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筛选出适合丹阳市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小麦品种,促进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选用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对参试品种的长势、长相及产量有了初步的了解。1参试品种(系)6个品种分别为:镇08066、镇08178、生选6号、扬麦21、扬麦22、扬麦16(CK)。2试验设计按试验方案要求进行,每个品种设3个重复,每小区面积为13.33 m2,试验小区采用随机排列的方式,小区间留有40 cm的走道,田中间开有一条主排水沟。周围设置保护行,品种为扬麦16。  相似文献   

2.
2004年秋播,麦溪农服中心承担了“农大哥”生物菌肥在小麦上的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示范的结果及增产机理浅析如下: 1 基本概况及试验设计试验地点在站办农场,面积1400.7m2(2.1亩), 品种为“生选3号”,前茬晚粳稻。11月27日播种, 播量12.5kg/667m2,播种方式为免耕、灭茬、盖籽。试验设5个处理,不设重复,四周设保护行,小区面积200 m2(0.3亩),各试验处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丹阳市横塘镇留雁村的“丹阳市种子示范园”内,前茬为小麦,土种为粉砂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供试品种为华甜玉一号,属超甜玉米。种植方式采用大田直播,每穴单株,行株距为60cm×25cm,4月15日播种。1.2 试验设计 试验按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比例设100:0、80:20、60:40、40:60、20:80、0:100六个处理,各处理小区面积20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全生育期总施氮量26kg/667m2,分别以6:2:2的比例用于甜玉米的基肥、拔节肥、穗肥。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机械化深松技术推广面积逐步扩大,机械化深松作业对作物生长、产量及土壤硬度、容重、含水率等指标有哪些影响?深松作业最佳时间安排在什么时候较好?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专门设计了玉米机械化深松对比试验进行探讨。一、试验设计试验设计3个处理小区,即秋季深松A区(2012年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30cm)、夏季深松B区(2013年玉米3叶期30cm)、未深松C区(常规表层旋耕15cm)。小区设计:大区试验,不设重复。每个处理小区长度80m,每个处理小区宽度12m。两端地头留出3m长的拖拉机转弯地带,每个小区间隔处留出1m的检测通道。  相似文献   

5.
<正>1试验目的为了推动红薯产业的发展、缓解可耕地土地资源短缺和光能的充分利用,提高单位面积红薯的产量,在我县实施春薯净作密度试验。2试验设计旱地宽厢宽带: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四个处理,A:亩栽3000株;B:亩栽3500株;C:亩栽4000株;D:亩栽4500株,每个处理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67×10)m(33.3m2)。采用8尺开厢,带宽5.5尺,窄带2.5尺,窄带种两行玉米,宽带种四行红薯,A:每行栽35株;B:每行栽40株;C:每行栽45  相似文献   

6.
<正>1.供试药剂(1)15%噻磺隆可湿性粉剂(腾龙化工生产);(2)75%巨星干燥悬浮剂(杜邦公司生产);(3)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江苏东宝农药公司生产)。2.试验设计试验共设7个处理:①15%噻磺隆1.5 g/667 m2;②15%噻磺隆2 g/667 m2;③15%噻磺隆2.5 g/667m2;④15%噻磺隆4 g/667 m2;⑤75%巨星1 g/667 m2;⑥10%苯磺隆1.5 g/667 m2;⑦不施药空白对照(CK);小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共21个小区,小区面积20 m2。  相似文献   

7.
从2000年开始。河北省藁城市承担省农机局下达的‘一年两熟’高产农区保护性耕作试验项目。根据藁城市具体情况,试验分为秸秆直立免耕播种、秸秆粉碎免耕播种、秸秆粉碎旋耕播种(常规)3种模式,每种试验进行了三次重复,共9个对照小区,到今年已经连续进行了5年。结果显示,免耕播种小麦产量高于常规播种小麦,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8.
宋庆文 《新疆农机化》2003,(3):17-17,22
农六师新湖农场从2000年开始组织实施机械化采棉。经过3年大面积工作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1机采棉种植栽培管理技术(1)实际完成机采棉种植面积(表1)(2)机采棉种植品种。新陆早七号、新陆早十号、石选-87、中棉-36。(3)播种机械。为适应不同机型采棉机对种植行距的要求,采用(66+10)cm行距配置,选用5膜20行和2膜10行的播种方式与5行机相配套,选用3膜12行播种方式与6行机相配套。采用膜上点播技术,平均播种行距38cm,安装使用9cm株距点播器,理论播种株数达19502株/667m2,实现机采棉合理密植。(4)机采棉种植管理。①种植地块为茬灌冬翻地,在冬翻…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机》2010,(12):54-54
最近,威远镇红嘴尔碧桃种植农户雷有德在互助县农机推广站租赁了1台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小号蚕豆点播机进行碧桃播种试验,结果非常成功。该机播种碧桃,株距能达到2-3cm,行距18~20cm,播种深度8—10cm.播种量768kg/hm2,生产效率0.08hm2/h。碧桃播种农艺要求采用行距为15~20cm的条播种植方式,种植密度要大,  相似文献   

10.
1地块选择 旱育秧苗床地应选择在相对固定且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的旱地,最好用常年的蔬菜地作苗圃地。2.1作厢在播种前10d选晴天,按1.8~2m开厢,净厢面宽1.3~1.5m,厢间留工作走道30~50cm,厢长不超过15m.在工作走道中取土过筛,集中堆放留作盖种.  相似文献   

11.
1995年乌盟农机推广站引进了机械覆膜穴播机和人力穴播机,分别在凉城县、丰镇市、前旗等地进行了试验种植,其中凉城县试验过程比较完整,也收到较好的效果。l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试验地点在凉城县厢黄地乡,试验地为沙壤土井有井灌条件,土地肥沃,有较高的管理种植水平。2试验处理2.1覆膜穴播选用150cm宽的超薄薄膜,采用行距165cm(大行22-23cm,小行10cm),穴距13cm的10行穴播机播种,先覆膜后播种连续作业一次完成。播前亩施二铵10kg,尿素10kg,播种面积2亩,亩播量17.5kg。2.2习惯种植(对照)采用当地常规播种方法,即不覆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试验区播种机械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佟超 《农业机械学报》1995,26(1):125-126
我国农业试验区播种机械的研究与发展佟超进行农业科学试验,如作物的新品种选育、良种繁殖、栽培试验及土壤肥料试验等,往往要设置大量的试验小区。不同的试验研究,小区区长、区间间隔道、小区内播种要求也各不相同。根据小区试验的特定农艺要求,研究适于小区的播种机...  相似文献   

13.
小麦常规播种模式是采用常规播种机一次性播种,播种行距为15 cm;小麦井字形播种模式是采取常规小麦播种机进行井字纵横播种,横播一遍纵播一遍,行距15 cm;小麦窄行匀播播种模式是采用小麦窄行匀播机进行一次播种,行距7.5 cm。本文对伊犁州冬小麦三种机械播种模式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的试验情况,提出了实施小麦井字形播种模式和小麦窄行匀播播种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种子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近年来水稻品种较多较杂.对水稻种性保持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此,我们在水稻选留种上应用了生物全息律的理论,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l供试品种:武有粳3号、武育粳5号。2试验处理:武育粳5号设主茎顶粒种、主茎穗种、单株种,本地原种(作CKI)和异地种(武进隔湖农场提供,作CKZ)共5个处理。武有粳3号除异地种外,其它处理与武有粳5号相同。3试验设计:5月25日播种,6月25日移栽,每小区面积为667M‘,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移栽密度24万穴/667M2,单本栽插,成…  相似文献   

15.
为减轻水稻纹枯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经济有效地抑制住水稻纹枯病继续上升的势头 ,1999年我们引进了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新药种———宝穗胶悬剂 ,与老药剂井冈霉素进行了比较试验。一、材料与方法试验在上党村第 2 0村民小组汤老四家责任田进行 ,试验田面积6 6 0m2 ,土壤肥力中等。共设 5个处理 (含清水CK) ,设计详见表 1;试验不设重复 ,小区面积为 10 0m2 ,各小区之间用支埂相隔 ,实行排灌独立 ;试验水稻品种为 9516 ,栽管措施与面上生产相似。  表 1    各处理用药情况      内容处理及其编号   用药量(ml/区·次 )喷…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防治稻飞虱的更好药种,句容市植保站曾承担省农科院下达的“稻飞虱防治应急措施”课题──吡虫啉防治稻飞虱田间大区试验,采用吡虫啉不同剂量、不同喷雾方式防治稻飞虱。试验设在华阳镇王婆店村,试验田面积0.12公顷,水稻品种为武育粳3号,栽培方式及肥水管理同常现。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由江苏省农药所提供,25%扑虱灵市售。试验设20%吡虫啉667M2用15克、10克、5克粗喷雾,毗虫财用15克细喷雾,25%扑虱灵用50克粗喷雾及喷清水为对照,共六个处理,各处理小区面积为240M2,不设重复。小区间分别筑有小埂。施药时间为8月明日…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机插杂交籼稻的可行性及其关键农艺技术,在2003年进行的有关农艺方面的试验基础上,2004年进行杂交籼稻不同落谷量育秧试验.试验地点在扬州市邗江区杭集镇,选用品种为全国审定定名的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育秧用塑料软盘规格为58cm×28cm,落谷用的芽谷发芽率为90%,每盘落谷量设60、85、110g 3个水平.落谷期5月25日,机插期6月14日,秧龄20d.试验小区60m2,3次重复,试验田面积734m2.每667 m2施基肥天补牌有机质含量20%、有效氮磷钾含量20%的有机、无机肥25kg、有效氮磷钾含量40%的BB肥25kg,活棵后施尿素10kg作分蘖肥,7月29日施尿素5kg作穗肥.  相似文献   

18.
香蕉增施沼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强  周作立 《中国沼气》1992,10(3):39-41
为了探索种植香蕉增施沼肥的效果,1991年我们进行了一造香蕉增施沼肥的试验,得出有关数据,现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供试品种:浦北矮香蕉。 2.试验设计: (1)试验在广西灵山县武利镇大湴田村莫雄书农户的水田进行。试验地为沙壤土,肥力中等。 (2)试验采用三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32m~2,区组以宽0.3m、深0.3m沟间隔,每小区种植香蕉8  相似文献   

19.
杨国艺 《新疆农机化》2003,(6):34-34,36
棉花是农八师主要的经济作物,全师棉花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0%。农八师从2000年开始引进采棉机进行试验推广,为了分析北疆地区机采棉的社会、经济效益,研究如何更好地在北疆地区用好采棉机。2002年9月和2003年9月我们分别对垦区部分团场机采棉田间配套技术进行了跟踪调查,下面以149团的测试点为例进行调查分析。1机采棉的采收测试(1)作业前的田间调查:品种为895品系,播种行距采用66+10cm,株距平均10.5cm,脚棉平均高度为16.3cm,机采行棉铃外廓宽度平均46.2cm。机采前每667m2自然落地棉0.59kg,未吐絮棉桃平均每667m2为140个。机采前落叶率97%…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生物钾肥对粮食作物的增产作用较为明显,因而推广得较快。然而,随着推广数量的增多,生产厂家也不断涌现,产品质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1996年我们利用本省推广的两个产品,在水稻上进行了对比试验,为各地应用和推广生物钾肥提供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田块在丹徒县石桥镇石门赵村,土壤类型黄沙土,肥力中等,且较均匀;水稻品种为武育粳3号。试验共设三个处理,即:①每667M~2用沛县产生物钾肥1kg;②每667M~2用扬州产生物钾肥1kg;③常规施肥(ck),试验重复2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均为133.4M’,各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