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75%双氟磺草胺·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小麦田主要杂草的效果,及杂草防除后对氮、磷、钾及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75%双氟磺草胺·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小麦田杂草效果显著,对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 (L.)Fries]、大巢菜(Vicia sativa L.)等阔叶杂草均有良好防效,总鲜重防效达92.9%~99.7%,优于两种对照药剂。杂草防除后,显著降低了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有效改善了田间的水肥条件。75%双氟磺草胺·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处理的小麦田产量达3 059.33~3 248.40 kg/hm2,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较清水对照增加25.70%~33.47%,每公顷增收1 438.83~1 873.70元。  相似文献   

2.
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单用90%莠去津水分散粒剂对玉米田禾本科和阔叶草杂草的防效在92%以上,但对莎草科杂草香附子没有防效;而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香附子的防效为96%以上;两种除草剂混用对总草的防效在95%以上。在甜玉米苗后5々6叶期,667m2用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2g~3g/667m2+90%莠去津水分散粒剂90g~100g/667m2兑水45L对香附子,马唐、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和繁穗苋、马齿苋等阔叶草等杂草的防效在95%以上;且供试药剂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对使用者安全无不适感和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6):734-736
为了解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作物发育的影响,于2013—2014年连续2个生长季节,设置了45,52.5,60,105 g/hm2共4个剂量水平,于7月份夏玉米出苗后进行茎叶喷雾。调查结果表明,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5~105 g/hm2对夏玉米田主要阔叶杂草在药后15,35 d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达95%以上,夏玉米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0.4%~3.1%,该药剂对夏玉米安全,未见药害症状。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棉田防除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的除草剂,选用5种除草剂,采用大田试验,对比分析了其对棉田香附子的防治效果及对棉花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药后14 d,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WG)和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WP)对香附子的株防效分别为88.68%和87.71%,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药后21 d,75%氯吡嘧磺隆WG和10%吡嘧磺隆WP对香附子的株防效分别为78.70%和76.04%,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药后28 d,75%氯吡嘧磺隆WG对香附子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2.37%和91.82%,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安全性分析显示,5种除草剂均对棉花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5.
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颗粒剂防除春小麦田阔叶杂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颗粒剂是防除春小麦田间杂草的新型除草剂,为明确其田间使用的除草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氯吡嘧磺隆在春小麦田间应用能有效防除多种阔叶杂草,使用剂量以60~90 g/hm2为宜,在春小麦3~5叶期、双子叶杂草2~10叶期每公顷兑水300 kg茎叶喷雾。对供试春小麦高原483号品种安全,使用后增产5.42%~15.36%。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机械穴直播水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用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300、600 g/hm~2对耳叶水苋和稗草的防治效果随着浓度的提高也相应提高;药后26 d,对莎草、鸭舌草和蓼草的防效均达100%;对千金无效。防效好于对照药剂,对水稻前期生长有抑制作用,后期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7.
25%啶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马尼拉草坪杂草的防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测定了25%啶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福州市马尼拉草草坪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25%啶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旱稗、空心莲子草、鲤肠、女菀、铺地黍、碎米莎草、异型莎草、飘拂草的防效良好,杀草谱广,持效期长。75~112.5g/hm2剂量处理药后30d防效仍超过77%。从药剂施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考虑,推荐25%啶嘧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马尼拉草草坪杂草时用量为75~112.5g/hm2。  相似文献   

8.
用20%氯嘧磺隆进行大豆田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氯嘧磺隆可以作为黑龙江东部地区大豆田主要田间杂草防除药剂,75g/hm2和125 g/hm2(商品量)分别为其作为单一药剂使用时的使用低限和高限。作为单一药剂使用效果不太理想,而以氯嘧磺隆为主要成分的复合试剂可有较好的杂草防除效果和产量效应。  相似文献   

9.
进行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与40%快灭灵水分散粒剂混合防除直播稻田阔叶杂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0 g与40%快灭灵水分散粒剂2 g混合使用,直播稻田苗后防除阔叶杂草效果较好。为了节约农本和用工,在这2种药剂混合的基础上,可以加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50 g,达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兼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除草剂对白芨(Bletilla striata)的影响,筛选出对白芨无药害的除草剂,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用24种常用除草剂对一年生白芨苗进行了药害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下,50%乙草胺乳油、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0%氟噻草胺水分散粒剂、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40g/L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0%精喹禾灵乳油、69g/L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5%二甲戊灵悬乳剂、30%莎稗磷乳油、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剂、15%硝磺草酮乳油和30%草除灵悬浮剂对一年生白芨苗无药害。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测定分析方法研究了40.3%苯噻酰.吡嘧泡腾颗粒剂对水稻田间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杂草防除后田间不同高度层的透光率变化以及水稻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40.3%苯噻酰.吡嘧泡腾颗粒剂能有效控制水稻田间杂草,对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的综合密度防效为91.56%~99.80%,综合鲜重防效为93.02%~99.82%;施用40.3%苯噻酰.吡嘧泡腾颗粒剂后,水稻田间的透光率显著提高,有效改善了田间光照条件,增产效果显著。40.3%苯噻酰.吡嘧泡腾颗粒剂防除稻田杂草的推荐剂量为241.8~483.6 g/hm2。  相似文献   

12.
48%灭草松水剂防治水稻移栽田杂草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48%灭草松水剂对移栽稻田中杂草的防效显著且持久,施药60 d后,对鸭舌草、异型莎草和碎米莎草的综合防效仍保持在80%以上,且鲜重防效和密度防效一致;将杂草防除后,水稻田间中下部的透光率显著提高,离地50 cm处的透光率由4.38%提高至10.42%~12.82%;各处理区杂草的水、肥含量亦显著降低,稻谷产量明显增加。48%灭草松水剂施用剂量以每公顷936~1440 g为宜。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锄、乙草胺、油力和草除·精喹混剂、10.0%油力以及17.5%草除·精喹EC 5种除草剂分别对大田冬油菜进行处理.研究不同除草剂对冬油菜田间杂革的控制作用及对田间透光率和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7.5%草除·精喹EC对油菜田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苗期杂草的总体防效达到95%以上,随着时间的延长药效略有下降,成熟期时控草效果仍可达90%以上.各除草剂处理均能提高油菜产量(增5.1%~36.4%).其中以一锄和17.5%草除·精喹EC处理产量增幅最高,并能显著提高油菜田间的透光率、植株的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以及单株有效角果数.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8%丁草胺·吡嘧磺隆WP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8%丁草胺·吡嘧磺隆WP 226.8~525.0 g(a.i)/hm2对水稻移栽田的稗草、鸭舌草、节节草、异型莎草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重防效优于对照药剂60%丁草胺EC和10%吡嘧磺隆WP;并能有效降低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乙氧磺隆防除水稻直播田鸭舌草和莎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15%乙氧磺隆WG防除水稻直播田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Burm.F.)]和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的效果,并测定杂草防除对田间杂草氮、磷、钾、水分吸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乙氧磺隆WG 11.25~31.50 g(a.i)/hm2对直播稻田鸭舌草的防效为90.31%~100.00%,对异型莎草的防效为89.24%~100.00%.施用15%乙氧磺隆WG能有效降低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改善田间的光照和水肥条件,水稻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莎稗磷乳油防除杂草对水稻移栽田光照和水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300 g/L莎稗磷乳油对水稻移栽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杂草防除后田间不同高度层的透光率变化以及杂草水肥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用300 g/L莎稗磷乳油对移栽稻田中杂草的防除效果显著,综合密度防除效果和综合鲜重防除效果分别为90.96%~100.00%和91.31%~100.00%;有效防除杂草后,田间透光率亦显著提高,在水稻顶部冠层(距地表100 cm处)的透光率达到88.65%以上;同时有效地降低杂草的株数和鲜重,各个处理区杂草的水肥含量极显著降低;杂草防除有效改善水稻田间光照和水肥条件,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农作措施对油菜田杂草的生态控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稻草覆盖、增加作物种植密度及开沟深度等农作措施对油菜田杂草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稻草覆盖总体控草效果可达85%以以上,使油菜株间光照强度显著上升。增加油菜种植密度,可以增强植株整体竞争能力,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也逐步提高。油菜田开沟改变了田间的水湿条件,能显著降低田间恶性杂草牛繁缕、看麦娘及茼草的发生数量。农作措施在有效控制田间杂草危害的同时,使油菜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主棉区棉田杂草草害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江苏省主棉区棉田杂草有 1 2 4种 (含变种 ) ,隶属于 37科、 93属 ,其中恶性杂草有马唐、铁苋菜、稗、鳢肠、狗尾草、马齿苋、牛筋草、千金子和刺儿菜等 9种 ,区域性恶性杂草 1 3种 ,常见杂草 2 0种 ,一般杂草 82种。发生优势度最大的为马唐、铁苋菜、稗、鳢肠 ,是江苏各棉区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由于棉花耕作栽培方式的不同 ,导致杂草的发生有差异 ,在水旱轮作棉田 ,稗、千金子、牛繁缕等喜湿性杂草的发生优势度较大 ;而在旱连作棉田 ,狗尾草、牛筋草、刺儿菜、波斯婆婆纳、香附子、苣荬菜等旱生性杂草种群发生较多。江苏棉田的杂草危害基本上以 1~ 2级为主 ,3~ 5级出现的田块相对较少。各棉区发生的杂草种类亦有差异 ,沿江棉区的杂草危害最严重 ,沿海棉区和淮北棉区次之 ,里下河棉区又次之。就江苏各棉区棉田总体情况来看 ,旱 旱连作棉田杂草的危害程度比水 旱轮作棉田略高  相似文献   

19.
1999~2000年进行了90%盖萨林水分散颗粒剂(WG)防除春玉米田杂草的效果及对春玉米的安全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90%盖萨林WG对春玉米田的藜、本氏蓼、反枝苋、龙葵等阔叶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而对苍耳、苘麻及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差。春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适宜的用药量为90%盖萨林1620~1890(g·ai)/hm2(有效成份用量),对阔叶杂草总的株数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在上述推荐剂量范围内对春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20.
于春季利用倒置"W"取样法对广州地区不同种植年限及管理措施的叶菜田进行杂草群落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地区叶菜田杂草种类共有35种,属12科,25属。其中马齿苋、牛筋草、稗草、碎米莎草等为主要杂草。种植5年的菜田中以牛筋草 马齿苋 萹蓄等杂草为主;种植10年的菜田中以马齿苋 稗草 碎米莎草等杂草为主;长期种植的菜田以马齿苋 碎米莎草 凹头苋等杂草为主。种植5年的菜田杂草群落的香浓指数和匀度指数最大。在以人工防除为主的控草措施下,菜田中杂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最小(4.67)。通过聚类分析表明种植年限是影响叶菜田杂草群落结构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