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水稻秧苗期和本田期应用液体硅肥进行试验,验证该肥料在水稻不同时期的应用效果及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在秧苗期和本田期都应用液体硅肥,可明显增强水稻秧苗素质,预防或减轻立枯病发生,秆壮抗倒伏,增加千粒重,增加产量,促进成熟。  相似文献   

2.
福邦叶面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胜  宋绍强  何健  吴红 《北方水稻》2008,38(3):171-172
通过水稻各生育时期施用不同肥量的江西福邦叶面肥与大田常规生产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浸种期、移栽前5~7 d施用福邦叶面肥可使秧苗的株高、茎基宽、根数、地上部、地下部的鲜重、干重都有所增加,秧苗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在水稻移栽期、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增施福邦叶面肥可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有利于减少水稻病害的发生,还可改善株型,增强抗倒伏能力。水稻的株高、穗长、结实率、产量都有所提高,增产率为5.5%,纯增效益达31.5元/667 m2。  相似文献   

3.
水稻条纹叶枯病在秧田期和本田期就可见到病株,在江苏稻区显症期主要在7月份,有2~3个发病高峰期,主峰在7月上中旬,灰飞虱转移高峰期早迟影响病害显症激增期的出现时间。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关键是降低传毒量、增强秧苗抗逆性,必要措施是药剂保苗。在传毒介体大发生的年份,要重点加强秧苗三叶期的药剂护苗措施,浸种复合剂(浸种灵 吡虫磷 多效唑)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水稻苗期灰飞虱的发生量,并且能增强秧苗素质,提高抗逆性,降低病害发生率,秧苗外观性状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4.
水稻应用液体硅肥具有促进水稻分蘖,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降低水稻空秕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和出米率的作用。秧田和本田都喷施液体硅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最明显。水稻苗期喷施液体硅肥能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投入产出比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5.
寒地水稻应用永业生命素试验效果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水稻应用永业生命素,苗期喷施3遍,能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有利于培育壮秧,插秧后秧苗返青快,早分蘖,能改善水稻产量性状,较空白对照增收稻谷16.7 kg/667 m2,增产2.57%,本田再喷施2遍,较空白对照可增收稻谷36.7 kg/667 m2,增产5.65%。  相似文献   

6.
以适合寒地种植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苗期设置不同光质和光照度的LED灯光照射处理,研究光对寒地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寒地在冬季实现室内培育水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两种光质处理对水稻秧苗的影响相似;不同水稻品种对光的反应有所差异,但提高光照度后水稻秧苗有叶龄进程加快、根数增多、茎基变宽、地上部干质量和根干质量增加、壮苗指数提高的趋势,适当增加光照度有利于培育水稻壮苗。与对照相比,光照度1 700 lx左右时水稻秧苗素质较差,光照度3 500 lx左右时水稻秧苗素质相近,光照度5 300 lx左右时水稻秧苗素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河北稻区水稻病害苗期以立枯病为主,本田期以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为主,近年该区主要以化学农药进行保护性防治,随着施用年限的延长,其抗药性逐渐增加,所以防效逐渐降低。为了筛选一些既能增强水稻抗逆性,又能起到有效防治水稻病害的新型药剂,1995年在水稻秧苗1叶1心期进行了喷施海河口市稀土生化厂提供的“稀土高效多元素增长剂——植乐”试验,初步观察能较好的防治立枯病,并且秧苗素质较喷施其他药剂的处理要好。1996年我们针对前期防治立枯病提高秧苗素质及后期防治水稻稻瘟病、防止早衰、增产效应进行了系统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NEL生物活性肥对水稻种子发芽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水稻P88S/747为材料,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NEL生物活性肥对水稻种子发芽和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EL生物活性肥浸种可显著提高发芽率和成秧率;幼苗期(2叶1心)喷施NEL生物活性肥能明显降低秧苗高度,促进秧苗横向生长,增加秧苗茎基宽和分蘖数,促生新根和白根,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喷施NEL生物活性肥的适宜时期为幼苗期。  相似文献   

9.
提高水稻成穗率的化学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有两条化学调控途径,一是促进秧田分蘖和本田早发,二是控制水稻无效分蘖。研究表明,于秧苗1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或应用烯效唑浸种,既可培育分蘖矮壮秧,又可起到促进本田早发的双重性生物学效应。在水稻盛蘖期喷施10~30mg/L浓度的赤霉素(“九二○”),可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主茎和大分蘖的发育,提高分蘖成穗率14.80~21.80个百分点,增产效果达10%以上。于水稻够苗期喷施20mg/L浓度的“九二○”,再在拔节期配合喷施300mg/L浓度的多效唑,其增产幅度达18.1%。  相似文献   

10.
普绿通含腐植酸水溶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2年在水稻育苗阶段应用普绿通含腐植酸水溶肥进行试验,同时,在本田做喷施对比。结果表明:普绿通含腐植酸水溶肥可以提高秧苗的自身免疫力,秧苗抗病性增强,苗期没有发生立枯病,插秧后秧苗返青良好,分蘖量增加,而且相对低廉的成本给农户带来较多效益。本田喷施对比,水稻增产133.4kg/667m2,增产率18.69%。  相似文献   

11.
气孔调节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机插水稻秧苗喷施不同浓度的硝普钠溶液和黄腐酸钾溶液,探究气孔调节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硝普钠溶液和黄腐酸钾溶液均可引起秧苗气孔导度减小,促进秧苗地下部干物质增加和提高根系活力。黄腐酸钾溶液还可增加秧苗株高、茎基宽、地上部干物质量,提高叶绿素含量。以在苗期喷施10 m L/L的黄腐酸钾溶液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不同菌渣施用比例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晶两优534和甬优1540为材料,于2021年在贵州省兴义市开展菌渣不同施用比例(体积比为20%、40%、60%和80%)对水稻秧苗素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与耕作土育秧(对照)相比,育秧基质中施用一定比例菌渣对水稻秧苗根数、茎基宽等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等影响不显著;随着菌渣施用比例的增加,秧苗的整齐度增加,25 d秧龄时,菌渣施用比例为60%和80%的处理,2个品种秧苗的整齐度分别比对照高9.8%~13.1%和12.0%~19.4%,差异显著,40 d秧龄时各处理间整齐度差异不显著;相比对照,施用菌渣的处理秧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升高,尤其是40 d秧龄施用60%和80%菌渣的处理,2个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3.4%~35.9%和7.6%~17.3%。因此,在耕作土中混合60%~80%体积的菌渣有利于提高秧苗的整齐度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秧苗素质。  相似文献   

13.
氨基酸液肥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非 《北方水稻》2011,41(3):65+69
在水稻苗期和本田期喷施氨基酸液肥与以不施肥料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液肥对水稻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对生育期无显著影响,对产量有促进作用。在大田作物上,氨基酸液肥一般施用比例可控制在300倍液,如遇特殊情况,可酌情调节。  相似文献   

14.
施用禾康盐碱地改良剂能够降低盐碱地土壤pH值,提高秧苗素质和单位有效穗数及千粒重。水稻播种覆土后应用禾康10 ml/m2兑水均匀喷在苗床表面+水稻移栽前应用禾康1 kg/667 m2在本田兑水甩施的处理较对照增产4.1%~7.4%。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贺力旺生物菌剂在水稻秧田和本田的应用效果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于水稻苗床播种前应用贺力旺生物菌剂133 g/100 m2兑水喷施+水稻本田最后1遍水整地前应用贺力旺生物菌剂90 g/667 m2兑水搅拌后撒施,能够有效地促进水稻生长,提高秧苗的素质,2个试验点水稻增产7.9%和10.5%。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B8型水稻高产机生产的‘四化'水对水稻秧苗素质及对产量的影响效果,我们进行了用‘四化'水育秧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育秧期用‘四化'水浇苗可有效地提高秧苗素质,插秧后返青快、分蘖早、有效分蘖多,可提高水稻产量10.4%.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试验观察护苗种衣剂防治水稻苗期病害效果,结果表明,护苗种衣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的效果显著,对水稻安全,并具有促进秧苗生长、提高秧苗素质、增产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秧田施用水稻联合固氮菌剂,有利秧苗生育,培育壮秧.施用方法以拌种优于底肥,肥效集中,减少施用量,降低成本,操作简便,效果显著.本田施用,可促进植株对养分的吸收,达到早分蘖、多分蘖,增加有效穗数,提高结实率.同时增加养分积累,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微生物肥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用浸种或拌种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微生物肥处理的秧苗普遍生长整齐、健壮、无病,返青快、分蘖早、分蘖多。按本田0.5kg/667m2的用量用复合微生物肥拌种,可增加单株根数1.7条,可增加百株干重3.2g。可在生产中试用。  相似文献   

20.
用大区对比法对申丰牌高效生物肥施用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申丰生物肥无论苗期施用还是基施、追肥,均可使水稻根系发达,秧苗素质好,能增加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及每穗颖花数,水稻增产5.7%。使用方法简便、省工、省时、经济效益明显,建议在水稻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