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手术操作技术。方法:15例听神经瘤采用单侧枕下乳突后“J”形皮肤切口.环钻骨瓣成形,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3例,2例术中断裂。术后无颅内感染、颅内血肿、皮下积液、脑脊液漏并发症。结论: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是切除听神经瘤的一种有效、安全、便捷的微创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式 (Stark)的特点。方法 :对新式剖宫产观察组 (n=132 )与传统剖宫产(Pfannenstiel)对照组 (n=132 )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 [分别为 (2 5 .3± 6 .5 ) min和 (4 0 .2± 7.8)min]、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 [分别为 (5 .2± 3.8) min和 (13.9± 5 .2 ) min]、术中出血量 [分别为 (16 2± 48) m L和 (2 32± 5 2 ) m L]、术后排气时间 [分别为 (18.3± 7.2 ) h和 (2 4.6± 5 .9) h]及术后病率 [分别为 4.5 %和 11.4% ]均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或 P<0 .0 5 )。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具有缩短胎儿娩出时间 ,术中出血少 ,恢复快 ,术后病率少等优点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经改良翼点硬膜外入路视神经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ll例。结果:11例中,术后2个月视力得到改善9例,2例无效,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经改良翼点入路行视神经减压术较其它类型减压术,操作简便,视野好,减压更为确切、彻底,且安全有效;早期手术减压有利于减少继发性视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两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将分别采用经鼻、蝶窦入路和经颅人路手术的92例垂体瘤患者分为两组,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1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结果和随访显示:经鼻、蝶窦手术组患者的症状、视力、激素水平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经颅手术组,肿瘤全切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亦较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且并发症少,有进一步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过程中破裂的处理经验,探讨预防措施及术中不同时期的应急处理。方法:36例颅内动脉瘤全部在气管括管全麻及较多地采用控制性低血压下手术。用改进的Yasargil或Yasargil入赂,在显微镜下操作10例于术中破裂出血,均经不同措施止血及处理,1例行颈动脉结扎 动脉瘤包裹术,3例行动脉瘤夹 切除术,6例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恢复生活及部分工作6人,轻残1人,重残2人,植物状态1人。结论:反复出血的颅内动脉瘤,术中易破裂。术中颅内动脉瘤不同时期的出血,预防及应急处理各有不同。有效的显露,控制性低血压,载瘤动脉的分离与暂时阻断,依然是控制颅内动脉瘤术中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腺残余甲状腺肿的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腺残余甲状腺肿患者23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3例为对照组,行血钙与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检测.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7.15±35.87)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32.63±41.52)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36±1.92)天,总有效率为95.65%;术前观察组血钙、血清甲状旁腺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血钙、血清甲状旁腺素均明显下降,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出院时观察组血钙、血清甲状旁腺素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手术是治疗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腺残余甲状腺肿的有效方法,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钙与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入路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效果。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行传统后入路,观察组实行椎旁肌间隙入路,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腰背部疼痛评分以及胸腰椎后凸Cobb角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术后腰背部疼痛的缓解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胸腰椎后凸Cobb角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椎旁肌间隙入路比传统后入路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患者在术后的疼痛缓解较快,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一岛叶“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侧裂一岛叶“锁孔”入路治疗5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肿与内囊后柬关系,将其分为内囊前型及内囊前后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出现脑疝;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vingScale,ADL)分级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随访3个月,失访2例。神经功能按ADL分级进行测评:I~Ⅱ级21例(40.38%),Ⅲ级18例(34.62%),IV级9例(17.31%),V级2例(3.84%),失访2例(3.84%)。内囊前型者30例,其中I~Ⅱ级17例(56.67%),HI级10例(33.33%),IV级2例(6.67%),V级1例(3.33%)。内囊前后型者20例,其中I~Ⅱ级4例(20.00%),UI级8例(40.00%),IV级7例(35.00%),V级1例(5.oO%),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经外侧裂一岛叶“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及恢复快等优点;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内囊前型者术后功能恢复优于内囊前后型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脑肿胀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的扩大式翼点入路开颅减压术式 ,治疗 85例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脑肿胀患者。结果 :良好 2 8例占 32 .9% ,中残 8例占 9.4% ,重残 1 0例占 1 1 .5% ,植物生存 3例占 3.5% ,死亡 36例 ,病死率 42 .4% ,其中 GCS>8分的病死率为 1 6.7% ,GCS6~ 8分的病死率为 55.3% ,GCS3~ 5分者为 85.0 % (P<0 .0 1 )。结论 :手术是治疗急性脑肿胀的重要措施之一 ,GCS评分越低 ,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髌骨骨折前正中入路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21例髌骨骨折采用前正中入路手术,比较手术操作,术后锻炼,功能恢复等,初步评价其优缺点。结果前正中入路视野暴露好,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缩短。21例患者术后第3天即可行膝关节锻炼,无刀口裂开,瘢痕小,无伸屈功能受限,恢复满意,优良率为95.2%。结论前正中入路损伤小,固定满意,早期锻炼安全,功能恢复快,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入路,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氯诺昔康、曲马多和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90例需作鼻内镜手术者随机分为 3组 (氯诺昔康组、曲马多组、芬太尼组 ) ,每组 30例。术中分别使用相应的药物 (氯诺昔康、曲马多、芬太尼 )作麻醉镇痛 ,比较各组的镇痛效果、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对循环呼吸的影响及其它不良反应。结果 :氯诺昔康、芬太尼组的镇痛效果比曲马多组好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分别为 (1.7± 0 .3)、(1.4± 0 .5 )、(2 .5± 0 .6 ) (两两比较 ,P<0 .0 5~ 0 .0 1) ;三种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两比较 ,P<0 .0 1) ,氯诺昔康的药物作用持续时间最长 ,为 (2 2 .7± 35 .1) min;三药用药前后对循环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芬太尼、曲马多组均出现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 ,而氯诺昔康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氯诺昔康可作为鼻内镜手术首选的麻醉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8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比开腹组少[(81.5±48.5)vs(113.1±53.8)mL](P<0.05)、肛门排气时间短[(20.5±3.8)vs(41.2±5.4)h)](P<0.01)、术后疼痛轻(VRS分级0~级所占比率腔镜组为89.3%,开腹组为20.0%,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85例脑动脉瘤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5例脑动脉瘤行MSCTA、DSA诊断与治疗。结果85例中MSCTA共诊断出脑动脉瘤95个,DSA诊断出脑动脉瘤96个,术后确诊为脑动脉瘤96个。MSCTA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9.0%(95/96)。43例行血管内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术治疗,42例行开颅脑动脉瘤夹闭术。84例临床治愈出院,1例行开颅脑动脉瘤夹闭术者术后3d因脑水肿而死亡。结论MSC- TA是无创伤、安全、快速、简便的脑动脉瘤检查方法,以其诊断结果为依据选择治疗方案效果好,可作为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术中应用电热毯保温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复苏期的影响。方法:40例颅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患者于术中应用电热毯保温,对照组术中则未用电热毯,比较两组的术中体温及术后复苏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体温维持在(36.3±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2±1.1)℃;实验组的术后苏醒时间为(23.1±4.7)m 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6.3)m 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术中应用电热毯保温可防止颅脑手术患者的体温降低和热量丢失,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复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采用小切口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4例,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切口锁定钢板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抚触子宫促使胎盘剥离对减少剖宫手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132例(观察组)接受剖宫产的孕妇在胎儿取出后采用抚触子宫的方法促胎盘剥离,另120例(对照组)剖宫产孕妇无接受抚触子宫处理,测定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子宫大小及硬度、第二产程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19.0±42.0)mL及(352.0±92.0)mL;术后24h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减少量分别为(1.1±0.6)g/L及(2.3±0.9)g/L;子宫大小(宫底至耻骨联合上缘距离)分别为(17.2±1.2)cm及(18.9±4.3)cm;第二产程分别为(0.4±0.2)min及(3.1±0.9)min。两组的各项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抚触子宫促使胎盘剥离可减少割宫产术中出血,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肛门入路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1月拟诊为先天性巨结肠的小儿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经肛门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腹会阴Soave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平均出血量要明显要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平均首次排气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1),且出院时间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通过1年的随访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比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肛门入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预后好等优点,临床效果优于经腹会阴联合手术,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掌握期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经导管动脉化疗与栓塞治疗肾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动脉化疗与栓塞治疗肾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组织学疗效。方法:1990~1995年间行化疗栓塞加手术治疗(栓塞组)肾恶性肿瘤22例,单纯手术切除(对照组)肾肿瘤22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组织学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1)平均手术时间栓塞组为(92.7±22.9)min,对照组为(134.5±33.8)min,(t=4.8,P<0.001);术中出血量:栓塞组为(223±84)mL,对照组为(443±124)mL,(t=6.9,P<0.001)。(2)栓塞组的组织有效率为81.8%,与对照组(9.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8.8,P<0.01)。结论:术前化疗栓塞对减少肾恶性肿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提高组织学有效率及手术切除率均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也是中晚期肾恶性肿瘤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国公酒加维生素 E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1 65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80例采用抗感染、复温、改善微循环、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 8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国公酒、维生素 E混合微温后按摩 ,4次 /d。结果 :治疗组 :总有效率 96.5 % ,硬肿消退时间 ( 2 .8± 1 .2 ) d,住院时间为 ( 4 .5± 2 .5 ) d;对照组 :总有效率 63.8% ,硬肿消退时间为 ( 4 .6± 2 .5 ) d,住院时间为 ( 7.0± 3.2 ) d。两组比较 ,P均 <0 .0 1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国公酒、维生素 E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制的单孔多通道装置,经后腹腔入路,在气腹完全腹腔镜下分离出输尿管结石嵌顿段,撤除单孔多通道装置在无气腹直视腹腔镜辅助下切开行输尿管取石、安置双J管、缝合,手术35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29例,输尿管中段结石6例.结果 所有手术都取得成功,手术时间40~68min,平均52min,术中出血量10~30ml,平均15ml,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无结石遗留.结论 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随临床实践、机械改进,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将得到更完善和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