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撵讨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69例.随机采用臂丛颈丛联合阻滞(n=25)、肌间沟臂丛阻滞(n=21)、颈丛阻滞(n=23)。麻醉阻滞使用局麻药均为1%盐酸利多卡因+0.25%盐酸布比卡因混合液。局麻药中常规加入1:20万的肾上腺素。记录各组麻醉敢果以及有无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果:颈臂丛联合组麻醉阻滞效果最好.其优良率达100%,高于颈丛阻滞组(78.26%)和肌间沟臂丛阻滞组(66.67%)(P〈0.05)。而3组不良反应对比则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颈臂丛联合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阻滞效果满意.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可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小关节内缘进路行颈硬膜外腔侧腔注射药物治疗颈型颈椎痛的疗效。方法:对随机的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身分别用颈硬膜外腔侧腔注射药物(治疗组,n=30)和颈椎棘旁注射药物(对照组n=30)进行治疗对照。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经颈椎小关节内缘进略行颈硬膜外腔侧注射药物,穿刺易掌握、成功率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SH)加物理疗法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n=38)单纯膝关节腔注射SH,B组(n=32)膝关节腔注射SH后加做物理治疗(起短波、电脑中频、音频)。结果:治疗2周后,A、B两组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Hc=2.698.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疗效差异显著(Hc=6.982,P〈0.01).以B组的疗效为优。治疗的第1周时,两组的疼痛数值变化无明显差异.但第2、3、4周均以B组的疼痛评分变化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7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两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H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良好的效果.而且SH关节腔内注射后加物理治疗(起短波、电脑中频、音频)效果优于单纯使用SH。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替膦酸钠对伴骨质疏松症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6)和对照组(n=61).两组分别给予依替膦酸钠和阿法D3治疗,并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及经颅多普勒测量患者的骨密度和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2.295.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骨密度、颈椎矢状径、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除C4推体密度无明显变化外,余指标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0.01).但以治疗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或0.01)。结论:依替膦酸钠对伴骨质疏松症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一定的疗效.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和经颅多普勒对该病的疗效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银质针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的效果.方法67例慢性软组织疼痛患者分别用银质针(n=35)和针刀治疗(n=32),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4周和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局部压痛点评分(LTPS).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值和LTPS评分及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质针组平均费用低于针刀组(P<0.01).结论 银质针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疗效确切,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器(简称零切迹)与钛板系统(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C3-C7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接受零切迹治疗的患者10例,钛板系统1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JOA、VAS及NDI评分变化及吞咽困难发生率、病椎融合率、沉降比例,颈椎Cobb角术后改变及邻椎异位骨化情况。结果零切迹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2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均升高,VAS及NDI评分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零切迹组术后无吞咽困难发生,钛板组有4例(30.77%)(P0.05)。末次随访中2组病椎融合率及沉降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零切迹组颈椎Cobb角明显改善(P0.05),且邻椎异位骨化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零切迹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效果与钛板系统相似,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颈椎曲度改善明显、吞咽困难及邻椎异位骨化发生率低等优势,可考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椎间cage融合内固定治双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5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的双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28例.A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治疗,B组采用传统钛板传统钛板cage融合器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病变椎间隙高度和吞咽困难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6个月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1),但两组术后同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bb角及病变椎间隙高度变化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术后6个月,两组的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系统治疗双、多节段颈椎病不但拥有传统前路钛板固定相似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状况好及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医用臭氧与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口服西乐葆及硫酸氨基葡萄糖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门诊选择符合标准的单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臭氧组,B组为玻璃酸钠组,两组同时口服药物西乐葆及硫酸氨基葡萄糖。采用VAS评分、JOA疗效评分、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以及BBS评分量表来评定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1周、1、3、6月的改变情况,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1周、1月及3月,两组各项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各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各项评分均有递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6个月的观察,医用臭氧组和玻璃酸钠组在术前VAs评分、JOA疗效评分、w0MAC关节炎指数评分以及BBS评分量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用臭氧与玻璃酸钠组联合口服药物口服西乐葆及硫酸氨基葡萄糖均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对预防跌倒有一定的效果,但医用臭氧组联合西乐葆及硫酸氨基葡萄糖短期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吗啡用于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分为2组,0.75%布比卡因1.8ml组(单药组,n=32)和0.75%布比卡因0.9ml加0.1%吗啡0.9ml组(复合组,n=32)。观察用药后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运动阻滞程度、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单药组平均动脉压(MAP)比复合组下降更明显,2组分别有8例和2例需麻黄碱处理(P〈0.05);单药组Bromage评分集中在3~4分,而复合组大部分病例为2~3分;2组恶心呕吐和尿滞留病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吗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运动阻滞程度轻,术后患者能及早运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兔胚胎玻璃化冷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用玻璃化冷冻法保存兔胚胎的效果.结果表明,兔早期囊胚在0.5M海藻糖(93.8%)溶液中的存活率显著高于0.5M蔗糖组(70.0%,P〈0.05).对照组与不同浓度甘油处理间兔胚胎存活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用不同浓度乙二醇玻璃化冷冻兔胚胎,解冻回收后正常胚胎数和囊胚孵化率,对照组与10%,20%EG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照组,10%,20%EG组均显著高于30%EG组(P〈0.05).解冻回收后正常胚胎数体内胚胎组(79.4%)显著高于体外胚胎(54.1%,P〈0.05),囊胚孵化率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缓慢冷冻法与玻璃化冷冻法之间胚胎解冻回收后正常胚胎数和囊胚孵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 (CSE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12 0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组 (CSEA组 ,n =6 0 )和用0 .15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 2 μg/mL硬膜外自控镇痛组 (PCEA组 ,n =6 0 )。比较两组镇痛起效、完善时间及镇痛强度、运动阻滞程度、产妇舒适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均良好 ,但CSEA组镇痛显效及镇痛完善时间明显较PCEA组短 (P <0 .0 1) ,产妇舒适度优于PCEA组 (P <0 .0 5 ) ,CSEA组用药量明显较PCEA组少 (P <0 .0 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对产程及母婴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泌乳后期,年龄、胎次、泌乳量、体况标准和采食量相近的50头健康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将奶牛随机分为5组(n=10):组间体重、产奶量、体况评分、麦草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用甜味剂和绿色剂处理的两组.麦草采食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1.38%,7.08%,差异显著(P〈0.05)。草香组和果味剂组麦草平均采食量与对照组比没有提高,差异不显著(P〉0.05)。甜味剂组、草香剂组、对照组、绿色剂组和果味剂组产奶量分别降低了21.30%,19.24%,26.80%,17.60%,26.71%。甜味剂组、草香剂组和绿色剂组对试验奶牛的产奶量的降低相对对照组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1天,第15天,第30天采样检测乳脂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甜味剂组,草香剂组和果味剂组第30天采样乳脂率相对第1天的乳脂率都有上升的趋势,分别上升16.72%,11.70%,9.68%。每次采样各组间乳蛋白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第30天的相对第1天的乳蛋白分别下降了12.46%,12.46%,11.88%,12.85%,3.19%。甜味剂处理和绿色剂处理对奶牛的体重和体况作用效果都有较好改善趋势,但各组间体重和体况评分差异都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平DDGS对奶牛乳产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8头荷斯坦奶牛,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分别在饲料中添加15%(Ⅰ组)、25%(Ⅱ组)和35%(Ⅲ组)的DDGS,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DDGS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试验Ⅱ组平均产奶量为10.99kg·d^-1,比Ⅰ组提高了4.67%,差异不显著(P〉0.05);比Ⅲ组提高了9.03%,差异显著(P〈0.05);②不同处理间的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乳糖和乳蛋白含量,Ⅱ组与Ⅰ组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乳干物质,试验第15天时,Ⅱ组比Ⅰ组提高了4.39%(P〈0.05),比Ⅲ组提高了1.19%(P〉0.05)。根据上述生产性能指标综合评定,建议奶牛配合饲料中DDGS适宜添加量为25%。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0.5%(质量分数)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布比卡因组)和观察组(罗哌卡因组),布比卡因组采用0.5%(质量分数)的布比卡因腰麻,罗哌卡因组采用0.5%(质量分数)罗哌卡因腰麻。术中酌情在硬膜外追加1.6%(质量分数)的利多卡因。结果:观察组运动起效时间及最大运动阻滞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且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最大镇痛平面和最高镇痛平面出现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最大Bromag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质量分数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较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水溶性苜蓿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日龄艾维菌肉仔鸡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Ⅰ、Ⅱ、Ⅲ组为试验组,Ⅳ组为对照组。Ⅰ、Ⅱ、Ⅲ组基础日粮中添加苜蓿多糖0.5%,1%,2%饲喂给肉仔鸡,Ⅳ组饲喂基础日粮,测定苜蓿多糖对内仔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1,35日龄各添加组平均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各添加组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P〉0.05)。而42日龄时,Ⅱ组的平均体重最高(P〈0.05);其次为Ⅲ组(P〈0.05);Ⅰ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能显著提高肉仔鸡日增重(P〈0.05),且Ⅱ组能显著降低料肉比(P〈0.05),而Ⅲ组能显著提高肉仔鸡血清的抗体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与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初产妇80例,其ASA为Ⅰ级或Ⅱ级,妊娠≥37周且产前未服用催眠药、镇痛药。80例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组(A组);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自控镇痛组(B组),每组40例。A组:用2mg/L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8 mL,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用10%葡萄糖稀释成的0.0625%罗哌卡因+10mg/L芬太尼共3 mL,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并经导管注入0.125%罗哌卡因+2 mg/L芬太尼共6 mL。观察两组产妇疼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且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组相比,两组镇痛前平均动脉压、心率与镇痛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5)。A组运动阻滞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自控镇痛起效快、镇痛确切,又结合了硬膜外腔持续给药的优点,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使用的安全性及其效果。方法将50例ASAI~Ⅱ级,接受改良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D组(2%利多卡因15mi加0.5%左旋布比卡因15ml混合液),F组(2%利多卡因15ml加0.5%左旋布比卡因15ml加地佐辛5mg混合液)各25例。观察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手术开始后麻醉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D组(P〈0.05),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D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明显缩短痛觉消失时间,延长作用持续时间,改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
菲律宾蛤仔莆田群体两个壳色品系生长发育的比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于2004年确立了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莆田群体斑马蛤和两道红壳色品系,并对不同品系D形幼虫的生长、存活和变态及稚贝期和养成期的生长与存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斑马蛤与两道红品系D形幼虫大小差异极显著(P〈0.01),其它组间仅两道红组与对照组(混合壳色)D形幼虫大小差异显著(P〈0.05);斑马蛤和两道红4日龄及7日龄幼虫的壳长均大于对照组(P〈0.05),但斑马蛤和两道红之间壳长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4日龄幼虫存活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变态率斑马蛤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4日龄时,斑马蛤壳长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其它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66日龄时,斑马蛤和两道红壳长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但斑马蛤与两道红壳长差异不显著;135日龄时,两道红壳长明显大于斑马蛤和对照组(P〈0.05),斑马蛤壳长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393日龄时,两道红壳长明显大于斑马蛤和对照组(P〈0.01)。稚贝期和养成期的存活率均以斑马蛤最高,对照组次之,两道红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观察术后早期相邻节段的退变情况。方法 3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B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术前及术后1 a均在头侧第一邻椎和第二邻椎行常规MRI扫描和T2弛豫时间成像(T2 mapping)扫描,测量头侧两邻椎髓核相应的mapping扫描T2值,分析并比较两组组内及组间邻椎间盘T2值的差异;同时分别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和ODI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神经功能和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植骨Cage融合情况和与Cage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两邻椎术后1 a的T2值均低于术前(P〈0.01),且第一邻椎术后1 a的T2值均低于第二邻椎(P〈0.01);A组术后1 a的第一邻椎T2值高于B组(P〈0.05),第二邻椎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a的JOA评分均大于术前(P〈0.01),A组术后1 a时JOA评分大于B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1 a的ODI评分均小于术前(P〈0.01),A组术后1 a时ODI评分小于B组(P〈0.05);两组间植骨融合率、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术后1 a均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早期相邻节段退变,但单侧的退变程度较双侧轻;同时单侧和双侧融合术均可有效地促进腰椎神经功能和腰椎功能恢复,但单侧也优于双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75例择期全麻下行LC患者,随机分成Ⅰ、Ⅱ、Ⅲ组,每组各25例,24h PCIA用药Ⅰ组为氯诺昔康40mg加芬太尼0.1mg,Ⅰ组为芬太尼0.5mg.Ⅲ组给以等量生理盐水。对24h内3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分(BCS)和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Ⅰ、Ⅱ组患者VAS、BCS、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Ⅰ、Ⅱ组上述各指标与Ⅲ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3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LC术后行PCIA安全可行也是必要的,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