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抗性青稞材料感染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黄矮病高抗品系C280、高感品种康青3号为材料,测定接种BYDV后不同时间点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结果]接种BYDV后,2个青稞材料的SOD、POD、CAT、PAL、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未接种对照;SOD、PAL活性呈上升趋势,POD、CAT、PPO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抗病材料酶活性增幅高于感病材料;大部分时间点,抗病材料的5种防御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材料。[结论]SOD、POD、CAT、PAL、PPO活性变化可作为反映青稞黄矮病抗性的生理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接种疮痂病菌后生理特性的变化,为辅助培育马铃薯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马铃薯抗病品种垦薯1号和感病品种荷兰15号感染疮痂病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块茎感病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丙二醛的变化规律。【结果】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 POD、PPO、SOD、丙二醛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接种后抗病品种POD、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疮痂病菌侵染马铃薯块茎后SOD活性处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感病品种酶含量高于抗病品种。接种疮痂病菌促进了抗、感品种中MDA含量的升高,且感病品种中MDA的含量始终高于抗病品种。【结论】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块茎中POD、SOD、PP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抗病品种块茎内POD活性和PPO活性在接种前后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感病品种在块茎内POD活性、PPO活性相对较低,说明块茎中POD活性和PPO活性在马铃薯品种抵抗疮痂病侵染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感病品种接种前后的SOD活性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感品种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疮痂病菌可诱导感病品种中SOD活性增加的效应更为明显。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抗、感品种中MDA含量有所升高,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表明感病品种细胞和生物膜被破坏的更严重。综上所述,接种疮痂病菌后,POD活性、PPO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作为筛选马铃薯抗疮痂病品种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籽用南瓜苗期接种辣椒疫霉菌对POD、PPO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先对29份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后,对抗性不同的籽用南瓜材料进行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健康植株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抗、感品种中差异不明显;病菌侵染后POD活性在感病材料中增长幅度大于在抗病材料中的增长幅度,但感病品种酶活性下降的幅度比抗病品种下降的快;PPO活性在抗病材料中的增长幅度大于在感病材料中的增长幅度。接种后POD、PPO活性均是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与抗病性呈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通过测定接种后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甜瓜白粉病抗性反应中相关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抗、感品种对照的POD、CAT、PPO酶活性无明显差异.接种后,它们的3种酶活性都比对照提高;抗性品种CAT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POD活性高于抗性品种;直到接种后5天,抗病品种PPO活性才超过感病品种,并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抗白粉病的苦瓜种质开展抗病育种,探讨苦瓜抗白粉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以21份来源不同的苦瓜种质资源为试材,连续2年鉴定白粉病抗病性,并从中选出4份抗性不同的材料,分别测定接种白粉病菌前及接种后不同时期的5种防御酶活性,结合病情指数做一元线性相关分析,研究防御酶的动态变化与白粉病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苦瓜品系之间白粉病发病程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和多样性,28.57%的苦瓜种质资源表现为抗病,28.57%表现为中抗,33.33%表现为感病,9.53%表现为高感;健康植株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5种防御酶活性差异不大,接种白粉病菌后,抗感品系植株体内除CAT外,各种酶的活性均升高,抗病品系的酶活及酶活增幅高于或显著高于感病品系,抗病品系在接种白粉病菌后的第10天POD和PAL活性最高,PPO在接种后第5天活性最高,感病和高感品系则一直保持较低的酶活性,因此POD、PAL和PPO可以作为衡量苦瓜抗白粉病的指标;相关分析表明,5种酶的酶活和酶活增幅均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或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酶活或酶活增幅越高,抗病性越强。  相似文献   

6.
以苹果品种‘秦冠’、‘富士’及二者的杂交种‘QF-2’为试材,室内接种炭疽叶枯病菌,发现前者表现为感病,后二者均表现为抗病.接种后的0~4 d内,寄主叶片内的SOD、POD、CAT活性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接种1 d后出现峰值,且在抗病种质上明显高于感病种质.PPO活性在接种后也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感病种质'秦冠'的上升速度较快,峰值出现较早.对三份种质来说,受病原菌的诱导,MDA含量均在接种1 d后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但其含量变化与种质间的抗性水平差异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抗、感自交系的诱抗机理及效果。【方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处理及不同毒素处理时间后,玉米植株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防御酶系活性的变化,研究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寄主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及毒素与诱导抗性的关系。【结果】抗病自交系78599-1的PAL、POD和PPO活性高于感病自交系K12,而感病自交系的CAT和SOD活性高于抗病自交系。微晶纤维素处理毒素的诱抗效果高于炭柱处理,玉米抗病自交系的诱抗作用略高于感病自交系。【结论】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灰斑病具有诱导抗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苦瓜抗白粉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对白粉病不同抗性的4个苦瓜品系为材料,研究苗期感染白粉病菌后,苦瓜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抗病品系的可溶性糖、叶绿素质量分数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高于或显著高于感病品系和高感品系;抗病品系的抗坏血酸(AsA)质量分数的上升和下降的幅度均小于感病品系和高感品系;接种后10~20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系感病品系高感品系。叶绿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POD、PPO活性与病情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综上说明,白粉病菌侵染苦瓜后,抗病品系可通过保持较高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AsA质量分数及增强POD、PPO、APX活性来提高抗病性。叶绿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POD、PPO活性均可作为苦瓜对白粉病抗性早期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云烟87,K326,Beinhart1000-1 3个烟草品种被赤星病菌侵染后烟草叶片相关防御酶的变化,包括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酶(CHT),以期通过防御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与赤星病侵染过程、品种抗病性的关系,揭示不同烟草品种对赤星病的抗病机制.结果表明,在受赤星病菌侵染后,抗病品种Beinhart1000-1在接种赤星病菌后,SOD,POD,PAL活性迅速升高并高于对照,但CAT活性在Beinhart1000-1中基本低于对照,GLU活性变化明显大于感病品种.赤星病菌侵染烟草后,烟草体内的防御酶发生变化,这些防御酶活性变化可作为烟草对赤星病抗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抗性的苜蓿品种为材料,研究苜蓿在感染假盘菌后,不同品种间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抗、感品种的PAL,POD,SOD酶活性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而CAT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PO和β-1,3-葡聚糖酶的酶活性与对照相比,也有显著差异.接种12 h时,抗病品种润布勒的PAL和POD活性较感病品种柏拉图的活性增加幅度大;而感病品种柏拉图的CAT活性较抗病品种润布勒的活性减小幅度小.接种24 h时,抗病品种润布勒SOD酶的活性较感病品种柏拉图增加幅度大.初步表明这些酶与其抗病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抗、感黑胫病烤烟品种云85(高抗)、K326(中抗)、净叶黄(中感)和红花大金元(高感)为供试材料,采用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了黑胫病菌诱导的这些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差异及其与品种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黑胫病后不同抗性品种SOD,POD,PPO和PAL活性与对照相比均出现明显提高,抗病品种SOD和POD活性较感病品种上升快且维持较高活性水平,且抗病品种POD酶活高峰较感病品种出现得早;抗病品种PPO和PAL较感病品种活性上升幅度更大,维持时间更长。相关性分析表明,SOD,POD,PPO和PAL活性与品种的黑胫病抗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苜蓿蓟马抗性与生理活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蓟马危害不同程度后各项生理指标的综合变化与危害程度间相关分析,探讨不同苜蓿品系的抗性强弱。[方法]通过不同数量蓟马对不同抗性紫花苜蓿危害的多个有关抗性生理指标(POD、SOD、PPO、PAL、CAT活性及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的研究,来探讨各项生理指标与抗性间的关系。[结果]蓟马危害数量与苜蓿POD、SOD、PPO、PAL活性及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成正相关,与CAT活性成负相关。高抗苜蓿品系POD、SOD、PP0、CAT活性及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速率慢,PAL活性变化快,并且PPO、PAL、CAT活性水平高,而POD、SOD活性水平低。[结论]研究为紫花苜蓿抗蓟马品系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材料。  相似文献   

13.
PRSV对番木瓜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抗性番木瓜(Carica paporya L.)品种人工接种番木瓜环斑型花叶病毒病(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Ys株系,分析其抗病性与叶片中POD、PPO及SOD等防御酶活性及POD同工酶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PRSV-Ys后,抗病突变体“岭抗1号”(暂名)的POD和PPO活性先升后降,上升幅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穗中红,后期POD和PPO活性则低于穗中红;SOD活性在初期升高,后期则恢复到正常水平.“岭抗1号”叶片POD同工酶增加1条谱带砒0.745.POD同工酶组成型表达及酶活性的变化与抗病相关,可作为评价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苜蓿蓟马抗性与生理活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材料与方法1.1试材与试验地概况供试材料为现蕾期的草原2号紫花苜蓿、敖汉苜蓿、阿尔冈金苜蓿及自选抗蓟马新品系紫花苜蓿。试验地设置在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园区牧草试验站内种植3年的人工草地。该地位于东经111°48’,北纬40°48’,海拔1063m,属于典型大陆性气候,日气温最高和最低分别为36.9℃和-33℃,年均气温5.4℃,≥10℃年积温2915℃,年平均降水量350-400mm,主要集中在7-9月,无霜期135d: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西瓜接种辣椒疫霉菌后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西瓜苗期疫病抗性与根茎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关系.对2个抗辣椒疫霉菌西瓜品种(09-1-1和09-1-2)、1个感病西瓜品种(GS-37)和1个高度感病西瓜品种(G-S-12)进行苗期人工接种辣椒疫霉菌,并分别于接种当天(尚未接种)及接种后第2、4、6、8天...  相似文献   

16.
苹果感染斑点落叶病菌后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苹果品种秦冠(高抗)和富士(高感)接种斑点落叶病菌(A lternaria a lternata f.sp.m a li)后叶片内5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苹果接种斑点落叶病菌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变化趋势相似,都是先升高后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差别较大,秦冠的POD活性峰值是富士的182%,PAL活性峰值是富士的478%,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初步认为PAL和POD在抗斑点落叶病中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soybean varieties were inoculated with Soybean Mosaic Virus(SMV). The seeds were taken for biochemical analysi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peroxidase (POD) and polyphenoloxidase (PPO) activities in seed coat of uninoculated resistant varieties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uninoculated susceptible varietie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y in seed coat of uninoculated resistant varieties was a little stronger than that of susceptible varieties. There were two more bands of PPO and three more bands of POD in uninoculated resistant varieties than those in susceptible varieties. After inoculated with SMV,POD activity was increased a little in susceptible varieties. Both POD and PPO activities were rapidly decreased in seed coat of resistant varieties after inoculated with SMV and one band was vanished. SOD activity was increased in susceptible varieties after inoculated with SMV, while it remained stable in resistant varieties.  相似文献   

18.
大豆花叶病毒(SMV)是世界性病害,使种粒产生斑驳。廖林~[1]、庄炳昌~[2]等研究了感染SMV后大豆叶片POD、SOD的变化。本文分析了抗、感斑驳大豆品种感染SMV后种皮POD、PPO、SOD的变化及其与种粒抗性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感斑驳大豆品种:合丰25、丰收12,抗斑驳大豆品种:东农81-43、铁6915。1.2毒源与接种方法SMV-92-17为1号株系(弱毒株系,当地优势株系),SMV-87-44为3号株系(强毒株系)。将供试大豆品种脱毒种子在隔离网室内进行盆栽试验,在对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直播水稻田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L)Nees.)对氰氟草酯的抗药性水平及氰氟草酯对千金子代谢酶和抗氧化酶的影响,为千金子的科学防治和抗性治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整株植物测定法测定湖南省部分地区10个直播稻田千金子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抗药性水平,并比较千金子抗性和敏感种群间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差异.[结果]以湄江千金子种群为敏感品系,其他千金子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抗性指数为1.2~11.0,其中衡阳茶山坳种群的抗性指数最高,达11.0.经75.000 g/ha氰氟草酯处理2 d后,抗性种群GSTs活力急剧上升,于药后3 d达最高值,之后急剧下降,5 d后趋于平缓;药剂处理1 d后,敏感种群GSTs活力急剧上升,在药后2 d达最高值,之后下降,敏感种群GSTs活力在3~7 d均低于同期抗性种群.经药剂处理后,抗性种群与敏感种群SOD、POD及CAT活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抗性种群始终高于同期敏感种群.[结论]10个千金子种群中衡阳茶山坳种群对氰氟草酯的相对抗性水平最高,处于中等抗药性水平.千金子抗性种群对氰氟草酯产生抗性可能与GSTs、SOD、POD和CAT活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