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作业前的准备(1)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各连接件是否可靠、各紧固件是否有松动、转动部分是否灵活,若有松动或卡滞现象要及时排除。(2)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加注润滑油。(3)检查万向节传动轴夹角,工作时不得大于10°,地头转弯时不得大于30°。(4)逐个检查刀轴、刀座的完好性,发现刀轴、刀座、刀片损坏或严重变形,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相似文献   

2.
1割台部分 1.1拨禾轮的调整( 1)高低的调整。拨禾轮弹齿应作用在被切割作物重心偏上的位置,小麦、水稻为茎杆 2/3处。( 2)前后的调整。收割的作物,无论是低或倒伏,拨禾轮处在最低位时的前后位置,都应保证拨禾轮弹齿与切割搅龙间隙大于 20mm,其弹齿倾角为 45°。( 3)转速的调整。靠机手通过割台左边的无级变速手柄来调节,顺时针转速升高,逆时针降低。 1.2切割器的调整( 1)当割刀处于左、右两个极限位置时,各动刀片中心线与相应的定刀片中心线重合(称为对中)。偏差不得大于 5mm。( 2)所有动刀片和切刀杆工作面应在一平面…  相似文献   

3.
水稻收割机的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与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水稻收割机的维护保养 (一)班保养内容1.动力底盘部分按相关的维护保养规范进行。2.经常检查各连接件的紧固情况,并紧固松动之处。3.检查各操纵部位是否灵活可靠,必要时进行调整。4.检查切割器刀片的技术状态,有严重损坏或刃口磨钝的,须及时更换。5.作业前和作业中,都要注意检查机器在运转中有无异常声响或摩擦卡滞现象。  相似文献   

4.
联合收割机使用前的调整检查□郭云杰主要技术参数的调整(1)切割间隙正常情况下,刀片应轻轻贴在定刀片顶面上,动刀片前端与定刀片的间隙不大于0.5mm,动刀片后端与定刀片的间隙不大于1.5mm。(2)定刀片平面误差该误差应不大于2mm。(3)动刀片、定...  相似文献   

5.
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在使用旋耕机中应注意以下 9点: ( 1)出车前应检查万向节两端的五根插销是否装好,刀轴和刀片是否变形,刀片是否紧固齐全。 ( 2)旋耕时应先接合动力输出轴,再挂上工作档,柔和松放离合器,同时操纵液压升降手柄,使旋耕机刀片逐步入土,随之加大油门,直到正常耕深为止。禁止在机组起步前将旋耕机先入土或猛放入土,以免使拖拉机熄火和损坏旋耕部件。 ( 3)旋耕时,万向节的倾角不大于 15°;地头转弯不切断动力提升时,倾角不大于 30°,并应减小油门以降低刀轴转速。 ( 4)地头转变或倒车时,必须提起旋耕机…  相似文献   

6.
(1)旋耕机负荷过大。原因是旋耕机入土过深或土壤粘重、干硬。排除方法:减小耕深,降低机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2)旋耕机作业时跳动。原因:土壤坚硬或刀片、万向节安装不正确。排除方法:降低机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重新检查,按正确方法安装刀片和万向节夹叉。(3)旋耕机间断地向后抛出大土块。原因主要是刀片弯曲变形或断裂、丢失。排除方法:校正或更换刀片,安装丢失的刀片。(4)耕后地表起伏不平。原因是旋耕机未调平,拖板位置不正确,机组前进速度与刀轴转速配合不当。排除方法,重新调平旋耕机和调整拖板位置;改变…  相似文献   

7.
1.旋耕机负荷过大:(1)旋耕深度过大。应减少耕深;(2)土壤过硬。应降低机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轴两侧刀片向外安装将其对调变成向内安装,以减少耕幅。  相似文献   

8.
(上接1999年第3期第22面)(4)割台部分。①切割部件铆合可靠,安装牢固。各定刀刃口、动刀片平面应保持在同一平面上,误差不大于0.5mm。②当刀杆长度大于3m时,刀杆窄面直线度为1.5mm,否则为1mm;刀杆宽面的平面度均为0.5mm。③动刀片齐全,每个刀片缺齿数不得超过5个,刀口不应有长于8mm的缺口或有3个以上小于8mm的缺口。④刀杆在护对器中的最大允许间隙为0.8mm。⑤压刃器与动刀片间隙不大于0.5mm,动刀片底面与护刃器刃口面或定刀片之间的最大允许间隙为0.8mm。⑥分禾器和扶倒器完好可靠。⑦螺旋输送器运送正常,与割台底板及后挡…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农业部农机零配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春)于1998年4季度对吉林、辽宁等9省(市)部分生产企业的农业机械刀片(农业收获机械切割器动、定刀片、铡草机刀片、旋耕机械弯刀)产品实施了国家监督抽查。本次共抽查22家企业的26种产品,占全国农业机械...  相似文献   

10.
《农机具之友》2008,(10):14-14
产品性能特点: (1)本产品为联合开发的新一代集青核桃剥皮、清洗为一体的综合加工设备。 (2)重量轻(156kg),体积小,便于运输,操作简单,使用灵活,加工效率高。 (3)本设备青核桃皮脱净率高于99%,核桃壳破损率小于0.5%。  相似文献   

11.
单圆盘甘蔗切割器结构参数对破头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试验数据,利用数学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破头率与单圆盘甘蔗切割器结构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Mathcad绘制数学模型曲线,研究单圆盘甘蔗切割器结构参数(刀片数、刀片切割角、刀片刃角)对破头率的影响趋势。研究表明:破头率随着刀片数的增加而减小;刀片切割角对破头率的影响不大;刀片刃角小于1...  相似文献   

12.
4GL-140型麦稻收割机的调整1.切割器(1)间隙调整动、定刀前部应紧贴,但允许前端有0.8毫米后端有1.5毫米的间隙,压刃器和摩擦片的间隙不得超过0.5毫米,但也不能压得过紧。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可通过调整压刃器、调直刀杆、加减垫片等方法解决。(2)动刀行程的调整动刀行程起止线,须与定刀片中心线重合,允许相错在5毫米内,否则应调整连杆长度。(3)检查动刀片和护刃器螺栓若动刀片齿残缺超过三分之一须更换,若刀片和护对器螺栓有松动,须将其铆牢和紧固。2.输送带(1)输送带张紧度的调整上、下输送带的张…  相似文献   

13.
《农机具之友》2006,(6):49-49
生产企业:河北农哈哈机械有限公司(销售电话:0311:83525684、83526451) 该机总结了国内外同类机具的优点,在机具刀片表面涂有合金粉,刀片耐磨,切削能力强,粉碎质量高。  相似文献   

14.
一、割刀堵塞 1.动刀片与定刀片间隙过大,塞草。排除方法:调整动刀片与定刀片之间的间隙,使其达到规定值。动刀片中心线与护刃器中心线重合时,动刀片前端应与定刀片接触,后端应有小于1mm的间隙。动刀片与定刀片前端小于0.5mm间隙,后端应该有小于1.5mm间隙。调整动刀片与定刀片配合位置,使动刀片运动到左右极限位置时,动刀片中心线与定刀片中心线重合,偏差应小于5mm。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保证麦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对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维护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对联合收割机使用前的检查1.1检查切割装置的技术状态。具体内容(1)各刀片的完好情况及铆接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一、旋耕后地表面不平的原因与排除 原因:(1)选用的刀齿型号不当,如弯形刀齿容易产生地表面不平的现象。(2)刀片安装方式错误,如采用弯的刀齿,安装中用内、外装法容易出现垄沟和垄台面不平;若采用交错装法,机耕后地表就较平整。(3)平土板漏装或安装位置过高,失出平土作用,或根本没有平土的功能,致使地表面不平。(4)旋耕机横向不水平,导致耕深不一致,深的一侧翻土多而地表高,浅的一侧翻土少而较低。(5)个别刀齿方向装反,使翻土向某侧集中而形成高低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7.
93ZP-0.9型铡草机 主要技术参数:刀片数量(个):3/4生产效率(t/h):谷草0.9 稻草0.8 玉米秸0.8 配套动力(kW):2.0~2.2 切草长度(mm):10、25/8、25 主轴转速(r/min):900 射程(m):3~5  相似文献   

18.
ZJH-1.7型悬挂式茎拜切碎还田机采用割刀水平旋转切碎茎秆,有碎秆质量好、割茬低等优点,但使用中我们发现原设计的动刀机构有其不合理之处(图且):1.动刀2.螺栓3.垫铁4.刀臂1.动刀刀片文短,长度仅为32cm,由于刀片短造成切碎范围小易产生漏秆现象。2.动刀机构的刀青是用8”槽钢焊合而成,在设定长度中刀片尺寸短刀劈必然长,而重量相应增加,运动惯性增大、轴承易损坏、立轴易折断。3.两动刀片央装在刀臂的外端上下平面上形成死连接,作业时遇到畦埂及复杂地形无退让性.给主轴造成很大冲击负荷,这是主轴折断的主要原因2-…  相似文献   

19.
旋耕机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1)旋耕机负荷过大,原因是耕深过大或土壤粘度大、土壤硬度高。排除方法:减小耕深或换低档作业;刀轴两侧刀片向外安装时,可将其对调变成向内安装,以减少耕幅。(2)旋耕机在工作时跳动,原因是土壤过硬或刀片安装不正确。排除方法:降...  相似文献   

20.
4L2.5B型悬挂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的静态调整,就是不受农艺条件的限制,对联合收割机的有关部位进行调整,求得最好的配合间隙与最佳技术状态;动态调整是在静态调整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的品种、产量、高矮、倒伏和成熟程度(即农艺条件的不同),对联合收割机进行适当调整,求得最佳使用状态。一、静态调整1.切割器的调整(1)切割间隙的调整。正常切割时,动刀片和定刀片前端的间隙应≤0.5毫米,后端间隙应为0.5~1.5毫米。间隙过大,不能有效地切割作物,间隙过小则增大切割阻力,严重时还会引起动刀杆折断。调整方法是在护刃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