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调研剖析广西木薯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品种选育、培育龙头企业及打造区域优势产区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促进广西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多渠道调查广西木薯种植面积、分布区域、主栽品种、种植模式、产量、种植收益、加工和销售情况,结合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及文献查阅结果,对广西木薯产业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的木薯主产区,木薯种植面积和加工产量均占全国的70%左右,但2017—2019年期间广西木薯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广西木薯产区主要集中在南宁市、梧州市、钦州市、玉林市和贵港市,目前推广的间作套种栽培模式主要有木薯+西瓜、木薯+花生、木薯+辣椒及木薯+穿心莲等,主栽品种有南植199、SC205、SC5号和新选048。广西工业木薯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贵港市、崇左市和河池市,共有24家初具规模的工业木薯加工企业,其加工产品以淀粉为主。广西木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种植经济效益偏低,种植面积逐年下滑;本地原料供应不足,加工企业对外依存度增大;木薯品种更新换代慢,尤其缺乏专用型品种;木薯淀粉生产环保压力大,循环利用技术有待加强;木薯加工产品形式单一,深加工技术落后。【建议】应进一步加强新品种选育及推广、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桂字号品牌建设、木薯基础研究及深加工技术集成与研发,全方位提升木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广西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木薯产业概况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木薯分布、品种、栽培、管理、市场、加工等方面综述广东省木薯生产概况,分析当前制约木薯产业发展的因素,展望广东省发展木薯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木薯产业概况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木薯分布、品种、栽培、管理及加工等方面综述贵州省木薯生产概况,分析当前制约木薯产业发展的因素,展望贵州省发展木薯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2012—2015 年在广西桂平开展了木薯间作套种西瓜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及示范。总结了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技术,分析了2014—2015 年木薯间作套种西瓜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示范基地采用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模式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10.1%,比纯种西瓜增收90.8%;辐射区间作套种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29.0%,比纯种西瓜增收77.5%。研究结果为木薯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为旱地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比粉垄栽培与传统整地栽培(CK)两种种植方式对木薯品种新选4088的茎叶生长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测定株高、茎径、单株叶片数、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重和产量等。【结果】粉垄栽培的木薯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重和鲜块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5.35%、28.70%、30.00%、44.92%和46.69%。【结论】粉垄栽培技术可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增加木薯生物量,提高木薯产量,是促进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为旱地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比粉垄栽培与传统整地栽培(CK)两种种植方式对木薯品种新选4088的茎叶生长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测定株高、茎径、单株叶片数、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重和产量等。【结果】粉垄栽培的木薯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重和鲜块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5.35%、28.70%、30.00%、44.92%和46.69%。【结论】粉垄栽培技术可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增加木薯生物量,提高木薯产量,是促进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甜木薯华南9号种茎育苗移栽和环剥诱导生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木薯逐步为人们接受和喜爱,但产量偏低。为提高木薯产量,在广西桂北进行了甜木薯种茎移苗栽培和环剥诱导生根结薯的适应性研究试验,以期为木薯的产业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采用移栽加种茎环剥的栽培方式对甜木薯华南9号产量提高有显著作用,适合在桂林地区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10个木薯品种引种贵州低热河谷地区的适应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贵州栽培木薯的适宜性,促进贵州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并为木薯产业发展提供品种和栽培技术储备,于2010年引进10个木薯品种,以地方栽培品种SC201为对照,进行木薯引种适应性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各引进品种均能正常完成生育期,其产量和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出苗率以GR3和SC205最好,产量以SC10号和NZ199最好,干物率以GR891和GR3最好,干品淀粉含量以NZ199和GR3最高,鲜薯淀粉含量以GR891和GR3较高,淀粉产量以GR891和NZ199最高。说明贵州适宜种植木薯。  相似文献   

9.
广西木薯产业提升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兴录  樊吴静 《农学学报》2015,5(8):119-125
木薯产业是广西特色优势产业,产业提升对广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广西木薯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广西木薯产业提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广西木薯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产业提升的主要要制约因素;提出重新认识木薯产业的战略地位,推进木薯产业跨越式发展;选育推广高产高粉木薯品种,推进木薯品种更新换代;推广木薯集约化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单产;整合加工企业, 充分发挥加工企业的龙头作用;强化“企业、薯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种植、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完善木薯产业链,提高产业整体经济效益等提升广西木薯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广西木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广西是全国第一大木薯生产省份,在当前能源危机与金融危机下,如何充分利用广西优势发展新生物能源和促进木薯产业发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从广西木薯种植环境、种植面积、产量、品种、收获时间及其种植模式等方面概述了广西木薯种植业现状,分析了广西木薯的收购、加工、销售等情况;同时,分析了广西木薯产业的优劣势,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木薯生产普遍存在单一栽培导致效益较差、管理粗放和缺少施肥、产量较低等问题。通过木薯套种花生,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施用有机肥和生物固氮肥、压藤培肥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营养成分较全面,可为木薯生长提供养分,肥效较长,使木薯栽培达到可持续增效;选种木薯新品种华南8号、华南5号、GR911,可有效地提高木薯单产,增加木薯产量。  相似文献   

12.
木薯是广西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用途很广,经济价值较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蔗糖业生产遭受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木薯生产将成为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广西气候、土壤适于木薯生长,木薯生产具有明显的自然优势,木薯耐旱耐瘠,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广西木薯年种植面积23~28万hm2,占全国木薯种植总面积的60%,然而,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也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主要是加工业发展滞后,木薯品种单一、老化,生产布局不甚合理、栽培管理粗放等;因此,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木薯加工业,特别是深加工业,提高木薯生产的经济效益,选育、推广高产高粉木薯良种,改进木薯栽培技术,建立健全木薯种植、加工标准化技术体系,科学处理木薯加工“三废”,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木薯在生物质能源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两方面,阐述了能源木薯的发展潜力和效益,并结合广西武鸣县木薯生产的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应加强木薯的基础研究,培育生产燃料酒精和抗逆性强的专用木薯品种,加大木薯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对木薯的宣传,扭转人们的传统观念,引导农民引种、试种木薯,增加收入,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选取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品种华南205与新选048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超高产高效栽培、高产高效栽培与常规栽培(CK)3种栽培模式对木薯生理特性、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不同栽培模式苗期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面积之间差异较为明显,由大到小依次为超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且超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苗期光合特性显著高于对照;不同生育期木薯茎粗、株高由大到小依次均为超高产高效栽培、高产高效栽培、对照常规栽培;2个品种3种栽培模式间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与对照常规栽培模式相比,华南205和新选048两年(2013年与2014年)的平均产量在超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和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下分别增产18.6%、10.5%和15.8%、7.7%,分别增收6 378、2 810元/hm2和7 366、3 018元/hm2。由此可知,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优化可以大幅度提高木薯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地膜覆盖对木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方法]分别采用地膜覆盖与不覆膜(对照)2种方式种植木薯,研究地膜覆盖对木薯茎叶生长、产量构成因素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地膜覆盖可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增加木薯生物量;地膜和覆盖后,木薯的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重和小区鲜块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7.79%、14.61%、14.28%、76.14%和76.09%;地膜覆盖后木薯的淀粉含量较对照降低2%,但相同面积木薯的淀粉产量较对照增加65.35%。[结论]地膜覆盖是木薯节本增效栽培的有效措施,其增产效应主要是通过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提高块根直径和单株块根重、增加块根充实度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贵州木薯产业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木薯为世界3大薯类(木薯、甘薯、马铃薯)之一,作为生产酒精的原料,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加工成本低等特点。抓住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贵州气候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木薯产业,对推动贵州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阐述了木薯在贵州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展优势及发展潜力,提出了贵州木薯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