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侧柏不同部分精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江苏徐州林场侧柏叶、木材、树皮和果壳等进行水蒸汽法蒸油,所得精油分别用气-质联用仪定性分析和毛细管色谱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侧柏叶精油和果壳精油主要化学成分相似,有α-蒎烯、Δ~3-蒈烯、柏木脑等20多种单萜和倍半萜化合物,α-蒎烯是主成分,占全油的40%;侧柏木材精油主要含罗汉柏烯和柏木脑,分别占全油的45%和21%。侧柏树皮精油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尚含约7%的α-侧柏烯和10%的β-水芹烯,主成分是α-蒎烯,Δ~3-蒈烯和罗汉柏烯分别占全油的14%,16%和13%。侧柏木材精油的品质冠于其余3种精油。侧柏精油化学成分同其它种柏木精油化学成分差别很大。因此,在植物分类上侧柏应属于侧柏(Platycladus[Biota])属,不应属于崖柏(Thuja)的亚属。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尾巨桉桉叶精油,比较了12个月份尾巨桉叶片中精油含量的变化,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及质量分数,最后应用DPPH法对其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尾巨桉桉叶精油含量以2到3月份为最高,GC-MS共鉴定出精油的46种成分,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6.153%,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35.98%),其次是α-蒎烯(26.32%)、α-松油醇乙酸酯(16.38%)、柠檬烯(5.07%)、反式-α-罗勒烯(2.46%),其对DPPH.自由基的IC50为0.045mg/mL,抗氧化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3.
选择6种不同化学类型的墨西哥柏木植株,水蒸气蒸馏法对奇数月的柏木鲜叶进行精油提取,采用气质联用仪鉴定精油的化学成分,比较不同化学类型精油得率和成分的变化,研究墨西哥柏木精油含量及组成随季节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柠檬型精油11月得率最高(0.57%),(+)-柠檬烯质量分数为38.16%;石竹烯型精油11月得率为次高(0.43%),其中β-石竹烯质量分数为22.48%;蒎烯型精油9月得率最高(0.42%),(+)-α-蒎烯质量分数为33.68%;依兰型精油11月精油得率和cis-依兰油-二烯质量分数均最高,分别为0.51%和30.28%;桧烯型精油11月得率最高(0.22%),桧烯的质量分数为31.61%;香紫苏型精油最高得率在11月为0.27%,香紫苏醇的质量分数为15.56%。研究表明,秋冬季节是精油储备和成分累积的主要时间段,柠檬型、石竹烯型、依兰型、桧烯型、香紫苏型11月份更适宜采收,蒎烯型在9月适宜采收。确定了墨西哥柏木在不同月份的精油含量和成分变化规律,为墨西哥柏木精油高效利用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薇甘菊、紫茎泽兰和飞机草3种有害入侵植物叶片精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精油化学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从3种有害入侵植物叶片精油中共鉴定出78种化合物,主要成分均为单萜类及倍半萜类,其中飞机草鉴定出化学成分50种,紫茎泽兰45种,薇甘菊50种。3种植物精油中都能检测到3-己烯-1-醇、α-蒎烯、β-蒎烯、α-水芹烯、柠檬烯、反-罗勒烯、芳樟醇、α-胡椒烯、β-澄椒烯、β-石竹烯、α-香柠檬烯、α-石竹烯、α-姜烯、双环大香叶烯、荜澄茄油烯醇、橙花叔醇、石竹烯氧化物、库贝醇和马兜铃酮,部分化合物在医药领域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以岭南特色果木-龙眼木为材料,采用蒸馏法提取其木质精油,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得率为0.54mL/100g。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了龙眼木木质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精油中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为94.72%,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石竹烯(31.44%)、α-蒎烯(17.91%)、α-律草烯(11.9%)等烯类化合物以及4,7-二甲基-1-异丙基1,2,4a,5,8,8a-六氢萘(17.55%)等其它化合物,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比达到74.67%以上。精油中不但含有石竹烯等香料成分,还发现含有抗癌、抑菌等生物活性成分β-榄香烯、α-蒎烯、荜澄茄油烯、人参炔醇等。  相似文献   

6.
以高4-松油醇含量的樟树优良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从樟树的枝、叶中提取挥发油,测定其含油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其化学成分含量,用气质联用法(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发现,叶高得油率和精油高4-松油醇含量是该樟树的特殊显著特点。叶的平均得油率为2.67%;从樟树枝、叶精油中鉴定出相对质量分数≥0.16%组分36种;其中枝、叶精油中均含有的组分23种,含量较高的组分有α-水芹烯、α-蒎烯、香桧烯、邻伞花烃、γ-松油烯、4-松油醇、石竹烯等。其中枝、叶精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组分都为4-松油醇,在叶精油中平均含量为27.99%,枝精油中平均含量为35.25%。  相似文献   

7.
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和标准样添加法,分析了臭冷杉枝皮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的50多个色谱峰中鉴定了21个成份,占精油总量的98.01%。其中主要成分为檀烯(1.6636%)、α-蒎烯(14.5519%)、莰烯(9.3148%)、β-蒎烯(4.6190%)、β-月桂烯(1.0595%)、环化小茴香烯(7.7254%)、柠檬烯(40.1202%)、芳樟醇(1.2928%)、乙酸龙脑酯(9.7286%)、乙酸萜品酯(1.4200%)、α-葎草烯(1.2137%)、α-红没药醇(0.9025%)。  相似文献   

8.
季节与贮存时间对松针精油得率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不同季节、不同贮存时间的松针中提取精油,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所得精油的化学成分,并进行了成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月份松针精油的得率是0.61%,精油中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是α-蒎烯(19.00%)、桧萜(19.61%)、橄香醇(15.38%)、醋酸冰片酯(10.05%),其中总萜烯质量分数达到88.40%,优于其它季节的松针精油.贮存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干燥松针精油得率分别为0.60%、0.58%、0.53%、0.21%,对应精油中总萜烯质量分数分别为79.93%、76.03%、74.33%、64.97%.随着贮存时间延长,提取精油中单萜烯质量分数降低,含氧萜烯质量分数增高.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先通过水蒸气蒸馏后减压蒸馏法,从杉木根干馏油中分段提取出杉木精油,并用GC、GC-MS对提取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分离出30个色谱峰,共鉴定出25个化合物.其中,水蒸气蒸馏部分的精油中主要含α-蒎烯11.88%、α-松油醇3.97%、α-柏木烯35.03%、β-柏木烯8.62%、柏木脑11.76%;减压蒸馏部分的精油中主要含α-柏木烯18.02%、β-柏木烯15.04%、柏木脑52.51%,精油经重结晶提纯得柏木脑,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相似文献   

10.
岷江柏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法和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岷江柏叶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来的160个成分中,初步鉴定出44个成分,其含量占总组成的96.32%.最主要的成分是桧烯(44.92%)α—蒎烯(17.46%)、松油醇—4(6.55%)、月桂烯(4.68%)等.  相似文献   

11.
-蒎烯合成2-羟基-3-蒎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高锰酸钾氧化α-蒎烯合成2-羟基-3-蒎酮的工艺条件,对助溶剂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较优工艺条件为:以叔丁醇为助溶剂,不改变pH值,温度0-5℃,KMnO4与α-蒎烯的物质的量比为1.7:1~1.8:1,先加α-蒎烯后加KMnO4.所得2-羟基-3-蒎酮采用IR、MS、1H NMR、3C NMR进行了表征,产率达60%,与文献相同,助溶剂改用叔丁醇后回收率>90%,高于原用助溶剂丙酮(回收率70%).  相似文献   

12.
小茴香籽精油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小茴香籽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GC-MS技术结合Kovats保留指数(KI)对比法较好地鉴定了该精油的化学成分。小茴香籽精油的主体成分为反式茴香脑(70.78%)、爱草脑(7.78%)、小茴香酮(5.87%)、柠檬烯(5.85%)和δ-3-蒈烯(2.01%)。对受试的7种食源性致病菌和2种腐败性真菌,小茴香籽精油表现出优良的广谱性抗菌活性,其中黑曲霉和副溶血性嗜盐菌对该精油最为敏感,最小抑菌量(M IC)分别小于0.004%和0.015%(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13.
思茅松松节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GC-MS联用仪和计算机信息检索法对分布于云南的思茅松的松节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确定了其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确认出思茅松松节油的19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化学成分物质为α-蒎烯(41.07 %)、β-蒎烯(38.19 %)、3-蒈烯(10.85 %)、β-水芹烯(4.95 %)、异松油烯(1.24 %)、月桂烯(1.04 %).  相似文献   

14.
枫脂精油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自江西宁都、贵州惠水和广西全州3个试验点的枫香树脂,进行水蒸气蒸馏,分离得到枫脂精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3产地枫脂精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鉴定出23种主要物质的化学成分,其中单萜烯类物质9种,倍半萜烯类物质9种,其它成分5种。3产地枫脂精油中单萜烯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差别不大,质量分数相近,它们都含有高达40%~55%的蒎烯物质;倍半萜烯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差别较大,贵州惠水产枫脂精油中石竹烯和石竹素质量分数较高,近30%。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选择高α-蒎烯的思茅松优良无性系,对5年生的40个思茅松高产脂嫁接无性系及1个对照的松脂中α-蒎烯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节油中α-蒎烯含量大于对照的有28个,较对照α-蒎烯含量平均提高21.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α-蒎烯存在极显著差异。α-蒎烯的无性系遗传力为0.99。初步选择出18个高α-蒎烯的高产脂优良无性系,其α-蒎烯的遗传增益为23.8%。这18个无性系的松节油可以直接作为α-蒎烯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樟子松、臭冷杉针叶精油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马尾松、樟子松、臭冷杉针叶中提取针叶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针叶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马尾松、樟子松、臭冷杉3种针叶精油的提取得率分别为0.50%、0.43%、0.48%。从马尾松针叶精油中鉴定出46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色谱中出峰面积的99.24%,主要为:α-蒎烯(16.30%)、β-石竹烯(14.65%)、β-蒎烯(9.38%)等;从樟子松针叶精油中鉴定出37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色谱中出峰面积的99.08%,主要为:δ-杜松烯(18.55%)、α-杜松醇(10.23%)、τ-依兰醇(9.84%)等;从臭冷杉针叶精油中鉴定出48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色谱中出峰面积的99.73%,主要为:乙酸龙脑酯(19.16%)、α-柠檬烯(14.93%)、樟脑(10.73%)等。马尾松针叶精油中单萜化合物占43.80%,倍半萜化合物占50.21%,二萜化合物占4.63%;樟子松针叶精油中单萜化合物占12.72%,倍半萜化合物占84.73%,二萜化合物占0.25%;臭冷杉针叶精油中单萜化合物占75.59%,倍半萜化合物占20.46%,二萜化合物占1.72%。马尾松、樟子松、臭冷杉3种针叶精油的提取得率相差不大,但它们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可能与树种、树龄以及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以墨西哥柏鲜叶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柏木精油。使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对精油化学组成进行分析鉴定,通过归类比较,以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为依据,筛选出组成独特的植株,将墨西哥柏划分为柠檬型、石竹烯型、蒎烯型、衣兰型、桧烯型、香紫苏型等6种类型。6种不同化学类型的精油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共有的成分为7种,包括α 蒎烯、桧烯、柠檬烯、β 石竹烯等。其中柠檬型共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柠檬烯的含量为41.6%;石竹烯型共鉴定出19种成分,β 石竹烯的含量为27.9%;蒎烯型共鉴定出28种化学组成,α 蒎烯的含量为42.7%;衣兰型共鉴定出21种成分,顺式衣兰油 4(15),5 二烯的含量为32.0%;桧烯型共鉴定出23种化学组成,桧烯的含量为23.5%;香紫苏型共鉴定出28种成分,香紫苏醇的含量为14.2%。通过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对组成特殊的墨西哥柏进行筛选,选出成分特殊的优良品种,可以有目的地对墨西哥柏木品种进行培育种植,为墨西哥柏木的选种育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安溪丰田国有林场福建柏种源实验林中14个种源的福建柏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福建柏叶精油,并用GC-MS对福建柏叶精油的成分及其GC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种源福建柏叶精油得率及成分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得到福建柏叶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5∶1(mL∶g)、提取时间8 h、超声波处理时间30 min和超声波功率240 W。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0.252%。14个种源叶精油共检测出17种主要成分(GC含量大于1%的成分),占总成分的86%~92%,主要成分GC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α-蒎烯、 1-辛烯-3-醇、β-蒎烯、β-月桂烯、D-柠檬烯、β-石竹烯、Z,Z,Z-1,5,9,9-四甲基-1,4,7-环十一碳三烯、β-荜澄茄烯、γ-杜松烯为共有的主要成分,α-蒎烯GC含量约为50%。重庆江津种源叶精油成分和GC含量与其他种源差异明显;大部分福建省内种源叶精油成分和GC含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广西3个种源中桂林灌阳和南宁大明山这2个种源有较强的相关性,广东深圳南岭种源精油成分与福建省内种源有较强的相关性,表明种子来源距离较近的福...  相似文献   

19.
新疆圆柏干叶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新疆圆柏干叶进行了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气相色谱分离出50个组分,质谱鉴定了2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是:乙酸香桧酯、2,7-二甲基-3-辛烯-5-炔、α-雪松醇、β-香茅醇、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1-醇、柠檬烯、β-蒎烯、Δ3?蒈烯、α-长叶蒎烯、Δ杜松烯、α-松油烯、α-异松油烯、侧柏烯等;鉴定的成分种类占总挥发油的66%,其含量占总含量的93.55%。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产脂力思茅松样本的松脂化学成分与割脂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研究了云南省景谷县10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产脂力思茅松松脂化学成分,并根据平均产脂力大小分为高(2.84g/10cm)、中(1.26g/10cm)、低(0.24g/10cm)产脂力样本。结果表明,产脂力与割脂角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枝下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割沟长、割面负荷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特征的相关性不显著。思茅松松脂主要化学成分为:α-长叶蒎烯、长叶烯、α-蒎烯、β-蒎烯、β-水芹烯、3-蒈烯、α-萜品油烯、胡椒酚甲醚、环苜蓿烯、洒剔烯、甲基丁子香酚、金合欢烯、长叶龙脑,其中α-长叶蒎烯、长叶烯、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较高。α-长叶蒎烯、长叶烯的含量与产脂力呈显著正相关,而β-蒎烯、3-蒈烯的含量与产脂力呈显著负相关,α-蒎烯含量与割脂角度呈显著正相关,3-蒈烯含量与树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洒剔烯与割沟长、割面负荷率均呈显著正相关,金合欢烯与割面负荷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