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抗小鹅瘟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实验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出11株抗小鹅瘟病毒(GPV)单克隆抗体,这些单抗仅与GPV反应,与其它细小病毒(CPV,FPV,PPV)和禽病毒(NDV,IBDV,DHV,DPV)均不反应,腹水单抗的ELISA效价达10^-5~10^-7琼扩沉淀效价达1:20~1:512,鹅胚中和效从达1:30~1:122,鹅体中和效价为1:54~1:96,GPA1和GPC5两株单抗对人感染GPV的争论鹅具有良好防治效  相似文献   

2.
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出11株抗小鹅瘟病毒(GPV)单克隆抗这些单抗仅与GPV反应,与其它细小病毒(PCPV、FPV、PPV)和其它禽病毒(NDV,IBDV,DHV、DPV)均不反应,腹水单抗的ELISA效价达10^-5-10^-7,琼扩沉淀效效价达1:20-1:512,鹅胚中和效价达1:30-1:122,鹅体中和效价为1:54--1:96。GPS1和GPG52株单抗对人工感染GPV的雏鹅具有良  相似文献   

3.
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出11株抗小鹅瘟病毒(GPV)单克隆抗体。这些单抗仅与GPV反应,与其它细小病毒(CPV、FPV、PPV)和其它禽病毒(NDV、IBDV、DHV、DPV)均不反应。腹水单抗的ELISA效价达10-5—10-7,琼扩沉淀效价达1∶20—1∶512,鹅胚中和效价达1∶30—1∶122,鹅体中和效价为1∶54—1∶96。GPA1和GPC52株单抗对人工感染GPV的雏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腹腔的接种1次脾内注射禽呼肠孤病毒(ARV)蛋白免疫小鼠,经3次融合后,共筛选8株分泌抗禽呼肠孤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这8株McAb均可与ARVS1133株,FDO株发生反应,而与IBDV,MDV,EDS-76病毒不发生反应,经亚类鉴定,AE7,AF8,BD1,DH10,EE5为IgG1;AD6,CG4为IgC2a,AG7为IgG2b。腹水效价在10^3~10^5之间。  相似文献   

5.
梁荣  冯斌 《中国兽医学报》1997,17(2):140-144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系1D10、1G1中得到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鸡免疫球蛋白(Ig)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1B7、1D7、3G6。其抗体类和亚类均属IgG2b,腹水的ELISA效价≥1∶25600,琼扩效价为1∶8~1∶16。3株McAb能与鸡血清中的Ig出现沉淀反应,琼扩在24h以内出现清晰的沉淀线,而不能和鸭、鸽、鹌鹑等禽类及异种动物血清出现沉淀线。纯化的鸡IgG、IgM经SDS-PAGE后,分别用纯化并经辣根过氧化物酶(HPR)标记的1B7、1D7、3G6单抗酶结合物进行免疫印迹试验证明,3株单抗识别的均为IgG、IgM分子的轻链  相似文献   

6.
从母牛接种过A组BRV株NCDV-Lincoln(P1:G6)苗的两个吡邻牛场分离到两株牛轮状病毒(BRV),编号为NS-1和NS-2,Northern-blotting试验表明,NS-1和NS-2有相的的A组RNA电泳模式,而且全部基因片段同源,体外中和试验表明,NS-1株病毒能被G6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s)和抗BRVB641株(P5:G6)豚鼠高免血清(GPAS)中和,但不被G10特异性M  相似文献   

7.
通过SDSPAGE、免疫印迹和相加ELISA分析了五株抗伪狂犬病病毒杂交瘤细胞系所分泌的单抗5H2、2E6、2G11、3D10和1B5(均为IgG1)各自所识别的病毒多肽。结果证明:单抗5H2、2E6、2G11和3D10识别伪狂犬病病毒97KD多肽,单抗1B5识别54KD多肽。相加ELISA证实单抗5H2、2E6、2G11和3D10识别同一多肽的重叠表位或邻近表位。  相似文献   

8.
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的提纯结构蛋白及其免疫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速离心和蔗糖递度超速离心法提纯了鸡病毒性关节为病毒(AVAV)9307株,并用SDS-PAG电泳技术分析其结构蛋白,该病毒主要由8条多肽组成(VP1~VP8),它们的分子量分别是145,130,115,72,70,65,42,39KD。用Westernblotting免疫印迹技术分析这些多肽的免疫活性,与同源病毒株抗血清出现5条可见的反应带,分别是VP1,VP2,VP4,VP5和VP7;与异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澳大利亚T株)进行纯化,制成抗原,应用杂交瘤技术建立了5株分泌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免疫球蛋白的亚类分别属于IgG1、IgG3、IgM。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稳定,长期传代对其抗体分泌能力没有影响。5株单克隆抗体与其它12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标准株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但对鸡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及禽流感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用此杂交瘤细胞制备腹水的ELISA效价为10-6~10-7,抗体对热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差别。抗体纯化后,经SDS-PAGE凝胶电泳表明具有单克隆抗体的特征,经快速蛋白分析鉴定其纯度为89.49%。竞争ELISA法证明其中4株的单抗与抗原结合位点并不完全相同。采用单抗夹心ELISA法,对抗原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以纯化的兔出血症病毒免疫BALB/C鼠,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分泌抗RHDV单抗杂交瘤细胞17株,其中有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单抗的ELISA效价为1:409600,1:4096;5株单抗具有血凝抑制活性。兔抗RHDV高兔血清对17株McAb的ELISA抑株为IgG2b。各株McAb与欧洲棕色兔病病毒无抗原交叉反应,也无沉淀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琼扩试验(AGP)和病毒中和试验(VN)检测IBDV单抗M12和D291,其中和效价分别为1:12^14×100和1:2^19×100,琼扩抗体价分别为1:1280和1:160,常规免疫血清分别为1:2^10×10(VN)和1:32(AGP)。将M12和D291应用于临床治疗,M12(200只/ml)保护率为93%;D291(450只/ml)为94%;血清(4只/ml)为92%,对照组成活率为  相似文献   

12.
禽副粘病毒I型结构蛋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鹅副粘病毒YC97分离株,鸡源V98分离株以及新城疫病毒(NDV)F48E8、LaSOta和C30毒株,鸽副粘病毒YZPNF2分离株经鸡胚增殖纯化后,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YG97和Y982个毒株在56kD处比另外4个毒株多出一个条带。用单抗2010株进行Western blot转印,结果该单抗只对YG97和Y982个毒株的56kD条带反应,证明这2株病毒的结构蛋白与经典的新城疫病毒有  相似文献   

13.
从疑似IBD病鸡的法氏囊组织中分离到1株ARV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暴发类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江苏省某鸡场采集病鸡法氏囊组织制成组织悬液,接种鸡胚卵黄囊,部分鸡胚3~5d死亡,部分鸡胚不死亡但有病变。用感染胚卵黄囊和绒尿膜混合物,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盲传3代后,发现以合胞体为特征的细胞病变(CPE)。感染细胞做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见细胞浆内病毒粒子呈整齐的晶格状排列。用免疫沉淀法提取病毒抽提核酸,经SDS-PAGE电泳,可见规律排列的10条带,呈3-3-1-3排列。与禽呼肠孤病毒(ARV)参考毒株S1133株的核酸谱带的数目和位置相同。血清学试验与ARV呈阳性反应,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呈阴性反应。证明分离病毒为ARV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VP0基因在重组鸡痘病毒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鸡痘病毒复制非必需区TK基因为侧翼,在牛痘病毒A型包涵体晚期启动子(ATI)与16个串联的突变型早期痘苗病毒p7.5启动子组成的复合启动子的下游,分别插入编码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结构蛋白VP2和VP2-4-3(VP0)的基因片段后,进行了同源重组和蓝斑筛选,获得2株重组病毒vUTALacVP2-7和vUTALacVP0-10。经ELISA、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明,重组病毒vUTALacVP2-7能表达VP2,vUTALacVP0-10能表达VP2和VP3,VP2和VP3的Mr分别为41000和32000。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吉林省某地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阳性猪群的4头2日龄弱仔猪实质脏器中分离到2株PRRSV。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结果表明,PRRSV(LV.VR-2332)抗血清与2个分离株呈阳性反应;分离到病毒的弱仔猪血清与参考株(LV.VR-2332)也呈阳性反应;而分离株与HCV、PrV、PPV、TGEV、PEDV和HEV无交叉抗原。以上试验证明,我们已成功地分离到2株地方性PRRSV。进一步用六种PRRSV单抗(A~F)进行IFA试验,结果2个分离株与VR-2332的荧光反应谱相同。说明它们之间在抗原结构上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16.
以血凝素(HA)基因为侧翼,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cDNA置于不同类型的痘苗病毒复合启动子下游,构建了4种表达质粒。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已感染WR株痘苗病毒的BHK21细胞,并通过鸡红细胞吸附试验,筛选、纯化出与表达质粒对应的4组HA-重组痘苗病毒:vSFJ1-10RVgp,vSFJ2-16RVgp,vRJ1-10RVgp,vRJ2-10RVgp。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从4组重组病毒中每组各鉴定出1株阳性重组病毒。Westernblot检测显示,重组病毒感染的BHK21细胞裂解物上清中有1种蛋白与抗RVGP的McAb发生特异反应,分子量为69000。在重组病毒感染早期,RVGP的表达量以vSFJ1-10RVgp最高;而在感染晚期,则以vSFJ2-16RVgp最高。4株重组病毒免疫小鼠,均能够不同程度地诱导小鼠产生抗RVGP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7.
参照澳大利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 B D V)00273 毒株基因组序列设计的 1 对引物,位于 V P2 高可变区两端,通过 R T P C R,扩增了 5 个 I B D V 山东分离株 V P2 基因的 607~1 080 位核苷酸片段(aa203~306)。 P C R 产物经纯化后,分别用 Dra Ⅰ、 Sac Ⅰ、 Ssp Ⅰ、 Pst Ⅰ和 Sau3 A I共 5 种限制性内切酶( R E)进行消化处理,结果 5 个分离株均为 Dra Ⅰ(- )、 Sac Ⅰ(- )和 Sau 3 A I(+ ), L C2 和 T A 株为 Ssp Ⅰ(+ ), L C1 和 J N 株为 Ssp Ⅰ(- ), L C1 和 L C2 株为 Pst Ⅰ(+ ), J N、 L L 和 T A 株为 Pst Ⅰ(- );5 个分离株的酶切图谱与美国变异株迥异,而 T A 株与日本超强毒株 9011 相类似。5 个分离株与现用疫苗株对比,至少在 V P2 可变区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 I B D V 接种免疫鸡群仍然暴发 I B D 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具有中和活性的减蛋综合征病毒单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减蛋综合征病毒毒株WPDV205纯化抗原免疫BALB/c小鼠,在最后一次免疫后第3天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PEG-4000的作用下融合。用间接ELISA初步筛选出阳性克隆10株(4B1、1D4、2D6、3D6、3A5、2A1、3C6、3C1、1B3和2C5)。这些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和再次检测后生产腹水,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筛选出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抗隆体4株(4B1、3C1、3C6和2C5),其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病毒单抗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鹅瘟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主要疾病之一,自50年代发现已来,世界各国都在探讨诊断和防治该病的安全有效而又经济方便物方法,我们利用淋巴细胞交杂瘤技术研制出11株稳定分泌小鹅瘟病毒单抗的杂交细胞系,并在对其特异性鉴定,琼扩沉淀效价,鹅胚内及实验雏鹅的中和效果及实验性防治效果测定的基础上,选择其中2株高沉淀效价和中和效价单抗(GPA1和GPC5)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计13635只雏鹅)现地预防和治疗小鹅瘟试  相似文献   

20.
从国外引进的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腺病毒-2型(CAV2)和犬副流感病毒病毒(CPIV)四联弱毒样品中,分离筛选出增殖性良好的CPV0XN1,CAV2-XN3和CPIV-XN4株。另外还通过离体异种细胞交叉传代,获得的CDV-XN1112弱毒株;从狂犬病毒株疫苗样品中筛选出ERA836株。经试验证明这5株病毒在5代以内可作为制苗用种毒。采用静置和旋转培养法高滴度扩增这5株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