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培养技术在马铃薯良种繁育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根据中原地区马铃薯生产上对无病毒种薯的需求及二季作地区无毒种薯的就地留种问题,1984~1985年利用组培技术,开展了脱毒种薯的快速繁殖研究,在脱毒苗的茎切段培养、脱毒苗继代一致性观察等方面,进行了摸索。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983年12日,从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引入丰收白、白头翁及国际马玲薯研究中心的大西洋、旺西、中心25、海依洛无病毒试管苗。  相似文献   

2.
改进生产马铃薯种薯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于1975年已利用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无病种薯。相继在马铃薯主要产区的许多省份内均取得显著的增产就地留种的效应,但获得的无病毒种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必须采用综合措施防止无病毒种薯再侵染病毒和其它病原,例如,应用蚜虫飞迁资料控制传播病毒以及将微型薯和小薯种植在防虫温室和防虫网棚内,在种薯检验过程中应利用酶联免疫和往返凝胶电泳跟踪检测,以便在防虫网棚群内采取局部控制,对脱毒小薯进行无性繁系选  相似文献   

3.
我国于1975年已利用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无病种薯.相继在马铃薯主要产区的许多省份内均取得显著的增产就地留种的效应.但获得的无病毒种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必须采用综合措施防止无病毒种薯再侵染病毒和其它病原。例如,应用蚜虫飞迁资料控制传播病毒以及将微型薯和小薯种植在防虫温室和防虫网棚内.在种薯检验过程中应利用酶联免疫和往返凝胶电泳跟踪检测,以便在防虫网棚群内采取局部控制,对脱毒小薯进行无性繁系选择.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繁育及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1 前 言 利用茎尖脱毒技术生产无病毒种薯,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马铃薯种薯生产上的一大贡献。我国从70年代就引进了该项技术,目前已在部分省市推广应用,脱毒种薯的增产效果非常明显,达30%-50%。现将马铃薯脱毒繁育及脱毒种薯的快繁技术介绍如下。2 通过茎尖培养和病毒检测获得脱毒苗 茎尖脱毒是利用病毒在植物组织中分布不均匀性和病毒愈靠近根、茎顶端愈少的原理,而切取很小的茎尖实现的。选健康整薯在室内催芽,芽经38℃热处理2周,无菌条件下切取0.2-0.3cm,带1-2个叶原基,将茎尖培养在 MS+6…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组培脱毒试管苗繁育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佐敏  艾勇 《中国马铃薯》2003,17(5):301-304
1 前 言马铃薯通过组织培养途径 ,从而建立无病毒生产体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高新生物技术实用化措施。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 5 0年代就采用多种脱毒途径生产无病毒种薯 ,取得巨大成功。 70年代初吉林农业大学进行了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 ,以后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内蒙古乌盟农科所也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已有 2 0多个省、市、6 0多家单位成功利用此项技术 ,已获得近百个品种的脱毒种薯。我们从 2 0 0 1年开始马铃薯脱毒组培快繁研究 ,至今已得到“米拉”、“威芋 3号”的脱毒试管薯…  相似文献   

6.
<正> 1 种薯的概念种薯应当是经过脱毒处理的、健康无病、大小均匀(生产上一般以100克左右为宜,繁殖基础种薯可以用更小的微型薯)的马铃薯块茎。  相似文献   

7.
以泰山1号脱毒马铃薯作试材,对照该品种多年犬田栽培退化的带毒薯,对某些栽培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脱毒薯植株叶片的光合强度比带毒薯植株高213.4%,光饱和点高66.7%,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速率快,而呼吸强度却低于24.8%;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叶绿素a、b的含量分别比带毒薯植株高22.4%和30.5%。脱毒薯植株叶片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高于带毒薯植株,水分代谢协调;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在干旱和高温条件下增加迅速。脱毒薯植株吸收氮、磷、钾的能力强;和带毒种薯相比,脱毒种薯体内GA_3、IAA的含量较高,ABA的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8.
<正> 1 马铃薯组织培养技术丹麦马铃薯组织培养技术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脱毒种薯生产程序;二是加速优良品种的繁育速度;三是保存种质资源。这三项工作全部在国家植物病理研究所进行。自1961年便开始实施生产健康种薯的计划,1970年有50个品种实现种薯无毒化,1986年所有栽培品种种薯均由无病茎尖培养所  相似文献   

9.
<正> 1978年以来,我场在开展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工作的同时,认真加强种薯的生产管理工作,有效地保证了脱毒种薯韵质量。一、加强基础建设脱毒种薯繁殖生产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为实现脱毒种薯投入生产,我场从1978年开始,相继建成脱毒苗培养室、化验  相似文献   

10.
乔海明 《中国马铃薯》2008,22(2):115-117
<正>提高马铃薯脱毒小薯单产水平是降低马铃薯脱毒小薯生产成本的根本途径。河北北方高寒区气候寒冷,无霜期90~110d,普通温网室设施栽培生产马铃薯脱毒小薯一年只能生产一季,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对本地区生产脱毒小薯显得更为重要。国内  相似文献   

11.
为改变目前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中存在的多、杂、乱、差、代数不清的局面,改革原有的脱毒薯多级生产体系,建立二级脱毒种薯生产体系,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脱毒种薯.本试验尝试直接用脱毒试管苗经很植后,移栽于网棚内,株行距为20 cm×60 cm,生产零代薯.从而省去了用脱毒苗生产微型薯的环节,并且结薯量远远高于生产微型薯,大大...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二年制脱毒种薯体系建设及其关键技术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和利用是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因繁殖周期长,病毒再侵染风险高,使种薯质量很难保证。本研究以品种脱毒和试管薯生产为基础,以微型薯生产和标准种薯生产为扩繁环节,建成了二年制种薯生产体系。该体系将种薯生产在田间多年繁殖改进为只需一年繁殖,从而降低了病毒再侵染机率,保证了脱毒种薯质量。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脱毒及微型薯繁育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颖蔚  孟令文  张辉 《杂粮作物》2006,26(3):197-199
介绍了马铃薯茎尖脱毒及微型薯繁育技术的发展概况,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中的茎尖分生组织诱导成脱毒苗、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快繁和试管薯的生产以及马铃薯脱毒小薯的生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还对脱毒马铃薯的病毒检测技术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马铃薯的种性退化是生产中造成马铃薯产量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而马铃薯脱毒技术则能显著提高其产量,脱毒种薯比普适种薯一般增产30%~50%,高者一倍以上。脱毒后的种薯在繁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可避免地受病毒感染并逐代积累、加重,最后完全失去脱毒作用的问题。因此,马铃薯脱毒后,在扩繁过程中能否控制和减轻病毒侵染、短期内生产出大量可以满足大田生产需要的优质脱毒种薯,是马铃薯脱毒技术能否在生产上充  相似文献   

15.
试管薯与试管苗一样是马铃薯脱毒原原种薯生产的基础。研究从诱导试管薯形成的最佳接种密度、利用试管薯生产脱毒种薯和保存种质资源的优越性3个方面进行。结果表明,进行试管薯诱导时每瓶接种10个茎切段能获得较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试管薯。利用试管薯生产脱毒种薯,可以提高脱毒苗的成活率,保证了脱毒薯的产量和质量,是比较优良的生产方式。运用试管薯保存种质资源,可以减少转接次数,降低病毒病的累加机率,提高了苗源质量,是一种较为实用和保存时间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 前言我国利用茎尖组织培养生产的脱毒马铃薯种薯(以下简称脱毒薯),已有效地解决了马铃薯病毒退化问题,使薯块产量有显著提高,一般增产达30%以上,高者成倍增长。鉴于光合作用是作物增产的生理基础,而叶片则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制造有机物的场所,因此,本文试对脱毒薯和未脱毒薯的植株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脱毒种薯工厂化快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降低微型薯的生产成本,提高脱毒苗繁育速度及微型原原种繁殖系数,进行了多年试验研究。采用MS全脱水培养基,温室全日光培养,人工自动控制光、温条件,使每千株脱毒苗的成本降低29.97元,为脱毒苗工厂化生产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选用适宜的基质和经济高效的营养液,采用简便快速的技术批量生产符合标准的微型薯原原种是工厂化快繁技术的关键。以蛭石为基质,将K5营养液配方简化改良后,以农用化肥代替化学试剂,用日光节能温室(网室)周年生产,每667m2网室扦插脱毒苗20万株,年生产3茬,667m2面积可生产高质量无病原原种180万粒。  相似文献   

18.
影响德化县脱毒马铃薯生产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化县适宜种植脱毒马铃薯的耕地面积有1万hm2,目前马铃薯种植面积为4000 hm2,其中脱毒马铃薯面积有1500 hm2。脱毒马铃薯产量高、效益好,如何大力推广脱毒马铃薯生产、加速脱毒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对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1生产现状1.1脱毒马铃薯产量高、效益好根据几年来的试验、示范、推广情况看,脱毒马铃薯良种具有产量高、增产显著的特点。一般hm2块茎产量在30 t左右,比外调无脱毒的hm2块茎产量17 t左右,增产70%以上,比本县农民用无脱毒种薯种植后再自留自种的hm2块茎产量10 ̄15 t,增产一倍以上。如2004年5月德化…  相似文献   

19.
<正> 1 引言从5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利用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了脱毒品种,此后相继由许多科研单位用这种方法生产脱毒种薯,以解决种薯退化的问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采用脱毒小薯播种是当前马铃薯生产的一项先进技术。脱毒小薯主要是用于原种生产,我院所处呼和浩特市气温较高,马铃薯病毒传播较快,不适应生产原种。我们选择在海拔1600米,7月份平均气温为18.3℃,昼夜温差较大的阴山丘陵后山冷凉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利用马铃薯试管薯生产无病毒种薯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移植时使用人工较多,移植成活率低.我们采用试管苗茎段土壤扦插与纸筒护根育苗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试管苗由异养到自养过渡环节中的困难,初步总结出一套成本较低、方便移植、成活率高的实用技术.1 材料和方法利用本公司培养繁殖的克新1号等5个马铃薯品种的试管苗,经ELISA和R-PAGE方法检测,均无PVX,PV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