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茶叶生产中毛股沟臀叶甲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不同剂量的400亿个孢子/g球孢白僵菌水分散粒剂和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进行田间试验,评价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毛股沟臀叶甲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均对毛股沟臀叶甲有一定防治效果,其防效为83.94%~90.63%。其中,140 g/667m2的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防效最高,为90.63%,推荐在4月下旬和5月上旬,成虫为羽化前施用。  相似文献   

2.
共毒系数分析表明,绿僵菌和白僵菌混合使用对马尾松毛虫幼虫的毒力比单独使用提高了1.75倍.林间防治试验结果也表明,绿僵菌与白僵菌混合使用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系福建省马尾松林中最严重的历史性大害虫。1989年3月,安溪县的城厢、湖头等11个乡(镇)、场,有12.68万亩松林不同程度受害,严重影响了马尾松林的生长。相思树种子拌白僵菌粉防治松毛虫,是结合飞播进行的,每架次750kg种子伴白僵菌粉100.5kg(含孢量90亿/g,高的可达160—180亿/g),作业面积4000~4500亩,经固定标准地观察,用这种材料飞机防治松毛虫,既能取得理想效果,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马尾松林释放含孢量为82亿/g的白僵菌[Beauueria bassiana(Bals.)Vuill]粉的试验结果表明:放菌量在22.5kg/hm2时,林间孢子量在500倍显微镜下观察,每视野达28~38个,使第2代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幼虫带菌越冬,或抓住4龄前幼虫抗性弱这一薄弱环节释放白僵菌,可提高白僵菌感染机率,致使越冬代幼虫感病死亡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5.
绿僵菌和白僵菌侵染马尾松毛虫试验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室内 ,就绿僵菌和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供试的绿僵菌和白僵菌菌株在室内对马尾松毛虫 3~ 4龄幼虫的毒力相当。在 2 5℃时 ,绿僵菌的致死中浓度为 6 38× 1 0 8个·L- 1 ,致死中时为 8 60~ 1 5 1 9d ;白僵菌的致死中浓度为 5 0 6× 1 0 8个·L- 1 ,致死中时为 7 80~ 1 4 79d (在孢子为 1 0× 1 0 1 1 ~ 1 0× 1 0 7个·L- 1 浓度下 )。试验还显示 ,与白僵菌相比 ,绿僵菌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能力。在高温低湿的条件下绿僵菌的杀虫效果优于白僵菌。因此 ,绿僵菌在防治松毛虫上可能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表 7参 1  相似文献   

6.
试验表明,生物农药15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以用来防治稻纵卷叶螟,但用量应达到30g/667m2,建议最佳用量为40g/667m2。  相似文献   

7.
利用竹节虫卵孢白僵菌粉剂和松毛虫卵孢白僵菌粉剂对舞毒蛾3~5龄幼虫进行了室内、室外感染试验和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外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竹节虫卵孢白僵菌粉剂对舞毒蛾蛾致病力更强,比松毛虫卵孢白僵菌高8,2%;使用活孢子含量为50亿/g的菌粉2g/m^2,施菌16d可使舞毒蛾3~5龄幼虫室内外感染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8,9%和85,0%;野外施竹节虫卵孢白僵菌防治舞毒蛾3~5龄幼虫感染率达80%以上。确定野外防治舞毒蛾的施茵量为30kg/hm^2,防治时期为雨季。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防治稻水象甲的高效生物农药,以球孢白僵菌WP(100亿/g)、WP(100亿/g)+苦参碱、苦参碱、绿僵菌乳粉剂(100亿/g)等4个处理对稻水象甲成虫进行室内生测试验,在施菌(药)24 h后开始观察稻水象甲成虫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WP(100亿/g)+苦参碱)处理组的LT50最小,为122.27 h,比单剂白僵菌及苦参碱分别缩短36.65%、41.28%;校正死亡率最高,为89.47%,比单剂球孢白僵菌及苦参碱分别提高13.32%、15.91%;白僵菌与苦参碱联合作用,在防治效果上是具有加成或增效的。  相似文献   

9.
洪家保  王方晓  徐庆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837-2838,2854
选择了15种杀虫剂来测验布氏白僵菌、球孢白僵菌和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杀虫剂对真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浓度愈高,抑制作用越大.总的来看,对球孢白僵菌影响最大,布氏白僵菌次之,绿僵菌影响最小.混配农药绿保1号对3种虫生真菌的影响最小,其次是乙酰甲胺磷和甲胺磷.另外,不同真菌对同一种杀虫剂的敏感性亦有较大差异.因此,在田间进行菌药混用防治害虫前,应进行严格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8株绿僵菌孢子萌发条件及室内侵染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与供试白僵菌菌株相比,某些绿僵菌菌株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能力。经室内毒力测定,8个绿僵菌菌株中有2个菌株(M2和M4)对马尾松毛虫有毒力,其中M4的毒力与白僵菌相当,其致死中量为4.75×107个孢子·L-1,致死中时为6.19~12.20d(在1.0×1011~1.0×107个孢子·L-1的浓度下)。结果显示绿僵菌在防治马尾松毛虫上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白僵菌固体培养时易遭受霉菌污染问题,以玉米螟白僵菌ABUV–3和松毛虫白僵菌DBUV–7为供试菌株,对40%克菌灵等5种防霉剂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5种防霉剂对毛霉菌、木霉菌、根霉菌、绿霉菌和黄曲霉菌的孢子和菌体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70%菌绝杀可溶性和绿霉霸粉剂的抑制效果最好;虽然5种防霉剂直接作用时会对白僵菌的孢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但在固体培养生产孢子时添加一定量的防霉剂,对孢子产量及其萌发并没有抑制作用。因此,建议在白僵菌生产过程中,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70%菌决杀和绿霉霸粉剂500倍液(折合剂量为2 mg/m L),用以抑制霉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从可侵染烟草甲的真菌中筛选出1株对烟草甲有较好致死效果的球孢白僵菌.将该菌株孢子粉喷施在具有烟草甲虫的烟叶上,在一定距离处设置检测箱用以检测被该菌感染的烟草甲死亡情况.测定了烟草甲带菌迁飞距离和不同施菌方式与致死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烟草甲带菌迁飞40 m以上,集中放置防治效果好于分散放置.为利用白僵菌防治烟草甲和利用真菌杀虫剂控制仓储害虫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10株白僵菌属菌株的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和分生孢子形状、大小作了观察与测量,形态学鉴定为球孢白僵菌。同时对此10株球孢白僵菌核糖体DNA-ITS进行了测序分析,与NCBI数据库中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多个菌株的同源性达99.10%~99.64%。依此,10株白僵菌菌株分子鉴定结果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相似文献   

14.
黄粉虫虫粉对白僵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粉虫虫粉对白僵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黄粉虫幼虫作为添加物,添加到PDA培养基中,制成4、2、1、0.5、0.25、0.125、0.0625 g/100 ml 7个浓度,以不加虫体的培养基为对照,对白僵菌菌株的生长速度、孢子萌发率、菌丝直径、产孢时间、产孢量和POD酶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PDA培养基中添加黄粉虫幼虫能提高白僵菌的生长速度、孢子萌发率、产孢时间、产孢量和POD酶活性,但是对孢子大小及菌丝直径影响较小。通过综合评价筛选,黄粉虫添加量为4 g的培养基上白僵菌生长最优,各项指标都有明显的优势。[结论]该研究可为应用黄粉虫培养白僵菌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宁夏天牛病原真菌的种类和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土壤和野外感病死亡昆虫体上分离培养了13 种( 菌株) 天牛病原真菌,利用其中12 个菌种( 菌株) 对光肩星天牛幼虫进行致病力测定,初步筛选出了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等5 个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具有较强致病力的菌种( 菌株) ,其中球孢白僵菌最高致病死亡率达100 % ,金龟子绿僵菌致病死亡率为70 % .利用球孢白僵菌和引进的日本布氏白僵菌,对光肩星天牛的成虫进行致病力测定,日本布氏白僵菌致病死亡率达78 .3 % .利用无纺布培养布氏白僵菌,网箱内防治光肩星天牛成虫的试验显示,带菌无纺布枝挂法对成虫的感染率为12 .5 % .影响其效果的因素较多,其中湿度、无纺布上菌种分生孢子产生的数量是影响感染试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骆海玉  邓业成  廖永梅  李瑞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99-13801,13803
[目的]探讨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与其对家蚕致病力的关系,为家蚕白僵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我国各地收集6个白僵菌杀虫剂,并从广西养蚕区采集3个僵蚕样品,对从中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同时对家蚕进行致病力测定,比较各菌株菌落直径、产孢量、胞外蛋白酶产生水平等生物学特征指标的差异。[结果]获得的9个分离菌株均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Vuillemin);各菌株对家蚕都有较强致病力,且致病力有一定差异;各菌株菌落生长直径、产孢量及胞外蛋白酶活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并与其对家蚕的致病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各菌株产孢量和胞外蛋白酶活性与其对家蚕的致病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集并分离来源于辽宁北部7个市县的7株野生球孢白僵菌菌株,比较了各菌株产孢量、萌发率和孢子的生长速率生物学指标及对玉米螟3龄幼虫毒力水平进行测试,筛选对玉米螟高致病性的白僵菌菌株。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各项生物学特性指标数据,筛选出生物学特性表现优良的高致病性菌株1株,即TL3菌株。TL3菌株产孢量达到18.35×107个/cm2,14h的萌发率为93.29%,营养生长量为2.64mm/d。通过对玉米螟3龄幼虫毒力的测定,死亡率达到了98.33%。各项生物学特性指标均显著优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对照(CK)菌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球孢白僵菌的侵染致病力及其开发潜力,为禾谷缢管蚜的高毒力菌株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培养球孢白僵菌(Beauveryia bassiana)MZ050724菌株分生孢子。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分生孢子液对禾谷缢管蚜的毒力,将其最佳防效的浓度分别与稀释10倍和100倍的36%阿希米、30%胜蚜、10%比其乐、10%赛比4种化学农药混配,测定其增效作用。[结果]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在4.2×107个/m l浓度下对禾谷缢管蚜的毒力效果较好,其累计校正死亡率为60.87%;浓度为4.2×107个/m l分生孢子液与4种农药混配,10%比其乐的稀释液增效高达4%,30%胜蚜稀释100倍液最低达到-25%,10%塞比稀释100倍液增效达6%,而与其他混用则表现为拮抗。[结论]10%比其乐可湿性粉剂与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混用可以达到互补效果。  相似文献   

19.
白僵菌对烟草粉螟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白僵菌对烟草粉螟的致病性,开展了5株白僵菌(FJNLD-1、FJNLD-2、FJNLD-3、FJNLD-4、FJNLD-5)对烟草粉螟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5株白僵菌分生孢子、菌丝对烟草粉螟的致病性有一定差异,其中FJNLD-2的感染致死效果最好,其孢子悬液的致死率达82.11%,菌丝悬液的致死率达77.32%,菌株发酵产物对粉螟的致死率最高,可达8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