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4,(10):58-60
为求证乌苏里貉在非繁殖季节是否能够形成成熟的精子,选取雄性乌苏里貉,分3组,分别给予用药组公貉肌注不同剂量卵泡刺激素(FSH)、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每周2次、连续给药4周,对照组肌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间每隔10 d用游标卡尺测量两睾丸合并在一起的宽度。测量用药前3组公貉双侧睾丸宽度基本相同,用药10 d后与30 d后双侧睾丸宽度变化明显,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用药4周后处死公貉,取出睾丸放入Bown'S溶液固定24 h,制成石蜡切片,经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用光学显微镜检查睾丸切片,在用药组曲精细管和附睾管腔内有大量精子,而对照组没有发现精子。  相似文献   

2.
公猪睾丸性状精液品质及生殖激素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的目的是要比较约克夏公猪和长白公猪在睾丸性状、精液品质以及生殖激素方面的关系。试验采用 12头约克夏、3头长白性成熟公猪 ,测量各公猪两睾丸的长、宽、深 ,并采集精液 ,测量精液量、精子密度和活率。采精后对每头公猪耳静脉采血 ,并测定血浆中皮质醇、睾酮及雄烯二酮的浓度。结果表明 ,睾丸性状、精液品质及皮质醇、睾酮在两品种中没有明显差异 ,但雄烯二酮水平约克夏公猪组明显高于长白猪组 (P <0 .0 5 ) ,所有公猪的左睾丸体积大于右侧睾丸  相似文献   

3.
8只公火鸡自然光照下饲养,每隔10d收集一次血样和精样,连续5个月(6-10月份)。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浆的促黄体激素及睾酮浓度,并用常规方法估测精液品质。结果表明,血浆LH浓度从6月上旬到10月下旬逐步降低,其与白昼长度及湿度呈显著的相关性(r分别为0.553和-0.586)。血浆睾酮浓度的变化趋势与LH相似,血浆睾酮浓度与LH浓度、白昼长度呈显著的相关性(r分别为0.747和0.953)。射精量的变化与白昼长度的变化一致,相关系数为0.655。本实验还表明,LH与射精量呈弱正相关,而与精子密度和死亡精子百分数呈中等强度正相关(r分别为0.368、0.591和0.553)。睾酮浓度与精液品质指标皆呈弱正相关。公火鸡换羽时,血浆LH浓度、射精量,精子密度及死亡精子百分数显著低于非换羽期,睾酮浓度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1.性成熟:仔貉出生后8~10月龄性成熟,公貉较母貉稍有提前. 2.性周期:貉是1年1次发情动物,公貉睾丸从秋分开始发育,到1月底2月初睾丸质地松软,附睾内有成熟的精子,开始有性欲表现,并可进行交配,整个配种期可延续60~90天.  相似文献   

5.
1.性成熟:仔貉出生后8~10月龄性成熟,公貉较母貉稍有提前. 2.性周期:貉是1年1次发情的动物,公貉睾丸从秋分开始发育,到1月底2月初睾丸质地松软,附睾内有成熟的精子,开始有性欲表现,并可进行交配,整个配种期可延续60~90天.交配期结束后睾丸很快萎缩,5月份恢复静止期状态,直到秋分再次发育,呈年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试验检测了两广地区规模化种公猪站开放式和封闭式公猪舍公猪精液保存时间、精子活力、精液中睾酮含量以及睾丸体积。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粮和管理条件下,开放式种公猪舍种公猪精液保存时间显著高于封闭式公猪舍,睾丸体积显著小于封闭公猪舍,精液中睾酮含量极显著高于封闭式公猪舍。  相似文献   

7.
1.性成熟:仔貉出生后8~10月龄性成熟,公貉较母貉稍有提前。  2.性周期:貉是1 年1次发情动物,公貉睾丸从秋分开始发育,到1月底2月初睾丸质地松软,附睾内有成熟的精子,开始有性欲表现,并可进行交配,整个配种期可延续60~90天。交配期结束后睾丸很快萎缩,5 月份恢复到静止期状态,直到秋分再次发育,呈年周期性变化。母貉的性器官发育与公貉相似,卵巢大致也从秋分开始发育至第二年的 1月底2月初卵巢内有 发育成熟的滤泡和卵子,整个发情 期由2月初持续到4月上旬,交配后 受胎的母貉即进入妊娠期,产仔泌 乳期。非受胎母貉和断乳以后的…  相似文献   

8.
1非繁殖期公貉的非繁殖期较长,母貉的非繁殖期约7个月。在非繁殖期内要使貉的体况达到中等肥度,饲料的营养水平要比繁殖期低。貉在12~1月份,进入半冬眠状态,对营养物质需要较少,日粮的标准较低。这时每日可以喂食1次,既可节省饲料,又能调节和促进食欲。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将40只6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以0,3,6,9 mg/kg的剂量连续4周皮下注射As_2O_3溶液,观察睾丸和附睾病理变化,检测精子活力、血浆和睾丸中砷含量、睾酮含量、抗氧化指标(MDA、GSH-Px)、生殖相关标志性分子AR、GPx5和Miwi基因表达以及Miwi定位表达。结果显示,As_2O_3处理组中睾丸生精管畸形,管内生精细胞排列紊乱,附睾管内精子和生精细胞显著减少。随着As_2O_3浓度的增加,精子活力下降,血浆和睾丸中的砷含量增加,睾酮水平降低。在血浆和睾丸中,MDA和GSH-Px含量在6和9 mg/kg As_2O_3组显著增加(P0.05)。生殖相关标志性分子AR、GPx5和Miwi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Miwi在睾丸初级精母细胞中的定位表达随着As_2O_3剂量的增加明显降低。上述结果表明,As_2O_3诱导小鼠发生氧化应激,阻碍了小鼠的精子成熟和精子发生,导致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对非繁殖期和繁殖期貉的卵母细胞分别进行了体外成熟培养,培养液为TCM—199(液体,Gibco) HCG PMSG,培养条件为38.5℃、5% CO_2、饱和湿度.两类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 24 h后,分别用经肝素—咖啡因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受精后24h,经光镜和电镜检查发现:(1)非繁殖期的卵母细胞,精子不能穿入透明带,但透明带可  相似文献   

11.
光照对马岗鹅季节性繁殖活动和内分泌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光照对马岗鹅季节性繁殖活动和内分泌的调控。在整个试验期(2004.01.13-12.18)对照组接受自然光照,处理组接受人工控制的长短光照处理。在非繁殖期(4-7月份),对照组公母鹅血浆PRL浓度升高,LH浓度和公鹅睾酮水平降低,鹅换羽;在繁殖期(8-3月份),公母鹅血浆PRL水平下降,LH浓度和公鹅睾酮水平则上升。在处理组,延长光照均使公母鹅PRL浓度升高,LH浓度和公鹅睾酮水平降低,鹅群进入休产期并换羽;缩短光照则降低PRL水平,促进LH分泌和公鹅睾酮水平上升,鹅群进入繁殖期。整个试验阶段,两组中公鹅甲状腺素T3水平均无明显季节性变化,处理组和对照组母鹅平均产蛋48.8和26.3枚,前者比后者高85.6%。试验结果表明,长光照抑制,短光照促进马岗鹅繁殖活动,光照通过调节PRL和LH的分泌调控马岗鹅繁殖活动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湖羊具明显的早熟性。公羔平均76日龄出现一系列性行为,80日龄交配能射精,129日龄出现精子。3~4月龄本交能使母羔受孕。7月龄精液品质基本达成年羊水平。睾丸体积的增大与体重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966;与一次射精精子总数的相关系数为0.967。睾丸直径的增大与外周血液血浆的睾酮含量相关系数为0.59。睾丸体积在7月龄时有下降趋势。体重的增长,睾丸体积的增大,睾酮的分泌在2~5月龄时持续增长,而以4月龄增长的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3.
每年9月秋分节气之后,气候逐渐由炎热变凉爽,白昼时间迅速变短,夜晚变长,在这种光周期条件下,乌苏里貉生殖器官即开始发育(当年出生的青年貉)和再发育(二龄以上的成年貉)。9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种貉准备配种前期,种公貉睾丸到11月可发育增长到16~18毫米大,12月到翌年1月;为准备配种后期,睾丸进一步迅速发育;1月底至2月初。睾丸直径可长至25~30毫米,睾丸质地松软而具弹性。阴囊明显、下垂,附睾中已有成熟的精细胞。种母貉的卵巢及双角子宫,9月下旬随着秋季光周期的变化而开始发育,子宫逐渐增厚、变粗;到1月下旬至2月上旬,卵巢已产生成熟的滤泡。  相似文献   

14.
1公貉的发情鉴定 从群体上看,公貉的发情比母貉早且集中,一般为1月末至2月中旬,绝大多数公貉均具配种能力。公貉的睾丸膨大、下垂,具有弹性;活泼好动,经常在笼内走动,有时翘起一后肢斜着往笼网上淋尿,经常发出“咕咕”声,是其发情和求偶的表现。公貉是否具有交配和使母貉受孕的能力,还要通过放对试情和对精液品质的检查来验证。  相似文献   

15.
1饲养管理因素饲养管理的关键是饲料的营养水平,要按种貉的饲养标准,全价食喂,不宜过胖。有的公貉过胖不射精,母貉过胖则发情晚。在配种前1个月和整个繁殖期都要保证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补给,有良好的繁殖体况,才能确保母貉受胎率。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时期仔猪血浆睾酮含量和睾丸组织c-jun mRNA表达量进行了检测,以初步推测c-jun mRNA表达与睾酮分泌的关系,为进一步体外研究原癌基因c-jun对睾酮分泌的影响奠定基础。试验选择1、3、5周龄仔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睾酮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浆中睾酮含量;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睾丸组织c-jun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仔猪血浆睾酮水平随周龄增加而显著升高,其中3周龄时睾酮含量最高;c-jun在各周龄睾丸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3周龄仔猪睾丸组织c-jun mRNA表达量最高。因此,仔猪睾酮分泌与c-jun mRNA表达量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了秦川牛公牛血浆睾酮、17β一雌二醇的变化水平,研究了这两种性激素水平之间以及与其体尺、体重、精液品质六项指标的关系,分析了4月令血浆睾酮水平不同的公牛后期生长发育(12月龄)、精液品质(23月龄)以及性激素水平不同的公牛后裔初生重的差异;并对性激素水平能否应用于公牛早期选种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血浆睾酮、17β一雌二醇具有逐月龄增长、季节性差异的变化。两种激素水平之间无相关。11头青年公牛血浆睾酮的平均水平为4.44±3.22ng/ml,17β一雌二醇为45.02±8.13pg/ml,两者的比例为100∶1。血浆睾酮水平与精液量.精子活率、精子密度、精子存活指数均具有显著的(相关γ=0.6499、0.6245、0.7173、O。665,η=11),而17β一雌二醇与精液品质指标的相关不显著。公犊4月龄血浆睾酮水平与年均睾酮水平、16月龄睾酮水平,以及12月龄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日增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O.81(η=7)、0.92(η=5)、0.83、0.94、0.84、0.79 0.92(η=10)]。4月龄血浆睾酮水平高的公牛,后期生长发育快(12月龄),精液品质优(16月龄)。利用4月龄血浆睾酮水平对公牛后期若干主要种用性状进行早期选择可收到好的效果。测定公犊4月龄血浆睾酮水平,挑选其中水平高者留种,辅以外貌鉴定和血统分析,进行种公牛的早期选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深入探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日粮中添加l-精氨酸对公犬精液品质、生殖器超声参数及血清睾酮的影响,试验从沈阳市某警犬基地选取体重相近的4~5岁健康史宾格公犬20只,随机分为4组(n=5),分别为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和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和试验C组分别按体重每天在日粮中添加10,15,20 mg/kg l-精氨酸,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l-精氨酸,试验期为30 d。于试验第1,10,20,30天分别对各组的精液品质(精液量、精液、密度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生殖器超声参数(睾丸宽度、睾丸深度和附睾尾部厚度)及血清睾酮质量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第1,10天,各指标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第20天,试验A组、试验B组和试验C组的精液密度、精子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的精液密度显著高于试验A组和试验C组(P<0.05);试验B组和试验C组左右两侧睾丸宽度和睾丸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A组(P<0.05)。试验第30天,试验A组、试验B组和试验C组的精液密度、精子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的精液密度和精子活力显著高于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探究不同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对正常雄性动物生殖机能的影响,本研究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模型,将32只11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E)组、短期有氧运动(AAE)和长期有氧运动(CAE)组,运动结束后采集血液、睾丸、附睾样品,检测血清睾酮水平,分析睾酮曲细精管管腔面积和生精标志基因表达、精子形态等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EE组小鼠血清睾酮水平显著降低,睾丸类固醇转运蛋白STAR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且睾丸曲细精管和附睾管管壁形态不完整,精子总数降低,精子畸形率显著增加;AAE组小鼠睾丸发育及精子品质与对照组接近,但CAE组小鼠血清睾酮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睾丸类固醇转运蛋白STAR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睾丸曲细精管空腔面积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说明,长期有氧运动是提高小鼠生殖机能的有效方式,短期有氧运动无此效应,急性力竭运动有损小鼠的生殖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 貉是季节性一年发情一次的动物,母貉发情期为6—9天,交配最佳期(即性欲期)仅为2—4天。因此,掌握貉的发情规律,适时配种,是发展养貉的关键。 一、发情 幼貉9—10月龄性成熟,每年2月上旬至4月上旬是配种季节。公貉在整个配种季节内均有性欲,可随时参加配种;母貉多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发情配种。母貉发情情况如表1。 母貉发情周期可分为四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