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企业中,劳动合同法制度是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它对企业内部良好的劳动关系的形成和建立具要重大作用,发挥了对企业以及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深远影响。本文根据《劳动合同法》,对其中几点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内容进行了着重地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并希望从此中对企业起到警醒作用,提高法律意识及员工管理水平,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2.
1.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益形式,是劳动关系稳定、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在确立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存在着企业与劳动获取信息上的不对等,这就要求我们企业的管理者要制定和推行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严格履行劳动合同,实现以劳动合同来规范劳动关系,推行规范化的管理,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陕西省朝邑农场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民主管理,优化发展环境,有力的促进了和谐农场建设。农场先后被陕西省政府评为"陕西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评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4.
新劳动合同法下的酒店服务业用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酒店服务业的用工及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此,就目前酒店业用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指出酒店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新形势下应积极应对,减少用工成本,避免劳资冲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劳动关系及其权益保障的存在问题及成因,提出了从营造平等和谐的的社会氛围、创建公正合理的制度环境、形成健全完善的协调机制三个方面构建农民工的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形势下,市场经济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和进步,导致林业企业的劳动关系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林业企业想要将自身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价值进行充分发挥,必须要建立起和谐的劳动关系,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机制创新,保证林业企业和职工之间实现互利共赢局面。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和项目,还是一项微观化的管理机制,能够从根本上避免劳动关系的恶化,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来塑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林业企业的发展目标。本文就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林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向前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领域形成了以《劳动合同法》为主体,以《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为补充的劳动关系法律体系。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由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要.劳务派遣这一新的用工形式便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当前新的劳动关系法律体系,针对企业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下.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及有效的防范法律风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劳动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历史文献观察为研究方法,以公共政策为研究视角,从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劳动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为细分角度找寻我国劳动关系的历史轨迹.论证了近20年内公共政策对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促进.并预测,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进一步破除二元劳动结构,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者组织化程度以及对全国人力资源的规划将成为公共政策的特别关注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大量劳动人口涌入城市,造成城市土地资源使用情况愈发紧张,城市土地面积面临严重的短缺,加剧了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了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相关性,分析了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协调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产权关系决定着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单一的资本产权及由此所形成的生产关系是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根本原因.调整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关键在于突破原有单一的资本产权制度,建立和完善全体生产要素所有者联合体与劳动者集体联合体有机结合的联合产权制度,形成以知识劳动者为代表的全体劳动者共享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成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共同协调发展,以上海市崇明区LY村为例,对该村XX合作社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过程中本土劳动力的参与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这一过程中本土劳动力参与机制的构建及其对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的启示。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层次本土劳动力的特征和本土农村礼俗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合作社通过合理的劳动制度安排和与本土劳动力精英的合作,构建了主动参与和聘请制的本土劳动力参与机制,为自身经营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支撑,并与本土村民建立了良好的融合共生关系,增加了本土农村社区的福祉。  相似文献   

12.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之一就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规模经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的辩证关系,提出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陈景信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85-15088
以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研究对象,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概念入手,利用现有统计资料,根据产业结构偏差公式测算方法,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非农业化劳动力的长期时间序列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变动过程的分析。接着以人口与经济、资源之间的密切关系基础,以相关理论为依据,对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综合全文,得出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文化情境,使用跨层次分析方法考量领导情绪劳动对变革型领导和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层行为与组织认同负相关,深层行为、真实情绪表现分别与组织认同正相关;变革型领导在领导情绪劳动与员工组织认同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组织认同之间起调节作用。因此,企业领导宜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塑造自己变革型领导风格,增强员工组织认同感,提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转移、化肥过度使用与面源污染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为研究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当前最主要的农业污染源——化肥为例,基于2004—2013年中国31省的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考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化肥面源污染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劳动力非农转移促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投入更多的化肥,加重了中国化肥施用的面源污染;并且由于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增加速度高于劳动力转移速度,未来劳动力转移会继续放大化肥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对化肥面源污染进行有效控制,除应用污染防治技术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政府的农业治污减排政策应适应农业劳动力日益稀缺的现实,以确保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16.
苏树权  陈引芝  王天算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14-14015,14017
[目的]为了探索减少人工劳动强度、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生产现状的甘蔗粗放式种植栽培管理方法。[方法]以广西当前的主栽品种新台糖22为材料,设计6种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处理,从农艺性状、蔗茎产量、甘蔗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研究对甘蔗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以传统耕作方法管理的处理获得最高蔗茎产量,取得最好农业经济效益,但与其他粗放式栽培管理处理的蔗茎产量间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在减少部分人工劳动投入的前提下,开展甘蔗粗放式种植栽培管理,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王茂强  殷红梅  王英  谢沁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54-21857,21879
基于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就贵州乡村旅游开发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特点,论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动态关系,以期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教练员为研究对象,从运动队的发展战略目标出发,运用特尔菲法构建 了教练员执教绩效考评指标,包括运动员成绩、教练员成绩、运动员选材、训练与比赛、管理行为、公共 关系6大类23个绩效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统计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水平教练员执 教能力量化评价的数学模型及相应的二级指标评价模型,实现了教练员劳动成果与劳动过程分层绩效考核 的准确量化,弥补了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定量显示高水平教练员执教能力,可信度 高。  相似文献   

19.
银行柜员情绪表现规则和情绪劳动的实证表明:表达积极情绪的表现规则对浅层行为、深层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抑制消极情绪的表现规则对浅层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对深层行为具有负向影响,深层行为和表达积极情绪的表现规则相关性较高,浅层行为和抑制消极情绪的表现规则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在农业科研单位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劳务派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引入的一种用工形式。文章通过对劳务派遣概念的理解,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在实行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中表现出的便捷人事管理、用工方式灵活等优势,介绍了农业科研单位在实行劳务派遣用工中的具体经验和做法,剖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在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农业科研单位需要在提升劳务派遣者主人翁意识、注重劳务派遣者的成长和使用等方面加强对劳务派遣人员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