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据《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第11期《6种杀虫剂对软枣猕猴桃桑盾蚧的田间防治效果》(作者邹玉等)报道,为了筛选防治软枣猕猴桃桑盾蚧的理想常规农药,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氯吡硫磷和联苯菊酯6种杀虫剂分别对猕猴桃桑盾蚧进行3次田间防治比较试验,并计算处理2、4、6天后的校正防效。结果表明,使用6种杀虫剂处理猕猴桃桑盾蚧均可达到防治效果,其中240 g/L螺虫乙酯  相似文献   

2.
近年,草履蚧在陕西户县、周至、临潼等县区绿化树上严重发生。调查发现猕猴桃园草履蚧为害也十分严重。该蚧虫以针状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取营养,造成猕猴桃嫩枝被害部位不能萌芽或萌芽后嫩芽失水萎蔫,对猕猴桃果实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1发生规律 在陕西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疏松的土层中、墙缝、石头、砖块下等阴暗处越冬,12月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初孵若虫成团、成堆聚集在卵块周围。1月中旬若虫开始上树为害,2月上中旬为上树盛期。若虫多集中在幼嫩枝条的芽痕、芽腋及其周围固定取食。4月中下旬雄若虫分泌蜡丝化蛹,蛹期10天…  相似文献   

3.
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在2015-2017年调查修文地区蝙蝠蛾、透翅蛾的生活史和危害特点,同时记录其在猕猴桃不同树龄上的危害情况,并研究了5种药剂对透翅蛾、蝙蝠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蝙蝠蛾、透翅蛾在修文地区猕猴桃上1年发生1代,5月至8月为蝙蝠蛾幼虫危害盛期;4月至6月是透翅蛾幼虫危害盛期。蝙蝠蛾幼虫在3~6龄猕猴桃上危害较轻,透翅蛾对大于6龄猕猴桃危害较重。幼虫期采用喷雾法施用77.5%敌敌畏EC 对蝙蝠蛾防治效果较好,药后5 d校正防效达92.36%。480g?L-1毒死蜱EC在5 d对透翅蛾的校正防效为93.30%。选择合适药剂可以有效防控蝙蝠蛾与透翅蛾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刘茂祥 《蚕业科学》1993,19(1):9-13
对桑盾蚧盗瘿蚊(Lestodiplosis pentagona Jiang nov.sp.)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其与桑盾蚧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该虫为捕食桑盾蚧的天敌,幼虫捕食桑盾蚧的卵、雄蛹和雌成虫,并以幼虫、蛹在介壳下越冬。成虫日间均可羽化,以黄昏为最盛;具有趋光性和补充营养期,性比随羽化时刻、季节与地区而异,但总体上雌虫多于雄虫。幼虫耐饥,无猎物亦可化蛹直至羽化;具有趋湿性和环境引起的群集性;其分布数量与雌蚧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43。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保护条件下,对桑盾蚧的捕食率可高达93%以上,为自然状态的4倍;不同杀蚧剂对该虫的毒性不同,如柴油(原液)毒性很大,洗衣粉液(10倍)毒性较轻。保护天敌和筛选杀蚧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用采集、调查、饲养等方法,发现四川桑盾蚧天敌30种,其中1个新种,2个中国新纪录,6个四川新纪录,14种未见报导的桑盾蚧天敌。初步研究了4种主要天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保护利用天敌防治桑盾蚧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授粉树对‘贵长’猕猴桃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科学选配授粉树提供依据。【方法】从贵州省水城县及修文县选择18个不同品种(株系)授粉树,比较花粉性状并保存花粉,‘贵长’猕猴桃雌花大蕾期时进行人工授粉,比较不同花粉授粉下的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贵长’在单果重、种子数、种子重量、种子大小、果形、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干物质均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而果皮茸毛未表现出花粉直感效应。猕猴桃单果重受种子数、种子大小、种子重量及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多数情况下,高倍体作为父本表现出高坐果率。【结论】 供试花粉中:‘GX1’和‘GX12’在‘贵长’猕猴桃综合表现较好,适合作为‘贵长’配套授粉树。  相似文献   

7.
以桑树上的桑盾蚧为供试材料,田间调查与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共发现四川桑盾蚧天敌30种,已鉴定出23种,包括寄生性天敌16种,捕食性灭敌7种,它们分属4个目11个科,其中新种1个,中国新纪录2个。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种类及种群发生动态,为实蝇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指导。2016-2018年,在修文县主要猕猴桃园,采用Steiner诱捕器、 Mcphail诱捕器内添加实蝇诱剂、蛋白诱饵诱剂对实蝇种类和数量进行系统调查与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发生种类为桔小实蝇、南瓜实蝇、具条实蝇。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7月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8月中旬至10月。南瓜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8月下旬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10月中旬至11月。具条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7月中旬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8月至11月上旬。桔小实蝇为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优势种,南瓜实蝇、具条实蝇为常见种。目前危害猕猴桃果实的实蝇种类为桔小实蝇,其成虫种群发生高峰期集中在8月中旬至10月,在实际生产中,应密切关注其种群发生动态,并根据危害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实蝇种群变动受寄主植物、气象因子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召林 《北方蚕业》2001,22(1):31-31
桑白蚧,别名桑盾蚧,又叫桑介壳虫、黄点介壳虫、树虱,属同翅目、盾蚧科。   近年来,桑白蚧在我镇部分桑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经调查,一般发生轻的田块有虫株数在3%~5%左右,发生严重的田块有虫株数高达20%以上,对该虫的防治如缺乏足够的重视,势必给桑树的生长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抓好该病春季防治,尤为重要。   1 危害特点:   该虫一年发生5~6代,以成虫、若虫成群寄生于桑树的枝干上,以针刺口器插入皮内吸食汁液,危害桑树。严重时整株盖满介壳,层层重叠,不见树皮,有时分泌出大量的白色粉状蜡质物,被害枝干发育受阻,树势生长受抑,以致整株逐渐枯死。   2 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桑盾蚧及其寄生蜂为材料观察、研究了桑盾蚧扑虱蚜小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等。结果表明:该蜂寄生于桑盾蚧雌成虫体内,其寄生率因世代、地域而存在极显著差异,以幼虫和蛹在雌成虫体内越冬。成虫全天均可羽化,但以15~18时最盛,常在夜间产卵,可行孤雌生殖,具趋光习性等习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及ERIC-PCR对从贵州修文贵长猕猴桃枝条、叶片、花蕾分离到的35株猕猴桃溃疡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所分离的病原菌为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并运用ERIC-PCR分析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相似系数为0.808时,35株菌株分为4个类群,85.7%的菌株属于第一个类群,且菌株无明显的采集地、采集部位的聚类;表明修文猕猴桃溃疡病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此研究为溃疡病的检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探究有机改良剂施用对猕猴桃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低产猕猴桃园增产提质增效提供科学参考。在贵州省修文县低产猕猴桃园进行了大田试验,设置不施改良剂对照(T1)、生物质炭改良剂(T2)、椰糠改良剂(T3)和自制复配改良剂I(T4)和自制复配改良剂II(T5)处理,测试施用有机改良剂后猕猴桃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改良剂提升了猕猴桃产量,以生物质炭和自制改良剂II效果最佳,分别增产23.5%和32.1%。施用有机改良剂处理猕猴桃单株果数提升,单果质量降低。施用有机改良剂提升了猕猴桃商品果率,其中生物质炭和自制改良剂I处理商品果率分别提升6.0个百分点和8.0个百分点。施用有机改良剂促进了猕猴桃干物质积累和糖度提升,并显著提升了猕猴桃蛋白质和矿质P、矿质K含量提升。从经济效益来看,施用生物质炭改良剂和自制复配改良剂I处理猕猴桃产值和利润均有提升;从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来看,与不施改良剂对照处理比较,仅施用生物质炭处理猕猴桃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有所提升,分别增长5.8个百分点和21.8个百分点。总体来看,采用生物质炭改良剂能够实现贵州修文低产猕猴桃园增产、提质、增效的多赢。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猕猴桃营养价值,改善果实品质和贮藏性。以“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采收前对叶面喷施不同钙,比较不同处理果实钙含量、品质及贮藏性指标。结果表明,叶面施钙能提高猕猴桃果实钙含量,提升猕猴桃综合品质,其中Ca(NO3)2 处理的猕猴桃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和维生素C均大于其它处理,分别达87.49g、 1.72和213.54mg/100g;叶面喷施Ca(C6H11O7)2 的果实糖酸比达11.42;叶面施钙能降低猕猴桃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度,推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峰值期,延缓猕猴桃软化。试验表明,叶面施钙能提高猕猴桃营养价值,提高品质和贮藏性,提升商品性。  相似文献   

14.
以树龄 10 年的“贵长”猕猴桃为供试材料,研究用不同肥料(常规用肥、专用肥、生物肥、生物肥 专用肥)作为猕猴桃壮果肥施用对果实品质、产量及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 种追肥处理对猕猴桃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其中0.25 kg 生物肥 1.0 kg 专用肥能显著地增加猕猴桃的单果体积、单果质量、产量和提高维生素 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改善猕猴桃后熟的贮藏性能,对糖酸比和果形指数也有改善作用,猕猴桃专用肥效果次之。用0.25 kg 生物肥 1.0 kg 专用肥作为猕猴桃壮果肥施用综合效果较为理想,可在猕猴桃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花腐病是一种猕猴桃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该病具有发病早、蔓延快、难防治等特点,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已成为阻碍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猕猴桃花腐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其分布与危害、病原种类、发生流行规律、传播途径及综合防治措施,并探讨了该病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猕猴桃花腐病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幼树期是培养树形与树势的关键时期,幼龄猕猴桃园的科学管理对于早果、丰产具有关键性作用。结合本地区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和环境条件,从苗木选择、苗木栽植、“一干两蔓”树形培养、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阐述了幼龄猕猴桃园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东红、金艳、翠玉和寻猕196猕猴桃品种在云南省西畴县石漠化地区的综合表现,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猕猴桃品种。以引进的4个猕猴桃品种为材料,考察了这些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特性、果实性状,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进的不同猕猴桃品种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4个品种的果实成熟期差异较大,以东红最早,金艳最晚,早晚差异达42 d;萌芽率以翠玉最高,为86.00%;果枝率及座果率均以金艳最高,分别为82.00%和79.00%;翠玉及寻猕196的单株产量分别达到41.57 kg及42.53 kg,显著高于东红及金艳;单果最重的为金艳,达到了116.97 g,最小的为东红,为92.99 g;可溶固形物以金艳及东红较高,分别为17.5%及17.17%,显著高于翠玉和寻猕196;可滴定酸寻猕196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为15.19 g/kg;维生素以翠玉最高,为159.00 mg/100g。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排序为东红、金艳、翠玉及寻猕196。引进的这4个猕猴桃品种均适合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石漠化地区种植,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优先考虑东红及金艳猕猴桃品种,考虑到成熟期及果肉颜色等因素,也可同时发展东红、金艳、翠玉和寻猕196等品种。  相似文献   

18.
红肉猕猴桃果肉颜色独特、品质佳、效益显著,但因其树势较弱,抗性较差,种植技术要求较高。本文分析了当前红肉猕猴桃整形修剪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不同树形结构的特点,阐述了常用树形的整形修剪技术,以期为红肉猕猴桃的整形修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22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0.2%纳米银溶液、0.3%四霉素水剂、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72%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对溃疡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865、0.0928、1.1044、2.2965、3.6714和5.228 mg/l;20%甲磺酰菌唑可湿性粉剂、99.8%硝酸银、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和80%乙蒜素乳油对病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EC50分别为11.416、13.981、16.9523和20.1025mg/l。选用5种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3%四霉素水剂效果最好,平均防效为71.06%;其次为72%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0.2%纳米银溶液、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平均防效分别为70.39%、63.31%、53.78%;而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较差,平均防效为44.80%;此研究为修文猕猴桃溃疡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