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在浙江台州地区引种的22个猕猴桃品种为试材,对猕猴桃果实的成熟期、果实大小、果肉品质、贮藏性等进行了综合观测评价,结果表明,猕猴桃品种果实性状存在较大差异,果实形状、大小、果肉色泽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红阳’、‘徐香’、‘东红’、‘红华’、‘庐山香’、‘金艳’、‘海艳’、‘玉玲珑’的果实品质综合性状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2.
为筛为筛选出适宜广西来宾市露地种植的草莓优良品种,引进了‘妙香7号’、‘红颜’、‘红玉’、‘宁玉’4个草莓品种并开展种植试验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妙香7号’、‘红颜’、‘红玉’、‘宁玉’4个草莓品种在露地种植条件下平均单株产量在0.172~0.292 kg之间,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在18060~30660 kg/hm2之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8.35~10.92 %之间,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在5.59~7.35 %之间。这些草莓品种产量较高,果实品质接近或优于本地主栽品种‘甜查理’,抗性中等或偏弱,在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情况下可选择作为‘甜查理’的重要补充。选出适宜广西来宾市露地种植的草莓优良品种,引进了‘妙香7号’、‘红颜’、‘红玉’、‘宁玉’4个草莓品种并开展种植试验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妙香7号’、‘红颜’、‘红玉’、‘宁玉’4个草莓品种在露地种植条件下平均单株产量在0.172~0.292 kg之间,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在18060~30660 kg/hm2之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8.35~10.92 %之间,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在5.59~7.35 %之间。这些草莓品种产量较高,果实品质接近或优于本地主栽品种‘甜查理’,抗性中等或偏弱,在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情况下可选择作为‘甜查理’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2015年底,湖北十堰首次引种中熟大果形绿肉美味猕猴桃‘中猕2号’,进行了区域适应性栽培试验。经过连续4年对该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长结果习性、果实品质指标的观察记录与测定,结果表明:该品种树势强旺,果实椭圆形,具灰褐色不易脱落长硬毛,平均单果重117.4g,果肉翠绿色,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4%,干物质含量21.68%,维生素C含量0.65mg/kg,风味浓郁,平均产量27.6t/hm2,具有早果、丰产、稳产、耐贮藏的特性。总结了该品种在当地建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方面的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早熟抗溃疡病猕猴桃优系‘JS67’的选育过程,阐述了‘JS67’的植物学特征、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等。该优系平均单果重78.6g,果实卵形,果肉黄色,肉质细腻,风味甜,香气浓郁;后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1%,总糖13.2%,总酸1.2%,维生素C 792mg/kg。在湖北省建始县,果实8月下旬成熟,丰产稳产,抗溃疡病。  相似文献   

5.
‘玉谭蜜荔’是由海南原生荔枝资源中选育出优质高产品种,于2013年通过海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其果实平均单果重20.60g,可食率74.50%,穗果率高可达到21以上,6年生单株产量达到30kg。果实成熟时颜色鲜红至紫红色,有浓郁蜂蜜香味。在海南‘玉谭蜜荔’果实6月上旬成熟。  相似文献   

6.
‘NH003’是从湖北宜昌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中选育出的软枣猕猴桃雄性优系。该优系树势强,花枝率96%,花白绿色,呈多歧聚花序;花冠直径2.4cm;花瓣5瓣,基部分离;花柄长2.9cm,萼片5~6枚,绿色;花粉萌发率为56.1%。染色体倍性为四倍体。对软枣猕猴桃品种‘金香红’授粉坐果率高,果实品质优良。在武汉市,‘NH003’在3月上旬萌芽,4月下旬开花,花期长9-12d,能够覆盖本地早熟软枣猕猴桃雌性品种(‘红宝石星’、‘金香红’和‘金红贝’等)的开花期。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外源钙制剂在采前处理后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及贮藏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CaCl2、Ca(NO3)2、氨基酸钙和糖醇钙等4种钙制剂以不同浓度在果实采收前进行喷施,研究不同钙制剂对‘红阳’猕猴桃可溶固形物、总糖、总酸、Vc、果实中钙含量、贮藏后品质变化及腐败率等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红阳’猕猴桃在实际生产中运用的钙制剂种类和施用浓度。其结果表明,1.0%的CaCl2能提高‘红阳’猕猴桃果实的可溶固形物、总糖、Vc含量,减少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的霉变率,其效果优于其他3种钙制剂。该研究结果对‘红阳’猕猴桃采前外源钙制剂的施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江西省赣南地区果树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软枣猕猴桃‘红宝石星’先后被引进栽培。通过连续3年(2017-2019)对其在亚热带赣南地区生长适应性、物候期、果实品质等系统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其植株生长势较强,四倍体,在田间未发现溃疡病等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耐热性;伤流期在2月中旬,萌芽期在3月中旬,花期在4月上旬,花期长达6-7 d,8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下旬开始落叶进入休眠期;该品种果实呈长椭圆形,果形指数为1.51;平均单果重为25.85 g,最大可达32.49 g;丰产性能较强,三年生猕猴桃亩产可达500 k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60%,干物质含量为16.84%;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为17.30%,可滴定酸含量低,为0.83%,风味甜香;在亚热带赣南地区,该品种果实维生素C与花青苷含量积累较低,分别为107.43 mg/100g FW和0.21 mg/100g FW。综上所述,‘红宝石星’软枣猕猴桃在亚热带赣南地区表现出适应性强、抗性强、丰产、果实糖度积累显著增加、综合性状良好等特点,但其维生素C与花青苷含量较低,在赣南地区栽培时可采用适当遮阳、套袋等技术措施,有利于促进维生素C和花青苷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目的】引进和培育早熟优良荔枝新品种,进一步优化海南荔枝品种结构。【方法】基于‘桂早荔’早熟、优质、丰产稳产等经济性状,引进该品种在海南陵水进行适应性及生产试验研究,以当地主栽品种‘妃子笑’以及特早熟品种‘三月红’为对照,观察其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物候期、果实性状等表现。【结果】自2005年以来‘桂早荔’先后引入到海南省陵水县本号、文罗等乡镇种植,经过多年的引种观测,发现‘桂早荔’能够很好地适应引种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树体生长健壮,成花比较容易,开花坐果正常,病虫害发生一般,果实品质性状优良,丰产稳产性较好,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8000 kg。果实成熟期在4月中旬,比当地主栽品种‘妃子笑’提早成熟15 d左右,具有很好的早熟优势。引种期间,该品种于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结论】‘桂早荔’为早熟品种,综合经济性状良好,值得在海南陵水等荔枝早熟产区适度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金艳’猕猴桃是江西省近年广泛引种的一个黄肉猕猴桃品种,为了解其引种表现及合理科学地进行栽培管理,本研究从江西省宜春市、赣州市、上饶市等几个‘金艳’猕猴桃栽培面积较大的产区采集样品,对其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金艳’猕猴桃的外观品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果形指数差异相对较小,果实均呈长圆柱形。内在品质同样具有较大差异,产自寻乌县的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含量、抗坏血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为所有产区中最大;产自奉新县的果实具有较高的果实硬度与糖酸比,其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为所有产区中最小。综上可知,产自寻乌县的‘金艳’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表现相对较好,表明‘金艳’猕猴桃比较适宜在江西省赣南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果实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C,享有“水果之王”的美称,近年来发展迅速。江苏省气候适合猕猴桃的生长,栽培面积逐年增加,本文对四个猕猴桃优良品种‘青皮红香’、‘早鲜’、‘翠香’和‘晚红’在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进行了观测。四个猕猴桃品种果实各具特点,且与其他地区的表现有所差异,‘青皮红香’果皮无毛,红肉,但在南京果肉为绿色,其他果皮品质也不佳;‘早鲜’成熟早,在南京8月中旬即可成熟,耐贮藏,果实重量达到91.03 g,且维生素C含量较高,为82.13 mg/100g,但口味偏酸;‘翠香’果皮易剥落,果肉翠绿,可溶性糖含量(9.56%)和糖酸比(8.25)较高,口味佳;‘晚红’果肉绿,果心周围具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9.11,但果实较小,为62.92 g。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为了引进适宜海南种植的荔枝优良新品种,增加海南荔枝品种多样化。在海南澄迈永发科研基地引进‘岭丰糯’进行种植,观察其高接换种后砧穗亲和性、植物学特性、农艺性状、果实品质性状等表现。经过8年的引种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岭丰糯’进入稳定挂果期后,其果穗相对整齐,果实外观色泽鲜红美观,果肉风味香甜细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8.6%,焦核率95%以上,综合果实品质优良,平均每666.7 m2产量846.6 kg,果实成熟期为五月底至六月上旬,与当地主栽对照品种‘妃子笑’和‘白糖罂’错峰上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及发展优势,适合作为海南北部优异特色荔枝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以8个猕猴桃品种(‘海沃德’、‘米良1号’、‘徐香’、‘金香’、‘哑特’、‘翠香’、‘农大金猕’、‘金魁’)为试材,连续两年分析猕猴桃叶片氮、磷、钾、钙、镁、铁、锰、铜、锌、硼等10种元素含量的生长期变化特点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猕猴桃品种叶片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海沃德’叶片氮、磷含量较高,钙、镁含量较低;‘米良1号’叶片氮、钙含量较高;‘翠香’叶片钙含量较高,氮、磷、钾含量较低;‘农大金猕’和‘金魁’叶片氮、钾均较低。猕猴桃叶片氮、磷、钾含量从坐果期至果实快速膨大期不断下降,之后在果实缓慢生长期和果实充实成熟期氮持续下降,钾维持稳定,磷则有所回升;叶片钙、镁、铁、锰、锌、硼含量均随着生长期的推进而呈升高趋势,但不同元素初始升高和后期稳定的时间点略有差别。叶片氮、磷与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钙、镁、铁、锌、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钙、镁、铁、锰、铜、锌、硼等中微量元素之间多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生产上不同猕猴桃品种的科学施肥和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鲁枣2号’为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大果、早实丰产、抗病、抗裂果的早熟鲜食品种。该品种在山东泰安果实8月中旬着色,8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80~85天。果实长椭圆形或长倒卵形,平均单果重15.5g,最大果重23.4g。果皮紫红色,果肉厚,绿白色,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7%,可食率96.2%。果实抗病、不裂果。早实丰产性较强,四年生树平均株产8.5kg。已在山东、山西、河北、陕西、湖南、云南、新疆等省区引种试栽和应用推广,生长结果表现良好。2009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12月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观音绿’荔枝品种是2012 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晚熟荔枝新品种,于2016年4月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试种。引种结果显示,该品种适应泸州地区环境条件,与泸州地区主栽的‘大红袍’荔枝品种嫁接亲和性好,容易成花,成熟期为7月下旬—8月上旬。引进的‘观音绿’荔枝品种平均单果质量24.2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可食率85.0%,主要果实经济性状保持了原有的优良特性,成熟期比原产地晚20 d左右,延长了该品种在全国范围内的鲜果上市期。引进的‘观音绿’荔枝品种的平均单果质量、可食率、焦核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当地主栽的‘大红袍’荔枝品种,成熟期比‘大红袍’荔枝品种迟15-20 d,初步判定引种成功,对丰富泸州地区优质晚熟荔枝品种和调节品种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美味猕猴桃品种‘金魁’为试材,分别于盛花前后不同时期进行“零芽”修剪,对处理枝条的果实大小、干物质含量、糖、酸、Vc含量等主要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多维价值理论方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零芽”修剪时期,为优质高效猕猴桃园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零芽”修剪果实单果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过早或过晚修剪,果实可滴定酸偏高,固酸比偏低;但对它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通过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显示,各“零芽”修剪时期的综合果实品质均高于对照;随着“零芽”修剪时间的推移,‘金魁’猕猴桃综合果实品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盛花后20±2d为‘金魁’猕猴桃的最佳“零芽”修剪时期。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江西赣南地区猕猴桃主栽品种‘东红’为试材,调查其结果母枝粗度分布范围并划分为5个等级粗度,探究不同等级粗度结果母枝‘东红’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差异,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可为‘东红’猕猴桃冬季修剪时适宜结果母枝的选留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粗度结果母枝的‘东红’猕猴桃在果实风味品质、色泽指标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结果母枝粗度在10-12 mm时,单果重、果实横纵径均最大;结果母枝粗度在8-10 mm时,果实干物质、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可溶性固形物、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均为最大;随着结果母枝粗度的增加,果肉色调角、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固酸比、糖酸比上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表明,‘东红’猕猴桃结果母枝粗度为8-10 mm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佳,随着结果母枝粗度增加,果实综合品质下降,结果母枝粗度为16 mm以上的果实综合评价最低。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是异花授粉植物,生产上需要进行人工授粉。为探究不同授粉方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汉美’、‘汉香’、‘武当1号’、‘中猕2号’、‘海沃德’5个品种进行了3种不同授粉方式的试验,以自然授粉作为对照,比较了坐果率、畸形果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种子数、可溶性固形物等果实品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授粉方式都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猕猴桃坐果率、单果重量、果形指数、种子数,可降低畸形果数量,其中以授粉枪+商品花粉(处理3)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桂龙1号’是从广西龙眼优良实生变异单株中选育出的龙眼新品种,2014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南宁,该品种果实7月15日到7月20日成熟,平均单果重为11.7g,果实可食率为 67.9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5%,果肉不流汁。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了解我国猕猴桃的育种成果,系统收集并分析了 1978-2018 年中国报道育成的 191 个猕猴桃品种(含品系,下同),并绘制了以主要品种为亲本育成品种的系谱关系图。育成的猕猴桃品种中,实生选种的147 个,(占76.96%),其他依次是杂交品种34 个(17.80%)、芽变选种8 个(4.19%)和诱变品种2 个(1.05%)。根据育成品种的种类分类,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101 个(占52.88%),其次为美味猕猴桃(A. deliciosa)54 个(28.27%);雌性品种 180 个,黄肉、绿肉和红肉品种分别占 46.67%、40.55%和12.78%;雄性授粉品种 11 个,占 5.76%。果实成熟期明确的 169 个品种中,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分别占 24.26%、43.20%和32.54%。191 个育成品种共涉及直接亲本 181 个,其中野生种116 个(占64.09%),遗传贡献值为 60.73%。通过对其亲本的统计和分析,发现‘红阳’和‘海沃德’的衍生品种最多,分别为18 个和13 个,为我国猕猴桃育种中最主要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