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麻属于亚麻科、亚麻属、栽培亚麻种,是亚温带喜冷凉长日照、直根系作物。按其经济特征,可把有栽培价值的亚麻划分为纤用亚麻、油用亚麻和油纤兼用亚麻三大类型。纤用亚麻从原茎到种子都可以加工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实施冬季农业开发,发展秋播亚麻产业,  相似文献   

2.
安乡县冬季农业开发主要以油菜为主 ,由于近几年油菜价格偏低 ,稻田油菜面积呈下降趋势。安乡县安昌乡另辟蹊径 ,1999年冬季从北方引种试种亚麻获得成功 ,2 0 0 0年冬种亚麻面积迅速扩大 ,普遍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良好的效益 ,闯出了一条稻田冬季农业开发的新路子。亚麻 (LinumusitatissimumL )为亚麻科亚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有纤维用、油用和油纤兼用 3种类型。在我国 ,纤维用亚麻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 ;油用亚麻也称胡麻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西北地区 ;油纤兼用亚麻分布在内蒙古、宁夏、河北等地。亚麻纤维强韧柔细 …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盐渍化土壤地区发展油用亚麻种植业,最大限度的挖掘油用亚麻的增产潜力,提高油用亚麻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工、农业收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星火牧场开展了"盐渍化土壤油用亚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的田间试验.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盐渍化土壤地区油用亚麻产量、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盐渍化土壤地区亚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4.
栽培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属亚麻科(Linaceac)亚麻属(Linum),简称亚麻。亚麻分纤用、油用和油纤兼用型三类。亚麻是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亚麻纤维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天然纤维。早在公元前4000-5000年,埃及人就开始种植亚麻,并以亚麻织物品质优良而驰名于世。早在新石器时期,亚麻就经埃及传入地中海沿岸地区,中世纪以后又传到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俄罗斯和罗马尼亚等国。  相似文献   

5.
为使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酶脱胶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掌握富含果胶酶复合物与螯合剂相互关系的研究数据。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的亚麻茎样品进行了加速酶液吸收的实验,测定了处理后的纤维得率,这些样品包括:北达科他州油用亚麻茎(1998年);南卡罗莱纳州‘Natasja’纤用亚麻茎(1993年),麻地晾干‘Ariane.’纤用亚麻茎(1999年),棚内荫干的‘Ariane’纤用亚麻茎(1999年)和加拿大油用亚麻茎(1997年)。麻茎经80牛顿的压力碾压后,发生机械破裂,酶脱胶后的纤维得率最高。因此机械碾压可作为进一步测试酶吸收的预处理方式。麻茎在约310kPa压力或真空压力为88kPa的条件下处理对酶的吸收显著增强。增压比真空处理效果明显。因收获打捆导致破裂程度低的麻茎受应力改变的影响比破裂程度高的麻茎大,压力对已碾麻茎的酶吸收增加甚微。机械碾压使麻茎对酶的吸收最强,纤维得率明显提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常压是酶液渗透到已碾麻茎的适宜条件.不需要采用特别的措施加速酶脱胶。  相似文献   

6.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伊犁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很快。为了尽快地实现本区工农业总产值翻三番的奋斗目标,伊犁地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调整产业结构及种植比例的需要,决定发展亚麻生产。1985年试种了纤用亚麻30亩,获得亩产原茎338-416公斤的产量,1986年种植8000亩,并在伊宁、新源两县建立亚麻原料加工厂,预计今年投产,并计划在“七五”期间建一个现代化的亚麻纺织厂。  相似文献   

7.
亚麻,为河北坝上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以纤油用兼用类型为主,历年栽培面积在160万亩以上,是我国主要亚麻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亚麻起源及其在中国的栽培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麻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早期栽培亚麻主要作药用和油用,而纤用亚麻的栽培利用不过百年历史.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和民间调查资料,对亚麻的起源及其在中国的栽培和利用历史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栽培亚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10份来源于世界各地的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资源(栽培品种和育种材料)和1个野生近缘种L.bienne,利用AFLP技术研究形态学上不同的亚麻,即纤维亚麻和油用亚麻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L.bienne明显区别于其他样品,自展值高;纤维亚麻与油用亚麻和不明用途亚麻也能区别开来,但自展值偏低.主成份分析显示,纤维亚麻与油用亚麻区别明显,但L.bienne与油用亚麻之间难以区别,荷兰、法国的纤维亚麻与其他国家的纤维亚麻亦可明显区别,这说明亚麻基因库出现了类群结构.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纤维亚麻的变异度低于油用亚麻及不明用途亚麻,因此,油用亚麻和野生亚麻L.bienne是丰富纤维亚麻基因库的潜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南方亚麻小型制纤加工机组的操作技术要领,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及其维护方法,并通过亚麻的制纤加工试验,提出了南方亚麻规模化生产的中尚需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区在1985年前一直种植油纤两用亚麻,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求,我区于1985年从黑龙江引种试种纤用亚麻,1987年后开始大面积种植,1990年已种植到5万亩。为了探索我区纤用亚麻优质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我们进行了该项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南方亚麻小型制纤加工机组的操作技术要领、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及其维护方法;并通过亚麻的制纤加工试验,提出了南方亚麻规模化生产中尚需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续上期) 第三部分亚麻 亚麻分纤用亚麻和油用亚麻区,本次调查以纤用亚麻为主,同时兼顾调查了油用亚麻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4.
新疆纤用亚麻种植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纤用亚麻种植区划王振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科所伊宁835000)1985年以前,我区种植的亚麻是油用亚麻,自1985年从黑龙江省引进纤用亚麻试种成功后,每年种植面积达6~8万亩.伊犁地区先后建成两座年处理干茎6千吨原料厂和一座5000锭亚麻纺...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一直以栽培纤维型亚麻为主,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亚麻纤维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化,致使我省纤维亚麻种植面积逐步减少。为发挥我省亚麻产业资源优势,我省亚麻主产区用油用亚麻替代部分纤维亚麻种植,相继建设以亚麻籽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开发出亚麻油、阿尔法亚麻酸、亚麻胶、亚麻冲剂等多个新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本文主要阐述黑龙江省油用亚麻栽培需要的生态环境,土壤、品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同时提出油用亚麻和纤维型亚麻不同的技术要求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旱地油用亚麻优化施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5年多点氮磷肥料田间试验,对内蒙古自治区干旱、半干旱区旱地油用亚麻合理施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根据基础产量进行土壤肥力分级的氮磷肥料效应回归模式及最佳施肥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年度降水量与肥料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度降水量是影响产量和施肥肥效的主要因素,是确定旱地施肥配方的重要依据。为此,提出了以基础产量划分土壤肥力等级,同时考虑年度降水量的旱地油用亚麻氮磷肥料推荐施肥量,为无灌溉旱作地区油用亚麻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10个亚麻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5个随机引物对10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亚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共扩增出852条带,其中206条多态性带,多态率为24.18%。10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273—0.0724之间,用UPGMA法建立了10个亚麻品种的亲缘关系树状图.并可将它们分为3组。其中,纤用亚麻大多聚在一起,油用亚麻各自成类。表明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亚麻的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是可靠的。通过本研究获得的10个亚麻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能够为这些品种间亲本的选配及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提供帮助.揭示了亚麻品种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卫德林 《中国麻作》1984,(1):43-47,42
Schilling,Tammes和Plonka等学者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期间,为了鉴别亚麻的不同类型(野生亚麻、油用亚麻、两用亚麻,纤维用亚麻等)和品种,曾就亚麻的形态性状进行过各有侧重的和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未形成系统的鉴别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伊犁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很快。为了尽快地实现本区工农业总产值翻三番的奋斗目标,伊犁地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调整产业结构及种植比例的需要,决定发展亚麻生产。1985年试种了纤用亚麻30亩,获得亩产原茎338~416公斤的产量,1986年种植8000亩,并在伊宁、新源两县建立亚麻原料加  相似文献   

20.
在pH值8.48,总盐量0.268%的土壤条件下,对引进的10个油用亚麻品种(品系)的适应性、丰产性及生长发育规律方面进行鉴定。通过小区引种试验和大面积生产试验证明油用亚麻具有耐盐碱、耐旱等特点,适应在大庆地区盐渍化土壤条件下种植。大面积生产试验的种子产量为1100-1200kg/hm^2,原茎产量2500kg/hm^2,株高都达到65cm以上,工艺长度50cm以上。其综合农业效益与该地区其它作物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