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贵州罗甸火龙果病害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贵州省气候呈多样化的特点,贵州省柑橘科研所于2001年10月从海南引进南亚热带新兴水果——火龙果,在罗甸县进行生物学特性及生态适应性观察,部分低热河谷地区试验示范取得成功,通过近年的小区试种,成功率达100%。火龙果又称仙蜜果,原产于西半球赤道附近中美洲热带雨林地区,仙人掌科三角柱属Hylocerus,多年生。其喜干旱,耐湿润,易栽培。火龙果集食用、保健、药用于一身,  相似文献   

2.
经研究发现,马来西亚Terengganu沿岸地区的土壤非常适合大面积种植火龙果.马兰地区试种的红皮红肉型火龙果和Setiu的红皮白肉型火龙果在一年的生长期内都发育良好,并开始挂果.……  相似文献   

3.
火龙果为多年生攀缘性肉质植物,原产中美洲,在热带美洲西印度群岛、南佛罗里达及其他热带地区均有分布。果实病虫害少,营养丰富,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果汁、果粉、色素、冰激凌等,具有广泛的食用和保健价值。火龙果的种类主要有红皮白肉种、红皮红肉种和黄皮白肉种三大类。鹿城区岙底乡田塘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引进红仙蜜1号、龙珠、白玉龙三个火龙果新品  相似文献   

4.
正火龙果是热带、亚热带的名优水果之一,原产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古巴、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地,经我国台湾地区引入大陆后,在海南、广东和广西等有一定规模的种植。随着大棚技术的发展,温带地区也逐渐扩大栽培。根据果实、果皮颜色可将火龙果分为红皮白肉、红皮红肉、黄皮白肉3类,其中以红皮红肉和红皮白肉系列为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贵州省关岭地区火龙果产业基本情况,通过电话咨询、现场访谈调查等方法对贵州省关岭地区的火龙果生产规模、布局、品种结构、市场情况等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火龙果种植面积相对较大,集约化程度低,精细化管理相对缺乏,产出的火龙果在市场上难有竞争力;主栽品种和种植方式较单一,大部分主栽品种为"贵紫红龙",种植方式为扦插栽培;火龙果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但地区间差异较大。同时对火龙果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对火龙果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对各地发展特色农产品推进攻坚扶贫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7,(14):109-110
通过红皮红肉型火龙果和红皮白肉型火龙果的田间种植观察,分析红肉火龙果品种特性、栽培适应性与技术要求等表现,总结红肉火龙果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园、搭架、扦插育苗、肥水管理、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此为本地红肉型火龙果的生产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红皮红肉型火龙果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授粉方式对火龙果座果率、果品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授粉后,明显提高了红皮红肉型火龙果的座果率、产品品质和产量,可以在今后种植中进一步推广该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不同品系火龙果种子在NaCl胁迫下发芽情况和枝条的扦插成活率.[方法]以红皮白肉和红皮红肉2个品系火龙果的种子及枝条为研究材料,研究NaCl胁迫对种子萌发和枝条扦插的影响.种子耐盐性试验设置了8个NaCl浓度(0、1、2、3、5、7、9、11g/L);枝条扦插试验设置了4个浓度(0、1、3、5 g/L).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条件下火龙果种子萌发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扦插的长根情况观察分析.[结果]试验表明,NaCl胁迫下,2个品系的火龙果种子均表现出低浓度NaCl胁迫促进萌发,而高浓度抑制萌发,并且红皮红肉品系种子萌发能力优于红皮白肉品系;NaCl低浓度胁迫促进火龙果枝条的生根率和成活率,在相同浓度胁迫下红皮红肉品系生根率和成活率均高于红皮白肉品系.[结论]研究可为火龙果在福建地区的生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提起火龙果,大家可能会想到红皮白肉和红皮红肉。近几年,在不少高端水果店却能看到一种黄皮白肉的火龙果,不少人形象地称它为"黄金火龙果"或"燕窝果"。在海南果农眼中,它是发家致富的"黄金果",地头价卖到1个30元起。火龙果按其果皮果肉颜色可分为红皮红肉、红皮白肉、黄皮白肉3类,国内以红皮红肉和红皮白肉品种最为常见,而黄皮白肉的黄金火龙果属于稀缺品种,经济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邵技新 《现代农业科技》2011,(9):194-195,198
按照≥10℃活动积温、年平均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并结合贵州省喀斯特地区的地形地貌,将贵州省喀斯特景观分为5个景观大类(南亚热带喀斯特景观、中亚带喀斯特景观、北亚带喀斯特景观、暖温带喀斯特景观和中温带喀斯特景观)和28个景观亚类。同时,结合喀斯特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的逆向退化特征,将两者有机结合,分析得出喀斯特地区的退化生态景观类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RS与GIS的贵州省火龙果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贵州火龙果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火龙果栽培种植的气象指标,利用贵州省各县主要气象站点46年(1960-2006年)的气象统计资料,综合考虑气候因子、坡度、海拔高度等要素,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确定火龙果的种植区域.结合RS的图像分类技术,完成贵州省土地利用现状图,将不适宜火龙果种植的地块屏蔽,将贵州省火龙果种植气候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3个等级.可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和黔北.最适宜种植区面积共计8 299.35 hm2,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南部边沿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200~400 m处;适宜种植区面积共计16 933.72 hm2,集中分布在红水河谷、南盘江河谷和北盘江河谷地带海拔400~600 m的区域;次适宜种植区分布面积最广,共计22 874.19 hm2.  相似文献   

12.
火龙果为多年生攀缘性肉质植物,原产于中美洲,现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其果实病虫害少,营养丰富,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多种产品等,具有广泛的食用和保健价值。火龙果主要包括红皮白肉种、红皮红肉种和黄皮白肉种。  相似文献   

13.
基于RS与GIS的黔西南地区火龙果种植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火龙果栽培种植的气象指标,利用贵州省黔西南地区各县主要气象站点46年(1960~2006年)的气象统计资料,建立火龙果可种植区域气候区划因子与海拔高度的回归模型。借助贵州省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综合考虑气候因子、坡度、海拔高度等要素,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确定火龙果的可种植区域。结合RS的图像分类技术,完成黔西南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将不适宜火龙果种植的地块屏蔽,将黔西南地区火龙果种植气候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3个等级。结果表明:最适宜区种植面积共计5 863.94 hm2,适宜区种植面积共计8 299.41 hm2,次适宜区种植面积共计6 738.38 hm2。  相似文献   

14.
正火龙果是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量天尺的果用栽培品种,属热带、亚热带的名优水果之一。目前,江西市场上以红皮白肉火龙果品种为主。红皮红肉品种正在兴起,较之红皮白肉的火龙果,其口感更甜爽,花青素含量更高,市场价格也更高。笔者于2006年引种火龙果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采用塑料大棚设施冬季防冻栽培获得成功,进入盛果期(种植后第三年起),全年生产10多批次果,采果期长,每亩产量2500公斤左右,产  相似文献   

15.
对贵州地区5个白肉火龙果品种(系)的果实外观性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新白玉龙果实的综合品质最优,本地野生种的果实品质最差.与市售的白肉火龙果相比,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火龙果试验园区的火龙果(本地野生火龙果、普通白玉龙、新白玉龙、红宝石和黔白1号)Ca含量高3~6倍,Mg含量高7~9倍,而Cu和Zn的含量则明显低于市售的白肉火龙果.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火龙果的氨基酸含量测定及其营养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晋宁  陈训  樊丛令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5):193-195,200
为了解不同品种火龙果的营养成分,对贵州目前种植的红皮红肉火龙果(红龙果)和红皮白肉火龙果(白龙果)中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红龙果与白龙果中都含有18种氨基酸,总含量(以干质量计)分别为131.168 mg/100 g和1 409.36 mg/100 g;18种氨基酸中,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45...  相似文献   

17.
通过火龙果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火龙果适宜在关岭县板贵乡三家寨村等低海拔地区种植,种植管理方法简单,管理成本低,种植火龙果土地产出率高,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火龙果选育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从化之星火龙果实生植株的栽培试验,选育出红皮红肉、红皮白肉、红皮粉红肉和红皮红肉白心4个品系类型,对其生长习性、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以及果实经济性状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选育出的火龙果新品系类型均具速生、早实、丰产的优良特性以及较强的抗寒、抗病虫害的能力.4个株系类型在风味、口感和品质方面均表现较佳,其中以红皮红肉类型综合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一、品种分类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青龙果、芝麻果,仙人掌蜜果的新品种,原产与墨西哥中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于90年代初由南美引种进入台湾。经过培育,现在己有红皮白肉、红皮红肉、红皮黄肉三个品种。  相似文献   

20.
<正>墨西哥金塔纳罗奥州Mayan地区的12个农村社区发现种植火龙果有商机,2015年该地区投入火龙果生产,种植面积将达800 hm2。400万比索投资将促使将近100个农民参与火龙果生产,在国外每个火龙果销售价高达3美元。该资金约每公顷2.1万比索,在San Ramon,Tihosuco和Tepich社区种植200 hm2火龙果。墨西哥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确认,除了200 hm2火龙果,目前los Chunes地区种植另600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