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迷人的泥咕咕 儿时的记忆里,当我们跟着大人在庙会里穿梭,看着各式各样五彩斑斓的泥哨子,听着它们发出"滴滴"、"咕咕"、"嘟嘟"、"呜呜"等动听的声音时,谁不承认这是自然界里最美妙的音符呢? 如今,尽管孩子们的玩具多了,但造型古朴稚拙、纹饰色彩艳丽的泥咕咕仍然很讨孩子们的喜欢,并且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也开始关注它、挑选收藏它.泥咕咕已成为浚县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农耕文明下的浚县泥咕咕与古代鸟信仰崇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新词 《农业考古》2012,(1):126-129
河南浚县民间泥玩的统称为"泥咕咕",2006年5月20日,浚县泥咕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南省浚县的王学锋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知名度极高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类浚县泥咕咕题材丰富,战马、骑马人、花哨哨等军事题材占有较大的比例,却为什么以"泥咕咕"作为名称呢?其实,泥咕咕是农耕文明下民间鸟类信仰崇拜的深层民俗学意义,具有原生态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家参谋》2015,(4):52
泥咕咕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是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为用嘴能吹出不同的声音,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咕咕"。一、简介浚县泥咕咕有三大类50多个品种。主要有以三国、水浒和瓦岗军为原型的人物,以及老虎、狮子、大象和燕子、斑鸠、孔雀等形象的动物和飞禽。古老朴素、逗人喜爱的泥咕咕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浚县泥咕咕的特点是以黑色为底色,然后在底色上用自制的毛笔点画出各种花  相似文献   

4.
张新词 《农业考古》2012,(6):335-337
浚县"泥咕咕"是中原地区原始鸟崇拜的物化形态,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国家和社会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设置了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俗称"国保"项目。产生于农业文明与民俗活动中浚县泥玩——浚县泥咕咕被列为"国保"项目之一,民间艺人王学锋等  相似文献   

5.
赵武强 《农家顾问》2013,(12):26-27
9月7日上午.在重庆铜梁县东城街道飞凤村的一个养鸽场里.“咕咕”之声此起彼伏.青年农民阳攀正忙着给笼架里的鸽子添料。“他的3个养殖场里.养有4000多对肉鸽和蛋鸽,是铜梁县养鸽大王呢”,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小红介绍说。  相似文献   

6.
走进新疆兵团农四师六十四团三连的“巾帼科技养殖示范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块由兵团和农四师颁发的“巾帼科技致富示范园区”奖牌。一排排圈舍,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是那样的气派,干净整洁的鸡舍里不断传来“咕咕”的鸡叫声,贪吃的猪儿在圈里悠闲自得地吃着主人为它们配制的饲料……好一幅巾帼科技致富图。  相似文献   

7.
<正>浚县正月古庙会和泥咕咕这些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是中原民俗文化的缩影,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祈愿,洋溢着中华民族的情怀,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还会继续以其魅惑人心灵的强大力量吸引着人们前来朝圣河南浚县是我国古代商业最早发达的地区之一。"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从《诗经》里浩荡而出的《卫风》告诉我们,至少在2500年前这里就有了纺织品交易市场。子贡是孔子的高足,他的家就在浚县,至今在县城还存有祭祀子贡的"文庙"。  相似文献   

8.
笔者听说江苏连云港市岗埠农场水产养殖中心职工郁新华养殖的小泥鳅居然“游”出国门,出口韩国,便慕名前往,一睹为快。赶到郁新华的鱼塘时,只见郁新华夫妇正双双穿着长靴站在已抽干水的鱼塘里。郁新华拿着泥叉对着塘边进行挖掘,妻子则低头在挖过的地方认真寻觅。郁新华笑眯眯地告诉笔者,昨天泥鳅已经捕完,现在正在扫尾。郁新华说: “泥鳅的看家本领就是钻泥,最多能钻进泥里3米深,这不,捉完了水里的泥鳅,我们正在捉钻在泥里的泥鳅呢。”说话间,郁新华看准一个点,一叉挖下去,立即暴露出成团的泥鳅,妻子俯身将它们一一“捉拿归案”。说起全年泥鳅的收成情况时,郁新华抑制不住内  相似文献   

9.
近日,山东省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区牛头镇村建成了蚯蚓污泥处理基地,整个基地里排列着一条条灰色的泥垄,每条泥垄上还放置有一根黑色的微喷水管,工作人员正在喷水。基地负责人表示,他们这片蚯蚓污泥处理基地共有1100亩,这一条条泥垄就是蚯蚓的“家”,泥垄上的黑色微喷水管则是用来保持土壤湿度的,一般1天喷1次,干旱的时候1天喷2次。  相似文献   

10.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5,(4):103-104,114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是李白暮年写的诗。其中“壶中日月”是指道家生活的仙境。当然这“壶”不是紫砂壶。传说中紫砂壶的问世,是和一个怪异的和尚有关。和尚“引村叟指山中产土之穴”后隐去,村叟发现是“果备五色,灿若披锦”的紫砂泥。紫砂泥的出现,附会在一个怪并和尚身上,把做壶用泥“神”化了。其实紫砂泥是经宜兴陶工祖祖辈辈的长期实践发现的,用“本山土砂”制壶,“能发真茶之色香味”。紫砂泥并非泥土,它是矿体,是一种块状岩石,开采时质坚如岩石,是一种水云母、石英、高岭石类黏土,含较多铁矿物,含铁量高,助燃荆含量低,与陶土相差较大,这些紫砂泥都是夹杂在其他泥土矿中,大约开采1千吨原料,才能得到1吨紫砂泥,开采后,还要用机械和人工反复加工,才可成为制壶用的熟泥。  相似文献   

11.
<正>松花江下游的最大支流汤旺河流出小兴安岭后,环绕的第一个村子就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香兰镇新建村。曾经的新建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在几年的时间里,这个“老后进”完成了华丽转变,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近年来,新建村大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  相似文献   

12.
东沟县长山公社大顶大队有4000余亩水田,其中“狼屎泥”土壤约1500亩。“狼屎泥”土壤质地粘重,养分贫瘠,是一种缺磷土壤。在这种土壤上栽培水稻,若不施磷肥,稻株常呈现“缩苗”现象,植株矮,分蘖少,产量低。大顶大队于1970年开始进行“狼屎泥”  相似文献   

13.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1月25日,由中国花协梅花蜡梅分会主办,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第十届梅花蜡梅展览暨中国成都第三届梅花节”伴随着张济环先生的一首梅花诗的开场白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幸福梅林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4.
泥土的灵性     
正泥咕咕是浚县正月古庙会上的重要文化符号,以其独有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彰显出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魅力和中原人民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透视出中原人民纯真质朴的审美情趣。浚县庙会期间,在大伾、浮丘两山崎岖的山路上,随处可以看到路旁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竹编或荆条编织的篮子,还有守在篮子旁衣着朴素的老人、大姑娘和小媳妇。篮子上几乎都平摆着一个长方形的托盘,托盘上面  相似文献   

15.
探“亲”记     
腊月廿八,天虽冷,可我心里却火急火燎的,无论如何今天都要去看望我的“亲戚”武大哥。一到村口,武大哥在园子里铲菠菜,他直起腰招呼我:“他姑奶,年根忙你就别往我这跑啦!”已经有个把月没来了:我有些愧疚,“大哥,小诚爸还没回?”武大哥搓搓手上的泥:“女婿今晌午到家,也不知这趟挣得咋样。”“大哥,别担心,只要努力,日子不会差的。”  相似文献   

16.
当您跨入金华市北山生态场的大门,进入眼帘的首先是漂亮的办公大楼,整齐的厂房和花园式的环境,当您坐在场部宽敞明亮的会客厅里,牛蛙的“咕咕”叫声、鸟儿的啁啾歌唱以及随风飘来的阵阵花香会使您留恋忘返,当您登高远望,果园郁郁葱葱,一片生气,水面上一排排吊养的珍珠蚌排列得井然有序,谁能相信,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丘和泽国。北山生态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郊西北隅,系竹马乡政府所属的集体企业。该场于1991年4月开始兴办。  相似文献   

17.
在江西省德安县林泉乡屏峰村.有一片被竹篱笆圈起来的毛竹林.这里不时传出“咕咕咕”的鸡叫声.园子的主人是返乡创业的陈圣忠.这些鸡就是他引进的贵妃鸡。漫步园中.正在孵化的鸡蛋、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鸡仔、即将发育成熟的成鸡.  相似文献   

18.
《吉林农业》2005,(12):35-35
多日不洗澡的人在洗澡时会搓下一些“泥”来,其实这些“泥”不是外来的尘土,而是表皮新陈代谢的产物——角质细胞。  相似文献   

19.
“以前浇水浪费大,一到秋收时,机车总陷进泥里。”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团职工刘新荣说,“现在好了,浇地既不浪费水,又不担心拉运问题。”目前,位于七十团五连的9.69公里渠系防渗工程建成通水,这标志着2012年该团农业综合开发中渠系防渗和林床平整工作提前3个月竣工。  相似文献   

20.
金泥     
在惠山泥人一条街上,传唱着这样一首民谣:“惠山街,五里长,踏花归,鞋底香。”惠山的泥人人有多少,也许没有人统计得清楚。宋旭东不会做泥人,他的泥人厂却是无锡惠山的一块金字招牌。两年时间里,他把惠山的泥土变成了百万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