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几年我市人工养貉中,母貉叼仔吞仔现象屡有发生。据1988年初步统计,全市因母貉叼仔吞仔死亡约占所产仔貉的35%。例如:某家饲养母貉1只,产仔7只,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城乡养貉发展迅速,每年春季是貉配种与产仔的黄金季节,但人工养貉因患怪癖症或突然被惊吓而受刺激,造成产后叼食仔貉,或因母貉产后患乳腺炎或缺奶拒绝为仔貉哺乳,导致整窝仔貉死亡,给养貉场与养貉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母貉产后叼食仔貉或拒哺,使貉多产仔保成活,经对养貉户进行调查,并结合试验与实践,现提出几项提高仔貉成活率的措施:1.叼入法:把代养的仔貉放在产期相近的另一产仔母貉的小室门日,仔貉因受寒冷刺激而发出叫声,母貉听到仔貉叫声,就会出来,把仔貉叼进小室,放在自己的仔貉堆里为其哺乳.  相似文献   

3.
<正> 在养貉场、户里,每年都发现为数不少的母貉叼食仔貉,一般发生在产后2~12天,以2~7天多见,仔貉死亡较多;13~24天虽有发生,但死亡较少。笔者近6年来调查统计837只母貉,因惊恐而叼仔的有268只,占32%;母貉产仔总数为5807只,叼食致死貉1373只,占23.6%。  相似文献   

4.
家庭养貉每年春4—6月产仔一次,每胎产仔貉6—12只,多者20只左右。但几年来仔貉成活率极低。仅1985—1987三年调查,仔貉成活率54%左右。部分养貉户仔貉死亡达90—100%,经济损失较为严重,并影响了养貉业的发展和养貉积极  相似文献   

5.
<正> 进入4月份以来,正值母貉产仔哺乳期,也是新生仔貉发病的高峰期。一个月来我站陆续接到新生仔貉大批死亡病例,从3日龄到15日龄不等,但以3~10日龄最多。现仅把一例附红细胞体病与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河北省昌黎县靖安镇畜主庞某有临产母貉25只,到4月21日已有12窝陆续产仔,共产仔108只。仔貉产下前3天表现非常活跃健康,吃奶正常。3日后仔貉叫声异常,出现拒食现象,拉白色、黄色稀粪,少数有角弓反张现象,仔貉多数在2日后死亡。现有病貉(母15只,仔28只)每窝仔貉死亡率在70%~100%不等。母貉多数表现少食、腹泻、呕吐、倦怠,但无死亡。检查已经产仔母貉乳房,无异常,挤压乳头泌乳正常。畜主给母貉口服环丙沙星粉、先锋粉、阿莫西林粉等均无效。2 病理变化仔貉外观体况良好,剖检可见皮下肌  相似文献   

6.
<正> 辽宁省黑山县新立屯镇养貉户李广义,1986年养了8对貉(乌苏里公貉8只,母貉6只,当地野生母貉2只),8只母貉共产仔貉54只,断奶后成活54只,实现母貉全配、全准、全产,仔貉全活、全壮,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7.
养貉是一新兴行业。由于貉的经济价值高,如饲养管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很大损失。其中,产仔哺乳期母貉受惊叨仔就是重要的问题。经实践中摸索,认为采用镇惊药氯丙嗪注射液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产前要掌握哪些母貉易受惊(对惊动敏感)作到心中有数。2.母貉产仔后注意观察。一经发现叨仔、乱窜现象,如实行“对养”(即公  相似文献   

8.
产仔母貉的惊恐症,一般都是因外界条件的刺激下,母貉出于护仔所致。据了解,每年都有很多养貉户深受其害,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养貉的实践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观察和探索,现将处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1 实例1 宫某饲养的2只母貉,产仔后相继在4~6天因邻笼母貉窜入厮打而使2只产后母貉受惊吓,造成母貉叼仔满笼乱跑,变得焦燥不安,急走鸣叫,将其插入产仔箱内仍无效。后将2只母貉提出,注射盐酸氯丙嗪,分别每只肌注4mL,再放回原笼箱,并将所产仔貉全部取出,放在室内保温箱里或温热炕上用单布盖上均可,待…  相似文献   

9.
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由于经济价值高,易于人工繁殖,所以养貉已成为现代毛皮业中新兴的、有前途的养殖业。每年初春是貉配种与产仔的黄金季节,但人工养貉患怪癣症或突然被惊吓等因素刺激,造成产后叼食仔貉,也有因母貉产后患乳房炎或缺奶拒绝哺乳,导致整窝的仔貉死亡,给养貉场与养貉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影响养貉业的发展。为了避免貉产后叼食仔貉,使貉多产仔保成活,现将我们探索出的一些养貉子高产新招术,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仔貉的饲养管理从出生到断奶前的小貉称为仔貉.仔貉在18日龄前全靠母乳生活.母貉产后无奶,或产仔多一时又找不到"奶妈",或仔貉弱不会自然哺乳,遇到上述情况均需进行人工哺乳.  相似文献   

11.
<正> 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由于经济价值高,易于人工繁殖,所以养貉已成为现代毛皮业中的新兴和有前途的养殖业。近年来我国城乡养貉生产迅速发展,每年春季是貉子配种与产仔的黄金季节,但人工养貉患怪癖症或突然被惊吓等因素刺激,造成产后叼食仔貂,也有因母貂产后患乳房炎或缺奶拒绝仔貉哺乳,导致整窝的仔貉死亡,给养貂场与养貉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影响着养貉业的发展。为了避免貉产后叼食仔貉,使貉多产仔保成活,多年来,对我市城乡一大  相似文献   

12.
<正> 饶河县有着大力发展乌苏里貉养殖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短短几年,养貉业已遍及全县城乡。但是在生产实践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最突出的是仔貉成活率过低,全县1986年平均窝成活仅3.6只,存在养大貉吃仔、母貉患乳房炎、仔貉患病、饿死、冻死、压死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仔貉成活率。笔者采取了产后挪仔、室内饲养、母貉戴嘴套哺乳的新方法,母貉吃仔、患乳房炎、患白肌病等问题也迎刃而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养的母貉于4月17日产仔9只,产仔箱内采用了罗马尼亚《貉的繁殖和人工饲养》介绍的方法,在产仔箱内放新锯末铺垫。第二天发现死2只,第三天死4  相似文献   

14.
母貉的产仔泌乳期包括分娩与哺乳,此期的中心任务是提高母貉的泌乳量和仔貉的成活率。为此,在饲养管理上要供给母貉足够营养,且催乳和增强泌乳力的饲料,使母貉能分泌足够的乳汁,创造良好的哺乳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 母貉叼仔是产仔哺乳期造成仔貉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在母貉的分娩产仔期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会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约有40%的母貉在产仔哺乳期出现叼仔的现象。笔者结合自身养殖经验,汇集如下几点,供养殖户参考:1 发病原因母貉叼仔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引起的。1.1 饲料中缺少某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常导致母貉叼仔、食仔的恶癖,这种情况多发于初产母貉。1.2 母貉带仔过多或过少由于母貉带仔过多,而母乳又严重不足,当仔貉吃奶时,母貉有痛感而导致母貉咬伤或食掉仔貉,相反当母貉带仔过少,母乳过剩,造成胀奶,也会使母貉疼痛难忍而引起叼仔。  相似文献   

16.
野生貉随着家养年限增加而驯化,产仔期也相应提前。我县有的笼养貉产仔期提早到2月末或3月初。此际正值寒冬,气温在零下25—30℃。因部分笼舍保温效果不佳,一旦母貉惊恐,叼仔、弃仔时间稍长,仔貉失去母貉保护,往往会造成成窝仔貉冻死。为此,我县部分养貉户试用  相似文献   

17.
在养貉过程中,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原因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刺激或遭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黑龙江某毛皮动物养殖场母貉在产仔后集中暴发了乳房炎并导致了仔貉的大量死亡。笔者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对该养殖场做了全面的调查,找到了导致此次母貉产仔后集中暴发乳房炎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许建,江苏省如东县岔河镇汤桥村9组人。2001年许建花了数千元购买了三组9只貉种(6母3公),他饲养的6只母貉,已于今年4月11号至4月20号分别产下了60只仔貉,成活45只,平均每只母貉产仔成活7.5只。经过二个月的精心喂养,每只仔貉体重4.5千克。饲养到今年11月中旬前后就可割剥取皮,以每张450元计算,总收入可达到2万多元。现将老许养貉的主要经验介绍如下:貉笼的设置与排放:饲养貉的笼子均为宽60厘米,长70厘米,高60厘米。貉笼不需放置在房屋内,放在园前屋后即可,有树荫的地方最好,这样既通风又凉爽。投喂品种和数量:貉的饵料一般以小杂鱼,加毛蛋为…  相似文献   

19.
<正> 河北省昌黎县绕湾村畜主张某养貉20只,已全部产仔.共有仔貉150只,20~25日龄,5月10日有4窝仔貉出现拉黄稀、部分尿血、拒绝哺乳现象,母貉表现少食或不食,部分开始拉稀。11日又有3窝出现上述现象,2天共死仔貉60只,部分仔貉死前出现异常尖叫、头向后仰、嘴鼻有血样泡沫的现象,遂来本站就诊。1 剖检变化5只死亡仔貉气管轻度充血3只,心、耳、肺出血5只,肝、脾肿胀、出血、坏死5只,胃肠黏膜充血、出血5只,肾瘀血5只,其他器官未见异常。2 化验室检验无菌操作取心、肝、脾组织,分别接种于血琼脂、普通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均有细菌生长,血琼脂中菌落为无色、光滑、透明的细小菌落,有明显的溶血现象,呈β型溶血。肉汤呈均匀浑浊,管底有少量沉淀。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的貉子产仔日期普遍比往年要早一些,四月底、五月初已经有相当一部开始产仔。由于今年气候不稳定,再加上疫情原因,很多养殖户在貉子营养管理方面都做得不到位,所以母貉产后出现很多的不正常现象,尤其以叼仔、吃仔现象颇多。根据多年观察总结,母貉叼仔、吃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母貉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