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除草剂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化学除草面积和除草剂使用量的增大,使作物药害也不断发生,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因此能够识别除草剂对作物药害症状及发生原因,对指导农业生产、减轻药害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豆类作物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土壤养分胁迫和优良品种匮乏等原因,长期以来豆类作物在云南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补缺作物"的角色,种植面积历年变化不大,单产水平增长缓慢,总产量一直徘徊不前.对云南省最近7年来豆类作物生产、消费和科研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就豆类作物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雷利琴  官春云 《作物研究》2011,25(6):626-629
随着精细农业的发展,光谱数字技术已成为数字农业的重要研究方法.绿色植物具有典型的光谱特性,不同的肥水管理、栽培措施及品种类型导致作物生长状况发生变化,从而会形成独特的光谱特征.农业光谱数字技术就是通过寻找作物农学参数敏感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及其衍生指数与作物农学参数相关关系及内在规律,基于这样的定量化规律性关系,来监测作物光合、生长、含水量、氮素营养、产量和品质等.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趋势方兴未艾.农业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各类传感器与感知技术,采集各类农业生产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通信与自动控制,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本文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的典型应用领域,着重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我国设施大棚生态环境参数的自动控制、特粮特经作物的精确定量栽培、农田节水灌溉与施肥、特粮特经作物果实产品的贮藏、生鲜农产品流通与产地质量追溯管理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场景,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农业物联网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作物遗传育种是研究运用作物遗传变异规律,能动地进行作物遗传改进。作物遗传改进是当代农业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是基础农学研究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科学和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理论技术基础,对作物生产力的提高,发展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国内外专家分析,在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中,品种的作用占20%~30%,高的可达50%。因此各国均把作物遗传育种作为农业科研机构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先后成立了多个国际研究中心,60年代以来相继成立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  相似文献   

6.
我国麦类作物研究与开发的新园地——《麦类作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自1981年创刊以来,先后刊介了大量的国外麦类作物研究新技术和综合进展动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麦类作物研究和科技开发.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新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外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国外麦类作物科技研究与国内交流日益扩大,相应地单一介绍国外研究阵地的必要性在逐渐弱化.同时,作为我国一大作物的小麦以及大麦、燕麦、黑麦等作物还没有专门进行学术交流的全国刊物.因此,《国外农学—麦类作物》在九十年代初开辟国内研究栏目基础上,通过征求全国各地有关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作物成分检测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在转基因作物成分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近年来LAMP技术在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1974年,草甘磷开发并商业化,80年代成为最大的除草剂品种,1996年由于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推广而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在多个方面备受质疑,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品种。文中从多个方面对草甘膦进行了介绍,包括草甘膦的作用机制、毒性等,综述了草甘膦在农业上带来的变革及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及农业结构的调整给大竹县苎麻生产、加工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苎麻是大竹县的一大传统优势作物,但如何加快苎麻产业发展,迎接市场挑战,已成为当前苎麻生产、加工中的一大课题.为此,找准苎麻生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升原麻及其制品档次,满足市场需求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0.
国外作物免耕栽培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邹应斌 《作物研究》2004,18(3):127-132
介绍了国外作物免耕栽培的形成发展过程、近期研究结果、生产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采用绿肥作物或作物残茬覆盖的免耕栽培是保护性耕作的最有效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