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早喂初乳。初乳是母猪分娩后5~7天内分泌的淡黄色乳汁,和正常乳的化学成分不同,对初生仔猪有特别的生理作用。因为初乳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维生素丰富,并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又有镁盐,有轻泻作用。可促使胎粪排出,而且初乳酸度较高,有利于消化道蠕动。初乳的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内几乎全部被吸收,有利于仔猪增长体力和产热,使仔猪从母乳中摄取免疫抗体不可取代的营养物质。因此,在仔猪出生后半小时内尽早吃到初乳,以增加免疫抗体,恢复体温,补给水分。  相似文献   

2.
1哺乳期仔猪自身体内无抗体,均需从母乳中获取,仔猪及时吃到初乳后,体内的母源抗体在出生后第一天就可达到最高值,获得被动免疫,之后抗体水平逐渐降低,到低21~28天降至最低,之后随着自身抗体的生成,又逐渐升高。此阶段仔猪在吃母乳的同时,要补饲教槽料,以  相似文献   

3.
1波尔羊哺育期的饲养管理波尔羊产后2~3个月为哺乳期。羔羊出生后2个月.母乳是羔羊的重要营养物质来源.尤其是出生后15~20天的羔羊,母乳更是其唯一的营养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4.
仔猪腹泻主要发生在出生后3~7天,以及断奶后10天内.哺乳期的3~7天,母乳中的抗体开始下降,奶质与奶量也逐渐下降,仔猪开始学习吃固体饲料,由于仔猪消化机能缺陷,容易导致生理性腹泻.  相似文献   

5.
(1)在母猪产仔前21天左右,给母猪肌注基因工程苗K88-K99,减少仔猪黄白痢的发生及断奶后水肿病暴发。另外在预产期前3天,猪舍用1:100浓度的农家福或1:4皿抗毒威全面消毒,栏舍换上干净草待产。(2)吃足初乳。母猪产后3-4天之内的初奶,不仅营养丰富,还有保护性抗体,可增强仔猪抗病能力。仔猪出生后30分钟内,不得超过2小时,让其吃足初乳。(3)保温。仔猪的适宜温度是出生后1~3日30-32℃;4~7日28~30℃;15~30日22~25℃。在设专门产房,铺垫干草时,还可用:①红外线增温法。在仔猪卧床上方约叙~50厘米处,悬装150~250…  相似文献   

6.
<正>1仔猪腹泻发生情况仔猪腹泻发生主要分3个阶段:出生后1~3龄日仔猪;7~14日龄的仔猪;断奶后仔猪。新生仔猪腹泻病发病率日益增加,尤其是集中产仔管理,保温条件差的猪场。冬季气温不定,仔猪受寒着凉、机体抵抗力下降。同时,大量的病原体感染超过初乳或母乳中抗体的免疫控制力,这时腹泻就会发生。仔猪保育室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卫生状况等环境因素对仔猪腹泻的严重程度、成活率及预防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 腹泻病因 1.1 基础性腹泻 环境因素(仔猪舍温偏高偏低,湿度过大).哺乳期母猪及仔猪营养不良,母乳中营养物质(微量元素、矿物质、蛋白质等)缺乏,饲料原料霉变.均可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初乳一般指产后5d内的乳汁。初乳营养丰富,能使仔猪获得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初乳还含有很多的免疫因子,可增强免疫力,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母猪分娩24h内分泌的初乳总产量差别是很大的,其平均值为3.3~3.7kg,但实际个体产量范围是1~6kg。从出生到哺乳期第3、5或7天的仔猪生长,都与出生后24h内初乳摄入量有关。此前,很少有关初乳产量及影响因素的信息。因此,本文将影响初乳产量的因素做如下概述。  相似文献   

9.
对仔猪腹泻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提高仔猪育成率和断奶窝重影响较大。据本场调查 ,仔猪发生下痢有两个高峰期 ,第 1次是生后 3~ 5日龄 ,第 2次为 2~ 3周龄。仔猪因腹泻而死亡 ,比例极高 ,占整个哺乳期仔猪死亡数的 3 0 %。1 造成仔猪下痢的原因1 .1 疾病原因 :包括大肠杆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沙门氏杆菌。1 .2 保温不够 :仔猪适宜温度 3 0℃ ,在冬季缺乏足够的保温灯、保温板。1 .3 潮湿 :在冲洗猪舍后 ,没有保持适当干燥。1 .4 初乳摄取不够 :仔猪在生后 6小时内必须吮吸到初乳 ,当母猪生病时造成初乳质与量的不足。1…  相似文献   

10.
<正>哺乳期羔羊的培育分为初乳期(出生5天)、常乳期(出生后6~60天)和从吃奶到吃草料的过渡期(出生后61~90天)。1.初乳期(出生5天):母羊产后5天以内所产的乳叫初乳,初  相似文献   

11.
1腹泻病因 1.1基础性腹泻 环境因素(仔猪舍温偏高偏低,湿度过大)。哺乳期母猪及仔猪营养不良,母乳中营养物质(微量元素、矿物质、蛋白质等)缺乏,饲料原料霉变。均可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要科学养兔,必须科学养好仔兔。仔兔出生后,脱离了母体的保护,而此时仔兔机体的生长发育尚未完善,管理上稍有不慎即会患病,且治疗比较困难。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须精心呵护。1睡眠期从出生到开眼,一般需2周时间。此期管理要点是:1.1温、湿度控制室内环境温度要控制在15~25℃,产仔箱内温度保持在30~32℃,切忌温度忽高忽低;环境与箱内相对湿度要控制在65%~75%。1.2早吃、吃足母乳母兔的初乳富含蛋白质、能量和仔兔所需的多种维生素以及镁盐等,营养价值很高,且具轻泻功能,有  相似文献   

13.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产仔后,母乳是仔猪出生后的主要营养物质,采取适当措施,提高母猪整个哺乳期内的泌乳量,井延长泌乳高峰期,有利于仔猪的正常生长,可提高仔猪的断奶窝重和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1温度哺乳仔猪适宜温度:1~7日龄为28~32℃,8~35日龄为24~28℃,舍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仔猪出生后10 d内,严防冻死、压死和踩死。圈内应设防压架,垫草要切短,防钻草压死,吃足初乳及固定乳头,对弱小仔猪实行人工辅助哺乳。2补料要及时补料,仔猪生后5日龄训练饮水,7日龄训练开食,随着仔猪的增重,饮水量日益增多,要给以清洁的饮水,避免乱饮脏水或尿液而下痢。  相似文献   

15.
<正> 家畜的生存都有适宜的温度范围,超过这一温度范围,家畜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以适应温度的变化。仔猪的适宜温度:生后1~3日龄30℃~32℃:4~7日龄28℃~30℃:15~30日龄22℃~25℃:2~3月龄22℃。初生仔猪大脑皮层调节体温的机制发育不全,不能协调进行化学调节,同时仔猪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又少,所以保温隔热能力也很差。据研究,初生仔猪的临界温度是35℃,如它们处在13℃~24℃间,体温在出生后第一小时可降低1.7℃~7℃,尤其在生后20分钟内,由于羊水的蒸发体温降低更快。1小时后才开始回升,吃上初乳的健壮仔猪,在18℃~24℃的环境下约两日后可恢复常温,在0℃(-4℃~2℃)左右的环境条件下,经10天尚难达到常温,出生仔猪如裸露在1℃环境中,2小时可冻昏、冻僵,甚至冻死,所以仔猪怕冷。在冷的环境中不易维持正常  相似文献   

16.
1 病因1 .1 环境温度 胎猪在母体内温度为 38~ 39℃ ,出生后如果室温在 30℃以下 ,又没有及时吃上初乳 ,仔猪就会畏寒 ,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影响 ,容易发生营养障碍而形成僵猪。1 .2 缺铁 仔猪最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仔猪从母体中获得的铁只够 4~ 5 d用 ,母乳中的铁远远不能满足仔猪生长的需要 ,若不及时补铁 ,长期发生缺铁性贫血 ,也会形成僵猪。1 .3 疫病 主要由黄痢、白痢引起。由于补料不及时 ,仔猪吃了脏物 ,被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白痢、黄痢 ,造成大多数仔猪生长缓慢而成僵猪。1 .4 寄生虫 寄生虫影响猪生长而成僵猪。1 .5 营养…  相似文献   

17.
(一)控制好舍内温度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出生后6小时内为35℃;2~4日龄为34℃;7日龄为30℃;8~14日龄为26~28℃。冬季产仔时,除迅速接产,擦干被毛外,还要保持舍内恒温。为此,要求猪舍冬暖夏凉,结构科学,产房里要有增温设施和换气设施。(二)吃好初乳要让仔猪早  相似文献   

18.
泌乳是母猪重要的生理功能,母乳中含有仔猪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它是仔猪出生后20日龄前最主要的营养来源。提高母猪的泌乳力,既能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仔猪的哺乳率,又可避免母猪在哺乳期内减重过多,是饲养泌乳母猪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1哺乳期内仔狗的饲养 (1)及时吃到初乳。母狗产后5d之内的母乳称为初乳,仔狗出生后12—48h之内必须及时吃到初乳。最好在出生后6h就能吃到初乳。在出生后前4d要注意观察,防仔狗被母狗压死或压伤,注意看其是否给幼狗喂乳。  相似文献   

20.
分娩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的生产环节,也是解决猪源的关键。其任务是保障母猪安全分娩,尽可能提高仔猪存活率。分娩后,母猪进入哺乳期。泌乳是母猪重要的生理功能,母乳中含有仔猪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它是仔猪出生后20日龄前最主要的营养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