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 62只眼外伤的 X线平片及 CT表现 ,比较其对眼外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进一步提高诊断确率 ,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62只证实的眼外伤 ,84%的患者在 1 d内行 X线平片及 CT检查 ,X线平片常规摄眼眶正位及侧位片 ,而 CT常规轴位扫描 ,层厚及层距 3mm,矩阵 51 2× 51 2 ,用骨窗及软组织窗条件分析眼眶骨质和眼球结构。结果 :X线平片、CT对 39枚异物 (眼球内 2 3枚 ,眼球壁 1 1枚、球后 4枚、眼脸 1枚 )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 46%和 92 % ;X线平片诊断眼眶骨折 5例 ,CT诊断眶骨折 1 2例 ;CT诊断眼球破裂伤 (合并球内出血 ) 51例 ,而 X线平片未能显示。根据 CT表现结合临床将眼球破裂分为三型 :重度外伤无法修复 ,无复明希望 ,应行眼球摘除术 ,而轻、中度破裂均可行清创修复。结论 :CT检查对诊断眼部异物、眼眶骨折及眼球破裂伤均明显优于 X线平片 ,并可估价眼球外伤的程度 ,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小儿气管异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例疑似气管异物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扫描喉部至膈面,分别于冠状、矢状及任意斜面进行观察。结果 12例患儿经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后均确诊存有气管异物,其中1例位于主气管,6例位于右侧主支气管,3例位于左下叶支气管,2例位于左主支气管;5例伴有肺部炎症,2例伴左肺阻塞性肺气肿,1例伴肺不张,另4例肺部无明显阳性体征。结论多排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提高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严重眼球穿通伤保留眼球的效果。方法严重眼球穿通伤均未施行眼球摘除术81例,根据中伤范围分成Ⅱ区组[38例(眼)]和Ⅲ区组[43例(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Ⅱ区组裂伤疗效好,视力提高37例(眼),占97.4%;Ⅲ区组裂伤视力提高仅24例(眼),占55.8%。Ⅱ区组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好转(P<0.01),Ⅲ区组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眼)轻度眼球萎缩,Ⅲ区组裂伤3例(眼)发生重度眼球萎缩,2例出现外伤后化脓性眼内炎。结论严重眼球穿通伤只要手术方案设计合理,保留眼球,恢复视力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肋骨骨折初期多层螺旋CT检查阳性率及其临床考价值。方法收集不同年龄、性别的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检查患者82例,对比骨折初期与3月后复查的骨折数量及情况,分析肋骨骨折初期影像学检查阳性率及其临床考价值。结果 82例肋骨骨折患者中单发及多发骨折初期总计查出244处,3月后复查为279处,骨折初期阳性率为87.46%。结论肋骨骨折初期多层螺旋CT检查存在一定数量的假阴性,需结合初查和复查以及临床表现确定肋骨骨折数量及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眼球后房角内植物性异物早期CT影像学表现。方法对诊治的14例眼球后房角内植物性异物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CT检查,均未发现眼内异物,急诊术中发现后房角内异物9例,术后前房渗出,再次手术发现后房角内异物3例,术后复查UBM又发现后房角内异物2例,再次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有明确眼外伤患者,不能只依赖急诊CT,应详细询问病史,再行眼部检查,如眼部B超、UBM检查、眼部MRI等,以排除眼内异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外伤骨折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外伤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128层螺旋CT对各个部位的骨折均能良好显示.结论 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不仅精确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还能详细了解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是目前诊断外伤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平面重建对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急性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行螺旋CT平扫.12例同时行平面重建CT检查。结果:本组病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受伤部位分别为近端胫骨6例.肘部2例.肩2例.髌骨1例.腕舟骨1例.耻骨支1例.腰椎椎体1例.颈椎1例。结论: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能早期确诊隐性骨折,若急性外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严重.X线平片又未发现有明确骨折征象者,于X线检查后行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应为最佳的检查手段。结合轴位及多平面像.可提供诊断信息.有助于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眼术后配合生理盐水洗眼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年3-12月内眼术后患者276眼为对照组,2012年1-10月内眼术后患者258眼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配合生理盐水洗眼。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和检查视力、测眼压时的配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在检查视力和测量眼压时的配合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并发晶体移位1例,两组均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内眼手术后患者配合生理盐水洗眼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方便视力或眼压检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肾错构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肾错构瘤的CT表现。结果单侧12例均为单发,双侧肾脏1例,合并肾肿瘤出血3例,男:女为4:9。CT平扫表现:呈混杂密度肿块,或呈等或低密度肿块;CT增强扫描见病灶内血管及平滑肌成分呈不同程度的增强,脂肪密度灶及肿瘤出血灶无明显强化。结论多脂肪成分的肾错构瘤具有特征性表现,CT检查对肾错构瘤及瘤内出血多能作出明确诊断,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则需结合B超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相关非技术因素,降低其对影像质量的影响,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对38例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扫描心率控制在60次/min以下30例,心率波动小于5次/min34例,影像质量基本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3例因扫描期心率未能控制,不能满足影像学诊断要求;1例造影剂外渗,无1例屏气失败。结论:细致有效处理好检查相关的非技术因素,是顺利完成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评估主动脉弓缩窄或离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和超声检查怀疑有主动脉缩窄的17例患儿进行64层螺旋CT心脏血管成像检查,并用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血管分析进行图像重建。所有病例均做超声心动图,并经DSA或手术证实。结果13例为主动脉缩窄:其中2例单纯性主动脉弓狭窄、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12缩窄部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动脉导管开口附近、1例位于正对左锁骨下动脉、其中位于动脉导管以前1例、动脉导管附着处2例、动脉导管以后8例。4例为主动脉离断、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合并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1例离断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3例离断位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1例室间隔缺损漏诊。结论VR、MPR、MIP等三维技术各有优缺点,需联合应用各种后处理方式,能够对主动脉弓缩窄或离断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估,对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后小瞳孔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对30例(32眼)外伤引起的小瞳孔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利用虹膜拉钩,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和拦截劈裂法乳化晶状体核,通过4~5mm大小的瞳孔完成手术。结果:所有病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获得生理性圆或近圆瞳孔。无1例后囊破裂及角膜内皮失代偿。结论:采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器械治疗外伤引起的小瞳孔白内障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间眼眶外伤并骨折的病例45例进行螺旋CT检查及多平面重建成像分析。结果单纯内侧壁骨折25例,内侧壁和下壁骨折12例,内侧壁、下壁骨折合并同侧蝶骨大翼、上颌窦及颅底骨折8例;上颌窦积液6例,筛窦积液27例,蝶窦积液12例;内直肌增粗23例,视神经增粗并球后出血22例。结论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眼眶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大大提高眼眶壁骨折诊断率,为临床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犬角膜炎是目前犬常发病之一,大多数原因是由于外伤、异物刺激眼睛、细菌和病毒侵入眼部而引起眼部的感染。常见的症状以眼睛紧闭、眼睛流泪、畏光、羞明、结膜发红、角膜上有白色或蓝色云雾状物覆盖在眼表面。影响正常视力,较为严重时会引起角膜溃疡和穿孔甚至导致失明。主要通过临床检查、血常规检查、荧光素检查进行确诊。一般治疗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本文通过在郑州市恩宠等动物医院就诊的30例患犬角膜炎的犬只,进行临床调查统计,分析患犬的品种、年龄、性别与发病率的关系。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差异。并提出合理的治疗及防治措施,使犬只减少发病机率和得到更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脐尿管癌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脐尿管癌病例5例,分析、总结其临床及螺旋CT表现。结果 5例病理均为黏液腺癌。5例肿块均位于下腹部中线处、膀胱前上方或前方;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4例边缘欠光整,1例边缘光整;4例为囊实性肿物,1例为实性肿物;1例囊壁见点状钙化;1例见脐尿管;肿块主体部分均位于膀胱外,2例往膀胱腔内生长;5例均压迫膀胱前上壁或前壁,并致其不同程度增厚;4例行增强扫描,均表现为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强于动脉期。结论下腹部中线处、脐与膀胱间出现可强化的囊实性或实性肿块,应提示脐尿管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大家畜因眼睑神经麻痹、眼睑外伤或眼睑肌肉松弛症常导致眼睑下垂或睫毛内翻,这种症状的出现,必然进发睫毛刺激眼球角膜及其他组织,呈现眼流泪、发炎、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甚至因视力减退和眼部不适,影响正常使役及采食量减少。近二十年来,笔者在临诊工作中,曾遇到十二例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47例(50眼)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术后1d视力较术前提高2行以上的有48眼,占96.0%;术后1d视力较术前提高4行以上的有38眼,占76.0%。术中后囊破裂3例;术后1d角膜明显水肿6例;术后3个月后发障9例,视网膜脱离1例。结论使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8岁,于2000年4月3日以双眼球外突3a余、鼻塞与视力下降1.5a入院。3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球外突,1.5a前出现双鼻塞,视力下降,逐渐加重。体查:视力左0.1,右0.04,无复视、疼痛,双跟球外突,双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应灵敏.双眼球各方向运动正常;鼻粘膜无充血、流涕,右鼻腔见肿物完全阻塞鼻道,鼻中隔向左侧偏移完全阻塞左鼻腔,表面粘膜无充血,质软,无压痛,压之有囊性感。鼻腔穿刺抽出30mL澄黄色液体,镜检可见胆固醇结晶。CT扫描显示(图1):鼻腔颅底部可见一巨大囊性肿物,密度均匀.向下达鼻腔底中,  相似文献   

19.
近年小肠脂肪瘤临床报道病例不断增多,多层螺旋CT及其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多模态磁共振小肠造影等影像检查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消化内镜技术和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的微创治疗机会,从而减轻了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加快了切除术后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 ,为更好地进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33例 35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结果 :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 ,较易发生前房出血、虹膜色素脱落 ,后囊混浊比例高 ,术后早期渗出较多 ,眼底有渗出、出血者占 1 71 .1 % ,视力均 <0 .2。结论 :术前血糖应控制在 8mmol/L以下 ,选择大直径的人工晶体 ,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激素 ,及时处理渗出出血 ,后囊混浊等对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是较为重要的措施 ,视力预后与眼底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