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黄素产生菌阿舒假囊酵母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阿舒假囊酵母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考察了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淀粉)和有机氮源(牛肉膏、酵母膏、玉米浆和蛋白胨)对阿舒假囊酵母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和酵母膏最利于核黄素的合成。在此基础上,采用L9(43)正交设计对阿舒假囊酵母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有机氮源对核黄素产量的影响最显著,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0g/L,酵母膏20g/L,玉米浆20g/L,KH2PO42.0g/L,MgSO41.0g/L,NaCl1.0g/L,此最佳配方下的核黄素产量达1145.67(±82.08)mg/L,比原始发酵培养基配方下的核黄素产量提高了230.05%。最后,对阿舒假囊酵母摇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装液量为30mL、接种量为5%、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控制在6.0时,所得到的核黄素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对产朊假丝酵母C-27产单细胞蛋白(SCP)的发酵培养基组分(甜高粱秸秆汁、葡萄糖、蛋白胨、MgSO4和KH2PO4)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甜高粱秸秆汁和蛋白胨的浓度对SCP的产量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其他组分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产朊假丝酵母C-27产SCP最终的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甜高粱秸秆汁220 mL/L、葡萄糖3.25 g/L、蛋白胨37.5 g/L、MgSO4 0.325 g/L 、KH2PO4 0.325 g/L.该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下SCP产量达8.72 g/L,比初始发酵培养基配方(甜高粱秸秆汁120 mL/L、工业葡萄糖20 g/L、工业蛋白胨20g/L、MgSO4·7H2O 2.0 g/L、KH2PO4 2.0 g/L)下的SCP产量(7.00 g/L)提高了24.57%.  相似文献   

3.
研究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促进因子(玉米浆、酵母膏和豆油)对阿舒假囊酵母合成核黄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g/L玉米浆是最促进阿舒假囊酵母菌体生长和核黄素合成的最适质量浓度;40g/L酵母膏分别在0h补加20g/L,24h和48h各补加10g/L,其核黄素产量达到1587.37mg/L,比在0h1次添加40g/L酵母膏的产量提高了21.07%;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2~5g/L豆油,对核黄素的合成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益生枯草芽孢杆菌MA139增殖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得到益生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MA139产芽孢的最佳的培养基,以摇瓶发酵的方法,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11种原料中筛选出4种对芽孢产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即玉米粉、大豆粉、蛋白胨和MnSO4.H2O,然后针对这4个主要因素,用最陡爬坡试验及中心组合设计优化产芽孢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的配方为:玉米粉3.17 g/L、大豆粉5.80 g/L、蛋白胨3.62 g/L、MnSO4.H2O 1.06 g/L、葡萄糖5 g/L、尿素3 g/L、MgSO4.7H2O 1.5 g/L和KH2PO43 g/L时,MA139发酵36 h细菌总数可以从8.32×108cfu/mL提高到3.10×109cfu/mL,芽孢率达到96%。试验表明通过统计优化培养条件可以有效提高B.subtilisMA139产芽孢的得率。  相似文献   

5.
药用真菌桑黄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优化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海庆  周阳  傅华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34(5):1039-1042,1048
为探索名贵药用真菌桑黄摇瓶发酵培养基较优配方,在探索到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种类和不同浓度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分别选取玉米粉、黄豆粉、氯化钾作三因素三水平的L9(34)正交摇瓶培养试验.摇瓶发酵置于摇瓶转速135 r/min,28℃温度下培养9d,以桑黄菌丝体干质量为检测指标进行发酵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筛选.初步获得桑黄摇瓶发酵培养基较优配方:玉米粉30 g/L,黄豆粉10 g/L,氯化钾2 g/L,KH2PO44g/L、MgSO42g/L、VB1 0.1 g/L,使桑黄菌在摇瓶发酵培养条件下其菌丝体干质量可达2.23 g/100 mL.初步获得桑黄摇瓶发酵培养基较优配方,为进一步的桑黄菌摇瓶发酵工艺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摇瓶发酵,对斯达氏油脂酵母的产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碳源、氮源、初始pH值、无机盐的质量浓度;利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碳源质量浓度、氮源质量浓度、接种量、培养温度等参数;同时考察发酵时间对斯达氏油脂酵母生长及油脂产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斯达氏油脂酵母发酵生物量及油脂产量明显高于其他碳源;以(NH4)2SO4为氮源时,则生物量、油脂产量均最高;最佳初始pH值为6.0~6.5;无机盐离子的最适添加质量浓度为:MgSO4.7H2O 1.5 g/L,KH2PO43.0 g/L。碳源质量浓度、氮源质量浓度、接种量、培养温度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对斯达氏油脂酵母的生物量和油脂产量的影响最大。斯达氏油脂酵母发酵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葡萄糖90g/L,(NH4)2SO43.5 g/L,接种量10%,培养温度28℃。在摇瓶发酵过程中,发酵培养144 h时菌体生物量、油脂产量均最高,OD600值也较高。【结论】在优化条件下对斯达氏油脂酵母进行摇瓶发酵,获得的菌体生物量最高可达16.35g/L,较优化前提高了25.19%;油脂产量为4.94 g/L,较优化前提高了97.84%;菌体含油率最高可达302.1 g/kg。  相似文献   

7.
金针菇液体培养条件及最适培养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50ml摇瓶振荡培养,研究了培养基的C/N、KH2PO4和MgSO4浓度及初始pH值对金针菇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确定了金针菇液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4%、蛋白胨0.2%、KH2PO40.15%、MgSO40.05%、pH6.0。并利用此配方进行了金针菇最适培养期试验,结果表明,25℃液体培养8d,菌丝体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培养基成分对白玉菇菌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比较了5组基本培养基的13种不同配方对白玉菇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上白玉菇菌丝长势优于含蔗糖的培养基;在含蛋白胨的培养基上菌丝长势优于不含蛋白胨的培养基;在含酵母的培养基上菌丝长势优于不含酵母的培养基.最后确定白玉菇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1 000 ml培养基中含1.5 g酵母、1.5 g蛋白胨、60 g玉米粉、1 g MgSO4·H2O和1 g KH2PO4.  相似文献   

9.
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的1种野生多孔菌进行分子鉴定。通过组织分离的方法对该菌种进行分离培养,并选取常用的4种固体培养基进行最佳固体培养基配方的筛选;以漆酶活性为评价指标,筛选高产漆酶的液体培养基。结果表明,该种野生多孔菌为硬毛粗盖孔菌(Coriolopsis trogii)。固体培养基D(葡萄糖20 g、蛋白胨5 g、酵母浸膏10 g、KH2PO42 g、MgSO41 g、琼脂20 g,加水至1 000 mL,自然pH值)为该种多孔菌的最佳固体培养配方,在该培养基上培养的该种野生多孔菌菌丝长势良好,菌丝干质量为0.132 g; 2号液体培养基(马铃薯切片200 g、葡萄糖20 g、蛋白胨2 g、酵母浸膏2 g、KH2PO43 g、MgSO41.5 g,加水至1 000 mL,自然pH值)为该种多孔菌发酵产漆酶的最佳液体培养配方,在该培养基上培养的该种野生多孔菌菌丝生物量为8.56 g/L,漆酶活性可达907.34 U/L。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物质对红汁乳菇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为红汁乳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红汁乳菇菌株SH-3为研究对象,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用摇瓶培养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对红汁乳菇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试验方案,并通过回归分析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红汁乳菇发酵基质的配方。【结果】在试验范围内,以葡萄糖和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和酵母膏为氮源时,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佳;最佳的液体发酵基质配方为:葡萄糖48.30g/L,麦芽糖45.29g/L,蛋白胨4.69g/L,酵母膏4.12g/L,KH2PO41.0g/L,MgSO40.5g/L,水1 000mL(pH=7.0),抑菌圈理论直径为2.01cm。【结论】发酵基质配方影响发酵液的抑菌效果,红汁乳菇发酵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酵母膏,最终确定的最佳基质配方对提高红汁乳菇发酵的经济效益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