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棉花良种繁育技术的沿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与国际接轨的棉花良种繁育的科学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中国棉花良种繁育技术发展经历的引种技术、基于群体混合选择的块选和片选技术、基于单株选择的“三年三圃制”及其衍生技术和基于重复繁殖为理论基础的四级种子生产技术,总结了中国棉花良种繁育规模化的3个发展阶段,从人工投入、资金投入和推广规模3个方面阐述了不同良种繁育体制的综合效益,提出了中国棉花良种繁育技术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认为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良种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2.
良种繁育是品种改良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棉花良种繁育的工作实践,论述了科学的良种繁育技术,可以保持优良品种农艺及经济性状的长期稳定,从而促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同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良种繁育对促进新品种选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棉花良种繁育不同于一般的棉花栽培,要获得纯度好、发芽率高、籽粒饱满的棉花良种,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1选好繁种田  相似文献   

4.
棉花良种繁育繁种不同于一般的棉花栽培,要获得纯度好、发芽率高、籽粒饱满的棉花良种,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省棉花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今年各主要棉区大都种上了岱字棉原种后代或新的良种。这对提高我省棉花产量与改进纤维品质会有显著的作用。人民公社生产队还应该在更新换种的基础上,认真搞好棉花种子田,通过种子田去杂去劣,并进行单株选择混合留种,保持良种的纯度和提高种性。 一、生产队为什么必须建立棉花种子田 棉花是常异交作物,自然过花串种(自然杂交)常在5%以上,杂交后代会发生分离现象。良种与劣种杂交,其后代分离出的类型坏的多好的少;就是一个良种与其它良种杂交,其后代也会分  相似文献   

6.
棉花纤维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纤维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棉花的利用价值。了解和掌握一些有关棉花纤维性状的知识,对于棉花育种,良种繁育和生产工作都是很有必要的。反映棉花纤维性状的指标及测量方法很多,现仅就较常用的棉花纤维性状指标介绍如下:1.衣分、衣指和籽指:衣分是轧出  相似文献   

7.
张家港市棉花良种繁育实施办法刘一成顾炳芳吴美南缪金国(张家港市农业局215600)(张家港市棉花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张家港市常年植棉面积15万亩左右,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市)之一,又是农业部种子项目点。在科技兴棉过程中,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了良繁、轧花...  相似文献   

8.
棉花良种的繁育方法及应用王新勇,王建华(新疆农科院经作所,乌鲁木齐,830000)(叶城县种子站)棉花品种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保持品种优良经济性状的相对稳定性比较困难。棉花良种繁育可保持品种的优良经济性状,其目的是防杂保纯,保持原品种完整的基因...  相似文献   

9.
从浙江省棉花品种演变和原良种增产效应两方面,说明棉花原良种繁育的重要性,分析了近几年棉花良种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点措施:有序更换新品种,相对稳定当家品种;重视原良种生产,完善良繁体系,搞好加工,确保棉种质量,备足备好棉种,实行统一供种。  相似文献   

10.
<正> 在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如何使现有棉花良种繁育推广体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尽快实现种子产业化和农业生产用种优种化目标,更有效地促进棉花增产,是棉花种子工作探讨的重要课题,建立育繁推一体化棉花良种推广体系是必要的。 一、现行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邯郸市自八十年代以来开始推行以良棉厂为核心,原种场为骨干,良繁区为基础的“厂、场、村、区”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棉花良种繁育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苏兰  纵瑞收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108-108,117
合理棉花品种布局是提高棉花生产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棉花品种布局的关键应在优良品种(组合)的组配、引进与筛选、适应性和生产性鉴定、示范与展示、繁育与推广等方面提供及时准确的利用意见。重点抓好棉花品种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巩固和稳定棉花品种试验、繁育基地与良种棉加工厂,提高棉花种子生产规模化与产业化水平。为我市棉花生产力水平、纤维品质及商品棉级次的提高提供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新乡地区棉花生产特点和“三圃制”原种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育种者提供原原种—县级原种场繁殖原种—乡级良种场繁殖良种的三级良种繁育新程序。除育种者外,县、乡两级场(站)只进行去杂去劣,不再进行三圃选择。改进后的棉花良种繁育程序科学、简便、省工省时,为育、繁、推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新乡地区棉花生产特点和“三圃制”原种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育种者提供原原种-县有原种场繁殖原种-乡级良种场繁殖良种的三级良种繁育新程序。除育种者外,县、乡两级场只进行去杂去劣,不再进行三圃选择。改进后的棉花良种繁育程序科学,简便,省工省时,为育、繁、推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通过引进棉花新品种与巴楚县主栽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巴楚县栽培并优于当地主栽品种的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为巴楚县棉花品种更新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巴楚县夏马勒乡良种繁育基地,前茬棉花,土壤质地为砂壤土,肥力水平中等,膜下滴灌,行距配置为(20+50+20+55)厘米。2.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16.
<正> 洛阳地区坚持以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开展技术协作,经过五年努力,改变了棉花品种的多、乱、杂状况,实现良种区域化,建立了良种繁育体系,有效地促进了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洛阳地区是我省主。1956——1966年曾有三次全区性棉种更新,都是沿着试验、示范、推广的程序,有条不紊的进  相似文献   

17.
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建立健全种子繁育体制和科学而有效的繁育配套技术 ,有计划、高质量、低成本地生产棉种 ,为持续生产提供优良种子 ,各地进行了不少试验和探索。作者根据我国棉花良种繁育的现状 ,进一步说明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发展前景。1 我国现有主要棉花良繁技术述评1 .1 三圃制1 953年从前苏联引进以改良混合选择法为基础的三圃制 ,此后长期成为我国棉花良种繁育的核心技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育种水平的提高 ,要求原种生产方法简便 ,周期缩短 ,成本降低 ,效果显著 ,因而对三圃制逐渐提出了质疑。这种技术的核心是“选…  相似文献   

18.
一、岱字十五号棉花良种退化现象和原因分析宿松县位于长江中游北岸,为安徽省重点棉区之一。自1951年推广岱字十五号棉花良种以后,单位面积产量和纤维品質較过去种植中棉大大提高;但由于缺乏完善的良种繁育更新制度,棉花机械混杂机会多,变異性大,退化严重,因此降低了良种在生产上的增产作用。目前岱字十五号棉花良种退化征状,主要表現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形态方面1.株型:正常株塔型,比較紧凑,下部第一、二果枝較短,茎秆紫紅色,茸毛少,光滑;退化株株型或松散或过紧,主茎节間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酒泉市棉花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优势分析,提出了今后棉花产业发展的思路、原则、目标、产业布局、发展重点,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支持保护力度;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引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良种繁育供种水平;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创建地方品牌;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种植生产和管理水平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棉花的良种繁育是保证优良品种持续发挥良种增产优势的基础.棉花是常异交作物,异交率一般为8%~10%.根据田间实际测定,棉花在田间的异交率在13%~14%.由于棉花群体内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剩余变异(异质性),同时再发生品种间的异交、机械混杂,必然导致棉花的生物学混合,杂种个体的逐代增加,造成品种退化速度加快.为了提高棉花个体的纯合度,降低群体的异质性,减缓品种退化,进行人工自交保纯是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