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紫竹的特性及其与普陀山观音文化的渊源;根据普陀山紫竹栽培历史及紫竹景观现状,提出并阐述以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法营造普陀山"紫竹之境"植物景观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台旖  区智  方敏 《现代园艺》2023,(2):100-102+105
湿地公园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除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外,湿地公园在植物景观营造方面,不仅有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还有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本研究论述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相关知识,以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湿地公园内植物物种的选择和植物景观配置方式,探讨湿地公园内植物景观的营造,探索符合当地湿地公园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的湿地植物景观营造方式。  相似文献   

3.
景观的五感设计是一种全方位体验设计理念。它体现出人性化的景观设计,对于校园水景空间的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文章结合五感设计理论,通过调查福建农林大学观音湖的景观要素,分析它们在五感设计中的体现与不足,并提出优化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余 《现代园艺》2014,(12):127-128
地形是景观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微地形作为地形的一种,适合运用在城市景观建设中。通过结合微地形,可以形成多层次景观,并具有生态效益。本文以人定湖公园为实例对象,分析总结和微地形在不同类型绿地中的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城市景观水体污染问题,本文以长沙市某小区人工景观湖水景水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水质的检测,归纳出景观水体的水质特征,再针对当前的景观水体污染问题,采用放置植物修复的方式进行水体污染的修复工作,在修复污染水体的同时,达到优化景观水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以苏州金鸡湖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设计内涵、原则、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为金鸡湖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它滨水风景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白桦 《花卉》2020,(14):28-30
随着城市开发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和城市公园越来越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和设计原则,并以合肥新站区少荃湖湿地公园为例,介绍了少荃湖湿地公园的各个分区的植物景观风貌,力求充分发挥植物在湿地公园中的作用,营造人与自热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象。  相似文献   

8.
探讨城市景观水体的修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城市景观水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作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并对水景水体的修复提出了解决的原理和方法,提出城市景观水体建设及治理应以体现生态、休闲、亲水、自然和突出文化内涵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南昌市近年"八湖二河"治理的实例,简述了几种城市景观水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植物选择和配置形式对城市公园各类型景观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3个贵阳城市公园的3类植物景观(路旁、广场及滨水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3类不同背景人群(风景园林学生、普通群众及园林相关从业者)进行景观评价。结果表明,在3个公园中,植物景观质量较好的为泉湖公园,其次为观山湖公园,黔灵山公园最低;3种植物类型景观评分的大小排序为:滨水景观>路旁景观>广场景观;不同评价者对植物景观的审美倾向虽具有相似性,但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他们对于景观的评判标准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通过分析各类型植物景观中最佳和较差植物组合的优劣势,可为贵阳城市公园未来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夏鸿玲  唐晖 《现代园艺》2023,(19):42-45+48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自媒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且这种趋势正不断增长[1]。公众可通过携程、马蜂窝、去哪儿等互联网社交平台分享对公园的景观体验或评价,能够客观、详实地表达对公园的景观形象认知和情绪体验。以长沙洋湖湿地公园为例,以UGC网络社交平台(携程、马蜂窝、去哪儿、美团)网站文本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公众行为动机、公园环境、情感倾向3个方面分析了长沙洋湖湿地公园公众景观体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为优化洋湖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童雪茹 《现代园艺》2024,(10):17-19+22
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的方法,调查长沙县松雅湖湿地公园观果植物的种类、应用形式,利用定性评价法分析松雅湖湿地公园观果植物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评价松雅湖湿地公园观果植物营造的景观效果。旨在结合观果植物的观赏特性,探索适宜开发应用的观果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增加,城区中心公园成为居民越来越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但城区公园目前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如设施老旧,绿化养护效果差,功能缺失,道路状况差且布局不合理,空间连通性差等。本文以义乌市绣湖公园景观提升改造为例,以解决公园现状和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为目的,遵循完善功能、以人为本,保护生态、整合空间的原则进行景观提升,实现“旧园换新颜”。  相似文献   

13.
田佳伟 《花卉》2019,(8):264-266
以百崎湖生态连绵带项目为例,探讨在水生态系统构建施工中,通过技术处理和管理措施的双重把控,解决原有水体浑浊,影响景观效果的难题,最终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完成了施工任务,以期为同类项目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盐碱地城市绿化景观同质化、功能缺失等方面问题,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绿化景观建设为例,对盐碱地绿化景观建设进行思考和研究。提出正确认识盐碱地景观、合理规划盐碱地景观、因地制宜加强景观绿地与全域旅游的充分结合,采取创新技术手段建设盐碱地景观文化,本期为今后生态城市景观建设提供参考,为人类活动与环境持衡发展提供相应例证。  相似文献   

15.
结合笔者承担的项目实例,介绍了水文化在白云湖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主要从广州城市中水文化的来源、水文化在公园景观中的现实意义、实例分析:广州白云湖公园水文化项目、水文化在公园景观中融合的建议这四方面来论述。本项目能结合公园现状把水文化景观融入到公园中,受到建设单位和游客好评,成果可以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河道园林景观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青岛大村河景观为例,从绿化种植景观、休闲小品景观、堤岸景观等方面总结概括城市生态河道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青岛市居住区夏季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园林美学、景观评价理论和实验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指导理论,运用BIB-LCJ法和SD法对青岛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景观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居住区中植物种类有较大差异,大部分居住区植物配置景观较好,植物群落丰富的景观具有更高的美景度。该项研究为青岛营造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居住区植物景观,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灰汤度假小镇的"两江一湖"沿岸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植物认知的美学、功能、文化3种特质,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以美学价值、功能特征、文化效益3个因子为准则层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进行植物景观评价。旨在为以康养为主题的度假区植物景观建成后评价以及植景设计提供建议和参考。结果表明:6个区段中Ⅱ级3个,Ⅲ级2个,Ⅳ级1个,无Ⅰ级。其中生长态势、净化空气、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度这些方面都能达到基本标准,但是地域特色的缺失、科普教育设施的匮乏以及空间尺度与变化的不足是拖累整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李婷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2):102-104
城市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景观,城市特色街道景观的营造对城市景观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文章在深入调查杭州上城区5条街道的基础上,针对街道景观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杭州地区的特色文化、历史,地理位置和环境,从景观和特色结合的角度研究探讨如何构建特色性的杭州街道景观,提出最佳街道景观设计和最具特色的的景观设计方案.在为城市特色景观提供一定设计思路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地系统研究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樱花园小区景观规划为例,详细地论述了具体设计手法和景观特色,以期探索出居民真正需要的住区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