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建节能日光温室土壤特点及培肥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甘肃省张掖市郊节能日光温室建造前后土壤理经性状分析的结果表明,新建日光温室耕层土壤肥力与建造前原大田耕层土壤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下降,对新建温室当年蔬菜产量效益影响极大。根据张掖市郊土壤特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对土壤肥力的要求及新建日光温室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实现日光温室当年建成、当年提高效益的几点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宝红  鲁耀  杨文柱  段宗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10-16313,16326
[目的]了解不同有机物质增施对蔬菜连作地耕层土壤肥力、盐碱化、土壤CO2含量及蔬菜产量、产值的影响。[方法]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在云南通海县九街镇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蔬菜连作种植造成了耕层土壤养分耗竭,地力衰退,土壤盐碱化;从连续3季蔬菜种植管理养分来说,有机物质增施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机物质增施总体上促进耕层土壤pH值降低,从而有利于蔬菜连作土壤酸碱性改良,但耕层土壤Na+含量反而增加;动物粪肥增施有利于土壤CO2含量提高,从而促进土壤呼吸。不同有机物质增施对蔬菜生产的影响表现为烟杆〉家禽、家畜粪便〉废弃蔬菜叶〉稻草,其中稻草对蔬菜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有机物质增施总体上有利于蔬菜产量、产值提高;对连续3季蔬菜生产的影响表现为第3季蔬菜〉第2季蔬菜〉当季蔬菜。[结论]通过有机物质增施来培肥和改良土壤效果在短时间内不明显,尤其是稻草施用对当季蔬菜的生长反而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在蔬菜种植中应谨慎使用,从养分长期管理角度来说,有机物质增施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改善蔬菜连作土壤生态环境,促进蔬菜健康生长,提高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3.
土壤质量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蔬菜地耕层地力调查与定量化评价工作,明确了藁城市蔬菜耕地的土壤质量和蔬菜地耕层地力状况;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对藁城市菜地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基础地力可分为5个等级,其中一等地占41.90%,二等地占32.81%,三等地占15.37%,四等地占4.45%,五等地占5.47%。菜地土壤肥力质量从其耕层养分总体水平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高于1980年全省平均水平;微量元素中有效锌有明显提高。设施菜地土壤肥力明显高于露地菜地。本研究结果对耕地土壤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城郊农业生态园区发展、土壤可持续利用及测土配方施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烟台12个区市的192个有代表性的蔬菜日光温室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测定了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烟台各区市日光温室土壤微生物数量相差不大;随日光温室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及B/F比值先增加后降低;土壤微生物总数与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凉州区不同地貌日光温室土壤属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掌握凉州区不同地貌温室土壤肥力状况,采用GIS定位取样测试、ACIGIS软件数据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方法,对凉州区的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日光温室0~20 cm耕层土壤,低山丘陵区p H和盐分最低,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均最高;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原区有机质最低,碱解氮、有效磷较低山丘陵区低,较冲积洪积细土平原区高,盐分、速效钾含量最高。日光温室20~40 cm耕层土壤,低山丘陵区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均高于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原区和冲积洪积细土平原区。  相似文献   

6.
调查陕西省咸阳市三原、泾阳、兴平、秦都4个县(市)蔬菜主产区24个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等性状,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全量N、P、K含量较低;磷、钾富集严重,氮素缺乏,速效氮磷钾比例失衡;土壤有效铜、锌、锰、铁的含量极高,缺硼现象严重;各地施肥习惯不同,土壤肥力质量差异明显。一半以上的温室土壤存在中度以上的盐渍化;土壤中性-酸化趋势明显。开展平衡施肥,"增氮、减磷、稳钾、补微"是提高温室蔬菜土壤肥力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保护地蔬菜生产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事业,生产者为获得高产往往超量施入化肥,这就使得每个茬口都有相当数量的盐离子未被蔬菜吸收而残留在耕层土壤中,再加上塑料薄膜的遮雨作用,夏季保护地内的土壤得不到雨水的充分淋洗,灌水的深度仅限于耕层。因此,在蒸发力的作用下,保护地内土壤水分总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大豆与玉米、谷子不同作物的田间对比法和室内培养液栽培法相结合,研究了大豆对耕层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主要从土壤物理角度探讨了大豆肥田的机制.结果表明,种植大豆当年,大豆与对照作物相比,只减轻了耕层土壤中氮的消耗,并未增加土壤含氮量;大豆生育期间,其根系的分泌物和脱落物以及死亡的根系被分解后所形成的物质可起到胶结剂的作用,改善了土壤颗粒的表面性质,在根系穿插、挤压作用的动力下,有助于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耕层土壤孔隙的数量、大小、形态及其分布有较大的改善,协调了土壤三相比例,耕层土壤的导水、蓄水和通气状况增强,调节了土壤肥力,认为大豆对耕层土壤物理性状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节能型日光温室是冬季蔬菜生产的主要设施,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其关键技术环节有温室建造技术、土壤处理技术、光温湿管理技术、肥水管理技术、轮作套种技术、病虫害综防技术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倡导温室上山,设施农业建设多向丘陵山坡地非耕地发展,赤峰市适宜建造机建厚墙体日光温室丘陵土地面积约有1000万亩。然而,新建日光温室建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耕层活土上墙,深挖土壤经过机械作业碾压,使土壤原有的结构和性状遭到破坏,土壤僵硬紧实,土体结构降低,通透性变弱,适种性差,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土壤快速改良熟化培肥方式方法,旨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丰富土壤有机质,增强新建温室土壤可耕性,获得土壤快速熟化培肥的田间管理技术,为新建日光温室的土壤改良和土壤熟化培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吴忠部分日光温室蔬菜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分析了吴忠部分蔬菜生产基地日光温室中各种肥料的施用情况,取样测试了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日光温室土壤氮磷钾大量积累,有机质含量提高,含盐量上升,但对pH值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土壤盐分障碍已成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一大难题,土壤盐分障碍主要是土壤盐分含量的增高,它不仅影响蔬菜产品质量与蔬菜产量,而且使蔬菜病害发病重、防治效果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日光温室在蔬菜生产中广泛应用,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由于连年集约化生产,土壤不能修生养息,长期大量盲目使用化肥、农药,加之保护地覆盖土壤得不到充分的降雨淋失,肥料利用率显著下降,土壤积盐障碍严重,造成日光温室内土壤盐分积累和养分失衡,导致蔬菜产量低,品质差,生理病害严重。下面介绍如何观察判断日光温室土壤积盐障碍和对作物造成的危害与改造。  相似文献   

14.
土地平整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处土地平整前后土壤的理化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土地平整后耕层(0~20 cm)土壤肥力显著下降,其中有机质平均下降28%~63%,碱解氮平均下降18%~68%,速效磷平均下降62%~67%.土壤固相率、容重、硬度和渗透系数等物理性质平整后较平整前变坏;平整当年,作物减产35%~60%,严重者绝收.因此,建议在平整土地时采用表土处理技术,以保持土壤肥力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5.
1 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 蔬菜生产需要有机质丰富(4%~6%之间),质地沙,黏适中,团粒结构好,土层深厚,酸碱度适宜,土质比较疏松,不易板结,透气的土壤.在日光温室新建过程中,后墙越建越厚,用土量大(后墙上宽1.1m,底宽3m,高3.25m.按100m长温室计算,需土方666m3).多年耕作的富含有机质的表层土大多被取走,加之新建时大型机械作业,土壤结构遭到破坏逐渐变为坚实的无结构状态.故此新建日光温室要注重土壤改良,通过土壤耕作和增加土壤有机质,以宜于蔬菜栽培.  相似文献   

16.
自山西省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晋城市设施蔬菜业每年都以万亩的速度大步发展。但是在设施面积逐年扩大的同时,设施中出现的耕层为生土、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等土壤问题成为设施蔬菜生产的一大障碍,现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晋城市的设施蔬菜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贵阳市城郊菜地土壤铅状况,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基础资料,2005年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贵阳市城郊菜地耕层土壤铅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郊区菜地耕层土壤铅含量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最高值为最低值的5.97倍.菜地耕层土壤铅污染现状总体上不严重,尚处于清洁和基本清洁水平.影响贵阳市郊区菜地耕层土壤铅含量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土壤母质和土壤类型,人为因素主要是冶炼厂、工业垃圾、汽车尾气等带来的点源污染,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河北农业》2007,(3):46-48
高邑县从90年开始发展温室,到1996年日光温室面积达到3万亩。目前,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面临两大课题:一是棚型落后,保温效果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遇寒冷季导致大面积死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效益。二是重茬障碍严重,主要表现是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温室土传病害的爆发为害。为突破我县温室蔬菜发展的瓶颈,2004-2006年度,我县启动了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提档增效工程项目,在全县日光温室生产区进行实施。  相似文献   

19.
<正>1土壤肥力变化及原因1.1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据测定,2003年栾城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8.2克/公斤,  相似文献   

20.
土壤酸化的原因 ①日光温室蔬菜产量高,从土壤中带走了过多的碱基元素,如钙、镁、钾等,导致了土壤中的钾和中微量元素消耗过度,使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②大量生理酸性肥料,如硝酸铵、硫酸铵的施用,温室温、湿度高,雨水淋溶作用少,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耕层土壤酸根积累严重,导致了土壤的酸化.③由于日光温室复种指数高,肥料用量大,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缓冲能力降低,土壤酸化问题加重.④高浓度氮、磷、钾复合肥的投入比例过大,而钙、镁等中微量元素投人相对不足,造成土壤养分失调,使土壤胶粒中的钙、镁等碱基元素很容易被氢离子置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