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皇嘉树,桔徕服兮。”著名诗人屈原在2400多年前就写下了伟大诗篇《桔颂》。几千年来,湖北省秭归县的柑桔产业经历了由自生自灭、任其自然发展到现在科学种植的新阶段,成为秭归农业的主导产业,对秭归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在科学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秭归柑桔生产仍然存在一些令人担忧、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柑桔的老家,品种资源非常丰富,在我国栽培已有四千年以上的历史。据夏书《禹贡》记载:在夏禹时代(公元前2205—2197年),即有桔、柚(香橙)、枳(酸橙)的栽培。两千多年前屈原在湖北秭归写的《离骚》中有《桔颂》一章。宋韩彦直《桔录》(公元1178年)记载浙江温州有柑八种、桔十四种、橙五种,共27种,凡种治、始栽、培植、去病、浇溉、采摘、收藏、制治、入药等都有详尽的记载,被世界公认为最早的柑桔专著。欧洲、美洲古代没有  相似文献   

3.
第八届中国(石门)柑桔节开幕式暨“快乐桔乡”文艺演出于10月15日在湖南省石门县秀坪园艺场柑桔园拉开帷幕。整个活动以土家民俗为主体,以颂桔为主题,突出表现桔乡儿女种桔、颂桔、品桔、欢庆柑桔丰收的热烈场面。被誉为天下第一鼓的千年苗寨大鼓,助威石门桔乡,“迎宾桔鼓”、“欢乐桔鼓”响彻桔乡。被誉为独唱金嗓子的解放军艺术学院独唱演员——常德妹子宋歌,深情歌唱《桔子红了石门红》。  相似文献   

4.
《中国园艺文摘》2009,(6):F0003-F0003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三峡工程坝区库首,是世界文化名人、伟人爱国诗人历屈原的故乡。1998年因兴建三峡工程,秭归县城移民迁建。十年来,秭归紧紧抓住历史性机遇,加快县城园林绿化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相似文献   

5.
闲情雅致     
<正>山桔本名是东风桔,作为药用植物名称是酒饼簕,别名山桔簕,与我们平素所说的山橘同科不同属,可不是屈原《橘颂》中所描绘的"曾枝剡棘,阛果抟兮"的橘树。因为多生长在南方近海岸线附近的缓坡地带,经过盆景中人善加利用,山桔逐渐发展成为岭南盆景艺林中常用的特色树种之一,前些年尚言其"新兴品种",如今在岭南地区盆景展览上已经多有见到。本期封面选用了朱本南先生的山桔作品《闲情雅致》。  相似文献   

6.
<正>湖北省秭归县是我国柑橘主产区,是中国最早命名的"中国脐橙之乡",早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写下不朽的《橘颂》传世,优越的自然环境及长期生产实践孕育出了丰富的柑橘种质资源。1998年发现了天然的柑橘杂交种-秭归橘橙(暂定名),在1999年重庆中柑所召开的"全国柑橘品种结构调整战略研讨会暨名特优新品种展示会"上获得推荐品种证书。为了弄清秭归橘橙的植物学与生物学的特征特性,笔者开展了多年的观测与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城市名片就是城市形象、城市品味。文化是城市“名片”的灵魂。《橘颂》是宜昌、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柑桔“品牌”。“宜昌蜜桔”是传承宜昌人民两千多年柑桔文化的有效载体。“宜昌蜜桔”作为一个拳头产品、一个支柱产业,宜昌蜜桔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成功申报,更为宣扬、传承宜昌柑桔文化提供了法律支撑。高视角谋划、大手笔实施“宜昌蜜桔”品牌战略,创新宜昌柑桔产业组织体系,打造“宜昌蜜桔”金字招牌,建设产地交易市场,有序使用“宜昌蜜桔”商标,这是把“宜昌蜜桔”打造成为绿色农业时代宜昌的又一城市“名片”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宜昌市将于10月20日举办中国宜昌首届柑枯节。柑桔期间,将上演大型桔颂歌舞,业举办桔颂诗词画会和花灯一条街等活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园艺文摘》2008,(6):F0004-F0004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三峡工程坝区库首,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1998年因兴建三峡工程,秭归县城移民迁建。十年来.秭归紧紧抓住历史性机遇.加快县城园林绿化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县城功能日趋完善,县城面貌焕然一新.2006年被评为首届“国家园林县城”。  相似文献   

10.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县,既是国家首批命名的“中国脐橙之乡”,也是“中国诗歌之乡”、“中国龙舟之乡”。解决脐橙销售困境的根本措施是加快市场网络建设;保持秭归脐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套马车是“发展晚熟品种、脐橙加工业、脐橙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11.
秭归县地处长江三峡工程库首 ,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 ,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带 ,是柑桔栽培最适宜区。 1958年我县从四川引进一批实生苗定植 ,1998年发现一株 4 0年生树具有明显的杂种特征 ,系桔与橙的天然杂交种 ,暂定名“秭归桔橙”。该桔橙主要特征如下 :果实成熟期特早 ,果实橙红 ,一般 9月下旬成熟。而国内育成或从国外引进的杂柑品种成熟期一般在 11~ 12月。果实外观像桔 ,似有红桔的“血缘” ,囊瓣似甜橙 ,具有甜橙风味 ;果皮比甜橙易剥离 ,但比桔稍难 ,果皮厚 0 2 5~ 0 4 6cm。果实无种子 ,分析可能为雌蕊败育。风味浓…  相似文献   

12.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三峡工程坝区库首,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1998年因兴建三峡工程,秭归县城移民迁建,东距宜昌市40公里,与三峡大坝一衣带水、紧紧相连,是三峡工程坝库首第一城。迁建十年来,秭归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扶持、对口支援等历史性机遇加快县城园林绿化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县城功能日趋完善,县城面貌焕然一新。2006年被评为首届“国家园林县城”。  相似文献   

13.
黄蓉 《花木盆景》2008,(2):22-23
秋实,成为迎春贺岁年宵花果的首选。 年桔是四季桔、金桔等小型桔和柑的统称,都属芸香科的灌木或小乔木。年桔品种繁多,是因为它们的属间和种间的植株常会自然杂交的缘故,以前也没有统一命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国脐橙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湖北秭归脐橙销售受到强力打压,且愈演愈烈。笔者在对市场、经销商、桔农等相关对象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本弄清了影响秭归脐橙销售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秭归脐橙销售,推动秭归脐橙产业高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柑桔粉虱已成为秭归脐橙的主要害虫,为害面积大,造成的烟煤病面积广.笔者通过实践,总结了秭归脐橙柑桔粉虱的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16.
本刊自本期始,特集苏轼所书“柑桔”两字作为题签。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四川眉山人。他生于四川,后又多年生活在浙、鄂、赣、粤、海南等柑桔栽培区域里,与柑桔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历代歌咏柑桔诗文词赋最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目前可以收集到的诗文就不下三十篇。在《楚颂卷》中,苏轼写道:“吾性好种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桔。阳羡在洞庭上,柑桔栽至易。得暇当买小园,种柑桔三百本。屈原作‘桔颂’。吾园若成,当作一亭,名之曰‘楚颂’”。他对柑桔的入迷如此可见一斑。他在另一篇诗赋中,热情赞美了一种由“黄柑”酿制的名叫“洞庭春色”的美酒,虽久已失传,也是值得今人探索。 苏轼不仅以诗文名世,他的书法在当时及后世也一直受人推崇。与其同朝的著名书法家  相似文献   

17.
清见桔橙及其在柑桔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清见桔橙来历及现状 清见桔橙(Kiyomi tangor,清见,)是日本园艺试验场东海支场(现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兴津柑桔部)以官川早熟温州蜜柑为母本,特罗维塔甜橙为父本,1949年杂交,1956年定植,1963年开始结果,1974年以“兴津21号”参加系统适应性鉴定试验,1979年推出的日本以有性杂交育种育成的第一个桔橙杂种。近年来日本发展较快,成为目前日  相似文献   

18.
本标准规定了宽皮柑桔鲜果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容许度、检验方法、包装与运输条件。本标准适用于温州蜜柑、碰柑(芦柑)、红桔、蕉柑、本地早、南丰蜜桔、砂糖桔、梗桔、早桔及桔橙、桔柚杂种等宽皮柑桔鲜果质量的分级、包装和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相似文献   

19.
仲春时节,桔乡石门一片忙碌。漫山遍野的桔林里,到处都是桔农们修剪、中耕、喷药、施肥的劳动身影。城里的石门县柑桔协会总部,咨询、求教热线响个不停,网站频频被点击……和着泥土的清香,桔乡交响曲环绕大地。成立不到一年的石门县柑桔协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正成为全县30万柑桔生产经营者维系产业的“钥匙圈”,海纳百川众星捧月的聚集效应日渐凸现。  相似文献   

20.
柑桔类果树·品种资源·无核优质丰产柑新品系———黔阳无核柑的 选育 5 (3)…………………………………………吉田、朋娜等脐橙新系在上海海岛的适应性研究  4 (3)………………………………………………四个脐橙品种在湖北兴山的引种表现及开发建议2 (4 )………………………………………………天然柑桔杂交种———秭归桔橙 3(2 6)………………“象山红”桔橙生物学特征及栽培技术 2 (3)………不知火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4 (6)…………………特晚熟柑桔良种———台湾“茂谷柑”在漳浦的表现 及主要栽培管理技术 5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