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基质与插穗规格对枸杞扦插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及规格和不同插穗规格对枸杞扦插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4种基质中以A基质(原生土∶细绵沙∶森林土为2∶1∶4)的萌芽率最高,达到84.6%,而C基质(原生土)萌芽率显著小于其他基质,仅为50%左右;插穗规格则以径粗0.3~0.5cm(Ⅰ规格)表现出最大萌芽率.生长上,A基质最适宜插穗地上部分的生长,而D基质(原生土:细绵沙为1∶1)则在根系生长方面更有优势,各插穗规格均以径粗0.5~0.8cm(Ⅱ规格)的插穗扦插生长效果最好.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2种处理中以基质A-Ⅱ和D-Ⅱ的2种处理综合优势最大.  相似文献   

2.
市场前景和效益分析 枸杞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以果实和根皮(地骨皮)供药用.枸杞为多年生落叶灌木,高1.5~2米,喜肥,在肥水充足时,栽后第2年便开花结果,5年后进入盛果期,30年以后结果量才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3.
枸杞别名西枸杞、山枸杞、白疙针、枸棘子等,为茄科植物,宁夏杞枸(Ycium barbarum L.)以果实入药称"杞枸子",根皮中药称"地骨皮".杞枸子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能,地骨皮有除湿凉血的功能.枸杞主产于宁夏,此外,河北、甘肃、青海、内蒙古、陕西等地亦产,为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枸杞发枝力强,生长茂盛,具有每年2次开花结果的习性,且生长快,5 a以后即可进入盛果期.30 a后树形逐渐减弱,40~50 a后树势衰老,如若管理不善,整形修剪不当,20 a左右就开始衰老,因此合理的整形修剪是枸杞丰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现根据多年生长实践,对枸杞的主要特性及主干分层型整形修剪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青山林区米老排人工林伐桩萌芽更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3年生米老排伐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伐桩基径(≤30 cm、30<X≤40 cm、40<X≤50 cm、>50 cm)及伐桩高度(≤5 cm、5<Y≤10 cm、10<Y≤20 cm、>20 cm)对其萌芽植株数量、胸径及高度等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不同的伐桩基径级之间,30<X≤40 cm其萌芽植株数量、胸径及高生长较大;伐桩基径对其萌芽植株数量影响差异显著,但对胸径及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伐桩高度在≤5 cm和5<Y≤10 cm时,其萌芽植株数量、胸径及高生长较大,且随着伐桩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枸杞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适应性强,抗旱、耐寒、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根的萌蘖性和发芽能力强,实生苗2—3年结果,扦插苗当年或翌年结果。5—6年进入结果盛期,40年后树势渐衰。一、枸杞育苗与栽培枸杞可以种子育苗,也可以扦插育苗。种子育苗:播前将果实用温水浸泡20—30个小时,揉碎,使种子和果肉完全分离。然后,  相似文献   

6.
以景泰红跃村典型次生盐碱地枸杞林为研究对象,基于CENTURY模型模拟枸杞生长过程中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结果表明,次生盐碱地开垦种植枸杞使得土壤总有机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先增后减的倒“V”型变化趋势.枸杞林土壤有机碳在幼苗生长阶段(1~4 a)快速增加,呈“碳汇”趋势,在成熟阶段土壤总有机碳逐渐降低,随着枸杞生长衰老(8 ~ 12 a),土壤有机碳降至开垦前的水平.农田耕作措施、方法决定了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在当前的农田管理措施下,枸杞林地在未来20~30 a内极有可能转变为一个弱的碳排放源.因此,改变农田管理方式、增加有机肥的投入、采用科学灌水设备、及时更新苗木等,对提高枸杞林土壤质量、增加土壤碳储量和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枸杞苗木的繁育品质,以‘宁杞一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粗砂、细河沙、蛭石、耕作土、草炭土+蛭石)和地膜覆盖处理对枸杞硬枝扦插苗生长及内源营养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炭土加蛭石的混合基质最有利于插条萌芽,其萌芽成活率高达67.8%~88.3%;其次为耕作土(64.6%~79.8%)和粗砂(58.6%~81.2%);细河沙和蛭石的表现最差。2)混合基质对插条地上部分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平均新梢生长量达到15.40 cm,其次分别为耕作土(14.43 cm)、蛭石(11.70 cm)、细河沙(11.45 cm)和粗砂(10.17 cm)。3)粗砂最有利于插条根系生长,但是粗砂不利于插条地上部分的形态建成。4)地膜覆盖在萌芽成活率、新梢及根系生长方面均优于露地扦插,并能显著加快插条的萌发和成苗形成。5)地膜覆盖能够促进插条内源营养物质的形成,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露地扦插。6)10种处理中,以混合基质+地膜覆盖方式的效果最好,最适用于枸杞的硬枝扦插。  相似文献   

8.
枸杞为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全株均可入药,叶为中药“天精”,果为中药“枸杞子”,根为中药“地骨皮”。枸杞栽培简单,当年种植当年667平方米就可收干果50公斤以上,第二年进入盛果期,一次定植可连续收获30年。其高产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研究根系生长发育特征对于正确开展枸杞的栽培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CI-600根系监测系统,在宁夏青铜峡市金沙湾试验基地对枸杞主栽品种‘宁杞1号’和‘宁杞5号’全年的根系形态特征变化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在年周期内,枸杞根系根长有2次生长高峰期,分别在3月下旬-4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8月下旬;而枸杞根系根直径仅有1次生长高峰期,在8月下旬-9月下旬。枸杞细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先进行增长生长,后进行增粗生长;且在相同时间内,枸杞垂直根系的生长速率大于水平根系的生长速率。‘宁杞1号’枸杞垂直根系主要分布在20~40cm的深度,水平根系主要分布在距树干0~14cm的范围;‘宁杞5号’枸杞垂直根系主要分布在40~60cm的深度,水平根系在距树干0~42cm的范围均匀分布,且在相同时间内较‘宁杞1号’的根系生长量更大,因此在相同生态环境条件及水肥管理措施下,同一树龄的‘宁杞5号’枸杞根系更发达。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标准木调查法,对6种造林配置(株行距30cm×30cm,30cm×40cm,30cm×50cm,50cm×40cm,50cm×50cm,50cm×80cm)1~3年生欧美杨‘L35’杨树试验林的生长和地上生物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造林配置密度的增加,欧美杨‘L35’胸径逐渐减小,单株生物量下降,而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树高与造林密度之间关系不密切;2年生L35杨胸径、树高、单株生物量比1年生各生长指标增幅较大,而3年生L35杨各生长指标较2年生L35杨增幅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白刺造林对重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白刺是野生灌木,抗性强,能够在重盐碱地上生长。选择白刺在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上进行了造林及其对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重盐碱地段栽植白刺后,植被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土壤迅速脱盐,造林5年后0~20cm土层土壤含盐量显著降低,而土壤容重则显著减小,起到了疏松土壤的作用。此外,白刺的生长还能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使得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氯、速效磷、有效氯含量有了很大提高,起到了改善土壤性状培肥地力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枸杞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全株均可入药.其叶为中药"天精",果为中药"枸杞子",根为中药"地骨皮",特别是枸杞子味甘甜,性滋补,有补肾、润肺、生精、祛除风湿之功效.现在市场上的枸杞制品非常畅销,如枸杞啤酒、枸杞茶叶、枸杞罐头等.其栽培技术也相当简单,当年栽植当年亩产干果可达50公斤,亩效益可达千元以上,第二年即可进入盛果期.本人栽培枸杞多年,也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就目前许多报刊杂志上误导种植户的几个问题向正欲引进种植枸杞的朋友提个醒,以防止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柑桔的一生要经过营养生长期、生长结果期、盛果期和衰老更新期等几个阶段.一般嫁接苗3~5年就进入盛果期,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这一时期常可延续到40年或更长.  相似文献   

14.
红黄麻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耐湿抗渍涝等特点。低湿地、高水田、河滩地和土壤瘠薄地适宜种植黄红麻。一般在夏收作物收获后播种两麻,当出苗后30~40d便进入伸长期,此时,日平均长高4~6cm、主茎增粗0.2~0.4mm,伸长期约从6月中延至8月中下旬,由于伏季高温酷热又易干旱,如不加强早管,势必影响两麻产量和品质。1、肥水齐促伸长期是两麻需水需肥高峰期,为加速茎叶生长,搭好丰  相似文献   

15.
枸杞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全株均可入药.其叶为中药"天精",果为中药"枸杞子",根为中药"地骨皮",特别是枸杞子味甘甜,性滋补,有补肾、润肺、生精、祛除风湿的功效.现在市场上的枸杞制品非常畅销,如枸杞啤酒、枸杞茶叶、枸杞罐头等.其栽培技术也相当简单,栽植当年每667米2可产干果50千克,其效益可达千元以上,第二年即可进入盛果期.但目前一些报刊杂志上出现了误导种植户的几个问题,因此特向引种枸杞的朋友提个醒,以防止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1.追施萌芽肥果树为多年生植物,施萌芽肥能促使幼龄果树提前形成树冠,对已成果园树,能使萌芽多,开花整齐,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座果率,并能增加产量和改进、提高鲜果品质。施萌芽肥要因地制宜,一般在秋季落叶前后或早春2月上旬发芽前施用,每亩果园以腐熟有机肥、土杂粪肥掺过磷酸钙30~40千克、碳酸氢铵20~25千克,沿果树根部外围挖深宽各40~50厘米的沟,边开沟、边施肥、边浇水、边覆土。早春追肥土温由低转高,肥水结合易充分发挥肥效,是促进新梢萌长,增加萌芽分化,减少脱落,提高座果率的关键时期,对新栽果树进入初果和盛果期的果园,土壤瘠薄,肥力差应在早春萌芽前,有机肥与氮磷钾复合肥混合一次性施入根部,以促进新梢旺盛生长,开花整齐。梨树、柿树、板栗树,因树型较大,施基肥应在秋季落叶后,比早春发芽前施用底肥增产效果高,因为有机肥由于土温低、分解慢,施迟了肥效跟不上,影响新梢萌发和萌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7.
枸杞对盐碱地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距枸杞树不同距离和不同深度的土壤的可溶性盐分及盐离子的研究,结果表明:3年生枸杞地土壤可溶性盐分较荒地土壤可溶性盐分有较明显的降幅,0~10cm土层中,距枸杞树干30cm、60cm、90cm处分别比荒地的1.30%下降0.72,0.77和0.84个百分点。随土壤深度的增加,Cl-含量呈下降趋势。显然,栽植枸杞对改良盐碱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2019年引进的15个葡萄砧木为试验材料,在秋季砧木停止生长后调查地上5cm径粗、成熟长度、未成熟长度、成熟节数、未成熟节数。试验结果表明,2020年表现较好的砧木是R7,表现较差的是R4。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蒙古栎造林成本,提高移栽成活率,对蒙古栎进行雨季造林试验,研究其成活率、苗木生长情况及土壤含水量变化。结果表明:雨季连续阴雨天气,土壤含水量有所上升,其中6月22日土壤含水量最高为16.29%,造林成活率也最好,为100%,高于土壤解冻后的5月10日的成活率,苗木的高与地径粗分别平均为74.1和0.74cm,略低于与5月10日的高生长和地径粗。试验表明,蒙古栎反季节造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SRSC垄宽和垄高对日光温室甜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不同宽度(基质或土壤体积)和高度的SRSC垄对甜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而确定最优的SRSC栽培垄参数。以甜椒为试验材料,并以土壤栽培垄为对照(CK),分别设置10cm(W10)、35cm(W35)和40cm(W40/H15)不同宽度及0cm(H0)、10cm(H10)和15cm(W40/H15)不同高度的SRSC栽培垄,测定采收时甜椒的生长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宽度的SRSC垄中,CK与W35和W40/H15的甜椒的各项生长指标没有显著差异,而W10的甜椒的株高、茎粗和地上干鲜质量低于其他处理,生长最差,但其产量高于CK;W40/H15的甜椒产量最高,比CK高34.2%;不同高度的SRSC栽培垄中,H10甜椒的株高、茎粗及地上干鲜质量显著低于CK,生长最差,而H0和W40/H15甜椒的株高、茎粗、地上及地下干鲜质量没有显著差异,且二者的甜椒生长优于H10。H0的产量最低,而W40/H15的产量最高,比H0高60.4%,同时比CK高34.2%。综上,W40/H15对甜椒生长的影响相对较优,并且对其产量的提升效果最好,即SRSC垄宽为40cm,垄高为15cm时,生产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