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15期《24-表油菜素内酯对"赤霞珠"葡萄品质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作者柳巧禛等)报道,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果实为试材,外源喷施24-表油菜素内酯(EBR)0.05、0.10、0.50 mg/L于葡萄果穗,测定葡萄果实品质和蔗糖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EBR 0.05 mg/L处理促进了赤霞珠葡萄果实中花色苷、总酚的积累,EBR 0.05 mg/L处理促进了赤霞珠葡萄果实中单宁的积累,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3年生夏黑葡萄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整形方式对果实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着色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整形对夏黑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存在差别,H型整形能显著提高果实大小、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花青苷含量,促进果实着色,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其中,H型(包括HB,HL)整形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T型的提高了3.18%和0.6%,比V型的提高了10.48%和7.71%;果皮中花青苷含量的大小依次为HB〉HL〉T〉V。  相似文献   

3.
正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9期《独龙干与斜干水平树形对"赤霞珠"葡萄品质的影响》(作者张军翔等)报道,以"赤珠霞"葡萄为试材,通过2013、2014年对赤霞珠葡萄果实总糖、总酸、p H值以及葡萄酒的总酚、花色苷的测定,研究了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独龙干与斜干水平树形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斜干水平树形葡萄果实的含糖量显著高于独龙干,同时能保持较高的酸度和较低的p H值;通过对葡萄  相似文献   

4.
正据《核农学报》2016年第6期《葡萄果实转色过程中线粒体呼吸代谢变化》(作者陈伟等)报道:为明确线粒体呼吸代谢与果实成熟期间颜色形成的关系,以夏黑、巨峰和金手指等3种葡萄为试材,探究果实成熟期间颜色、总花色苷含量、呼吸强度、内源乙烯产生和线粒体呼吸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夏黑和巨峰葡萄果实的果皮颜色指数值(CIRG)和总花色苷含量随着果实成熟呈上升趋势,而金手指葡萄果实CIRG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南方果树》2022年第1期《钙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刘鑫铭等)报道,为研究不同钙处理对采后贮藏期间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综合影响,以4年生避雨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糖醇钙和硝酸钙两种不同类型的钙肥,叶面、果穗喷施及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两种施肥方式。结果表明,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糖醇钙肥1500倍液处理的果穗质量、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好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贮藏期间果梗褐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试验     
正摘叶处理影响葡萄果实品质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22期《高温干燥气候下不同摘叶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蔡军社等)报道,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在果实转色期进行去除结果枝果穗下全部叶片(A)、保留靠近果穗1片叶(B)和结果枝果穗下叶片去叶不去叶柄(C)等3种摘叶方式,研究不同摘叶方式对吐鲁番高温干旱区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摘叶方式与对照(CK)相比,对果穗质量、枝条成熟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7.
桑椹成熟过程中主要色素类物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桑椹成熟过程中的主要色素类物质组成与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改善桑椹鲜果产品色泽和合理开发利用桑椹色素提供理论依据。采用80%丙酮提取法和pH示差法分别测定桑树品种大10、97-68、选26不同成熟期桑椹中的叶绿素及总花色苷含量,结果表明桑椹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而总花色苷含量逐渐升高,其中桑椹成熟后期大10的总花色苷含量是97-68的2.2倍,分析认为总花色苷积累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桑树品种桑椹色泽差异的原因之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桑椹成熟过程中主要含有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C3R)和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Pg3G)3种花色苷组分,3种组分的变化为:C3G和C3R存在于桑椹整个成熟期,是桑椹中的2种主要花色苷组分,且C3G呈逐渐增加趋势,C3R呈先增加后微量减少,至后期迅速、大量增加的趋势;而Pg3G在桑椹成熟生长的初期检测不到,然后呈先增加后减少,至后期迅速、大量增加的趋势。在生产上可将桑椹中主要色素物质含量变化特点及花色苷类化合物的积累特点,作为确定桑椹采摘适期的参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夏黑、巨峰、甲菲露、野酿2号、亚拉多密、阳光玉女、甜毛葡萄等7种砧木对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砧穗组合,推动该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的产业发展。【方法】以7种砧穗组合为试验组,阳光玫瑰葡萄自根苗为对照,进行大田重复种植试验,并定期对阳光玫瑰葡萄物候期、生长状况、果实产量及品质等相关数据进行测量。【结果】生育期方面:阳光玉女砧可缩短阳光玫瑰葡萄生育期4-5天,野酿2号砧可延长阳光玫瑰葡萄生育期约7天;植株长势方面:巨峰砧对促进阳光玫瑰葡萄芽的生长作用明显,甲菲露砧、甜毛葡萄砧、野酿2号砧会削弱阳光玫瑰葡萄长势;果实性状、产量、商品率方面:巨峰砧各项指标值均高于自根苗,甜毛葡萄砧及阳光玉女砧各项数值较低;果实内在品质方面:综合六个时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发现,巨峰砧果实中TSS含量的平均值高于自根苗,野酿2号砧果实中TSS含量平均值最低。另外,不同砧木品种果实糖酸比测定结果与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趋势类似,但巨峰砧果实中氨基酸总量比自根苗减少51mg/100g。【结论】7种不同砧木对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以巨峰和夏黑2种砧木的各项测量指标值优于或接近自根苗。  相似文献   

9.
正据《果树学报》2016年第6期《葡萄卷叶病对"赤霞珠"葡萄品质的影响》(作者韩爱芹等)报道,为探讨葡萄卷叶病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以未表现卷叶病症状的"赤霞珠"葡萄为对照,在成熟期测定了感染卷叶病赤霞珠葡萄果粒的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和花色苷含量。结果显示,卷叶病使葡萄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葡萄糖和果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RDI)技术对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酿酒葡萄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焉耆盆地葡萄欧亚种酿酒品种梅鹿辄(Merlot)为试材,以不同的灌水量进行调亏灌溉,对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RDI条件下,中度调亏(16h)灌溉可有效的提升梅鹿辄葡萄的总酚及花色苷物质的含量,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13.92%、24.35%,但对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单宁含量的影响并不大。中度(16h)的调亏灌溉既可以节约浇水量,又可以有效的提升梅鹿辄葡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一年两熟栽培条件下叶片黄化处理对二季葡萄成花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在夏季果实采收后,树体恢复5周进行黄化处理,模拟葡萄自然休眠,观察其成花率、结果率并测定果实品质。本研究设7月21日、8月1日和8月12日3个时期进行黄化处理。结果显示:8月12日黄化处理的成花率和结果枝率显著高于其它2个时期,8月1日次之,7月21日最低;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TSS)、固酸比、纵横径和单果重8月1 黄化处理的显著高于其它时期,且不同时期黄化处理差异性显著。在果肉中,花青素、总酚的含量8月12日黄化处理的显著高于其它时期。在果皮中,相比其它时期8月12日葡萄果实花青素含量都显著高于其它时期。所以,综合成花率与果实品质两方面考虑,以8月12日进行黄化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根域限制下一年两收‘夏黑’葡萄冬果不同生长势结果枝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夏黑’葡萄冬果结果枝生长势越强,枝条粗度越粗,节间长度和叶面积也越大。中等生长势结果枝上的冬果可溶性固形物、总花色苷和总单宁含量显著高于弱、强生长势结果枝上的冬果,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强生长势结果枝上的冬果,中等生长势结果枝果实品质最佳。根域限制和非根域限制下一年两收‘夏黑’葡萄冬果生产中宜培养结果枝粗度在0.8~1.0cm的结果枝来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正据《果树学报》2017年第12期《转色初期喷施BTH对"红地球"葡萄着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邵建辉等)报道,为研究植物诱抗剂BTH对葡萄果实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着色和品质的影响;以"红地球"葡萄植株为试材,在葡萄果实转色初期对果穗喷施BTH 30~120 mg·L-1的溶液,定期采样测定葡萄果实的形态、色度、花色素苷和糖酸  相似文献   

14.
<正>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23期《叶果比对“北红”葡萄花色苷积累的影响》(作者孟鑫等)报道,为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果实品质,以“北红”酿酒葡萄为试材,试验设置T1(6片叶,100粒浆果)、T2(3片叶,100粒浆果)、T3(12片叶,50粒浆果)、T4(12片叶,25粒浆果)处理,  相似文献   

15.
正据《中国果树》2017年第3期《副梢简化修剪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与香气成分的影响》(作者郑晓翠等)报道,以5年生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副梢简化修剪技术对其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副梢留1片叶绝后摘心处理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副梢全部去除、副梢留2片叶绝后摘心、副梢  相似文献   

16.
早期摘叶提高黑皮诺葡萄花青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Food Chemistry》(2013.02.022)报道,来自美国园艺作物研究工作站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早期摘叶对俄勒冈州黑皮诺葡萄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连续4年(2008—2011)于葡萄3个生长阶段(开花期、果粒豌豆大时、果穗停止生长时)摘除黑皮诺葡萄果穗区域的叶片,直到果实采收,保持果穗区无叶。检测2010、2011年  相似文献   

17.
白东魁是从东魁杨梅群体中发现的粉色果实的杨梅变异株系,为研究东魁和白东魁果实色泽差异的形成机理,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分析了两个品种3个不同发育阶段果实中的花青苷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成熟果实中均可以检测出7种花青苷,分别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O-鼠李糖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5-O-二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但飞燕草素-3,5-O-二葡萄糖苷在东魁和白东魁的幼果期和转色期均未检测到。白东魁成熟果实中除矢车菊素-3-O-鼠李糖苷外,其它6种花青苷含量均显著低于东魁,尤其杨梅果实中最主要的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在白东魁果实中的含量只有东魁的13.93 %,从而导致了两个品种成熟果实间色泽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正"学优红"葡萄是以"罗萨卡"为母本,"艾多米尼克"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熟欧亚种葡萄新品种。2018年2月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保护办公室审查和登记。果穗圆锥形,中等大小,平均穗重500 g,穗梗长度中等,果粒着生中等紧密。果粒椭圆形、大,单粒重8.9 g,果皮薄,蓝黑色,果实着色较容易,果皮不易剥离。果肉脆硬、多汁、结构细腻、花青苷显色极弱,无香气,果粒一般有1~2粒正常发育种子。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1%。  相似文献   

19.
以芙蓉李为试材料,采用铺设反光膜和套袋,研究光照对芙蓉李树冠下部光照条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反光膜可显著增强树冠下部光照,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色苷含量,而对果实大小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无光条件下,芙蓉李果皮为黄色,果肉花色苷含量显著降低。可见,光照是影响芙蓉李果皮和果肉花色苷积累的重要因素。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改善光照条件可有效提高芙蓉李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0.
探讨大棚设施栽培对蜜斯蒂蓝莓果实成熟期及品质的影响,为南方地区蓝莓设施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蜜斯蒂’蓝莓为试验材料,连续2a比较分析其露地栽培、大棚栽培下果实成熟时间及品质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2a大棚设施栽培棚内平均温度分别提高3.87 ℃和2.51℃,蓝莓果实成熟期分别提早19 d和16 d。大棚设施栽培蓝莓果实中的葡萄糖、果糖和总酚的含量分别为74.40、78.21、3.86 mg/g.FW,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的52.31、54.60、3.82 mg/g.FW,可滴定酸、柠檬酸含量分别为0.45%和3.57 mg/g.FW,显著低于露地栽培的0.69%和4.70 mg/g.FW,但对其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花色苷含量无显著影响。大棚栽培成熟期中后期采收的蓝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花色苷和总酚含量较高,分别为12.22%、1.64 mg/g.FW和4.17 mg/g.FW,DPPH和FRAP抗氧化能力以及POD、PPO、SOD活性也均显著高于成熟期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