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金寨县全境位于大别山区,茶叶年产量近2000多吨,年产值2000多万元。全县8.75万亩茶园,其中可采茶园6万亩,密植、高产、高效茶园不足2万亩。全县茶园中尚有一半为“老、稀、缺棵、跑土、低效”的老茶园。金寨县茶叶生产规模收益如何、发展规划多大的茶叶生产规模,这是县政府决策机构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事关广大茶农切身利益的大事。为此我们对金寨县历年来茶叶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规模收益分析。  相似文献   

2.
茶产业是福建省安溪县的支柱产业,2009~2011年,安溪县持续名列“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第一位。2011年,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6.5万吨,涉茶总产值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以上来自茶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为了帮助茶农把好茶叶质量安全关,现将我县茶叶农药残留的主要形成原因及其控制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史生南 《茶业通报》1992,14(3):18-19
安徽农垦现有茶园面积5172亩,58座毛茶初制厂,9座茶叶精制加工厂,其中一座为年加工出口茶3000吨的外贸精制加工厂、专业茶业生产队62个,茶区总人口二万余人,职工近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42人,中级职称420多人。农垦茶园集中连片,素有“茶海”之称。生产茶类以绿茶为主,约占总产量的90%,其余为花茶、红茶、乌龙茶和蒸青茶等。近几年来,我省农垦茶叶生产发展较快,单产水平较高,其中33698亩高产茶园,1988年平均亩产于茶171.8公斤,获得了国家农牧渔业部丰收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张美仙  胡杨芳 《茶业通报》2003,25(3):102-102
泰顺县地处浙南山区,是“温绿”的主产区;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1987年列入眉茶出口基地县,1996年命名“中国茶叶之乡”。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茶叶经营的放开,茶农得到实惠,极大激发了茶农的种茶积极性。但是,自1994年以来,我县茶叶陷入了徘徊乃至滑坡的境地。1茶叶生产的基本现状泰顺县是老茶区,在明代修篡的《泰顺县志》中就有“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窍独佳”的记载,抗战前茶叶产量曾达390t,但在抗战时期,茶叶生产遭到了破坏,大批茶园荒芜,产量下降。1948年只有零星茶园近万亩,产量150t。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茶区…  相似文献   

5.
吴新民 《茶业通报》2004,26(4):169-170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自古以来池州就是我国重要茶叶生产区,“九华毛峰”、“黄山毛峰”、“祁红三大名茶因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而享誉国内外。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20000hm2,年产干茶7000余t。然而,池州茶园有近60%分布在山区,经济落后,劳动力资源匮乏,茶叶生产加工粗放,茶园“树老、株稀地散、产量低、茶叶品种单一”是池州茶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当今茶叶市场处在供大于求,茶叶生产力水平低下,茶农进城打工,更造成池州茶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危机。实施集约化有机茶叶生产已被证明是提升茶叶价值,提高茶农经济收益,振兴茶业的有…  相似文献   

6.
茶季话茶     
茶季话茶宣州是皖南乃至全省的茶叶重点产区之一,七十年代被列入全国重点产茶县。1994年全市实有茶园54698亩,茶叶总产2929吨。历代众多名茶中,有被誉为“茶称瑞草魁”的水东“碧山横纹”,始于明代的“敬亭绿雪”、“狮峰云雾”,八十年代末研制的“天竺...  相似文献   

7.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地处边陲,与越南接壤,与贵州、云南两省隔盘江相望。聚居壮、汉、苗、瑶等31个民族。百色是中国茶树最适宜生态区,但历史上不产商品茶,农村主饮野茶和有止渴生津疗疾作用的其他野生植物,城镇居民饮用的茶叶主要来自邻省云南、四川、贵州,福建茶在那里也有市场。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才开始在百色市近郊建百色、阳圩茶场,在凌云县建玉洪茶场,形成了有万亩茶园的商品茶生产规模。“六五”至“七五”期间,加快了茶叶发展步伐,平均每年扩大新茶园面积7000多亩,到1990年全地区已有茶园8万余亩,茶叶加工厂20家,70%以上产品是红碎茶,据统计1980—90年10年间,累计为国家提供出口商  相似文献   

8.
信阳县以精湛工艺生产的信阳毛尖茶早已驰名中外,目前全县有茶园面积七万五千亩,开采面积有三万五千亩,茶叶产量1956年为40万公斤。茶叶是信阳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在全县的国民经济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1985年茶叶流通渠道全面放开以后,信阳毛尖的流通体制如何才能适应放开搞活、多渠道流通的新形势。这关系到维护名茶信誉和茶农的经济收入的大事。县政府、县供销合作社等单位共同分析了形势,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9.
无性系良种茶园茶叶发芽整齐、产量高、品质优,适于机械化采摘,经济效益显著,是当前茶叶生产中主推的一项技术。徽州区农技部门经多年、多点的示范推广,良种茶园已被广大茶农所认知。但茶农普遍对无性系茶苗的特性不了解,缺乏茶苗的栽植技术,对幼龄茶树的管护不到位,新建的茶园常出现杂草丛生、大面积缺棵断垅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农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感受安溪茶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贤葆 《茶业通报》2004,26(3):102-104
2003年10月舒城县县委、县政府组织11个重点产茶乡镇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赴福建安溪县考察茶叶生产,笔者随行亲身感受了安溪茶业,亦有一些启示。1名不虚传的安溪茶业安溪自古就有“闽南茶都”之称,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茶业是安溪最大的特色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走进安溪茶乡,一阵阵茶香扑鼻而来,一层层梯式茶园犹如青翠的缎带尽收眼底,茶庄、茶楼、茶馆更是鳞次栉比。全县106万人口中,有半数以上农户吃茶叶饭,70万左右的人口以茶为生,或从事与茶相关的产业。安溪现有茶园总面积达2万hm2,茶叶总产量3万t,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世界上不少产条国家仍在发展茶叶生产,产量不断增长。茶叶市场发展受到扩大再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及需求减少而制约。随之而致的是茶叶价格的低落,迫使茶叶生产和经营者将如何把茶叶发展下去这个既困惑又现实的问题。我国有句谚语“茶贱伤农”。在国外,如乌干达因茶叶不景气,一九九五年茶园面积减少了20%,改作它用。在我国,有些产茶省如湖南,茶园面积已由二百六十多万亩,减至一百四十多万亩,产量也由八万多吨减至为五万多吨,清香可口、发财致富的茶,如今却成了“苦涩”茶。虽然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下,茶叶产。销国共同…  相似文献   

12.
祁门县是“祁红”的主要产区。1988年全县出口“祁红”2858吨,创汇447.5万美元,茶税收占县财政收入的38.9%。但长期以来,由于经营管理粗放,茶叶单产很低,增产潜力很大。因此,加强低产茶园改造,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对持续稳定地发展茶叶生产,提高茶农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我省的主要特产和出口商品。早在汉末晋初就有“庐江好茗”“宣城人入山采”等记载。1986年产茶46958.5吨,茶园面积168.74万亩,采摘面积141.17万亩,平均亩产33.2公斤。基本情况我省茶类花色繁多,以品质优良称誉国内外市场。主要出口茶类有:祁红、屯绿、舒绿等,名茶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老竹大方、涌溪火青、敬亭绿雪、霍山黄芽、九华毛峰、黄石溪毛峰、狮峰云雾、金山时雨、郎源松萝等。近年创制的名茶有:天  相似文献   

14.
毕节地区种茶历史悠久。据《贵州通志》《大定县志》、《平远州志》等资料记载 ,在清朝时期 ,勤劳的茶农就凭借丰富的制茶经验和智慧 ,创制出了享有声誉的“大方海马宫竹叶青茶”、“金沙清池茶”、“织金平桥茶”、“纳雍姑箐茶”等贡品。 90年代 ,又创制出了“乌蒙毛峰”、“道开佛茶”等名茶产品 ,为茶叶生产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 ,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步伐的迈进 ,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 ,作为毕节地区农业的主要产业———茶业 ,如何在 2 1世纪得到持续发展 ,已成为茶叶工作者研究的重点。1   茶叶生产现状解放前 ,全区仅有茶园…  相似文献   

15.
潘玉珍 《茶业通报》1992,14(4):21-24
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盛产名茶历史悠久。据《九华山志》记载,唐代时就有“金地茶”。“闵园茶”的生产,1915年曾获巴拿马方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九华山现有茶园面积600多亩,年产干茶15000多斤,年产值达20余万元。1983年以来,恢复生产“金地茶”、“东崖雀舌”两个历史名茶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名茶生产除良好的适制品种、精湛的采制技术外,优越的生态环境,也是重要因素,土壤是生态环境因素之一。本文依据九华山土壤普查资料,通过对茶园土壤的调查及理化性状分析,将名茶  相似文献   

16.
汉寿县月明潭公社谷家冲大队属岗山陵区,有11个生产队,279户,1253人,耕地面积1250亩,山林900亩,现有茶园400亩,其中幼龄茶园50亩,这些茶园有30%,是解放前的“老祖宗茶”70%是1958年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新茶园,新茶园中约有一半,由于播种和管理粗放,茶树未老先衰,因此,茶叶产量不高,质量低劣,1980年以前,全大队每年茶叶收入只1~2万元。1979年冬,大队党支部为了积极发展茶叶生产,夺取茶叶优质高产,按照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在茶叶生产上,推行包产到组、到户的责任制,此后,从实践中又不断总结、完善了包干到户的责任制,并长期稳定不变,有效地调动了茶农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一、世界茶叶产销的基本状况世界上有五十多个产茶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茶园种植面积约为4,000万亩(折合267.7万公顷),其中茶园面积居前几位的国家有中国(1,592.52万亩),印度(822.25万亩),斯里兰卡(331.86万亩),印度尼西亚(178.68万亩),肯尼亚(130.69万亩)等。1990年世界茶叶生产总量为253万吨(折合5060万担),其中茶叶产量前几位的国家是印度(71.7万吨),中国(54.01万吨),斯里兰卡(23.3万吨),肯尼亚(19.6万吨)。就茶区分布,以亚洲(含苏联)的生产量最多,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4.8%,其他依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区是我省重点茶区,现有茶园50多万亩,占全省面积的1/3,年产干茶7500余吨,占全省产量的1/4。该区有10个产茶县,其中金寨、霍山、舒城、六安产茶万担以上,茶叶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收入中占有较大比例。如金寨的面冲、霍山的大化坪,舒城的晓天等乡镇,其茶叶收入要占整个农业收入的70%以上。因此,发展该地区的茶叶生产,不仅是广大茶农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我省整个茶叶生产的发展也具有较大的战略意义。笔者就近几年在大别山区县各调查和考察结果,综合该地区的茶叶生产现状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舒城小兰花”系列名优茶采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先安 《茶业通报》2006,28(4):166-167
名优茶是名茶和优质茶的统称,它包括进入流通领域的茶叶优质商品和名牌商品。改革开放20多a来,名优茶生产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199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7万t,占茶叶总产量3.3%,产值4.3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14.32%;1996年全国名优茶产量9.4万t,占茶叶总产量15.9%;200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4.4万t,占茶叶总产量21.1%,产值55.52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2.2%;2005年全国名优茶产量23.0万t,占茶叶总产量26.4%,产值111.5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72.0%。名优茶生产在我国茶叶产业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名优茶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到茶农…  相似文献   

20.
一镇江市五洲山茶场在江苏省1991年茶叶产销工作会议上,介绍了他们实行茶农养老金保险,成为江苏省茶叶行业的一件新鲜事,使与会代表(特别是集体茶场)产生浓厚地兴趣。镇江市五洲山茶场1965年创办,是润洲区七里甸镇办集企业,现有79人,已退休15人。茶园面积460亩,其中投产茶园351亩,竹山20亩,鱼池50亩,厂房仓库2200m~2,生活用房1000m~2,制茶机械17台套,手工炒茶锅50只。固定资产130万元。1990年产干毛茶55吨,平均亩产156.5公斤,总产值87万元,上交国家税收7.4万元。是我市茶叶系统第一个突破人均产值1万(1.1万)元的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