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针对镇287井区部分油井含水上升、产能递减较快以及单井产能不稳定的问题,从地质方面着手,应用测井、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粒度分析、压汞分析等资料,对长81油层储层的岩石学、物性、孔喉及其非均质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1油层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属低孔、特低渗储层;发育粒间孔和溶蚀孔,孔喉组合类型属于小孔隙、微细喉道类型;储层控制因素主要为成岩作用和沉积环境。通过计算得出,长81油层储层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68,表明其非均质性较强。根据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分为3类,即Ⅰ类为优质储层,Ⅱ类为较好储层,Ⅲ类为一般储层。  相似文献   

2.
长2油层组为下寺湾油田川道区块的主力产层之一。通过铸体薄片和压汞资料等对研究区长2油层组储层的岩石类型、孔隙类型和结构特征以及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其中以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以粒间溶孔为主;储层物性具低孔、超低渗的特点;按孔隙结构类型将研究区储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4种类型(Ⅰ类储层是好储层,Ⅱ类储层是较好储层),且主要以Ⅱ类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3.
在屏蔽暂堵技术基础上,引入“理想充填理论”,并根据暂堵颗粒与地层孔喉最佳匹配原则建立暂堵新方法。通过对温西三区块储层物性研究,使用暂堵方案优化设计软件对该区块主力储层进行暂堵方案优选,建立完整的暂堵剂粒径分布序列对各种尺寸孔喉实施暂堵和保护,现场在温西三区块应用40井次。现场应用表明,应用理想充填保护储层新技术可使油井初期产量提高13%以上,储层保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华庆地区长6储层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是近年来开发的一个主力油气产层。通过岩石学、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研究方法了解到华庆地区长6油层组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蚀变作用以及溶蚀作用等;综合分析其成岩阶段位于中成岩阶段A期。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导致孔隙度降低主要原因;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砂岩的物性,是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鄂尔多斯盆地绥靖油田杨19区侏罗系延安组9油层组(Jy9)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指导,结合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系统研究了储层特征。研究表明,区内Jy9储层碎屑岩以灰白色、灰褐色中-细粒长石质岩屑砂岩和长石质石英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较高;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粒内溶孔,局部可见微裂隙;喉道以细喉为主,含少量中喉,分布不均;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2.0%~17.0%,渗透率多集中在8~15mD,属于中-低孔、低渗储层。  相似文献   

6.
靖安油田白于山地区最突出的特点是物性极差,岩性致密,该油田为我国目前发现的较大特低渗透性油田之一。因此研究该地讴的储层特征就显得尤为必要,以岩心测试分析资料、薄片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观察描述,对储层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主要发育粒间孔隙、溶蚀孔隙和微孔隙3种孔隙;喉道类型包括孔隙缩小形喉道、缩颈型喉道、片状喉道或弯片状喉道和管束状喉道,其中缩颈型喉道是研究区的主要喉道类型;研究区最.有利的储层为长4+52^2小层和长4+52^3小层,这2个小层可作为油田开发的主力油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港西油田产油气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等的研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储层损害的潜在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砂岩主要为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孔喉类型为中孔中喉-中孔细喉型组合类型。填隙物中的石英、黄铁矿、碳酸盐矿物和粘土矿物是造成储层损害的主要敏感性矿物,潜在的损害主要为酸化过程中的新生沉淀物与脱落微粒、固体微体迁移和与地层水不配伍的流体造成的地层损害。  相似文献   

8.
储层质量分析是石油地质研究的基础,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的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阴极发光等分析测试资料,从储层岩石组构、岩石组分的角度对陕北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致密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区内长8油层组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粒度细,填隙物含量高;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长石溶孔次之,为微孔-微细喉孔喉结构;储层物性较差,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岩石组构、岩石组分及成岩作用控制了储层质量。利用储层岩石组构估算了其原始物性,孔隙度为38%~42%,渗透率为5~10mD,原始物性一般。岩石组分中塑性碎屑含量高,抗压实作用弱,填隙物以碳酸盐胶结、绿泥石填隙为主,水云母、硅质次之,填隙物类型及较高含量影响了成岩作用及其强度,继而最终造成了长8油层组储层致密。  相似文献   

9.
储层的微观孔喉结构影响储层的宏观物性分布,对于油田有效的开采潜力储集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微观孔喉结构的定量评价研究较少。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海南福山油田流沙港组越来越多的测井解释矛盾层集中在试油不出液和出液产量达不到预期效果上,因此对孔喉结构的评价迫在眉睫。以海南福山油田流沙港组为例,在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试验的基础上,对微观孔喉结构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表征,在分析能够反映孔隙结构的众多参数的基础上,提出能够综合反映储层孔隙结构的单一的、定量化的参数压汞因子,利用压汞因子对储层产能进行了分级预测。并从沉积、成岩、构造等3个方面对微观孔喉结构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岩石学特征、孔隙特征、喉道类型、孔喉关系4个方面对洛带气田蓬莱镇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储层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粒度以细粒为主,分选中等;以粒间溶孔、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孔隙度主要集中在3%~15%,渗透率大部分大于0.2mD;储层为孔隙型储层;研究区分布面积最广的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最佳注入量设计和岩心不同剩余油饱和度的降压试验研究,认为表面活性剂应用于低渗油藏降压增注,影响作用效果的因素除地层的孔喉特征、合适的表面活性剂等固有因素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储层的剩余油饱和度。  相似文献   

12.
致密砂岩油藏是塔里木盆地石油增储上产的重要资源基础之一。台盆区志留系柯下段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套海相碎屑岩含油气储盖组合,储层为典型致密砂岩。依合2A井是新钻探的一口重要的区域探井,该井在志留系柯下段获良好油气显示,通过该井系统取心、取样分析,使深入研究这套致密储层特征成为可能。通过对岩心样品进行岩石薄片、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黏土矿物等系统测试分析,详细研究了柯下段致密含油砂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柯下段致密砂岩储层主要为细粒、细—中粒岩屑砂岩,岩屑含量高,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为特低—超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晶间孔、粒内孔等微孔隙,次为粒间孔;孔喉结构为细孔 —微孔微细喉型,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的特点可分为4类。造成储层致密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以及较弱的溶解作用,使得孔隙不发育,同时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孔隙空间和结构进一步变差,储层渗透性进一步降低,并具较强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pore topology inside grain bulks is necessary to predict the air traverse time and the cooling or fumigation pattern for the design of storage management strategies. Quantification of 3D microarchitecture of the inter-granular airspace in the grain bulks can als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edictive models of insect movement and for designing acoustic systems for insect infestation detection. In this study, inter-connected 3D array of void spaces was characterized by geometrical quantities such as specific surface area, pore throat size and nodal pore volume. These features were obtained from a 13.1 cm × 13.1 cm × 5 cm volume of wheat and pea bulks. The grain bulks were imaged using a high resolution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system at 200 μm resoluti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were computed based on 3D medial axis analysis of the void space in the images using 3DMA-Rock software and a high performance Polaris computer. The other features calculated were medial axis tortuosity, throat surface area and porosity from the 3D images. Characterization of pore throat network provides reliable observation for facilitating realistic prediction of permeability and the nature of air and gas distribution inside grain bulks.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笔者建立的自然多孔介质干燥分形孔道网络模型(袁越锦,杨彬彬,焦阳,等.多孔介质干燥过程分形孔道网络模型与模拟:I.模型建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2(3):65-69)的正确性,采用新鲜土豆切片进行热风对流干燥试验,并对干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形孔道网络模型模拟得到的多孔介质内部温度、水分含量的分布与响应较规则孔道网络模型的更接近试验结果;分形孔道网络模型能合理地解释目前常用干燥理论所不能解释的湿斑和不规则干燥前沿等现象;多孔介质的喉径分布对干燥有显著影响,喉径分布不均匀程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孔隙分形维数的大小与干燥时间无确定性关系。孔道网络模型考虑了多孔介质孔道细观结构对干燥过程的影响,在预测多孔介质内部水分分布与响应方面更接近真实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和验证聚合物分子尺寸与岩石孔喉尺寸的配伍关系,以河南油田东部老油区稀油油田为例,应用数学方法、微孔滤膜过滤方法和动态光散射方法,对开展聚合物驱条件下拟使用的聚合物的分子尺寸进行试验测定,得到了双河油田不同渗透率岩石能够匹配的聚合物分子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和验证聚合物分子尺寸与岩石孔喉尺寸的配伍关系,以河南油田东部老油区稀油油田为例,应用数学方法、微孔滤膜过滤方法和动态光散射方法,对开展聚合物驱条件下拟使用的聚合物的分子尺寸进行试验测定,得到了双河油田不同渗透率岩石能够匹配的聚合物分子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3储层岩心和铸体薄片等进行观察,结合测井数据分析,对其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储层孔渗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63油层组储层岩石以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的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储层孔渗特征表现为中低孔特低渗;中-细粒长石砂岩物性相对较好;粘土矿物和千枚岩岩屑含量增高,碎屑组分稳定成分降低,基质含量增高,孔隙不发育,导致物性变差;各成岩作用中,溶解作用对储层物性起建设性作用,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起破坏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沉积相研究,阐述了笔架岭油田东三段和沙一段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物性特征,分析了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该研究区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沙河街组沙一段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以原生粒间孔为主,东营组东三段孔隙类型以次生粒间溶孔为主;该研究区的储层属于中孔隙度、中渗透率储层;储层物性控制因素中,断裂是控制沉积微相及储层性能分布的主要因素,沉积微相控制砂体储层性质,成岩作用影响砂体储层性质。  相似文献   

19.
评价储层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储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以平均毛管压力曲线为基础,探讨了采用沃尔公式法确定储油层油的最小流动孔喉半径,从而确定油的最大含油饱和度的方法,并结合中国某油藏的实际压汞资料数据,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实施过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计算该地区的原始含油饱和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