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行不规则肝叶切除治疗肝癌时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方法: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蒂阻断行不规则肝叶切除。结果:本组43例,阻断门静脉时间,最短13min,最长52min,平均26min。术中出血量,最少30mL,最多620mL,平均220mL。大部分病人不需要输血。全部病人均在术后30min内苏醒,术后2周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不规则肝叶切除行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蒂阻断法较全蒂阻断法可明显延长断肝时限,以及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肝叶切除患者术中不同水平低中心静脉压(CVP)对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肝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I组(CVP=1 cmH2O)、Ⅱ组(CVP=2 cmH2O)、Ⅲ组(CVP=3 cmH2O)、Ⅳ组(CVP=4 cmH2O),每组20例;术中控制CVP水平,并维持动脉收缩压(SBP)≥9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60mmHg.记录肝实质离断前、中、后出血量及单位横截面积出血量.结果 肝实质离断过程中,Ⅲ、Ⅳ组的MAP水平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Ⅰ、Ⅱ、Ⅲ组间的出血量以及单位横截面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少于Ⅳ组(P<0.01).结论 控制性低CVP技术可明显减少肝叶切除术中失血量,3 cmH2O CVP可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减少术中失血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成功施行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3例患者改为手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34例,左半肝切除2例,肝右后叶切除3例,肝脏Ⅵ段切除5例,病灶局部不规则性切除19例。手术时间为(184.71±95.07)min,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64.47±54.80)ml,术后住院时间为5~1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94%,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普通医院开展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是可行的,其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浅评半肝切除术的手术中延长断肝操作所需的入肝血流阻断时限和减少出血的方法。方法:门静脉阻断并结扎患侧肝动脉分支半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结果:本组19例阻断门静脉时间,量短20min,量长68min,平均38min;术中出血量:右半肝切除量少为350mL,量多为980mL,平均520mL;左半肝量少为180mL,量多为1020mL,平均为380mL。19例均在缝皮完毕30min内苏醒。术后2用肝功均快复正常。结论:半肝切除术断肝前行门静脉阻断并息仍肝动脉分支结扎明显优于传统的全蒂阻断法。  相似文献   

5.
单侧全肺切除中央型肺癌患者28例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全肺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全肺切除中央型肺癌患者28例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或死亡,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呼吸治疗护理及术前指导,完善各项常规准备,术后注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效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保持正确的体位,加强胸腔引流管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及活动指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肺癌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155例肺癌患围手术期采用的术前、术后等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出现心律失常7例,肺不张3例,死亡1例,其它并发症5例,余均康复。结论加强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常温下全肝血流分步阻断切肝术护理的配合与体会柯立(广东农垦中心医院手术室,湛江524002)常温下全肝血流分步阻断切肝手术(刘毕安等1992,普外临床)。由于该手术需阻断肝输入及输出血流,同时我院采用了微波固化切肝的方法,因此术中有一定的特殊要求,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全肺切除术后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全肺切除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介绍全肺切除的方法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可能达到的疗效,以及手术方法。手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同时引导病人的后续治疗。结果:32例全肺切除术患者由于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结论: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尤其是术后护理对减少手术并发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严重肝外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结果治愈48例(90.5%),死亡5例(9.5%),并发症发生率20.7%。结论采用积极的护理方法,注意快速合理的抗休克及必要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提高重度肝外伤的救治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宫颈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围术期分别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入组时及出院时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下床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可有效纠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干预,而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有效率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但有效率、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可缩短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肝尾叶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对36例行肝尾叶切除术病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平均出血量800 mL。术后,8例肝内胆道结石及血管瘤患者恢复良好,10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或肝外转移者死亡6例。结论良好显露及对第三肝门精细的解剖是手术成功关键,肝尾状叶切除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4例)和快速康复技术组(FTS组,3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方法,FTS组采用FTS理念指导的术前、术中、术后的优化护理措施进行围术期处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FTS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分别为(4.0±1.8)d vs(6.8±2.5)d、(1.27±0.23)万元vs(1.62±0.39)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是可行且安全的,能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治疗的老年胃癌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胃癌切除术49例(占68.1%),其中根治性切除35例,姑息性切除14例。术式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5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1例,全胃切除术3例(联合脾切除1例);捷径手术7例;剖腹探查术2例;非手术治疗14例。行胃癌切除术49例中37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54例次,死亡5例。结论:外科手术是老年胃癌患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37例均行胆总管上段切开探查证实胆管狭管后,沿肝下缘分离肝门板或同时切除肝方叶或肝中叶下段至肝内Ⅱ~Ⅲ级胆管分支,切开狭窄段胆管,术中联合胆道镜取石,对切开胆管整形、缝合后与空肠上端Roux-en-y侧侧吻合。结果本组37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临床症状消失,黄疸消退,结石取净率91.9%。结论合并肝部分切除的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是完全可行的,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是解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狭窄较为彻底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唐玉梅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5,23(6):698-698,704
目的:总结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对17例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痊愈出院,其中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并发肺部感染3例,心衰、脓胸各1例,经积极治疗后痊愈。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针对高龄食管、贲门癌围手术期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术前宣教、心理护理、营养指导、术后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护理干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60例给予手术治疗,结合患者病情采用个体化围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无出血、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无网片侵蚀、感染及脱出,无阴道前后壁膨出及阴道穹隆脱垂复发等,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对患者的痊愈有促进作用。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肠道、阴道及皮肤准备,注重个体化心理护理和合并症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预防便秘、尿潴留、阴道血肿、感染等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结肠造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水平。方法:对128例结肠造口术患者采用重视患者心理的适应过程、术后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和更换造口袋、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等护理方法。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其中结肠造口部梗阻、造口肠管坏死、造口旁疝各2例,出血3例,回缩1例。患者出院后心理康复好,社交能力恢复.生存质量提高。结论:重视患者心理的适应过程.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是结肠造口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为了防止人工肛门狭窄,应指导患者学习手法扩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医院进行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按照入院手术序列进行分组,观察组15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数据对照组,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33%(14/1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0.00%(12/1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12±2.15)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2.12±2.58)d;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15),对照组为40.00%(6/15)。观察组在护理满意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在子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后,显著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且对提高护理满意度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26例进行系统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总结经验。结果:2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腹部疼痛21例;发热3例,体温高达39℃,经物理降温,遵医嘱用抗生素,3d后恢复正常。未出现臀部及骶尾部皮肤硬结等并发症。结论: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