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土壤肥料学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植保等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土壤肥料学的教学质量,进而不断提高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是土壤肥料学一直以来的教学目标。该文针对土壤肥料学的课程要求与学生特点,根据对土壤肥料学的多年教学经验,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方法以及实习教学方法,提出了提高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壤肥料学实验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研究综述了部分高校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学分、学时、实验项目及实验内容设置情况,结合红河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目前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以期为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改革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土壤肥料学》是农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剖析了《土壤肥料学》理论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土壤是绿色植物扎根立足和生长发育基地,肥料是植物的粮食。素质教育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因此,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种植类专业基础课的《土壤肥料学》理所当然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园地,在其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对《土壤肥料学》传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在近年《土壤肥料学》教学中进行了素质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土壤肥料学课程野外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专业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经。针对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统一实习教学大纲、规范基本教学任务、保障野外实习教学质量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发园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173-175
公民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如何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是一个重要课题。土壤肥料学是高等农业院校中植物生产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笔者结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例,探讨了如何在土壤肥料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忧患意识、科学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意识、美学素质、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挫折意识等各项公民素质,以期抛砖引玉,为在专业课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公民素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土壤肥料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分析了目前土壤肥料学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科研考试等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提出基于培养创新型农业人才为核心的土壤肥料学教学改革途径,从而为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259-260
《土壤肥料学》是高等院校农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对《土壤肥料学》课程性质与学生实践能力重要性的分析,着重探讨了该课程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技术在《土壤肥料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土壤肥料学》课程特点及多媒体技术在《土壤肥料学》教学中的优势,指出多媒体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以便更好地教与学。  相似文献   

10.
谢春琼  达布希拉图  徐智  郭建芳  李成学  汤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936-16938,16941
立足于云南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教研组,结合云南省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从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内容的优化、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对《土壤肥料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宋兆璞  刘畅  赵凯  徐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24-10425,10548
[目的]通过耕地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特性研究,可以更好地调整耕地管理措施、合理施用氮肥、减少资源浪费。[方法]利用RBF(Radial Basis Function,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插值法对区域土壤全氮进行空间插值,同时与普通克里格法进行比较。[结果]RBF神经网络插值法在拟合能力和插值能力方面要明显优于普通克里格法。[结论]RBF神经网络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详细分析了土壤与土壤资源学实习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野外固定土壤剖面"观察点的创新性改革措施,并结合这一措施实施配套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相关教学内容、建设教材、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更新课程考核方式。通过教学实践,这些改革措施能切实增强教学内容典型性、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拓展学生专业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丰富教学资源与教学表现形式、促进考核方式科学化,保护森林原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土壤和肥料两大农业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污染、耕地减少、肥料资源紧缺、化肥利用率低、不合理施肥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从建立和健全耕地资源保护法、增施有机肥料,保育耕地、加强土壤肥料基础性研究工作、研制新型化学肥料、改进施肥技术和实行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战略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土壤和肥料两大农业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污染、耕地流失、肥料资源紧缺、化肥利用率低、不合理施肥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从建立和健全耕地保护法、增施有机肥料,耕地保育、研制新型化学肥料、改进施肥技术、实行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和加强土壤肥料基础性研究工作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有机肥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活化剂;施用有机肥料是增强微生物活性及促进作物高产、优质,降低农产品成本的有效措施;本文分析了平乐县有机肥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建议,提高有机肥的质量及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土壤供硅能力与硅肥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硅在土壤中的分布、存在状态以土壤的供硅状况,介绍了硅在作物生长中的作用,阐述了硅肥的资源及其种类.分析了硅肥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建立稳定高产的农田,更有效地促进利用农业土地和肥料资源,在广西喀斯特地区的一个村庄里,通过采用“3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获得该村土壤与肥料信息系统,并结合当地条件,对该村土壤养分平衡管理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农田土壤养分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在2000年,两种土壤类型的土壤有效钾含量和作物产量都比1981年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3S”技术获得了水稻和甘蔗土壤钾养分的施肥推荐方法,有利于喀斯特地区农民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2000—2019年的相关数据和虚拟资源测算方法,测算了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的虚拟水土资源进口量,并测算了2000—2018年因进口这四种粮食产品而节省的虚拟化肥和虚拟农药的施用量,定量分析了中国粮食贸易中的虚拟水土资源进口对中国水土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改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从资源效应看,2000—2019年中国虚拟水土资源进口在逐年增加,2019年中国进口的虚拟水资源为492.73亿米3,占当年农业用水总量的13.38%;虚拟土地资源进口为4830.50万公顷,占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1.62%。②从进口来源看,大豆是中国虚拟水土资源进口的主要来源作物,巴西和美国是中国虚拟水土资源进口的主要来源国。③从环境效应看,2018年,中国因进口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四种粮食而节省的虚拟农药和虚拟化肥分别为43.40万吨和646.72万吨,分别占当年中国农药、化肥施用总量的28.86%和11.46%。21世纪以来粮食贸易中虚拟资源的进口显著缓解了中国的水土资源短缺压力,减少了大量农药、化肥的施用量。为此,应在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来解决中国水土资源供需矛盾,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土壤资源数据是开展耕地地力分析评价及模拟预测,指导农民施肥和规划决策的依据.采用贵州省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中的数据资源,利用ArcGIS建立贵州省土壤资源数据库的过程及其资源;利用WebGIS技术开发了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的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并介绍了包括权限管理、数据发布、查询分析、专题输出和数据接口等的系统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