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叶矮樱是近年来由美国引入我国的彩色观赏树种。文章以紫叶矮樱的抗逆性试验研究为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提出影响紫叶矮樱生长的关键因子,并对紫叶矮樱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紫叶矮樱适应性强且长势良好,叶色艳丽悦目,是北方地区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酒泉市种植紫叶矮樱的长期观察和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概括地介绍了紫叶矮樱在酒泉的生长表现,并对紫叶矮樱观赏器官叶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由于紫叶矮樱叶片随着光照的不同,其颜色有所变化,在不同的景观园林应用上就需要相应的叶色景观效果维持技术。  相似文献   

3.
大同市山桃嫁接繁育紫叶矮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光 《绿色科技》2014,(8):113-114
阐述了紫叶矮樱的发展现状及形态特征,对紫叶矮樱培育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3年生紫叶矮樱为试材,采用称重控水法,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紫叶矮樱的叶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下降,叶绿素、花青苷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再降低;复水后,叶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花青苷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升高,表明紫叶矮樱具有胁迫后补偿生长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外源磷酸二氢钾对紫叶矮樱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试验在田间条件下,3年生紫叶矮樱为试材,磷酸二氢钾浓度设置为0.1%,0.2%,0.4%,清水为对照,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紫叶矮樱叶片内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外观表现是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变小,细胞间隙变小,细胞排列紧密;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后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细胞长度显著低于对照,叶片厚度显著低于对照;外源物质显著改变了紫叶矮樱叶片显微结构,喷施浓度越低效果越好,浓度越高改变越小。综合分析认为,较低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处理能够较好的改变紫叶矮樱的叶片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6.
紫叶矮樱组织快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叶矮樱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彩叶树种。紫叶矮樱成苗较慢,一般至少要3年才可以应用于工程。本次实验以紫叶矮樱茎段为外植体,研究诱导不定芽的分化、生根培养基的配比和培养条件,以筛选出最优的培养基配方,为快速繁殖优良种苗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7.
叶面喷施磷钾肥对紫叶矮樱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紫叶矮樱(Prunus×cistena cv.pissardii)在炎热的夏季,叶片颜色会由紫红色变为绿色,降低了紫叶矮樱的观赏效果。本研究进行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磷钾营养元素来降低紫叶矮樱叶片叶绿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磷元素的紫叶矮樱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高,其净光合速率也比对照强,但差异不显著;而钾元素极显著的降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降低,磷钾元素共同作用效果与钾相似;喷施磷钾元素的紫叶矮樱花色素苷含量均比对照高,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一、紫叶矮樱的发展现状 紫叶矮樱是1990年北京植物园从美国明尼苏达州引入国内的,1997年中国林科院对紫叶矮樱性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栽培管理、繁殖技术、抗逆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了品种区域栽培试验。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9.
以紫叶矮樱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测定越冬期间相对电导率、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等指标的变化。以期找到紫叶矮樱越冬过程中水分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紫叶矮樱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紫叶矮樱繁殖系数,对紫叶矮樱的组织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合紫叶矮樱嫩茎分化的培养基为MS 6-BA1.0mg/L NAA0.05mg/L GA31.0mg/L 琼脂6.0g/L,附加500mg/L稀土元素;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 IAA1.0mg/L IBA1.0mg/L。  相似文献   

11.
开展了紫叶矮樱(Prunusxcistens pissardii)接穗的采集时间、接穗保鲜处理、大田移植和嫁接苗综合管理等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紫叶矮樱在玻璃温室嫁接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不同嫁接时间开始形成愈伤组织时间在13~20d;紫叶矮樱温室内的嫁接苗木成活率要高于露地17.8%,新梢生长量比露地高94.7%,基径比露地高21.4%;接穗蜡封处理的嫁接成活率比未处理的提高20.5%。不同砧木品种嫁接紫叶矮樱综合效果总体表现为山杏山桃榆叶梅;用GGR6号处理10min接穗,使用30.0mg/L嫁接成活率达87.0%,比对照提高嫁接成活率19.8%;紫叶矮樱嫁接苗的栽植成活率随着土壤pH值的增大,成活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紫叶矮樱(Prunus×cistena)秋季嫩枝扦插不同时期对生根率、生根质量及成苗率的影响,证明紫叶矮樱适宜的嫩枝扦插时期为9月15日,生根率高达96.0%,平均每株生根条数为9.7条,苗木质量好。  相似文献   

13.
紫叶矮樱为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世界著名的观叶树种。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美国引入我国,1999年北京承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在北京、吉林、山东、上海等地对该树种性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栽培管理、繁育技术、抗逆性等进行系统对比和观测,评价如下:1.紫色稳定、树型紧凑、整体效果好紫叶矮樱叶片呈紫红色,亮丽别致,树型紧凑,叶片稠密,整株色感表现非常好。与其他紫叶植物对比,紫叶矮樱自新生叶片到落叶自始至终显紫红色。2.适生性强,便于引种推广紫叶矮樱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排水良好,肥沃…  相似文献   

14.
园林养护实践发现,白银区部分地段土壤质地黏重,紫叶矮樱扦插苗栽植后黄化焦枯症状严重。盆栽试验、大田试验、渗水试验表明,黏重土壤干旱叠加板结效应,会引发紫叶矮樱扦插植株严重黄化焦枯,甚至致死。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的目的在揭示低温对紫叶矮樱生理活动的影响机理,找出最佳防寒技术措施,解决其在北方冬季栽培的技术难题,促进其在我国的生产和利用。室内实验在-25℃下,规定时间梯度,利用褐变观察法和恢复生长法测定紫叶矮樱抗寒性。室外实验分别对紫叶矮樱进行根颈培土树干裹草处理、喷防冻液处理、树干涂白处理、风障处理、未做防护处理,观察其生长萌动状况和冻伤情况。文中最终得出紫叶矮樱越冬防寒技术序列以防寒效果排序为根颈培土树干裹草技术、风障处理技术、喷防冻液技术、树干涂白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从园林应用现状出发,从北京中国林科院引进紫叶矮樱,通过3年的露地栽培、物候观测、形态特征和生长量调查、不同方法越冬试验调查、不同方法抗寒性的测定及繁殖试验。初步得出结论,紫叶矮樱抗逆性强、色彩艳丽、繁殖容易且综合性状好,可以在沈阳地区小气候条件好的露地栽培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紫叶矮樱是白银区主要的彩叶树种之一,但其黄化焦枯死亡现象非常严重。通过盆栽、大田试验判断,土壤盐分过大是白银区紫叶矮樱扦插苗黄化焦枯症主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紫叶矮樱是白银区主要彩叶树种,但叶片黄化焦枯现象非常严重。通过典型地段调查,结合理论分析,初步判断土壤盐碱性较重、土质黏重是引起白银区紫叶矮樱扦插苗黄化焦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遮荫小拱棚紫叶矮樱嫩枝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叶矮樱是蔷薇科李属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紫叶矮樱在整个生长季节其叶片呈紫红色,亮丽别致,树形紧凑,整株色感表现好。适宜丛植于草坪中,也可作绿篱。是一种极具观赏价直和开发前景的彩色观叶树种。其繁殖方法一般采用嫁接和扦插,以嫩枝扦插速度最快,效益最高。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湖北林业科技》2002,(3):38-38
紫叶矮樱是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树高 1 8~ 2 5m ,冠幅 1 5~ 2 8m ,枝条幼时紫褐色 ,老枝有皮孔。单叶互生 ,叶长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 ,长 4~ 8cm ,先端渐尖 ,叶紫红色或深紫红色 ,叶缘有不整齐的细钝齿。花单生 ,中等偏小 ,淡粉红色 ,花瓣 5片 ,微香 ,花期 4~ 5月。紫叶矮樱观赏效果好 ,生长快 ,繁殖简便 ,耐修剪 ,适应性强 ,是城市园林绿化优良的彩叶配置树种 ,其优点 :1 .色感效果好紫叶矮樱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其叶片呈紫红色 ,亮丽别致 ,树形紧凑 ,叶片稠密 ,整株色感表现好。在盆栽应用方面 ,可制成中型和微型盆景。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