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在甘蔗区试中的应用和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用品种的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法分析了2002年度云南省甘蔗区域化试验的春植(新植)区试数据,同时对几个品种稳定性参数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回归系数的大小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品种稳定性差异的程度,其对稳定性的代表性要准确于其它稳定性参数,虽然用回归系数分析法较为详细准确,但是较为繁琐.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品种高产稳产性较简单,而且结果可靠.生产实践证明,分析结果和生产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以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b)、稳定性参数(ai)、高稳系数(HSC)为评价指标,对2013年广西省糯玉米区域试验(春季数据)的16个糯玉米品种进行高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高稳系数(HSC)位次与增产位次大体相同,且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与标准差(S)呈轻度负相关;其中,以庆甜糯2号、佳糯26、京科糯929的高产稳产性能较好。同时,结果还表明高稳系数法兼顾了稳定性参数的稳定性及平均产量的高产性,能较真实的反应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苦荞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了2006—2008年度国家(北方组)苦荞区域试验14个参试苦荞品种(系)的高产与稳产性,将所得结果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回归系数(b)只与产量的稳定性有关,而与产量(x)的高低无关;只有高稳系数(HSC)才能综合地表示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因此,高稳系数法是分析苦荞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4年浙江省晚粳稻区试验的10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粳稻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既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5.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水稻新品种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7年全国南方稻区区试中籼迟熟组11个参试水稻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水稻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稳系数法并辅以稳定性参数,对2013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A组国家水稻品种试验产量汇总结果的两个参数(分别是不同品种在不同试点产量的均值和不同品种在不同试点与对照比值的均值)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两个参照数所得结果在标准差、高稳系数及稳定性参数分析中都具有差异;以不同品种在不同试点与对照比值的均值作为参照数进行分析,反映的是各品种在各试点与对照比较的增、减变异情况,用该参数分析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稳定性更为客观、准确、完善,对生产指导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9~2000年度江苏省大麦品种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大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春小麦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稳系数法和常用分析方法相结合,分析了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14个参试小麦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并将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仅反映产量的稳定性,而与产量讷氏无关;高稳系数能综合地评价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而且应用时比较简便,若能与回归系数法相结合,则能进一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区试中玉米品种丰产稳产适应性评价方法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采用高稳系数(HSCi)法、稳定性参数(ai)及回归系数(bi)等方法,对2007年辽宁省引种区域试验晚熟组产量数据进行综合性评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HSCi可靠,简便易行,是区域试验中较为理想的一种品种丰产稳产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稳系数法在小麦区试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7 ̄1998年度山西省南部冬小麦中水肥区试中11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定性,并与常用的几种高产或稳产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分析法是分析冬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优质谷子新品种豫谷15丰产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谷子新品种豫谷15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方法]利用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法,以2009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对豫谷15的高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用高稳系数法估算豫谷15高产稳产性结果,与通用方法估测的高产稳产性结果相似,豫谷15不仅产量高,而且适应度高、变异系数小、回归系数小、高稳系数大,体现了高产基础上的稳产;中抗谷锈病、谷瘟病,抗逆性强。商品、食用品质兼优,有广泛的开发利用价值。[结论]豫谷15是一个高产、稳产、多抗、适应性强的谷子新品种,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夏谷区晚春播或复播种植。  相似文献   

12.
用Duncan、Finlay-Wikinson、Eberhart-Russell的方法和模式分析长江流域地区1980~1983年黄麻区域试验中9个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产量和稳定性参数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和不同的适应性。为提高区域试验分析的准确性,应把Bartlett方差同质性检验列为联合方差分析的一个基本检验步骤。其联合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以选用混合模型即品种效应为固定模型,地点、年份效应为随机模型较为确切。用两种不同模式和方法估算品种稳定性,Eberhart较之Finlay的方法为佳,其定义和标准更符合生产实际。产量与稳定性参数回归系数b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新品种在秦巴高海拔山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产量增产百分数、差异显著性、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和非参数度量法等多种分析方法 ,对 10个玉米新品种在高海拔山区 4个地点的适应性进行了系统聚类。结果表明 ,农大 10 8、农大 3138、陕资1号、成单 18号、97Q- 16 7和中单 32 1等 6个品种在高海拔山区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潜力和较强的稳定性 ,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7~2008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谷区组)产量汇总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长生07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长生07是1个丰产、稳产且对优良环境更适应的品种,是理想的高产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鲜食大豆区试高产性、稳产性分析方法的评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适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等4种分析方法,对参加2005年江苏省鲜食春大豆品种区试的各品种(系)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这几种方法均可用于鲜食大豆区试结果分析,且分析结果类似,但各有优劣:适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和高稳系数法计算简便,但结果粗放;回归系数法计算繁琐,但结果精确.笔者认为在鲜食大豆区试汇总时应使用回归系数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国家小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运用高稳系数法,对第4轮国家小豆品种区域试验的10个参试品种进行了高产稳产性分析,并进行了相关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品种XD-5的高产稳产性表现最为突出。运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品种的高产稳产性,不仅方法可行,而且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17.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红麻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高稳系数 (HSC)法分析了 1 992~ 1 993年度江西省红麻区域试验 5个参试品种 (系 )的高产稳产性 ,并与常规的几个评价高产、稳产的统计参数进行对比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高稳系数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衡量红麻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综合指标 ,计算简便 ,可用性强。  相似文献   

18.
几种稳定性分析法在大豆品种区试中的应用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2004年度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中熟组)资料,通过联合方差分析、F测验、新复极差测验、变异系数、回归参数法和HSC法,分别对吉农17和其它6个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HSC法评价各参试品种的优劣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吉农17、P9231和公交03-1212等品种增产显著,地点适应性较佳,显示其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稳系数(HSCi)法和适应性参数(ai)法,结合变异系数法、产量平均数及回归系数(bi)法,对2005年辽宁省中北部地区玉米品种布局试验的11个品种进行了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综合分析。通过高稳系数法分析得出,辽单127号、东单60号、铁单18号、丹玉39号(CK)、沈玉17号的高稳系数值较高,通过产量平均数与适应性参数联合分析法得出,辽单127号、东单60号、铁单18号的产量较高且适应性参数较小,通过产量平均数与回归系数联合分析法得出,辽单127号、沈玉17号、东单60号、丹玉39号的产量较高且回归系数较小。辽单127号和东单60号高产、稳产且适应性好,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可在试验地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应用高稳系数法综合评价玉米区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2009年重庆市玉米区域试验平丘A组12个参试品种(组合)的汇总数据为材料,采用常规的产量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高稳系数法对各玉米品种(组合)的高产稳定性进行基础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组合)的产量高稳系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7 7**),与产量变异系数呈显著负相关(r=-0.671 9*);常规产量稳定性分析中的回归系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明显(r=0.126 8),但与产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呈极显著(r=-0.788 5**,r=-0.779 9**)负相关。研究表明:高稳系数可以作为玉米区域试验中高产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