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利用阿克苏地区2004~2012相关数据,构建和测算了该地区四种单一指标法对应的城镇化水平,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阿克苏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但不均衡;2农业人口比例过高是影响阿克苏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因素;3阿克苏地区人口城镇化进程滞后于经济城镇化进程;4"对口支援"为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针"。分析不同指标测度得到的城镇化水平之间相关性和差异性,对区域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阿克苏地区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克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同时阿克苏地区又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本文利用2003—-2009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讨论了阿克苏地区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城镇化水平与该地区经济城镇化水平的相关性更大;阿克苏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用水的相关系数最大;阿克苏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用水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生态脆弱地区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阿克苏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量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克苏地区地处祖国边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阿克苏地区又是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作用强度被加大。本文以阿克苏地区为例,利用2004~2012年的统计数据,结合国内外相关成果,研究了该地区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城镇化水平滞后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阿克苏地区用水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一定的幂函数关系;阿克苏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用水总量之间存在着高度显著的双曲线性关系。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用水效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克苏地区属典型的干旱气候,生态系统脆弱,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稀缺,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该地区发展缓慢并且制约了其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本文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阿克苏地区2008~2015历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和对其进行主要驱动力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近八年来,阿克苏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由2008年的3.387 9 hm2上升到2015年的5.588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08年的2.580 646 hm2下降到2015年的2.379 2 hm2,生态赤字严重增大,且生态赤字有增加的趋势;通过驱动力分析的结果来看,经济指标、人口指标、消费指标、土地利用结构均对生态足迹起到正向作用,是导致阿克苏地区生态足迹增加的重要原因,其中,人口指标和经济指标对阿克苏地区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镇化的成就令世人瞩目。2000年中国城镇化率是362%,至2010年已增至47.5%,10年增加1.7亿城镇人口,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运用系数变异法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2007~2016年黄冈市"土地—人口—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黄冈市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指数差异较大,其中,2007~2009年人口城镇化占主导地位,2010~2011年经济城镇化占主体地位,2010~2011年土地城镇化占主体地位;黄冈市城"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协调度由失调阶段(2007~2010年)转化为逐步协调阶段(2011~2016年)。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从抑制城镇土地过度扩张角度采取措施,促使土地市场的有序竞争;培养出高素质技术人员来服务城市建设,并兴建基础设施吸引外资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源源不断地穿越沙漠,为新疆以及和田地区注入发展了动力。粮草已备,战马嘶鸣。2010年6月3日,浙江省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一行14人,飞抵阿克苏市。至此,浙江正式踏上了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新征程。在此之前,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对阿克苏地区进行充分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围绕"促进阿克苏地区发展稳定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初步制定了援建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8.
丁为艮  霍瑜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222-226
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绿色农业发展情况,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统计年鉴数据,应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对该地区9个县市2007—2018年的绿色农业技术效率进行评价,并且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绿色农业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绿色农业技术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县市绿色农业技术效率值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生产要素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是技术无效率的主要来源;农业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阿克苏地区整体绿色农业技术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工业化水平对其产生正向影响;各影响因素对3个分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农业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财政支农等均对低效率区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枣树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大面积发展枣树,2006年已达56.4万(667m^2),到2010年将达到120万(667m^2)。但成活率低是目前枣树生产的一个“瓶颈”。为此,介绍提高枣树成活率的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平台,以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06年1:1 600 000的行政区划图及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分析,对阿克苏地区1996~2006年间的土地利用数量、类型及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10年尺度上土地利用总体动态特征是未利用地和牧草地减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增加;(2)10年间阿克苏地区土地结构变化绝对指数为8,其中:园地,交通用地的年变化率较大,牧草地、未利用地的年变化率较小;(3)引入的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反映出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不同温度对阿克苏灰枣采后生理活性及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筛选适宜的阿克苏灰枣贮藏温度.[方法]设置0、-1和-2℃ 3个温度, 从贮藏温度与阿克苏灰枣采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及果肉细胞膜透性等关系进行试验.[结果]-2℃条件下贮藏阿克苏灰枣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均高于其它2个温度条件下的;且该温度条件下贮藏的灰枣果实相对电导率在整个贮期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表明其细胞膜还未受到破坏;从贮藏效果看,-2℃条件下贮藏的灰枣果实在整个贮期失水率和转红率较低,好果率和脆果率较高.[结论]为了进一步探究阿克苏灰枣贮藏的临界温度,将继续降低温度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面板数据,探究安徽省城镇化和乡村韧性水平时空特征,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及空间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化和乡村韧性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安徽省城镇化和乡村韧性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城镇化和乡村韧性具有空间相关性,且2005年之后各县域乡村韧性对城镇化的空间依赖性不断加强;乡村韧性不仅受到自身城镇化及乡村韧性要素的影响,而且受到邻近单元或者更远单元城镇化及乡村韧性要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库浮游生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库是由塔里木河主要水源之一的阿克苏河塔里木拦河闸北岸分水闸引水入库的旁侧式平原水库,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渔业产地。2010年4月和8月对多浪水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浮游生物调查,同时对水质进行了检测。通过浮游生物的定性分析得出:阿克苏河水进入多浪水库前,其中水体中浮游生物共有11种,隶属4个门,其中浮游植物3门10种,浮游动物仅发现原生动物;多浪水库共有浮游植物共有5门21种,浮游动物中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原生动物数量可观。定量分析得出:入库前水体浮游生物的总量为0.553mg/L,估计鱼产力为8.418kg/hm^2;多浪水库浮游植物总量为2.7804mg/L,浮游动物总量为1.126mg/L,估计鱼产力为92.31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给江苏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功效函数测度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6—2014年人口、土地及经济城镇化发展水平,并从时空角度探讨其协调性分异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地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整体而言,土地城镇化水平高于人口、经济城镇化水平;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低,呈明显的空间分异和块状聚类特征。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重庆市直辖以来14年的耕地统计数据,对建市以来重庆市耕地数量变化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耕地数量变化呈递减趋势;利用14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用SPSS16.0软件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影响耕地变化的因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因素、生活水平因素、人口因素、城市化率是引起耕地变化的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科学合理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能够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利用阿克苏市1999~2005年建设用地统计数据建立灰色序列GM(1,1)模型,对阿克苏市建设用地需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通过精度检验,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西安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西安市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对西安市近11年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定量测度和分析,得出: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水平均得到了提高,产业生态化指数提升了0.60,而城市化指数提升了0.79;从协调度发展指数来看,西安市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协调程度持续提升,大致经历了失调衰退类型、勉强协调发展类型、协调发展类型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促使农业用地以较快的速度转换为城市用地,为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基础,但高速扩张带来的却是土地的低效利用,城镇化开发空间不足。在综述土地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沿着土地城镇化发展思路,从测算方法与体系、发展现状及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原因以及应对3个方面总结和梳理现有研究成果,指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城镇化存在用地增速过快和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两大问题,并认为土地城镇化发展的驱动机理分析是未来土地城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