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产品产地环境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化肥的施用、农药的使用、农膜的使用、污水灌溉、农作物秸秆处理、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置等多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人为活动,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将会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和制度建设、建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架、建立农产品安全数据库,是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确保农产品产地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图1,参28。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产地安全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产地安全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本文针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污染状况,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农产品产地安全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及其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产品产地环境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论述了贵州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及其评价研究进展,指出了贵州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地环境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农业产地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优劣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危害的农业产地环境污染源和污染物,并提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改善农业产地环境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产地是食用农产品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工业生产、农业投入品的不当使用等都会导致农产品产地的污染,并威胁农产品的产量和安全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关键在于农产品产地的安全管理,本文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就建立与之配套的标准和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其对掌握我国农产品产地安全质量状况,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安全质量等级划分和种植结构调整,以合理有效地利用宝贵的耕地资源,又不会生产出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农产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大理州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从技术层面到管理措施的全面总结、分析、提炼,提出了农产品产地安全认证管理的对策措施,旨在为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产品认证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浅谈我国农产品产地污染监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关键在于严格控制其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而农产品产地污染监控是基础。本文概述了我国农产品产地污染及其监控现状,指出了我国农产品产地污染监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产地溯源技术对于保障农产品安全、保护地区优质农产品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围绕稳定同位素技术、矿物元素指纹图谱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等在动物源农产品产地溯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动物源性农产品产地溯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三品一标"农产品为例,在研究提出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对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实施的具体过程进行了探讨,并对该体系实施需要的条件保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升人们餐桌饮食的安全与健康水平,提出了给予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一定重视的建议。概述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征,从产地环境、种养殖以及加工过程三方面对目前我国常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探究,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的相关对策,即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力度、建设健全农产品安全管理机构、优化食品安全信息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WebGIS的茶叶产地编码及其质量安全与溯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产地编码体系的建立是茶叶安全生产和溯源的基础性工作。该研究在产地环境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地形地貌、茶叶种植等情况,对茶叶种植区域进行产地划分,采用以县区行政代码加地块编码的方式进行统一编码,绘制产地编码图。同时,结合茶叶生产、加工、流通等过程,应用WebGIS技术进行地理空间信息和生产流通信息的融合,开发出一个灵活开放的、从产地到餐桌的茶叶安全生产全程管理系统,实现茶叶流通信息化和安全生产溯源,并在宁波茶叶生产上得到应用。该研究可为其他农产品产地编码和安全生产溯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产地环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归纳分析了种植业农产品中重金属超标的土壤、水、空气及气候等产地环境因素及其可能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当前媒体及社会公众关注的镉等重金属超标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改善、修复产地环境条件的思路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GIS的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准确管理环境污染数据,评价环境质量水平,进而保障食用农产品安全,该研究基于对大气、农田土壤和灌溉用水的多年监测数据,利用数据库技术、WebGIS技术构建农业基础信息、农业气象、土壤养分、大气污染物、灌溉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6个网络空间数据库;并在国家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  相似文献   

14.
土壤质量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因素。基于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研究文献,将产地土壤质量评价与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相结合,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角度出发,筛选出27个便于进行土壤质量现场评价的描述性指标,并提出了各项指标的量化方法,以便能够快速地、相对量化地了解产地土壤质量状况,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一种源头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从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出发,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通过追踪一系列重金属污染事件报道,指出了进行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检测的重要意义;在综述现有重金属含量常规及新的检测方法基础上,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针对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检测问题,进行了现有各种重金属检测手段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目前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检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今后农产品产地环境中土壤重金属参数获取技术和低成本快速检测装备平台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农产品产地环境类标准涉及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农业用水、农区空气以及农业投入品(农用污泥、农用粉煤灰、畜禽粪便等)等。本文介绍了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体系的发展现状,研究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和完善现有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体系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赵汝婷  杨曙明  赵燕 《核农学报》2020,34(Z1):120-128
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要求的提高,农产品溯源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稳定同位素在农产品研究中应用广泛,主要包括农产品产地溯源、真伪鉴别等。在产地溯源方面,研究较多的是牛肉、羊肉、牛奶、葡萄酒、蜂蜜、水产品、茶叶、谷物等农产品。一直以来,缩小溯源区域范围是产地溯源的难点和重点。稳定同位素技术与矿物元素技术、氨基酸技术、脂肪酸技术相结合是缩小溯源区域范围的最佳方法。在农产品真伪鉴别方面,农产品掺杂掺假形式多样、手段复杂,消费者难以辨别。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稳定同位素分馏方面,研究已经展开,且逐步深入。本文综述了2015—2020年稳定同位素在农产品产地溯源、真伪鉴别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分馏研究进展,阐述了稳定同位素与其他技术结合进行农产品溯源区域范围的研究,并对利用稳定同位素进行农产品溯源研究予以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严格农产品生产源头安全性评价与管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产品生产源头性的质量安全管控是生产过程管控的基础和终端农产品消费安全的首要关口,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重要的环节和切入点。本文深入分析了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水、土、气,农业投入品和农业生产技术等5个方面农产品生产的前置要素对农产品生产生态安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的威胁及存在的隐患,提出了当前严格农产品生产源头安全性评价与管控急需构建的制度和开展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检验检测工作的开展,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并由过去的检验检测仅限于农产品产量安全发展到与农产品质量相关的领域,如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等方面的检测。产量有关因素和质量有关因素的检验检测相结合,同步推进,实施专业化的综合性检验检测,这就必须根据新时期农业发展需要,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内涵,整合现有农业检测资源,提高专业化检测水平;形成布局合理的检测体系,深化、细化、广化检测内容与项目,提高检验检测的科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浅议科技两面性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积累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农业生产的自身污染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分析了威胁农产品安全的来源,阐述了科学技术所具有的两面性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的影响,讨论了应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这种两面性,充分发挥其好的一面,以遏制其对农产品安全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