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调整湖北桃产区品种类型,提高黄桃果品质量,2016-2017年间引进5个黄桃优良品种‘黄金蜜1号’、‘中桃金阳’、‘中桃金蜜’、‘锦春’、‘锦花’在湖北武汉地区进行栽培试验。经过5年的性状观察,5个黄桃新品种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等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且丰产稳产,适宜在湖北全省范围内种植。  相似文献   

2.
以17个中晚熟桃品种为试材,以主栽品种‘湖景蜜露’为对照,从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性状以及抗流胶病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熟品种‘中蟠11号’、‘霞晖6号’,晚熟品种‘圆梦’、‘锦绣’,极晚熟品种‘金秋红蜜’5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搭配种植可以延长桃果的采摘期,适合在浙江金华种植推广;‘金霞油蟠’在避雨设施齐全的条件下可以适当栽培;‘红花鹰嘴桃’、‘永莲蜜桃’适宜结合新农村建设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3.
以从江苏省农科院引进的15个桃品种(系)为试材,对照宁波市主栽的‘湖景蜜露’、‘玉露’桃品种进行比较,经适应性、丰产性、果实经济性状等综合评价,‘霞脆’、‘霞晖8号’、‘玉霞蟠桃’、‘美香’、‘金陵黄露’5个桃品种性状良好,成熟期适中,可在宁波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根域限制栽培具有控制树冠、促进果树成花的优点,适宜在主干形整枝的密植果园中应用,但不同品种桃表现不同。‘圆梦’桃是由‘湖景蜜露’和‘白丽’杂交而来的中晚熟新品种,为明确‘圆梦’用作南方密植品种的适用性,以浙江省桃主栽品种‘湖景蜜露’为对照品种,对其营养生长、成花量和果实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域限制栽培的‘圆梦’树体营养生长和枝条成花量与‘湖景蜜露’基本一致,且果型大小、糖度、色泽更优。  相似文献   

5.
对2个中晚熟黄肉桃品种‘锦绣’和‘黄金蜜桃3号’进行引种评价,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特征、生长结果习性、果实主要经济性状、适应性与抗性均表现良好,且‘锦绣’适宜性及抗性相对更好,适合在安徽六安推广。总结试验地管理经验,形成轻简优质栽培技术,将为2个品种的生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中间砧对桃‘霞晖5号’流胶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和生长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挖掘抗性中间砧在流胶病防控方面的运用潜力。以毛桃为基砧,毛桃‘黑姑娘’和流胶病高抗品种‘鄂桃1号’为中间砧嫁接‘霞晖5号’以及毛桃嫁接‘霞晖5号’(对照)为试材,调查‘霞晖5号’流胶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和生长势并测定果实品质。结果表明,‘黑姑娘’与‘鄂桃1号’中间砧能显著降低流胶病的病情指数,并呈现良好的矮化效果,具体表现为冠层高度降低,徒长枝和长果枝比例降低,中短果枝比例增加,其中‘鄂桃1号’中间砧的树体整体性状最佳。因此,建议在南方湿热地区选用流胶病的抗性种质资源为中间砧,来降低流胶病带来的损失,改善接穗的生长性状。  相似文献   

7.
2011年引进桃新品种26个,通过在闽侯县连续4年的观察、评价,认为‘03-1’、‘瑞红’、‘锦香’、‘锦绣’及‘黄金蜜蟠桃’在闽侯县综合表现优良。根据筛选出品种的特征特性,主要从建园、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和响应因子ARFs参与桃果实发育等生理过程。以两种红肉桃基因型(DBF、bf)的果实为试材,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PpABP1和PpARF6在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性。结果表明:PpABP1 和PpARF6在桃果肉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其中‘北京一线红’(DBF)和‘雪白桃’(白肉)分别在盛花后72d和74d表达量达到最大值,而‘黑油桃’(bf)中表达量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基因表达组织差异性分析发现PpABP1和PpARF6在花瓣中表达量相对较高;另外,在‘黑油桃’果皮、幼果、新梢和叶片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血桃1号"是以"小红袍"为母本、"湖景蜜露"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红肉桃新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鄂-SSV-AP-008-2015)并定名。该品种果实卵圆形,纵径8.3 cm,横径7.5cm。平均单果质量214 g,最大单果质量310 g。果实顶部微凸,缝合线浅、较对称,果面茸毛短、稀,果皮全面着玫瑰红色,成熟果实果皮与果肉不能分离。果肉浓红色,硬溶质,汁液少,纤维中,酸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我国乌蒙山区冬闲田闲置、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以19份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品种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综合评价试验,通过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在乌蒙山区冬闲田推广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结果表明:在相对干旱的年份,干草产量排在前3名的品种是‘伽利略’、‘青引1号’和‘青海444’,分别为15 941.55、15 744.67和13 831.14 kg·hm-2;营养品质方面,19份燕麦品种中,粗蛋白含量排名靠前的品种是‘贝勒Ⅱ’和‘青引1号’,并且二者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相对饲喂价值较高的品种分别是‘贝勒Ⅱ’、‘贝勒’、‘林纳’和‘青引1号’;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青引1号’、‘伽利略’和‘青海444’排名靠前,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可以作为乌蒙山区冬闲田的主推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1.
以‘红花鹰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单氰胺处理对‘红花鹰嘴桃’开花与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足量低温的累积是保证‘红花鹰嘴桃’正常开花的首要条件。当未经低温累积时,单氰胺(0.5-1.0%)对‘红花鹰嘴桃’叶芽、花芽解除休眠有积极效应,能部分消减低温累积不足对桃解除休眠后花粉发育负面影响;以1.0%单氰胺处理效果最佳,可促叶芽提前13d萌发,促花芽膨大后开花,花粉萌发率最高提升至27%。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合在乌兰察布地区旱作条件下推广种植的优质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品种,对12个国内外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在乌兰察布地区的产量性状差异较大,‘白燕1号’‘百事’‘摩登’和‘麦迪逊’4个品种的鲜草产量超过了20 000 kg·hm-2,干草产量‘麦迪逊’最高达5 892.23 kg·hm-2,干鲜比最高的是‘迪昂’和‘优牧1号’;粗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是‘迪昂’‘悍马’和‘优牧1号’,酸性洗涤纤维最低的是‘莫妮卡’,中性洗涤纤维最低的是‘悍马’,相对饲喂价值最高的为‘悍马’和‘莫妮卡’。叶占比对于燕麦品质的影响显著,与粗蛋白和相对饲喂价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16个指标中权重系数排在前5位分别是茎粗、株高、干草产量、穗占比和粗蛋白含量。综合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表现,兼顾高产优质,乌兰察布地区推荐‘悍马’‘迪昂’和‘优牧1号’。  相似文献   

13.
对引进四川内江的十三个桃新品种进行了低温需求量研究,所选的桃品种在当地都能满足其低温需求量要求其中,以0~7.2℃作为模型测得13个品种低温需求量均低于600小时,满足在当地的低温需求量要求.结果表现其中最高的为中桃3号为508h,低温需求量最低的为油桃旭日为191h。满足当地低温需求量并表现优异初选品种为台农甜蜜,海峡佳丽,中桃2号,中桃3号,极早518,和90-1-44。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杭州地区水蜜桃市场的果品质量、丰富现有品种,2011年从浙江大学果树研究所引进‘白丽’和‘赤月’二个品种桃,在杭州地区多点进行了试栽研究。经连续五年的观察、测定,这两个品种表现综合性状稳定优良,树体生长势强、果实端正、外观艳丽、品质优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丰产、有较强的抗病性和耐贮运性、贮藏性好,适宜在杭州及周边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美味猕猴桃‘徐香’、中华猕猴桃‘宜黄2号’、毛花猕猴桃‘赣绿1号’和‘赣绿2号’4个猕猴桃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梯度的赤霉素浓度和5个浸种时间进行处理,通过统计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时滞,探讨赤霉素浓度和温水浸种时间对猕猴桃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猕猴桃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均受赤霉素浓度和温水浸种时间的影响,其中‘徐香’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其次是‘赣猕1号’、‘赣猕2号’和‘宜黄2号’。‘徐香’、‘赣绿1号’和‘赣绿2号’、‘宜黄2号’种子发芽率最高所对应的赤霉素处理浓度和浸种时间组合分别为:0.6 g/L赤霉素+30 min温水浸种、0.4 g/L赤霉素+30 min温水浸种、0.6 g/L赤霉素+30 min温水浸种和0.6 g/L赤霉素+60 min温水浸种。不同品种猕猴桃发芽时滞也有一定差异,其中‘徐香’发芽最早,其次是‘宜黄2号’,‘赣绿1号’和‘赣绿2号’开始发芽最晚。  相似文献   

16.
对引入浙江余姚的‘朝阳1号’等5个甜樱桃品种进行避雨设施栽培试验,对其性状表现进行了观察研究。通过对各品种物候期、结果习性、丰产性、抗逆性和果实品质等观察和测定,以期为浙江余姚市甜樱桃产业发展筛选适生品种。结果表明,‘朝阳1号’、‘长丰1号’2个品种表现较好、适应性强、丰产性优、商品性好,可作为浙东沿海地区栽培发展品种。  相似文献   

17.
以‘苏植1号’杂交结缕草为研究对象,‘兰引3号’结缕草为对照品种,采用沙培试验控水处理,根据叶片萎蔫度、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电解质外渗率和土壤含水量4个指标对‘苏植1号’的抗旱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同时分析了两个品种的根系生长特性(根系干重、比根长)和干旱胁迫下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过程中,两个品种的叶片萎蔫度逐渐增大,土壤含水量逐渐下降,不同品种的变化趋势相似,胁迫结束时,两个品种的叶片萎蔫度、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电解质外渗率和土壤含水量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苏植1号’整体抗旱表现与‘兰引3号’近似。同时,相对于‘兰引3号’而言,虽然‘苏植1号’的根系干重显著较小,但是较大的比根长和干旱胁迫中期较高的Fv/Fm值很可能使‘苏植1号’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较小的根系生物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其重要的抗旱机制。总体来看,‘苏植1号’与‘兰引3号’抗旱性相当,但两者具有不同的抗旱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选用25个国内外育成的不同生态型饲草燕麦(Avena sativa)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并分析各品种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鉴选出适宜山西雁门关地区种植的饲草燕麦品种,为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青海444’生育期为74 d,属早熟品种;‘牧王’生育期最长,为88 d。‘白燕7号’和‘陇燕2号’干草产量最高,显著高于‘福燕A126’‘甜燕1号’‘甜燕2号’和‘青牧4号’(P <0.05)。2)各品种间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以‘甜燕3号’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低的是‘白燕7号’。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3.697 2%;聚类分析将25个饲草燕麦品种分为5类。综合分析表明,适宜在雁门关地区推广的品种为‘白燕7号’‘陇燕2号’‘陇燕3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不同保果剂和施肥量对澳洲坚果‘桂热1号’和‘HASE695’品种坐果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获得提高澳洲坚果产量和品质的最佳处理,为我国澳洲坚果的生产提供技术依据。试验每个品种设喷施3种保果剂,分别为喷施清水(CK)、喷施0.05%爱增美(B1)和喷施0.05%爱增美+0.1%氨基酸水溶肥料(B2),以及2种施肥量,1 kg菌肥株-1(F1)和2 kg菌肥株-1(F2),测定各处理坐果率、产量构成、产量以及品质指标,并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协调产量和品质的最佳保果剂和施肥量组合。结果表明,喷施保果剂提高澳洲坚果坐果率和产量。与CK相比,B2‘桂热1号’和‘HASE695’品种坐果率分别增加45.9%~65.2%和73.1%~120.9%,产量分别增加99.0%~125.5%和7.3%~46.5%。B2下‘桂热1号’和‘HASE695’品种坐果率分别以F2和F1较高,产量均以F1较高。B2F2处理‘桂热1号’品种坐果率较CKF1处理提高91.5%;‘HASE695’品种B2F1处理坐果率较CKF2处理提高134.4%。B2F1处理桂热1号’和‘HASE695’品种产量较CKF2和CKF1处理分别提高141.3%和46.5%。F1下,与CK相比,B2‘桂热1号’品种单株鲜果数和总糖含量显著提高,B1‘HASE695’品种鲜果重、鲜果横径、壳果重、壳果横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B2下F1‘桂热1号’品种单株鲜果数以及B1下‘HASE695’品种单株鲜果数和脂肪含量较F2显著增加。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桂热1号’和‘HASE695’品种3个主成分可分别反映原变量89.60%和96.12%的大部分信息。根据综合评价结果,B2F1和B1F1处理分别为协调‘桂热1号’和‘HASE695’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最佳处理。因此,在施用1 kg菌肥株-1下,喷施0.05%爱增美+0.1%氨基酸水溶肥料和0.05%爱增美可分别提高‘桂热1号’和‘HASE695’品种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2013-2016年通过田间试验,在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实验场对2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宜河北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的苜蓿年干草产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建植当年各苜蓿品种平均年产量最低,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中苜5号’的4年总干草产量最高,‘SR4030’等6个品种的总产量低于对照品种‘中苜1号’,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第1茬产量最高,随着茬次的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第1茬与年产量之间的关联度最高;秋眠性3~6级的品种丰产性和产量稳定性综合评价较高。综合4年试验结果,‘中苜5号’、‘中苜1号’、‘SR4030’、‘巨能551’、‘BR4010’、‘MF4020’、‘SK3010’和‘WL363HQ’产草量高,具有潜在的推广价值,适宜在河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