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松茸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松茸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菌种的分离培养、现代生物技术研究、人工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松茸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母种分离培养、液体菌种制备、菌丝土壤纯培养物制备和野外菌塘诱导建立等过程,建立一种松茸人工菌塘的制作方法,以促进松茸出产林地菌塘的形成,为人工林地驯化栽培松茸提供一种更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姬松茸的菌种特性和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又名巴西蘑菇。当前我国的栽培量越来越大,但各地在栽培过程中出现种性不稳,制种困难等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试验,现报道如下:1 姬松茸的菌种特性1.1 菌种不耐低温贮藏 1997年我们两次从韩国引进姬松茸母种。菌种的菌丝生长正常,但扩繁后均无一成活。而后,我们通过子实体分离获得了菌种,经扩繁和栽培均获成功。但经冷藏保存后的姬松茸菌种,再次扩繁时又无一成活;而在室温下保存的菌种却可以转接成活。试验结果表明,10C以下保存的菌种,虽菌丝外观正常,但扩繁时菌丝难以生长。  相似文献   

4.
姬松茸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分离是进行食用菌菌种选育的新途径之一。本文通过探讨不同因素 :菌丝体、培养基、时间、稳定剂、酶的种类与浓度等对姬松茸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确定了姬松茸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为 :MC培养基、培养 6d菌丝体、 0 6mol/LKCl稳定剂、0 5 %溶壁酶和 2 %Novo2 34作用 3h。  相似文献   

5.
松茸组织分离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松茸是名贵野生食用菌,在日本由于价格昂贵,而被誉为“山中钻石”。进行松茸人工栽培研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进行组织分离,培养出松茸纯菌丝。笔者在富永保人博士的指导下,进行了松茸组织分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松茸菌丝体分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改良的滨田氏松茸菌培养法对珍稀濒危的食用菌松茸进行了菌丝体的组织分离及孢子分离,获得了松茸组织分离纯培养菌丝体。比较了几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的分离效果,并对所获菌丝体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经26代移种驯化,其中2表松茸组织分离菌丝体性状稳定,在改良的PDA培养基上生产良好。  相似文献   

7.
松茸菌丝体的纯培养及其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自云南中甸、丽江、武定、巍山4个地方的松茸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利用感官及ITS测序对所培养的菌丝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利用斜面培养基很好地诱导出了菌丝体母种,诱导率达75%;而将分离培养得到的菌丝体进行液体培养,菌丝生长良好,且能进行转扩和较大规模培养;液体培养的菌丝体仍具有松茸的特殊气味,证明可能为松茸的纯培养物;经ITS测序比较,采自中甸、丽江、武定、巍山的松茸子实体和其液体培养的菌丝体,其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9970、1、0.9980、0.9980,表明取自不同地点的子实体与其相应的培养物在种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是一种珍稀食(药)用菌。对姬松茸工厂化栽培技术中菌种选择与制作、培养料配方与发酵、铺料与播种、菌丝体培养、覆土、出菇管理、采收与转潮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松茸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维生素B_1、B_2、维生素C、维生素PP等元素,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还具有药用价值,能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及治疗糖尿病等独特功效,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松茸是一种菌根菌,用松茸孢子或组织分离的纯菌种,在试管内虽然能形成菌落,但生长速度极其缓慢,形成1个直径1厘  相似文献   

10.
美味牛肝菌的菌种分离培养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味牛肝菌的子实体、菌根作为分离材料,采用多种分离方法,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反复培养,获得美味牛肝菌试管母种,分离成功率达60%以上。并将母种扩大培养成为液体菌种、固体菌种,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美味牛肝菌菌丝体。  相似文献   

11.
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松茸生长的林地里,以不同的腐殖质厚度、郁闭度、菌种处理为因子,开展正交实验,比较松茸子实体的数量、产量、菌塘增殖情况。结果表明每50m^2的松茸林地每年留一个开伞菌、使松茸林地的郁闭度在0.6、腐殖质厚度在3-5cm最有利于松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玛纳斯县发展食用菌势头强劲,姬松茸在我县已种植3年,技术相对成熟,为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实现姬松茸规模化生产种植,建成年生产30万袋菌种生产车间,高标准温室大棚200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周边老百姓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相似文献   

13.
王龙  秦鹏  赵玉卉  郭瑞 《北方园艺》2015,(13):142-145
以侧耳属菌株为试材,研究了甘肃甘南高海拔地区5个不同侧耳属菌株同一菌种的保藏菌种和子实体组织分离新培养菌种间的生产性能差异情况。结果表明:2类菌种在试管中培养时生长速率没有差异;2类菌种的对峙培养均未产生拮抗现象;组织分离新培养菌种的子实体形态与产量较保藏菌种略显上乘。  相似文献   

14.
王兰珍 《食用菌》2009,31(3):45-45
近年来,顺昌县大力推广以野生芦苇、牛粪为主料栽培姬松茸,在菇棚搭建、培养料堆制、二次发酵、播种等环节形成成熟、规范的操作技术,但在田间管理技术未能根据姬松茸生物学特性、气候特点等诸因素灵活管理,姬松茸鲜菇单产不稳定。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和探讨,现将其技术关键介绍如下。1培育健壮菌丝在顺昌栽培姬松茸,培养料采用二次发酵,每层厚度18-20cm。选用菌龄40—45d,菌丝强壮,刚出现浓白菌丝并带一点黄水的麦粒菌种,用量为200瓶/100m^2.  相似文献   

15.
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适宜培养姬松茸液体菌种的合成培养基(N6Ⅰ20.0%,N6Ⅱ30.0%,蔗糖5.0%,酵母粉0.3%),以此制备的一级摇瓶种和二级摇瓶种,其菌丝体生物量分别为1.48±0.06g/100mL和2.64±0.05g/100mL。栽培试验表明,液体菌种的发菌时间比固体菌种缩短13d。  相似文献   

16.
以姬松茸栽培种为菌种直接进行熟料栽培,该法操作简便、用料省,用工少,产量达10.36 kg·m-2,实现了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目标。便于推广栽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优良的羊肚菌(Morchella sp.)菌种,对野生的羊肚菌子实体进行孢子分离和组织分离的研究。结果表明,孢子分离法优于组织分离法。对分离后的菌种进行纯化,由孢子分离得到的母种菌丝体生长茂密且旺盛。孢子分离法得到的羊肚菌菌种经过液体培养的菌丝球形态和菌丝的显微观察结果均与标准的羊肚菌菌丝球形态一致,说明由孢子分离得到的菌种纯度可靠。孢子分离法分离得到的菌种为今后羊肚菌液体培养活性物质的研究和栽培试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赤松菌根化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松外生茵根菌种为试材,对茵根化育苗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培养基(PDA中)中以加入20%的麦麸汁培养基效果最好;松茸茵的最佳培养温度是25℃,最适pH值是5.5;经松茸液体茵剂处理的赤松种子的出苗率比对照提高了32%;赤松茵根化育苗技术的实施使赤松接种苗比对照在株高、地径、干重等方面都有极其显著的提高,3项指标分别提高44.85%、31.3%和33.3%.  相似文献   

19.
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是林地中的菌根菌,具有典型性、脆弱性、稀有性、多样性以及可保护属性。百年的松口蘑驯化栽培研究在纯培养菌种、适地选择、半人工模拟栽培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然而,自然繁衍仍然是当今松口蘑产量的主体。人工促繁是实现松口蘑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其基本方法是优化环境系统。保护和培育松茸窝。  相似文献   

20.
姬松茸(Agaricus baizei Murill),又名小松菇、巴西蘑菇等,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食用菌,其子实体脆嫩滑爽,鲜美可口,营养丰富,还具有降血脂、抗血栓、抗癌、安神等作用。我国于1992年从日本引进该菌种,到目前为止主要还是采用常规的畦栽和床栽,而袋栽的研究报道甚少。为此,我们采用常用的培养料为原料进行姬松茸袋栽试验,旨在筛选姬松茸培养料的较佳配方,为西南地区尽快推广利用这一具有较大商品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食用菌新秀打下基础。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种 姬松茸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