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正据《中国农业科学》2021年第12期《树冠覆膜对沙糖桔采后保鲜性能的影响》(作者朱智锋等)报道,为规范沙糖桔树冠覆膜技术的应用、合理采收和采后生产,以及为延长沙糖桔的市场供应期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树冠覆膜对沙糖桔果实品质和保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梨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梨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了行间自然生草、菌渣覆盖和对照清耕处理对梨园土壤矿质营养、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土壤酶活性及鸭梨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间自然生草、菌渣覆盖处理均使梨园有机质含量显著上升,自然生草处理3年后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达到15.05 g/kg,为清耕处理的1.9倍,土壤表层 (0~20 cm) 和亚表层(20~40 cm) 的碱解氮、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有效K、有效Ca、Mg、Fe的含量低于对照。覆盖处理3年后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为19.54 g/kg,是清耕处理的2.4倍,土壤表层 (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 的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钙、镁、铁和有效硼及有效锌均高于对照。自然生草、菌渣覆盖处理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提高,自然生草处理3年后0~20 cm土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63.40%,18.75%,166.24%,菌渣覆盖处理3年梨园0~20 cm 表层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清耕梨园提高402.33%, 37.50% 和163.05%,磷酸酶活性分别是清耕梨园的1.45和2.00倍,脲酶活性分别是清耕梨园的1.94和2.39倍。生草、菌渣覆盖处理使果实风味品质显著提升,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清耕处理,糖含量也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S-诱抗素对沙糖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 ‘Shatangju’的花芽分化、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沙糖桔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化提供新的依据,也为该药剂推广至其他柑橘类果树提供技术参考。在2012-2015年间共进行两次田间试验,每次试验周期为两年。在沙糖桔树秋梢老熟、果实采收结束、春梢萌动三个时期用不同浓度1%S-诱抗素可溶粉剂进行整株喷施处理,处理浓度为1.67 mg/kg、2.50 mg/kg、3.30 mg/kg、5.00 mg/kg,1.4%复硝酚钠水剂(2.50 mg/kg)与清水作对照。观测试验对象花芽和果实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经不同浓度S-诱抗素处理的沙糖桔,花芽分化、产量的各项指标数值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其中单株产量和增产幅度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试验浓度范围内,S-诱抗素还可以明显改善果实品质,不产生药害。当处理浓度为3.30 mg/kg时,花芽数、开花数、坐果率达到同期最大值。为使S-诱抗素处理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考虑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复杂因素,建议田间施用量以2.5-3.3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寻新型环保覆盖材料替代塑料反光膜,通过开展桔园地面覆盖麻地膜、无纺布、银黑塑料反光膜和不覆盖4个处理的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材料对提高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覆膜材料均能显著提高温州蜜柑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能显著改善柑桔果实的品质,提高品质的效果为:无纺布>麻地膜>银黑反光膜。表明麻地膜、无纺布可以作为塑料反光膜的替代材料,用于柑桔覆膜控水增糖提质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5.
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状和速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三江平原放牧季6月中旬~9月中旬,设置3个放牧强度即轻度(0.87头牛/hm2),中度(1.42头牛/hm2)和重度(1.94头牛/hm2),以不放牧作为对照,观测不同放牧强度对小叶章草地土壤物理性状和速效养分变化的影响。2010年放牧结果表明:放牧对土壤浅层物理性状产生影响,对土壤深层性状影响微弱。重度放牧强度下土壤含水量0~10cm最低,为42.84%,并与其他放牧处理产生差异(P<0.05);放牧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0~5cm的土层,与对照相比放牧处理对土壤容重略有增加趋势,放牧对土壤深层容重不能产生显著影响(P>0.05);家畜对土壤有夯实作用,土壤孔隙度随放牧强度增加而降低,重度放牧土壤孔隙度最低,与对照相比降10.8%并与其产生显著差异(P<0.05)。放牧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表现在,重度放牧降低0~10cm的土层速效氮含量,其他放牧强度对小叶章草地土壤速效氮的影响微弱,各放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放牧强度与对照相比对速效磷含量影响微弱;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降低,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较对照下降1.72%,3.8%和8.2%,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放牧对小叶章草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6.
正据《南方园艺》2021年第4期《生物纳米硒对柑桔树体及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作者廖道林等)报道,经过两年的大田试验探索生物纳米硒对广西沙糖桔、冰糖橙、长安金柑3个柑桔品种的影响,叶面喷施生物纳米硒3次后果实硒的含量显著大于对照,冰糖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提高约2.5%,差异极显著;沙糖桔的保鲜期与货架期可延长15天,沙糖桔次年花蕾量较对照多15.11%。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砂糖橘叶片黄化现象目前有增加的趋势,本研究从矿质养分平衡的角度出发,探讨沙糖橘叶片黄化的可能原因。通过对同一果园中正常树和黄化树的叶片和根际土壤的矿质养分测定、叶片养分的DRIS分析、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分析,发现黄化树根际土壤的有效钙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树,而有效锌则相反,其它矿质养分含量及pH没有显著差异;黄化树叶片中钙与锌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树;DRIS分析表明黄化树和正常树分别缺钙和缺氮,且两者均缺镁;正常树的果实大小和单果重均显著大于黄化树,黄化树的果实中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还原糖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树的果实。这些结果表明,尽管树体普遍缺镁,但是缺钙和缺锌可能是叶片黄化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8.
<正>据《现代园艺》2023年第1期《不同覆盖方式对枣园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王栩龙)报道,为筛选适宜枣园的最佳土壤地面覆盖模式,以7年生骏枣为材料,研究了枣园地面不同覆盖方式(秸秆覆盖、园艺地布覆盖、塑料薄膜覆盖及自然生草)及清耕对骏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据《果树学报》2019年第3期《地面覆盖对苹果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李宏建等)报道,为了揭示苹果树叶片光合参数、树体生长量和果实品质对不同覆盖物的差异性反应,为苹果园地面覆盖物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以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自主选育的望山红与辽砧109组合苹果树为试材,果园地面分别覆盖农用地毯、碎木屑和园艺地布,以清耕(CK)为对照,调查地面覆盖后土壤地温、土壤含水量、叶片光合参数、树体生长量和果实品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白三叶覆盖厚度对苹果园垄沟中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覆盖厚度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降解对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在果树行间垄沟中分别覆盖5、10、15和20 cm厚苹果园刈割的新鲜白三叶,以不覆草的垄沟为对照,研究白三叶降解6个月后苹果园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苹果园覆盖的白三叶降解后,能提高0-20 cm垄沟土壤中的有机质、速效氮、全氮、速效磷、全磷、速效钾、全钾的含量,且对0-10 cm土壤养分的影响较10-20 cm的大。覆草厚度小于15 cm时,随覆草厚度的增加,土壤中各养分含量增加。但是,覆草厚度达20 cm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全磷、速效钾含量却较覆草15 cm的处理低。说明覆盖的白三叶降解可以提高苹果园土壤肥力,而此增肥作用和覆草厚度、土层深度密切相关,降解6个月时,覆盖15 cm白三叶的垄沟中土壤肥力最高。  相似文献   

11.
正据《中国果树》2021年第8期《园艺地布覆盖对桃园土壤和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杨熠路等)报道,为探究园艺地布覆盖对桃园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在江苏省南京地区桃园以不覆盖为对照,研究桃树树盘覆盖地布后土壤环境的变化,利用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土壤细菌群落进行分析,探究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采后施肥对蜂糖李果园土壤、叶片养分、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蜂糖李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年生、生长正常、树势一致的‘蜂糖李’作为供试材料。设3个处理:采后施平衡型(15-15-15)复合肥+中微量元素(处理A)、采后施高钾(16-8-21)复合肥+中微量元素(处理B)、采后不施肥(ck),研究采后施肥对蜂糖李果园土壤、叶片养分、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采后施肥显著提高蜂糖李园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在24%、141%以上,使用平衡型肥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显著提高叶片氮、钾含量,增幅分别在5.6%、36.3%以上,对叶片磷含量影响不大;显著提高果实钾含量,增幅在31.9%以上,显著提高蜂糖李果实产量、单果重,增幅在126%、9.6%以上。单采后施肥造成果实成熟推迟,相较同期对照果实,因为充分成熟,品质显著下降。从补充土壤养分、增加叶片养分,以及增加产量、单果重方面,采后施用高钾复合肥效果均为最佳。【结论】采后施肥可显著增加蜂糖李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叶片全氮、全钾、果实钾含量,增加单株产量、单果重,但采后施肥蜂糖李成熟延缓(降低果实色度角、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增加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较之三元平衡肥(15-15-15),采后施用高氮高钾复合肥(16-8-21)产量最高、单果重最大,综合增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合沙糖橘、沃柑和W.默科特的采后保鲜处理方法,缓解销售压力。12月至翌年1月,在广西桂林采摘沙糖橘、沃柑和W.默科特果实进行0.4%苯乙醇、5 mg/L油菜素内酯和45℃热水处理后进行常温贮藏试验观察,以常用化学保鲜剂和清水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1.沙糖橘、沃柑和W.默科特果实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失重率和腐烂率逐渐上升,果皮的色泽、亮度、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波动变化,可滴定酸和Vc含量显著下降。2.45℃热水处理可显著降低沙糖橘采后腐烂率,延缓沙糖橘果实可滴定酸和Vc含量下降速度,用于沙糖橘采后保鲜。热处理可显著提高贮藏后期沃柑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果实失重;提高W.默科特果实贮藏前期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对果皮色泽影响不显著;虽不能显著降低沃柑和W.默科特果实采后腐烂率,但可以和化学药剂混合使用降低化学药剂使用浓度。3.苯乙醇可显著降低沙糖橘采后腐烂率,和热处理和油菜素内酯相比作用效果最显著,可提高贮藏前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可滴定酸、VC以及色泽影响不显著,可用于沙糖橘采后保鲜。4.5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可显著降低沙糖橘采后腐烂率,对沙糖橘、沃柑和W.默科特果实品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地膜覆盖在云南菠萝生产中的作用,设置以不覆盖为对照和黑色地膜覆盖两种处理,研究地膜覆盖对菠萝营养生长、果实品质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覆盖可以增加各个生育期的D叶的长度和地下根系干重;显著增加菠萝果实的单果重、小果数、果实的纵横径和纵横径比例;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糖酸比;提高菠萝单株生物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量,可显著提高单株收获指数;提高土壤中的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施用氮肥是当前饲草生产中提高产量的主要方式,而过量施氮会增加养分淋溶,产生环境问题。生物炭近年来已被用作新型土壤改良剂来缓/控释氮肥并见初效,而生物炭施用方式尚待优化,不同深度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和植株氮素分配的影响仍需进一步分析。本研究以不施生物炭为对照,设0-20、20-40、40-60 cm施用深度处理开展野外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表施(0-20 cm)生物炭更有利于生物量提升,可有效提高总生物量19.3%,果实生物量较对照高出24.6%(P <0.05);在氮素积累方面,0-20 cm施加生物炭处理玉米(Zea mays)地上部分氮含量提升29.9%,果实以及叶鞘部分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 <0.05),两部分分别高出29.7%、42.3%,氮素积累情况与生物量提升情况一致;在土壤氮固持方面,0-20 cm施加深度下土壤硝态氮含量高于其余处理,而适度增加施用深度(20-40 cm)更利于土壤铵态氮固持。各生物炭施用深度处理均能促进根系生长,20-40 cm施加深度下总根长显著长于对照(P <0.05),0-20 cm施加深度下总根表面积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在长期免耕条件下覆盖对桑园土壤某些肥力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 :从同一处理 ,无论覆盖与否其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的含量均为上层 (0~ 2 0cm)大于下层 (2 0~ 4 0cm) ;同一土层不同处理 ,上述养分含量均为覆盖大于不覆盖 ;覆盖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最大田间持水量比不覆盖处理分别增加了4 5 4 %、5 0 9% ;覆盖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 ,通透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相似文献   

17.
<正>据《现代园艺》2023年第7期《梨园秸秆覆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作者王丰等)报道,为探究秸秆覆盖对梨园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水稻秸秆为材料,分析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梨园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梨树行间种植油菜在改善梨果品质方面的作用,本试验比较了行间清耕和行间种植油菜处理下梨园土壤养分和访花昆虫情况,分析了梨果实坐果率、脱萼率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行间种植油菜较行间清耕处理显著提高了梨园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幅为36.6%和11.2%,此外可以增加昆虫特别是蜜蜂的访问量,减少金龟子的访问量;与行间清耕+自然授粉相比,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与人工授粉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梨坐果率和脱萼率,增加果实重量和减小果实偏斜率;同时,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处理下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均最高,达13.83%和9.45%。行间种植油菜可以提高梨园土壤营养和授粉昆虫的数量,增加梨坐果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巨峰葡萄为研究对象,探索在高海拔山区运用不同断根方式对旺树枝叶生长及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断根处理较对照组(未断根),其物候期、生长势、果实品质均有显著差异。其中离植株40 cm处挖30 cm宽环状沟,沟深40 cm处理,萌芽期推迟16 d、新梢粗度下降39.4 %、叶面积下降66.5 %、小果率下降47.5 %,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提升至21.9 %,花色苷提升1.2 %,总糖提升至122.2 mg/ml,显著高于对照。断根处理可有效推迟物候期,削弱地上部生长,提高果实品质。本试验结果可为高海拔山区种植的巨峰葡萄在控制长势,推迟物候期以及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葡萄避雨栽培土肥管理科学合理,保障葡萄品质稳定提升,本试验以巨峰葡萄园土壤及果实为试材,探讨避雨栽培对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pH值及速效氮含量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速效磷、速效钾以及全钙含量较露地栽培显著增加;避雨栽培葡萄果实平均穗重、糖酸比、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总酸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