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红皮云杉速生丰产林生长量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丽文  刘莉 《林业科技》1998,23(4):10-12
】针对东北林区营造红皮云杉丰产林的各个年龄阶段应达到的生长量,从产区、立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应用逐步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提出各产区培育红皮云杉速生丰产林应达到的生长量指标,为营造和检查检收红皮云杉速生丰产林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孙海双  李学保 《林业科技》1993,13(2):20-21,14
目前,我国林木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营造速生丰产林补充森林资源是营林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落叶松、云杉是营造丰产林较为理想的树种,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林地资源,在已郁闭成林的落叶松林下超前更新红皮云杉是今后营林工作的发展方向.但是,落叶松球蚜以红皮云杉为第一寄主,  相似文献   

3.
一、速生丰产林营造现状我省营造速生丰产林从七十年代开始试验,八十年代初有了较快的发展。到1985年,全省共营造了493,100亩,其中县、市营造245,700亩,林业企业营造247,400亩。按造林树种划分,杨树占61.2%,落叶松占27.2%,樟子松占2.5%,红松占1.48%,红皮云杉占1.47%,其它树种占5.67%。  相似文献   

4.
以苇河林业局东风林场为实验基地结合固定标准地和临时标准地调查,探讨红皮云杉无性系苗木繁育技术,为速生丰产林提供优良无性系苗木。  相似文献   

5.
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是中国北方云杉属(Picea Dietr.)植物中珍贵的暗针叶林树种,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笔者对红皮云杉的起源与进化、地理分布、资源现状、生态环境、生态耦合性、变异趋势、遗传效应及综合利用价值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与总结,并根据目前的资源利用趋势和濒危现状,提出中国东北寒地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主要策略。旨在为红皮云杉种质资源的有效保存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绿化红皮云杉树冠形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皮云杉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造林和城市绿化的优秀树种,在城市环境的红皮云杉树形优美,树冠浓密圆润。本文对吉林省7个城市绿化的红皮云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皮云杉的冠高比接近黄金数0.618 0,而森林中的红皮云杉冠高比0.402 2。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东北林区红皮云杉人工林密度调查,分析了密度对红皮云杉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根据动态规划方法与理论,导出红皮云杉人工林分最优密度模型,编制了红皮云杉人工林最优密度表。  相似文献   

8.
红皮云杉短周期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适应林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提高红皮云杉苗期生长速度,改变其育苗周期较长的不足,以培育优质壮苗。本文根据红球云杉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运用塑料大棚容器育苗,系统地研究了红皮云杉育苗的系列技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幼苗在其人工林内难以更新。为探讨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是否具有在落叶松人工林内成功定植并替代落叶松更新的潜力,采用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在不同落叶松人工林(样地Ⅰ:1 300株·hm-2的平地,样地Ⅱ,660株·hm-2的平地;样地Ⅲ,330株·hm-2的平地;样地Ⅳ,660株·hm-2的坡地)下进行人工更新。结果表明:1)样地Ⅰ和样地Ⅱ更适宜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的存活,且同一样地内,红皮云杉幼苗的成活率均高于青海云杉的;2)同一样地内,红皮云杉幼苗的地上生物量均高于青海云杉的,并且在样地Ⅰ和样地Ⅱ红皮云杉的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青海云杉的;3)在不同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的1级根均有较好的外生菌根侵染;4)红皮云杉幼苗的1级根直径受环境影响较大,而青海云杉幼苗的1级根皮层厚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同一样地内,2种云杉幼苗的1级根解剖结构除在样地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外,在其它样地基本无显著差异。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均适宜在落叶松人工林内存活,但相对高密度的林分更适宜云杉幼苗的生长,且红皮云杉比青海云杉更具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0.
红皮云杉(Piceakoraiensis)不仅是珍贵的用材树种,更是城镇绿化和庭院观赏树种。红皮云杉干形通直,冠如尖塔,树姿雄伟,挺拔苍翠,四季常绿。根据我们研究,红皮云杉冠幅与树高之比近于0 618,因此,美化效果非常好。根据我们调查,我省各城镇都把红皮云杉作为绿化的主体树种,是东北各城镇不可多得的优良绿化树种。但实际工作中发现,红皮云杉移栽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枯死过多,影响了绿化效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死亡原因1 1环境因素红皮云杉是耐荫树种,最适生于空气湿度大、气候凉爽、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条件。城镇栽植红皮云杉主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易感和抗云杉腮扁叶蜂的红皮云杉无性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红皮云杉受危害较重的无性系有17个,占参试无性系的26.6%.抗云杉腮扁叶蜂较强的红皮云杉无性系有24个,占参试无性系的37.5%.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红皮云杉种子催芽处理方法、播种技术、苗期管理技术,为红皮云杉苗木培育提供技术支撑,解决了生产中红皮云杉育苗出苗不齐、保苗不力、苗木产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红皮云杉人工幼龄林直径、高生长与光照的关系,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红皮云杉进行测树调查。调查结果揭示了红皮云杉人工幼龄林生长与相对照度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生产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4.
红皮云杉为东北地区稀优的常绿针叶树种,属大型乔木,既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又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材料。红皮云杉从叶色上可分为浓绿色和黄绿色两种,作为园林材料则偏好使用浓绿色的红皮云杉。用有性繁殖方法培育出的红皮云杉,其浓绿色和黄绿色各半,且幼苗期生长缓慢,出圃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引进的10个种源北美白云杉、3个种源的内陆红皮云杉3个年龄段苗木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的苗木高生长差异显著,自云杉种源间、红皮云杉种源间及各种源之间3a生苗木地径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白云杉3a生苗高和地径生长表现最佳的种源是3^#、9^#和7^#,红皮云杉种源为CK2的地径及苗高生长量最大,其次是CK3和CK1,而且白云杉3^#种源苗高生长略超过红皮云杉CK3。  相似文献   

16.
红皮云杉生长速度较快,且具备较好的耐寒、耐旱特性,在东北及华北地区适应性较强,属于吉林地区的主要树种,观赏价值与建筑价值较高。文章从吉林地区红皮云杉种植情况入手,分析了该地区红皮云杉苗木培育方法,提出红皮云杉造林技术要点,为该树种的繁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白城市不同地区9个样点的红皮云杉为研究对象,根据各树冠结构因子实测数据,建立了红皮云杉枝条基径、枝条长度与其着枝深度的关系模型,给出了弦长、着枝角度以及树冠半径的预估模型,并对红皮云杉树冠横断面和纵断面的基本形状进行了描速.  相似文献   

18.
红皮云杉和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优势松树种,其球果鳞片中富含多酚类物质。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以国家标准如福林酚比色法等分别测定伊春、苇河、长白山地区红皮云杉和红松的主要多酚类物质含量,考察指标有多酚、黄酮和原花青素。结果表明,红皮云杉在多酚和原花青素含量上,显著高于红松;长白山地区红皮云杉球果中多酚和原花青素含量最高。所以,长白山地区红皮云杉为多酚类物质的资源优势品种,值得进一步对其生理功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沙地红皮云杉森林群落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是亚寒带的针叶树种,也是第三纪古老的稀有种、自然分布区仅限于东亚。我国东北长白山、小兴安岭林区,常见红皮云杉与红松、鱼鳞松、臭冷杉混交生长;大兴安岭北坡呼玛河、阿穆河水系河谷沿岸有少量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克旗白音敖包(蒙语:美丽的山头)沙丘上,却分布有大面积的红皮云杉天然原始林。这片沙地红皮云杉林,在国内、外均属罕见,对于研究我国东北西部、内蒙东部草原地带的森林资源与森林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三北”地区沙地生态条件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为了查明固定沙丘红皮云杉森林群落的结构与森林生产力;探讨红皮云杉异龄、复层结构的常绿针叶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情况,我们在1978—1979年做了沙地红皮云杉森林群落综合调查研究,本项研究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红皮云杉人工森与天然林木材主要材性指标的测定和比较,主要从材性的角度研究和探讨人工森红皮云杉木材主要利用途径。结果表明:红皮云杉人工森幼龄林不适宜作工种建筑用材,但成熟林可以替代天然林红皮云杉子相应的实木利用。人工林无论是幼龄材还是成熟材均适于作制浆造纸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