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基于SWOT分析的河北省谷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和分析河北省谷子产业现状的基础上,采用SWOT方法分析了河北省谷子产业发展具有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据此制定了河北省谷子产业的发展战略:将河北省谷子生产区域划分为优势主产区、战略提升区和稳固发展区三个功能区,并确定相应的功能定位、主攻方向和建设目标,以促进河北省谷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155-158
河北省谷子成本的增长大于产值增长,种植收益呈下降趋势,但现金收益比较可观;谷子单产稳定且单产水平低,产值波动主要受价格波动影响;谷子成本上升主要是由于人工成本上升造成的;与河北省其他主要粮食作物相比,谷子单产和产值增长快,现金收益最高,排灌费最低,种植谷子有利于农业节水和农民增收。为解决河北省通过种植结构调整提升种粮收益、应对农业节水压力、提升谷子种植收益水平等问题,提出增加谷子播种面积、推广谷子种植技术、发展谷子适度规模经营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谷子生产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对河北省谷子农户、加工企业、科研人员和消费者调研的数据,分析了河北省谷子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推广先进技术、开发新模式和大力发展谷子加工产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区域谷子生产效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子生产的综合效益关系到谷子生产的发展前景。为了提高河北省谷子生产综合效益,2016年在该地区进行谷子实地调研,利用各县(市)谷子生产数据,采用密切值模型评价方法,对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的谷子生产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太行山区、太行山前平原和滨海平原区的谷子生产综合效益较高;燕山丘陵区和黑龙港低平原区的谷子生产综合效益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谷子种植优势区域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北省是谷子生产大省,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谷子的经济效益。文章针对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的分散性和区域优势作.用发挥欠佳等情况,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河北省农产品成本资料汇编》的谷子数据,选取合适的指标,采用比较效益模型(密切值法)对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进行优势区域分析,最后得出黑龙港低平原地区、太行山丘陵区、燕山丘...  相似文献   

6.
《河北农业》2022,(6):11-14
<正>为加快河北省谷子产业科技创新,有力推进谷子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国家粮食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一、河北省谷子产业现状河北省谷子种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禀赋优越,谷子类型丰富,既是短生育期夏谷、长生育期春谷适宜种植区,又是天然富硒小米优势产区。河北省是谷子生产大省,常年种植面积180万亩左右,总产40万吨左右,均居全国前3位,全省谷子产业年总产值75亿元,居全国第1位。  相似文献   

7.
以1949-2010年河北省谷子、小麦、玉米单产数据和2002年-2009年河北省138个县的谷子、小麦、玉米单产与面积数据为基础,比较分析了谷子单产的时空变化及与小麦、玉米单产的差距。结果表明,从时序上看,河北省谷子单产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一定的增长趋势,但增速减缓,与小麦、玉米单产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从空间看,2002-2009年各县的谷子单产总体呈增长态势,差异比较显著。单产较高的县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和低平原区,燕山山区和坝上高原区单产较低。谷子单产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谷子由主粮作物变为了调剂粮食作物,播种区域逐步被挤压到丘陵旱地区域,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科技进步水平低、病虫草鸟危害严重等。提高谷子单产水平应加强谷子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谷子科技水平和深加工水平,大力引导小米消费,研制适宜各类消费人群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生产效率低、效益低以及非适度经营规模一直是制约谷子生产的主要因素。在总结归纳河北省谷子生产效率和效益以及谷子生产经营适宜规模的基础上,从河北省谷子产业的科技支撑优势,自然环境、人文优势,以及市场贸易优势等3个方面阐述其发展优势。最后,提出了提高谷子生产效率、生产效益以及发展谷子适度规模经营,并为河北省乃至全国谷子生产提供科技支撑的相关建议:一是加大科研支持力度,提高谷子生产科技水平,促进谷子生产效益提升;二是研发新型简化栽培技术、完善机械化生产,促进谷子生产效率提升;三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增加生物有机肥的使用;四是提高河北省谷子规模效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五是完善河北省惠农政策补贴制度及监督机制,切实保障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北京农业》2010,(2):51-51
2010年1月9日,河北省杂交谷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财政厅、发改委组织专家进行的可行性论证,正式纳入河北省科技平台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1月9日,河北省杂交谷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财政厅、发改委组织专家进行的可行性论证,正式纳入河北省科技平台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1.
《河北农业科学》2005,9(1):F002-F002
国家谷子改良中心.依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始建于1985年.是农业部建设的全国12个农作物改良中心之一;也是河北省杂粮品种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下设品种资源与生物技术、遗传育种、杂粮改良、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研究室和综合办公室。现有职工44人,其中科技人员39人。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谷子产值成本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利用2004—2015 年河北省谷子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通过构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得到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对谷子产值的贡献率分别为0.86、0.07、0.34。在物质与服务费用中,机械和化肥的投入对谷子产值的增加明显。最后从投入合理性,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等方面提出发展谷子种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 5 0多年来河北省谷子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的变化和标准化生产优势 ,认为谷子生产发展的出路在于实施标准化栽培 ,逐步形成区域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谷子产业现状和技术需求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从谷子生产、品种推广、市场、科技支撑、成本收益等方面,阐述了河北省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河北省谷子产业存在的问题。从新品种选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产后加工增值技术、储运及信息技术等方面,对河北省谷子产业提升的技术需求进行了多层面分析。从科学规划谷子种植区域、加大研发支持力度,构建"市场+科技+基地+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深度挖掘粟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河北省谷子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是谷子生产大省,种植面积一直位居中国前列,尤其以山区丘陵地带居多。河北省太行山区是河北省谷子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其发展潜力很大,但目前也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为了实现太行山区谷子持续、快速发展,促使农民增收、社会增效,故以武安市谷子生产调研为例,利用专家访谈、实地调研和Excel表格分析等方法,分析河北省太行山区谷子生产现状。通过调查得出:河北省太行山区谷子生产受到劳动者素质低,劳动群体由老年、妇女组成,平均年龄52.8岁,小学文化占53.7%;几乎全部农民对补贴制度不清楚;生产分散、产业零连接;机械化水平较低。最后从5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一、谷子产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国谷子年种植面积约1300万亩,占世界种植面积80%,是主要生产大国。河北省是全国重要的谷子产区,2016年全省谷子种植面积223.95万亩,总产52.76万吨。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5,产量约占全国的1/4。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和燕山浅山区及黑龙港地区的邯郸、邢台、张家口、承德、保定、石家庄、衡水等地。谷子加工产业以原粮加工为主,从业企业(含家庭式加工厂)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谷子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普查并明确了危害河北省谷子的害虫有8个目20多科30余种,介绍了害虫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8月26日,河北省科技厅和张家口市政府在赤城县共同组织召开河北省杂交谷子现场观摩会,旨在加大宣传推介杂交谷子这一重大科技成果,让大家充分了解杂交谷子的创新优势,进一步调动各方力量,加快杂交谷子的研究、转化和示范推广进程,推进谷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5):F0002-F000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是由农业部和河北省共同投资,于1985年建设而成的国内乃至世界上唯一对谷子进行系统研究的科研单位,目前是国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和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中心的依托单位。随着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发展,通过延伸拓展战略的实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谷子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种植区域也从全省大面积种植变迁到区域性种植,面积减少和变迁均非常明显。为了研究谷子面积减少和区域变迁情况,通过图表分析、总结归纳、德尔菲法和密切值模型等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科研投入少、政策支持力度小、消费产品需求单一、其他大宗作物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外流、比较效益较低、谷子本身的生理特性等因素是影响谷子种植区域变迁的因素。进而提出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壮大科研力量,研发深加工产品,扩大消费群体,提高谷子政策支持,实行良种补贴,研发各种类型机械,加大谷子生产技术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