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野生半夏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生长与繁殖,为半夏人工栽培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半夏栽培基质的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人工栽培半夏的最佳栽培基质。结果表明,人工半夏的栽培基质采用40%较硬的土+30%河沙+30%消毒后的云南马尾松树皮的效果最好,其成活率、株高及产量都相对最高[1]。  相似文献   

2.
以"甜仙子1号"节瓜为试材,通过栽培密度比较试验和不同植株配置与不同支架方式的试验,探讨了节瓜高产优质栽培的技术。结果表明:搭架栽培密度以5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爬地栽培时,产量随着密度的减小而提高,以333株/667m2最小密度的产量最高;大棚栽培适宜的植株配置和搭架方式试验中的4个组合以"双行网架"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组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15,(5):44-45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黄瓜新品种‘津优401’植株生长、瓜条商品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春露地栽培,在同等土壤肥力条件下,设置4个不同667 m2栽培密度(2 000、2 400、2 800、3 000株),调查植株生长各指标,记录和统计商品瓜产量及总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对植株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瓜条商品瓜产量和总产量有极显著影响。667 m2栽培密度为2 400株时,该品种有效产量和产值都达到最高,是该品种在该地区的最佳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黔西北地区栽培的优质半夏资源,以解决本地长期留种导致的种源退化、产量降低、块茎腐烂病发生率增高等问题,从贵州、山东、湖北、河北等省引进了半夏资源10份,比较了各半夏资源的产量、平均径围、百粒质量、病害发生情况以及总酸、浸出物、水分、灰分含量等。结果表明:不同居群半夏的生态学性状、产量、质量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贵州赫章半夏的产量最高,其次为湖北潜江半夏;湖北潜江及湖北荆州半夏无块茎腐烂病情况发生;贵州赫章半夏的百粒质量及平均径围最大,其次为河南内乡半夏;湖南湘西半夏的总酸含量最高,其次为贵州赫章半夏;山西新绛半夏的浸出物含量最高,其次为贵州赫章半夏。来自贵州赫章和湖北潜江的半夏可作为高产半夏资源进一步观察试验;湖南湘西、山西新绛半夏可作为优质半夏种源进行栽培研究。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同等的栽培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栽培密度,探索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免耕马铃薯产量与栽培密度不成正比,紫花白马铃薯以每1hm2栽培9万株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6.
吉林地区玉竹栽培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竹为供试材料,探讨不同栽培密度对玉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密度为25cm×13cm时,玉竹农艺性状最优、产量最高,667m2产量可达666.67kg。  相似文献   

7.
在同等的栽培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栽培密度,探索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免耕马铃薯产量与栽培密度不成正比,紫花白马铃薯以每1 hm2栽培9万株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陇薯6号产量与栽培密度、施氮量及施磷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以陇薯6号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达显著水平。各栽培因子对陇薯6号产量的影响为:栽培密度>氮>磷,各因子间交互作用较大。经模拟寻优,确定了陇薯6号在该地区产量各栽培因子优化组合方案:施N111.0~147.6kg/hm2,施P2O593.2~125.4kg/hm2,栽培密度41250~44700株/hm2。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设施番茄长季节丰产栽培中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开展了金棚系列良种设施番茄长季节栽培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天水地区设施番茄长季节丰产栽培行距定为50 cm前提下,株距45 cm效果最佳,667 m2产量可达12 399.4 kg;株距37.5 cm的次之,667 m2产量为11 000.4 kg.行距为50 cm时,以株距45 cm为主,37.5 cm为辅,是天水设施番茄长季节丰产栽培的最佳密度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7,(10):30-32
在露地简约化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无籽西瓜单瓜质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雪峰花皮无籽’西瓜为供试品种,分别设置每667 m2150株(S1)、200株(S2)、300株(S3)和450株(S4)(CK)4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比较在不整枝条件下不同栽培密度处理对西瓜单瓜质量、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栽培密度处理下西瓜的单瓜质量和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品质无差异。不同栽培密度处理的单瓜质量随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S1处理的单瓜质量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S2处理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S1和S4(CK)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差异。露地简约化栽培无籽西瓜以每667 m~2 200株的栽培密度最佳,此密度产量增加14.68%,每hm~2投入种苗费减少4 500元,每hm~2增收12 150.36元,丰产性和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1.
栽培密度和氮磷肥对陇薯6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陇薯6号产量与栽培密度、施氮量及施磷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以陇薯6号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达显著水平.各栽培因子对陇薯6号产量的影响为:栽培密度>氯>磷,各因子间交互作用较大.经模拟寻优,确定了陇薯6号在该地区产量各栽培因子优化组合方案:施N 111.0~147.6 kg/hm2,施P2O5 93.2~125.4 kg/hm2,栽培密度41 250~44 700株/hm2.  相似文献   

12.
以大果龙葵和小果龙葵为试材,在种子繁殖过程中比较不同栽培密度(30、45、60、75cm纵株间距)对龙葵产量的影响,以筛选龙葵最佳栽培密度。结果表明:大果龙葵和小果龙葵栽培时,二者株距30cm时产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每667m~2产量2 581.29kg和1 727.53kg。该研究为提高龙葵产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葛根是我国用于医药的主要材料,为了更深入了解不同栽培密度对葛根产量及品质所造成的影响,以选择出合适的栽培密度种植葛根,实现葛根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试验探究了不同栽培密度(9000、10000、11000、12000、13000及14000株/hm2)下葛根的生长情况。在不同栽培密度下,研究分析葛根株产量、所含蛋白、淀粉及糖类等物质含量,得出12000株/hm2栽培密度比较适宜葛根种植,葛根产量及品质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来源野生半夏在干旱河谷进行驯化栽培的反应,选用分别采自康定县时济村、康定县下瓦斯村、康定县黑日村、泸定县沈村、南充市仪陇县双盘乡、德阳市和新镇和眉山市仁寿县天峨乡的7个野生半夏进行驯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南充来源半夏长势优,生育期完整,无明显病虫害,产量最高,达417.33g/m2,产播增率最高,达5.53倍,繁殖率最高,达7.57倍,新增块茎平均粒重居中,为0.96g/粒;前三项极显著高于其他6个野生半夏。与其他6个野生半夏相比,南充半夏至少在生态型上是不同的,更适合于干旱河谷栽培生产,还可通过选择育种手段挖掘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以半夏、魔芋、大豆及辣椒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大田试验,研究单作半夏及半夏间作魔芋(半夏‖魔芋)、半夏间作辣椒(半夏‖辣椒)、半夏间作大豆(半夏‖大豆)3种间作处理对半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量方面,与大豆间作半夏总产量最高,与辣椒间作半夏一级种产量最高,一级种与四级种呈此消彼长的态势,再加之变异系数较大,所以通过间作提高半夏一级种产出是提高半夏产量的有效途径;在品质方面,与魔芋间作半夏的可溶性蛋白质及浸出物含量最高,与辣椒间作半夏的可溶性糖、还原糖、琥珀酸及鸟苷含量最高,与大豆间作半夏的生物碱含量最高,但品质方面变异系数较小。通过主成分对产量及品质分析综合评分得出半夏‖大豆最高,半夏‖辣椒次之,可作为半夏高产优质栽培的理想间作搭配,为半夏产业化种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遵辣8号最佳的栽培密度和施肥量,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及施钾量4个因素对遵辣8号产量的影响,建立产量与各因素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的提高,辣椒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小区产量高于7.82kg,即单产高于258.72 kg/667 m~2的最佳农艺优化栽培方案是:栽培密度9 092~9 815株/667 m~2、施氮量28.33~33.4 kg/667 m~2、施磷量13.78~16.51 kg/667 m~2、施钾量29.46~34.92 kg/667 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春季栽培时,不同定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鄂甜玉6号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对2800、3200、3500、4000株/667m^2 4个种植密度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春季栽培时3200~3500株/667m^2为鄂甜玉6号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其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小型西瓜单蔓整枝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小型西瓜提早上市,进行了春季日光温室单蔓整枝栽培密度试验.试验设6个密度处理,3次重复,采用吊蔓栽培方式,比较各处理植株的生长情况、产量和产值,以筛选出最佳栽培密度.结果表明,小型西瓜超越梦想在顺义区冬春茬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以667m2栽3000株、单蔓整枝产量最高,在试验设定的密度范围内,密度对西瓜含糖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河西绿洲地区加工型胡萝卜栽培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加工型胡萝卜产量、商品性影响很大,对产量构成因子根重、根径影响较为显著,对根长影响不大.综合评判,试验区加工型胡萝卜栽培最佳密度为保苗37.0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0.
在塑料大棚番茄栽培中进行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施尿素量对番茄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决定番茄产量大小的顺序为密度〉品种〉施尿素量,最优组合为密度52500株/hm2,品种中杂9号,施尿素600kg/hm2。因此.在庄浪县番茄塑料大棚丰产栽培的农艺措施为:每1hm2施农家肥120t,普钙1500kg,尿素600kg,密度52500株/hm2,品种中杂9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