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粘孢子虫病是近年来我省流行范围广、危害特别严重的一种鱼病。粘孢子虫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为严重,主要危害鲤、鲫鱼,鲢、鳙、草鱼也时有发生。不论是鱼类苗种阶段,还是成鱼阶段均能发生粘孢子虫病。感染粘孢子虫的病鱼,食欲减退,生长缓慢,身体消瘦,甚至死亡。另外,寄生鱼体表的粘孢子虫,鱼外观丑陋,还影响商品鱼的销售。  相似文献   

2.
沈阳市于洪区渔场370亩鱼池平均亩产超1吨,亩净利超3000元沈阳市于洪区渔场自1972年建场以来,一度延用传统池塘养鱼模式,以肥水主养花、白鲢而年年亏损。近几年来,该场学习北京市机械化池塘养鲤模式,装备了池塘养鱼的“三大件”,使池塘养鱼转亏为  相似文献   

3.
闻秀荣  于翔 《水产科学》2005,24(4):27-29
1987~1990年对辽宁省鱼病调查结果表明,主养鲤、鲫塘粘孢子虫病呈上升趋势。为此于1996~2000年在沈阳和辽阳两市部分主养鲤、鲫池塘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采取室内外相结合的方法,对粘孢子虫病的种类、寄生部位和药物及剂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泼洒0.3×10-6~0.4×10-6敌敌畏乳剂(80%),同时投喂孢子散或0.2‰~0.3‰的敌敌畏药饵3~5d,并适当更换池水,可有效地防治鲤鲫体内外的粘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4.
苏北地区是我国异育银鲫商品鱼的集中供应基地,多年来在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获得高效益的背后,这里却成了粘孢子虫病的重灾区,而小小的粘孢子虫也成了苏北渔民的心病。  相似文献   

5.
汪开毓 《科学养鱼》2001,(11):40-40
随着集约化养鲤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大,鲤鱼养殖上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以鲤鱼体表局灶性溃烂和穿孔为特征的疾病,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群众称之为“穿孔病”。日本也曾有报道,称为“洞穴病”。一、病原日本曾从病鱼体表溃疡处分离到柱形屈桡菌和气单胞菌。国内对该病的研究尚少,据四川农大汪开毓等报道1993,从病鱼体表的病灶处分离到气单胞菌。二、流行情况国内该病的发生近年来才日趋严重,特别是鲤鱼主要养殖区多有发生。四川是集约化养鲤的高产省之一,也是该病的高发区,据内部资料,成都市青白江区流水养鱼场、…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沙岑鱼种场,1987年采用以鲤为主搭配鲢鳙鱼、投喂配合颗粒饵料培育鱼种的新技术,在21口鱼池共84.8亩水面中,总产鲤、鲢、鳙秋片鱼种98205.5公斤,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7.
粘孢子虫病是鲤鱼的常见疾病之一,近两年来,在我场也发生此病。由于粘孢子虫寄生在鱼体皮肤上形成大小不同的瘤状胞囊,孢壳对孢子虫起保护作用,一般外用药物很难渗入胞囊内杀死虫体。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治疗本病的药物虽然很多,但尚无特效。我场经过反复试验,用...  相似文献   

8.
2005年3月,北京平谷一位养鱼户找到我们,说他的一个精养鲤鱼池的池鱼发病,已按粘孢子虫病治疗五天,未见疗效。我们赶到鱼池打捞几尾鱼检查,诊断为烂鳃、粘孢子虫、脂肪肝并发症。治疗3天后池鱼状况好转,一周后池鱼恢复正常。现将基本情况作一介绍,以供参考。一、鱼池基本情况鱼  相似文献   

9.
(一)流行趋势 1.传统养殖鱼类病害 由于1998年冬和1999年春的气候异常,受去年洪水灾害的影响及病原耐药性较普遍等因素影响,1999年常规养殖鱼类病害特别是草鱼出血病、细菌性暴发病、鲤、(鲫)鱼粘孢子虫病的危害总趋势将会加重,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尤应提高警惕。 2.名优养殖鱼类病害 鳗鲡狂游病、爱德华氏病和锚头鳋病仍将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等地流行;鳜鱼病仍以广东为主要流行地区,病情仍难以缓解,养鳜场应特别警惕尾孢子虫病的流行;黄鳝的几种疾病仍将偏重,而且新的鳝病有可能发生;斑点叉尾鮰疾病仍将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鲤鱼粘孢子虫是网箱养鱼中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危害较严重的疫病之一,病原来自外地苗种携带,后寄生到螺蛳幼体上,寄生大量粘孢子虫螺蛳幼体在水中漂浮被鱼摄食后,引起肠道粘孢子虫,也可感染鳃组织和体表,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1.
徐广宏  王军 《淡水渔业》1999,29(5):14-15
粘孢子虫(Myxosporidian)属于孢子纲,粘孢子目,其种类繁多分布广,鱼体的各器官组织都可寄生,且每个种类都有特定的寄生部位,粘孢子虫对鱼类的危害也日趋严重。辽宁地区最常见的种类有:鲤单极虫(Helohaneluscyprini)。鲤碘泡虫(...  相似文献   

12.
平望水产养殖场的内塘以养殖大规格鱼种为主。历年来在鱼种培育阶段常常会出现多种鱼病,其中以孢子虫病的威胁最大,不但危害花、白鲢,并且危害鲤、鲫鱼,据检查,有80%以上的鱼种不同程度地寄生了粘孢子虫,鲤、鲫鱼鱼种有2%左右已形成孢囊。为此,我们从1978年开始对孢子虫病进行了防治试验,经四年来的实际应用,效果比较理想,现将一些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野鲤碘泡虫属于粘孢子虫类,由于其孢子具有几丁质壳片,杀死它具有一定难度,粘孢子虫病的治疗目前无理想的方法,有些种类(如眩晕病)还是口岸检疫对象,有些种类虽不引起大批鱼死亡,但使鱼完全丧失食用价值,对此,必须重视。2000年6月12日,我市清泉乡一网箱养殖户养的鱼患了野鲤碘泡虫病。 野鲤碘泡虫病的主要症状:它寄生于鲤鲫鱼皮肤及鳃等处,形成白色胞囊,随病情发展,胞囊增大,数目增多,严重时,皮肤、鳃充满胞囊。主要危害当年鱼种,可使鱼消瘦而死。 清泉乡网箱养殖户是今年开始放养的,患病时箱中鲤鱼规格为:50…  相似文献   

14.
当前,阻碍池塘成鱼产量迅速提高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农村买鱼种难、规格小、质量差,自育又缺少鱼种池。因此,我们于1982年进行了成鱼池塘网箱套养鱼种的试验。1983年又在沈阳市于洪区鱼种场、造化公社鱼种场进行扩大试验,取得了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主养建鲤亩产超吨鱼技术要点我公司自1991年开始引种并主养建鲤,1992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大面积推广这一技术,现收效显著,精养塘口亩产均超吨鱼,主要技术要点如下:一、彻底清塘消毒清整工作宜在冬季进行,干场后及时清除塘边杂草,修补堤基洞,加固堤岸,挖去过...  相似文献   

16.
一、池塘养鲤发展概况 一种新的养殖技术使我省池塘养鱼生产呈现了新格局。1987年通过三北地区养鱼技术协作,我省从北京引进了池塘主养鲤鱼新技术?当年全省实施669亩.平均亩产653.9公斤,亩利润1100元。从中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沈阳市于洪区沙岭鱼场84.8亩鱼种池,平均亩产达1158公斤.其中901池5.2亩单产1377公斤,亩利润3965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指出,鲤粘孢子虫病是对稚鱼危害性很大的一种鱼病。作者用食盐水进行了治疗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关于粘孢子虫病对鱼类的危害,已有很多文献记载。但新近培育出的建鲤感染椭圆碘泡虫的病例,目前尚未见报道。笔者于1993年9月在兰州市青城联营渔场进行鱼病调查中,首次发现一例该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1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情况1.1流行病疫情状况自2003年开始,郑州市沿黄渔区偶尔发生集约化养鲤池塘批量死鲤现象,2004~2006年,该疫情持续发生,呈逐年快速递升之势。2007~2009年,形成疫区,而且重灾区危害严重,损失巨大。2010~2013年,该疫病使疫区渔农损失惨重,而且蔓延至整个河南沿黄渔区和全省池塘、网箱养鲤密集区,年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黄壁庄水库从1987年起,网箱养鲤连续几年出现粘孢子虫病害,1987—1990年,分别死鲤50kg、2100kg、4600kg、450kg,直接经济损失达5万余元。我们通过几年的观察和分析,对病原种类、感染部位与症状、发病季节及防治方法有了一些了解,现将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