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入世后,面对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尤其是来自于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压力,将直接对国内农产品市场产生巨大冲击.中西部地区是我国主要农产品、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以农业收入为重要经济来源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民而言,势必会引起其收入水平及结构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动.  相似文献   

2.
试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农民收入的增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第一步目标的实现,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我国农业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以实现第二阶段的小康目标.但在农产品供给全面好转的形势下,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已连续四年下滑,1992~1996年农民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为5.8%,1996年为9.0%,1997年为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竟下降到2.1%,农民收入的增长处于缓慢状态,小康目标的实现受到严重影响.笔者就此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3.
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5.2%,农民得到了实惠。但从1997年开始,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到2000年增长率仅为2.1%,2001年有所反弹,最近几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徘徊在4%左右,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8.6%的一半。我国农民增收步伐减慢。1农民增收步伐减慢的原因1.1政府不再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幅下降过去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靠政府提高粮食和农副产品的价格,用粮食保护价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积极性。随着我国进入WTO以后因内外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再靠提价的办法提高农民收入已不现实。上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江西省不同地区农民家庭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农民家庭收入稳步增长,但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以及在农民收入结构中,外出务工收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外出务工收入并不稳定.其原因是农民收入增长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劳均可耕作的土地面积、农业产业结构、税费负担、农民文化教育水平和非农就业机会等等。针对这些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农民收入问题首当其冲。从1997年到2000年,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下降,1996年的增长速度是9%,1997年降到4.8%,1998年是4.3%,1999年降到3.8%,2000年只有2.1%。在过去20年里,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下降,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另外,从1998年以后,农民务农的收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农民收入问题首当其冲。从1997年到2000年,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下降,1996年的增长速度是9%,1997年降到4.8%,1998年是4.3%,1999年降到3.8%,2000年只有2.1%。在过去20年里,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下降,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另外,从1998年以后,农民务农的收入连续三年绝对减少了。1998年农民务农的收入减少了2.3%。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开远市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近年来由于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增长幅度下降。与中等发展城市相比,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位次后移。文章通过对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阻碍开远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收入低,农民投资现代农业的积极性不高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2007年为例,因自然灾害影响,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比上年下降0.4%。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与前几年相比有所减少。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主要依靠农产品市场扩大,但城镇居民随着收入的提高。粮油菜的消费支出呈下降趋势。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占消费的比重由2001年的45%下降到2007年的33.7%。传统的农业又解决不了农产品市场扩大的问题。农业收入不能迅速提高,农业现代化投资的效益必然下降。农业有限生产资金就会转向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现状及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探讨促进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路径。【方法】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和数据收集,系统分析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及其变动趋势,并选择典型县份进行深度分析,归纳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特点,分析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提出实现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现实路径。【结果】虽然从整体上看广西贫困县农民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广西平均水平,但从对典型县份的分析来看,仍有一些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其所在区域的平均增长速度,从而导致贫困县与其所在区域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同类型贫困县农民纯收入水平及构成表现出较大差异。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为贫困县集中连片分布、少数民族比重大、广西财政实力弱等。【建议】应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稳步促进农民非农产业就业,为农民工资性收入可持续增长提供保障;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大幅提升农民财产性收入;强化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明确责任,完善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保障措施,以实现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民收入的现状:增幅连年下降,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持续减缓,收入增长更加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和地区间收入差距拉大;探讨了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农业结构不合理,经营性收入增长下降,生产经营分散,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城市化滞后,农业发展环境恶劣,农产品产销脱节。据此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狠抓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跳出浓”字,从非农领域寻找增收突破曰;营造宽松环境,为增收提供各种便利;更新观念,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产销衔接。  相似文献   

11.
农民收入是最能体现农民生活富裕度、共享现代化成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衡量指标,农民收入问题既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以天津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将改革开放40年来天津农民收入增长历程划分为:快速增长、快速下降、渐进回升、快速下滑、稳定增长、增速下降,并分析了原因。进一步地,通过对农民收入结构变动特征以及贡献份额的分析,总结出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贡献份额较高,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增长的贡献份额相对较低,揭示出工资性收入是推动天津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带动农民收入增长作用越来越明显;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带动农民收入的作用在减弱;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带动农民收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天津农民增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1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的必要性   1.1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决定了非农产业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关键地位   据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报告,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比上年增加43元,增长1.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1%,增长速度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在2 2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701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1.11%,比上年增长71元,是纯收入增长量的165%.其中,外出打工或从业的收入与从本地企业得到的收入增量占工资性收入增量的97.8%.以上数据证明,农民收入增幅虽继续下降,但农民工资性收入及家庭非农产业的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农民收入能否快速增加,关键是非农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因此,非农产业在农民收入增长中处于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固原市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增长速度保持在15%左右,拉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劳务收入和畜牧业收入。2008年固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 613.90元,比上年增加399.10元,增长18%,其中人均劳务收入1 075.30元,比上年增长26.50%,其增长幅度是近几年最高的一年,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40%;人均牧业纯收入343.60元,比上年增长29.50%,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9.60%。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主要农业产品供求关系的历史性转变,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价格低迷、普遍卖难等新问题,导致农民增收缓慢。据统计,自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纯收入不仅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大大低于同期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仅为城镇居民收入的45%左右,从农民收入的层次上看,近期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呈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23.5%上升到1999年的28.5%,而种植业收入则从1996年的48%下降到1999年的40%。尽管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恢复性增长4%,但农业发展基础仍不牢固。农民增收减慢,挫伤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社会稳定,影响了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切实扭转当前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 农民增收减缓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对江西省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分析江西省不同区域农业资源、农业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和江西省主要农产品的市场机会进行了实证分析,初步提出了我国“入世”后,对江西省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可能产生的影响,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吉乾 《山东农业》2003,(12):47-47
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因素分析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必须达到7120.88元,实现这一目标的影响因素很多,对此我们应充分认识,早谋良策。——农业经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农民收入,特别是纯务农农民收入缓慢,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会产生重要影响。——“入世”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当前,由于国内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0%~40%,"入世"必然使外国农产品进口大幅度增加,对已经出现剩余的农产品市场造成冲击,这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民增收呈下降趋势:农民丰收但收入相对下降;农民工收入相对下降。新形势下做好农民增收工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减少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要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通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渠道、实现产业化经营来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伴随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性变化,农民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而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动能够很好地反映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变化.本文从农民不同来源收入的角度分析了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动过程,并运用结构变动值分析法和收入结构变动贡献分析法揭示了收入结构变动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我市农产品将享受WTO成员国提供的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可以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较好地解决国际农产品贸易纠纷;进一步加大我市农业对外开放的力度;有利于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争取国家更多的投资。但入世后,随着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市的小麦、油料等农产品的生产将受到一定冲击;我市部分具有价格优势的农产品将遭遇技术壁垒的阻碍;农民收入增长更加困难;解决农村经济社会矛盾的难度将加大。  相似文献   

20.
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而增加种粮农户收入、提高种粮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是确保粮食安全供给的关键。利用泰尔指数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变化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仍是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区域总泰尔指数较小,但自2008年以来有上升趋势,主产区内农民收入相对均衡,微小的波动主要源于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区域间泰尔指数较小,呈下降趋势;各区域内农民收入和各收入来源差异呈现不同走势。并针对如何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缩小区域内农民收入差异、促进主产区农民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等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