6385%,平均6667m2,产507公斤。茶叶产值1680万元,比1994年增917万元,比增1201%。茶叶税收占全县税收10%。1999年茶叶又获得好收成。1 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11 茶叶发展不平衡 经营效益悬殊。80年代,我县社队两级都办茶场,各乡镇都设茶叶收购站,生产收购规模相差不大,发展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8.
《茶叶》1960,(1)
嵊县在去年結束了秋茶采制后,紧接着开展了群众性的以施肥、改造为中心的茶园管理工作,力夺春茶特大跃进,决心打响1960年持續大跃进的第一炮。 1959年嵊县茶叶生产获得繼續大跃进,年产干茶11万担,比特大跃进的1958年增产16.5%,并发展了新茶园13,000亩,基本实現制茶的半机械化,这是貫彻执行党的八屆八中全会决議的胜利,是总路线的胜利,是人民公社的胜利。在县二屆二次党代大会作出的决議,要求保証实现1960年茶叶生产特大跃进的光荣任务,春茶能否特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绍兴县平水江公社平阳生产大队,自从人民公社化以来,依靠组织起来的集体力量,全大队旧茶园实行了“老树改壮树,稀植改密植,蓬栽改条栽,零星改成片,捋采改摘采”等综合改造措施,比较全面彻底地改造了解放前遗留下来的旧茶园,改造后的旧茶园产量逐年稳步增产。大队原有旧茶园570亩,1960年兴办水利时减少了126亩,如今尚有茶园  相似文献   

20.
茶园土壤复盖研究我所于1957——1958年进行土壤复盖试验,其结果简述如下:(1)茶园进行土壤复盖不论利用茅草或绿肥,亦不论长年或早期复盖,都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全年产量增产19.62—12.82%。尤其后期的增产率更大,干旱季节可增产41.88—61.84%。(2)长年复盖比短期复盖的好。以复盖周年后首春同期产量对比,长年复盖的增产229.81%,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