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板兰根,大青叶在鳖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桂军 《内陆水产》1997,22(2):28-28
大青叶(IsatisindigoticaFort)为十字花科大青属植物菘蓝的干燥叶。板兰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和大青叶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其叶为矩圆状、椭圆形,俗称扁形叶,“扁”同“板”,药用其根,故名板兰根。大青叶中含菘蓝甙[大青素BIsatan即吲哚醇和D-果糖甜酸的酯、色胺酮(TryPtanthrin)],而板兰根中含靛甙(Indoxyl-β、glugosicloC(14)4H(17),NO6)β-谷甾醇、靛红、板兰根结晶乙(C5H7NO3)、板兰根结晶丙(C(26)H(48)O(16))、板兰根结晶丁(C(18)H(30)O(10)),又含植物性蛋白、树脂状物、糖类…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治疗鳖鳃腺炎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甲鱼场自1995年初开始进行甲鱼养殖,在养鳖生产过程中,鳃腺炎是鳖的常见病之一,曾给我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失。1997年我们利用中草药物对鳖鳃腺炎病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场利用中草药治疗鳖鳃腺炎病的方法介绍如下。1中草药配方经过筛选,...  相似文献   

3.
鳖鳃腺炎病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普仁 《淡水渔业》1996,26(1):42-43
鳖鳃腺炎病及治疗叶普仁(广东省东莞市水产局)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鳖水平的提高,鳖病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鳖病诊治的实践,将危害较大的鳃腺炎病的疹治情况介绍如下。鳖鳃腺炎病的主要特征是:口腔两侧的鳃腺发炎糜烂;口腔、...  相似文献   

4.
庭院塑料大棚养鳖的冬季管理张广平,任传成(山东省泰安市郊区水利水产局)(泰安市郊区温泉养殖试验场)《庭院塑料大棚养鳖技术》一文已在《淡水渔业》1993年第4期刊登,但对冬季的管理介绍甚少,根据不少读者来信要求,现将庭院塑料大棚养鳖的冬季管理作粗浅的介...  相似文献   

5.
吉安市甲鱼养殖起步较早,九十年代初已初具规模,但在其养殖发展过程中,曾发生了多起较为严重的流行病害,特别是1996年,亲鳖的死亡率有的达30%以上,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从1996年夏开始了甲鱼病害的防治技术研究,并针对吉安市中华鳖几种主要病害进行了专项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A、鳖鳃腺炎的防治鳖鳃腺炎在人工集约化养鳖的病害中是目前危害最大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来势凶猛,传染蔓延快,而且一旦发病可造成几乎所有的鳖死亡。1996年我市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鳃腺炎…  相似文献   

6.
对症防治控制鳖鳃腺炎暴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集约化养鳖的病害中.鳃腺炎是目前最危险、最可怕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不仅具有来势凶猛,传染蔓延快,而且一旦发病几乎所有的鳖都死亡,这种病近几年在全国由点到面的大发生,国内很多省市都进行了报道。如1996年江苏地区还是零星发病,1997年6~8月份在长江南北就大面积流行暴发,其传染的速度之快.损失之惨.令许多养鳖场谈病色变.束手无策。近年来,我们在养殖实践中.逐步掌握了该病的发病及防治规律,认为只要对症防治,完全能有效地控制鳃腺炎的流行暴发。一、鳖红腺炎的病因分析鳖鳃腺炎是一种新的病害,现全国各地正在作深…  相似文献   

7.
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鳖水平的提高,鳖病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鳖病病诊治的实践,将危害较大的鳃腺炎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鳖鳃腺炎病的主要特征是:口腔两侧的鳃腺发炎糜烂;口腔、食管、肠道出血;肝脏土黄色,质脆易碎。同一个塘的鳖,由鳃腺炎引起死亡有时有两种症状,即出血型症状和失血型症状。出血型症状的病鳖,表现为鳃腺充血、鲜红、糜烂、有分泌物,口腔、食道、肠管发炎充血,底板、四肢、尾部充血呈鲜红色。失血型症状的病鳖表现为鳃腺淡白糜烂、有分泌物,食道、肠管有淤血段  相似文献   

8.
鳖鳃腺炎病的主要特征是:口腔两侧的 鳃腺发炎糜烂;口腔、食道、肠管出血;肝脏土黄色,质脆易碎。同一个塘的病鳖,由鳃腺炎引起死亡,有时会出现两种症状:即出血型症状和失血型症状。出血型症状的病鳖,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鳖鳃状组织坏死症俗称鳖鳃腺炎,由于鳖鳃状组织是鳖在特定环境中除肺之外的主要呼吸器官,所以一旦发病并流行就很难治疗,死亡率多在50%以上,严重的几乎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0.
鳖鳃腺炎病的有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群众性人工养鳖发展迅猛,已形成了一个产业,由于人工养鳖密度大、温度高、水质差,加上鳖卵、鳖苗、鳖种跨省市、跨地区的贩卖,而检疫检测工作跟不上,鳖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区域也越来越广,特别是鳃腺炎病暴发明显增多,并显蔓延趋势。一、鳖鳃腺炎病的流行及危害鳖鳃腺炎病始于“台湾鳖”,现在已殃及中华鳖,暴发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发病急、死亡快,一旦发病,可能全军覆灭,易感群体也从原来的稚幼鳖为主,发展到现在的整个生长期均有暴发。有些地区该病发病率达50%以上,死亡率超过30%,损失…  相似文献   

11.
鳖鳃腺炎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茂奎 《淡水渔业》1999,29(6):44-45
自鳖的集约化养殖以来,由于鳖病的研究滞后于生产,各种各样的疾病隐患就潜存着。其中最具危害性的,也是最难治疗的鳖鳃腺炎在这几年逐渐流行起来。笔者所在场每年因此病而造成的损失约占总损失的50%左右。这种病往复发生于亲鳖和成鳖,现在则已发展至整个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群众性人工养鳖业发展迅猛,已形成了一个产业。由于人工养鳖密度大、温度高、水质差,加上鳖卵、鳖苗、鳖种跨省市、跨地区的贩卖,而检疫检测工作跟不上,鳖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区域也越来越广,特别是鳃腺炎病的暴发明显增多,并显蔓延趋势。1鳖鳃腺炎病的流行及危害鳖鳃腺炎病始于“台湾鳖”,现在已殃及中华鳖,暴发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发病急、死亡快,一旦发病,可能全军覆灭,易感染群体也从原来的稚幼鳖为主,发展到现在的整个生长期均有暴发。有些地区该病发病率达50%以上,死亡率超过30%,…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甲鱼控温养殖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甲鱼疾病也日益严重,老病难治,新病倍出,疖疮病便是其中一例。1996年1月1日,山东省枣庄市淡水养殖试验场温室养殖甲鱼出现疖疮病。经检查,发现病鳖的颈部、背甲、底板、四肢基部长有一至数个黄豆大小的白色疖疮。其后逐渐隆起,向外突出,用手挤压四周,可压出黄白原粒状或浓汁状的内容物.内容物中某些黄色颗粒易压阵,放入水中后自行分散为粉状物。有的疖疮隐起在病查的颈部、四肢基部及底板与背甲连接处的皮肤里面,象肿后一样,用手术刀剖开一看,里面的内容物与疖疮一样。这只是病情初…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鳖鳃腺炎的一般临床症状、病原学和病理学研究现状以及实际生产中的防治办法。对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的研究进行了阐述,总结了目前生产中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提出对"鳃腺炎"病名的质疑,疾病模型的研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防治鳖病,应从鳖养殖的各阶段给予重视。一亲塑培育1.亲鳖选择亲鳖要体质健壮,无伤残,无畸型。要选择无污染环境中的野生鳖进行人工驯化养殖或者选择人工育成的,但要求在整个育成过程中用药较少或基本没有什么药、基本无病害的鳖,这是防治鳖病的基础。2亲鳖养殖亲鳖养殖环境要干净、安静,水质清新,营养满足需求。水体和环境消毒要求半月一次,以中草药和二氧化氯制剂为主,交替使用。鳖体防病以注射疫苗和饲喂中草药为主。二氧化氨制剂,目前有“百毒净”、“三代鱼虾安”和“鱼康三代”等;疫苗以防治“鳃腺炎”为主;中草药以具有…  相似文献   

16.
孟改青  马光 《河北渔业》2011,(12):49-49
<正>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大批稚幼鳖发病,比如白斑病和鳃腺炎等,给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经过我们多次诊断治疗,效果明显,总结了一些治疗方法,供同行参考。白斑病别名毛霉病、白点病、豆渣病。白霉病是一种寄生性真菌病,严重危害稚幼鳖,传染快,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三高”农业不断发展,我国养鳖业发展迅猛,1995年广东省养鳖水面超过1万亩,东莞市投入2亿元资金,建立30多个养鳖场,养鳖水面3,000多亩。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鳖水平的提高,鳖病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鳖病诊治的实践,将危害较大的鳃腺炎病的疹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民谚:“家有小鱼塘,胜过小银行”。近两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庭院养鱼已成为一条谋富之路。1998年该市庭院养鱼发展到2880个,以此业年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的有1930户,1-5万元的50户,有的多达10万元以上。养殖品种除观赏鱼外,还有鳖、鳝、鳍、鲶、泥鳅和淡水白娼等。养殖方式灵活多样:有房顶、房内、房前的,有控温、常温的,有养成、繁育、暂养、垂钓的,有专业、兼业的。在产业引导和典型示范带动下,枣庄市庭院养鱼不仅同该市网箱养鱼、跨地区养鱼、工厂温流水养鱼一样能够形成特色,而巨渐成该市一项有潜力、有活力的产业。发展庭院…  相似文献   

19.
豫西地区几种甲鱼流行病及罕见病的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西地区的甲鱼养殖起步于八十年代末,进入九十年代,温室加温养殖在该地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5、1996年掀起了甲鱼养殖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加温条件的养殖场占当时该地区总甲鱼场(户)数量的65%以上。温室养鳖的兴起,高度的集约化养殖方式,使该地区的鳖产量大幅度提高,但管理技术措施的滞后,也导致一些甲鱼病在该地区暴发与流行。1995~1997年,笔者通过对该地区上百家甲鱼场(户)甲鱼病的调查及诊治可知,危害较大的甲鱼流行病主要为“鳃腺炎、无名死亡、出血性肠炎、肠炎性脱肛、白点病、钟形…  相似文献   

20.
枣庄市淡水养殖试验场温流水养鱼分场于1988年冬季从外地运进一批鲤鱼良种亲本,入池不久,感染了赤皮病,根据病情的发展,我们采取了几种治疗方法,收效甚为理想。一、发病起因这批鲤亲本是1988年11月28日由外地运到流水养鱼分场的。当天气温2—8℃,起鱼土池水温6℃,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